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成果 > 国际见证

中国的“城市病”病的不轻,《共绘网》“把脉”集中“会诊”找准“病根”施治

发布日期:2015-12-24    浏览次数:775
    【事件回顾】

     一、《共绘网》为中国和世界开出了治疗顽疾的“药方”
    l2013年07月24日发表“建配套适用房缓解交通压力
    l2013年08月01日发表“城管和商贩真的水火不容?
    l2013年08月19日发表“停车难问题,你怎么看?
    l2013年08月19日发表“如何解决看病难这个老大难问题?
    l2013年08月28日发表“‘低碳中国’需要大家的参与
    l2013年08月29日发表“‘中国式挤公交’我有话说!
    l2013年10月21日发表“从政府‘钱烧阿房宫’引发的思考
    l2013年11月19日发表“写字楼扎堆堵塞交通?
    l2013年11月21日发表“城管执法,柔or刚?
    l2013年11月26日发表“小产权房何去何从?
    l2013年11月26日发表“教育资源分配应该实现公平化?
    l2013年11月28日发表“出事找临时工成潜规则?
    l2013年11月29日发表“政府大楼成为地标的时代该终结?
    l2013年11月29日发表“株连式拆迁,何时止?
    l2013年12月04日发表“房地产泡沫现象何时消失?
    l2013年12月20日发表“借鉴法国商业布局,完善网点建设
    l2014年02月25日发表“在中国,户籍为何如此重要?
    l2014年02月27日发表“养老地产:养老?地产?
    l2014年03月06日发表“盲人走盲道‘步步惊心’
    l2014年03月06日发表“治堵:一、二线城市白天禁货车、外地车
    l2014年03月13日发表“城镇化不如兴建保障性住房?
    l2014年03月20日发表“你还停得起车吗?
    l2014年04月23日发表“城市‘牛皮藓’为何总是治不好?
    l2014年04月29日发表“将市中心改造成步行街?
    l2014年04月29日发表“中国(城市)总体规划能力亟待提高?
    l2014年05月27日发表“警方执法,何不三思而后行?
    l2014年06月21日发表“垃圾处置设施要不要建?
    l2014年07月01日发表“无处不在的中国式小广告
    l2014年07月10日发表“应尽快建立全世界统一标准的公共图标
    l2014年08月18日发表“停车位不足,交警执法应人性化?
    l2014年08月19日发表“如何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l2014年10月29日发表“全球联手打造自行车道的世界网?
    l2014年11月11日发表“中国高楼大厦应刹车?
    l2014年11月18日发表“居住证作用大吗?
    l2014年12月02日发表“城市是否宜居,观察地面可知?
    l2014年12月18日发表“定每年9月13日为世界无噪音日
    l2015年04月23日发表“中国城市道路建设有待改善?
    l2015年04月28日发表“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意识应该点赞?
    l2015年08月12日发表“城市更新项目应倾听民意?
    l2015年09月28日发表“中国一、二线城市太拥挤?
    l2015年09月28日发表“宜居是一国强大的基本条件?
    l2015年09月30日发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求同存异的明证?
    l2015年10月09日发表“畜禽能统一屠宰上市吗?
    l2015年12月15日发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脏、乱、差亟待改善?
    l2015年12月21日发表“各国不妨来一场厕所革命?

    二、政府的回应和落地生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是求同存异的得到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城市工作要把握六大原则: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三、人民群众的期待
     把单项工作提高到中央层面来开会,或首次升格、或时隔多年后重开,本届中央已经不乏先例。前者,如群团、统战;后者,如文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本届中央高度看重,认为不是某一系统、某一部门的事,而是要上升到全局、总体的角度来看、来抓。那么,城市工作有这么重要么?是的。本次会议,对于城市的地位有全新表述:“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城市也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换句话说,这个“城市工作会议”,不仅是事关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的狭义“城市工作”,更是从全局、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与此相对的,就只有“农村工作”了——如你所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每年都开。37年后召开此会,更加具备现实因素的是,城市现在还“病得不轻”。
    据海外网-侠客岛描述:每次出差到其他城市,岛叔都会在三杯过后,推心置腹地跟当地的朋友说,真的不想回到北京。除去围城的心理因素,你我皆对城市病感同身受。上下班若开车,堵;地铁公交,挤。车开得多、周围工厂和建筑工地开足马力,霾;超市买个东西、医院看个病,等。住远点儿,累;住近点儿,贵。地铁乞讨走到面前举个碗,烦;看见城管呵斥小贩,居然都漠然。下大雨,水漫大街,更堵;现在还多出要担心垃圾哪儿管。大家心情都不太好,看上去都匆匆忙忙、对自己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城市病,症在表层,疾在腠理。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来自于异地的陌生感;异地的不融入,也因为房价、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更加加深。没有户口的城市漂们如此,没有话语权的进城务工人员们更是如此——他们的背后,还有留守儿童、撂荒的土地、空虚的村庄等更多问题。城市病,同样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比如大拆大建。岛叔的家乡,某一任市委书记就曾喊出过“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口号,以轰轰烈烈的拆迁造就了一批暴富市民,开着路虎不知道干什么,只好去跑出租;拆完之后的房地产,则全民搞借贷,最后资金链断裂,市政府天天被围。大拆大建规模有所不同,但造城的运动却在过去一段时期内轰轰烈烈。一位长期留洋的前辈在饭桌上说,即使是在中国的心脏北京,也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是中国。看上去,这里和世界上、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也没有什么分别。这里,有古迹保护的问题,也有千城一面的问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治病,得从根上找。大城市的土著们会问:嫌城市不好,回家去啊!但在大城市漂们会说:除了大城市,我们又能去哪儿呢?就拿北京来说吧。在岛叔的大学同学中,江浙、广东的生源,很多并不留恋北京;对他们来说,家乡的机会同样很好,环境也更优。而比如在北京,外地人口聚集最多的,正是河北、河南、东北等人口众多又发展落后的省份和地区。他们或是因为读书来到此地(本省没有什么优质高校),或是因为距离更近、机会更多而选择离家。一方面,大城市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周边的小城市、小城镇也因为资源、人才的“虹吸效应”而长期得不到发展,只能在低端产业上徘徊,众星