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希望童年走得慢一些

发布日期:2014-07-21    浏览次数:4631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对童年最好的概括应该要属罗大佑的这首《童年》,他给我们描绘出那段每个人倍加珍视的纯真快乐的童年时光。然而,现在小孩的童年时光似乎都被各类枯燥的学习班占据了。随着现代化节奏的加快,城市化生活的发展,小孩的生活也变得紧张繁忙起来,家长们以促进孩子发展为由擅自给他们报名各类补习班、培优班,把他们的下课周末等空闲时间预支,有的年龄才不到五岁就早早地体验着有压力的成人生活。如果童年可以慢慢来,可以在童年的储蓄罐里,多储藏一些回忆的糖果,然后在一个长大后的夜里偷偷拿出来慢慢品尝……成年的我们其实根本没有权利去剥夺属于孩子的童年时光你记忆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你觉得现在的小孩应该怎么过童年?


相关热词搜索:童年 回忆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22)  |  中立(0)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2018-07-23

记忆中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每天晚上和同学一起跳橡皮筋,一起捉迷藏;学校总有许多的活动,每次都积极参与,排练节目,表演节目;那时候真的是很天真很可爱。现在,随着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小孩的童年似乎也被剥夺了。小小年纪就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没有一点自主时间,本应解放天性的阶段却被教条限制了。

(0)

远年2015-03-25

童年,本该是属于童真的。属于星星月亮,蓝天白云。《小王子》风行于世,便是以孩子的视角。《呼兰河传》的地位越来越高,也是童年往事越过重重年岁而成。个体和人类的早年始终是艺术灵感的不竭源泉。现在太多的补习课反而适得其反,我身边有学习特别好的初中生跳楼自杀,就是因为作业太多,生活只剩下了卷子。很多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过分的补习恰恰是输在了起跑线,孩子没了正常发展的感知力,没了正常发展的情商智商,甚至没了正常的悲欢喜乐。真的希望,中国的孩子可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还给孩子一片自由自在的童年吧,至少给他们一点自由吧。哪怕一周一天,或者半天,完完全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去看看三月的春和景明,感受童年生命本来的乐趣。

(0)

沈竹2014-11-13

谁愿意老去呢?都想去生、去活、去乐、去爱。尤其是女人,个个想方设法去年轻。   但你不想去老,你也会老去。像夕阳西下,春水东流,炊烟扶摇直上。那是一种看似舒缓的有情有调的过程,实则残酷无比。它不会让你悲痛欲绝号啕大哭,但会让你揪心、慨叹、悲凉、迟暮,总之,很多词语都可以形容你见到第一根白发、第一道皱纹、第一次力不从心、第一回健忘的心情。   可青春不老只是传说,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你拉不住它,留不住它,囚禁不住它。它永远是动态的不知疲惫的兴奋的,你只能坐视它的流逝,却不能随意扼杀、中断——它如此脆弱和任性,即便它与你的愿望始终背道而驰,你也要小心呵护、陪伴,直至它自行老去。   老是一种岁月的积淀,如同河底的细沙,任凭水面惊涛拍岸,它都是沉稳的,从容的,滤去岁月的杂质后它始终洁净如初。但这是一种极为美好的人生状态,并非人人可据有。更多人的生命在老去之时频繁地报警,犹如木舟搁浅,甚如巨擘倾塌,那的确是一种不幸,令人无奈、焦躁、不安、伤痛、死去活来。   老去之时生命出现的差异看似是一种偶然,实则有必然的成分。若年轻时你吃过大苦,年老时你必然疼痛,你肩膀负担过重,肩膀就疼;腿负过重,腿就疼;老熬夜,则神经衰弱;老坐着,则腰疼。若你输过血,那血恰带着病毒,或许在你老去之时病毒肆意地发作,如同电脑中了木马一般让你身体全面瘫痪。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许,生命在多时也暗合这个道理。   父亲曾输过血,恰输了有病毒的血。几十年后病毒发作令他九死一生。他老去的状态是异常悲壮的,异常痛苦的,异常无奈的。我们束手无策,因为病毒不像恶人明火执仗地抢劫,我们可以兵来将挡,以牙还牙,它很阴险狡诈奸佞,极难对付,像厕中顽石极臭极硬极滑。父亲老去的日子与青年的日子有着天壤之别,他年轻时未遭遇过什么磨难,老去时饱受摧残,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倒是希望他折中一些,此一生无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平平淡淡,终老山林。   母亲亦是在老去时无法安然。确实还活着,能说话,能行走,能哭,能笑。但情绪始终很烦躁,像一个铝制的锅盖下面始终烧着一锅沸沸扬扬的水,那锅盖是烫手的,还可能被蒸汽掀掉。她的情绪产生于她的身体,她的身体在年轻时吃过大苦,受过大累,她最大的功绩是几乎独立地把她的两个儿子拉扯至脱离襁褓。她如今睡眠质量很差,老像一只警觉的母猫。她腿上的血管如青筋和壮硕的蚯蚓一般爆出。她看这个不惯看那个不惯,仍旧把儿子视为其母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这样的状态一点都不理想,不是在生活,而是在熬日子。   如我老去,我当学着豁达,当游山玩水,享受天下美味;当著书立说,作文无愧于心;当尊重子女,由“主导”变为“辅导”;当坦然面对老去的身体,让子女撑伞、扶掖、推着轮椅,在阳光下沐浴。 (转载: 许锋《如我老去,我当学着豁达》)

(0)

sakura2014-07-25

小学和幼儿园记忆中的童年,是放学后和小伙伴在学校后山嬉戏的欢乐。没有作业的烦恼,无忧无虑的童年,跳格子、摘芒果、捉迷藏,都是课后最受欢迎的游戏。中学过后,放学会和同学顺道走去公交车站,沿路买些零食小吃,边走边闹,时而聊聊班里的八卦,也是无忧无虑。到了高中,课业紧张,课外活动减少,但和同学们逐渐深厚的情谊却是怎么也抹不去。一起在教室里面上自习,即使是下课时间也围在一起讨论一道题目的正确解法,大课间的时候和同学们下楼打羽毛球,虽然没有小学和幼儿园时候的无忧无虑,但课间生活也是愉悦幸福。进入社会后,原来一起上学的朋友联系渐少,却是再也无法和同事间建立起学生时代单纯的感情,因此课后活动也少了很多。还是怀念儿时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偶尔会被作业羁绊,但总体而言童年还是美好的。

(0)

京华一梦2014-07-14

年老之后,如何能依旧感受生命之美?   总在看中国的宣教片,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说说话,甚至为探望父母还立了法。这不是我要的老年,我不想让自己老了以后活在整天期盼儿女孙子电话的孤单里,也不想晚上的娱乐不是看电视就是跳广场舞。   我在国外看过很多老年人精气神极好,打高尔夫,组织聚会,老得很有风骨和气质。其实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人。人老了,也许体力不及年轻人,但经验是财富和宝藏;也许记忆力不及年轻人,但智慧却无可比及——前提是你从未放弃过学习。   学习这种能力不是为孩童准备的,学习能力是伴随终生的。很多人在走出学校以后,觉得学习这事就终止了,把时间花在打麻将,烧饭做菜,聊天上。也许这一段时间你觉得很舒坦,但舒坦之后,就是老年的渴求陪伴,与世脱节,寻求帮助,以及无所事事。   我前不久听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演讲,赞叹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思维敏捷和博学多才。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阅读两本书,一年100多本的速度在学习着。在座的学生提问的所有跨时代、跨技术、跨领域的问题,他都有过思考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他一定来不及哀叹年纪大了,没有用了。他更不会去乞求年轻人的陪伴——因为年轻人在争相向他学习,努力跟上他的步伐。这样的老人全社会还有很多。比如巴菲特,比如在暮年新创“褚橙”品牌的褚时健。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人也得不断学习,“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这与孔子所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一个道理。 想拥有一个丰富精神世界和果实累累的老年,我现在就要努力。(转载:六六《学习,为了我向往的晚年生活》)

(0)

饶燕娜2014-01-17

一开始,被这题目《希望童年走得慢一些》吸引了。小时候希望快点长大,但长大了却想回到童年,常常回忆起小时候,总说“如果我以前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但原来本文是要要讲以及与过去的童年对比。 我觉得我幸运与不幸吧。幸运的是,我没有像上文所说的现在的小孩一直被各类不想枯燥的学习班占据了,没有被父母压迫着学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没有时间去玩,一直在赶着时间,匆匆忙忙。我经常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出去外面玩,去爬有点危险的山,走陡坡,骑单车,有次还破坏人家东西。总之,亲近自然的时间比较多,与一大帮人玩的时间比较多。 不幸的是,不像现在的小孩有很多机会能够学习东西,比如学跳舞、弹琴、接触许多我以前没见过东西,接触许多我所接触不到的人,虽然说现在学也不会太晚,但时间环境不同了,感觉不同了。 有时候觉得很好笑,我们都是从小孩长成大人,我们应该也了解小孩的感受,然而许多父母仍逼着孩子学一堆东西。其实父母让小孩学东西没有错,他们把自己希望寄托于小孩身上,只是他们没有把玩与学习权衡好。童年应该还是一玩为主,再不让他们玩,以后就没机会了。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应该从小孩的兴趣出发,看小孩喜欢什么,而不是大人觉得什么好,否则会有反效果。另外,应该父母与小孩要经常处在一起,有时间就可以一起玩,旅游,甚至一起学习。因为越长大,可能这种机会可能更少了,这样有利于培养父母小孩子小孩之间的感情。

(0)

李婷霞2014-01-16

我记忆中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和无忧无虑,可以在一个闲适的午后,约上三两个玩伴,在草坪上放风筝,在池塘里抓蝌蚪,小女孩们玩着跳绳,小男孩们玩着赛车玩具,我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时的我们没有放学后的补习班,没有周末的培训班,也没有钢琴没有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可是我们还是过得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满足。 如今,孩子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父母也过早的希望孩子成才,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不断地为他们的孩子报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钢琴、美术、武术、奥数等等,认为这样他们的孩子以后就能比别的小孩更加优秀。但却没有留意到他们的孩子是否开心,辛苦排练的泪水总比脸上的笑容要多,好强好胜的自尊心过早的被形成,没有时间与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的小孩强,这样的小孩是没有那份小孩应有的单纯与天真的。 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小孩,为他们的未来着想的同时,问问孩子们自己内心的想法,根据自己小孩的意愿为他们选择,多让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同龄人,保留那份天真烂漫,那份善良与爱心,那份讨人喜欢的笑容。

(0)

Tina2014-01-16

突然想起我的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个字:做比较。父母总是拿我跟别人家的小孩做比较,于是从小我心里就开始有了一个臆想中的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小孩成绩就是名列前茅,别人家的小孩总是有礼貌懂事,别人家的小孩没有假期都是在各种补习......小时候我就偷偷在想,以后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让他快快乐乐地成长,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怎么做一个乐观善良的人,一个人的品质永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

(0)
1 2 18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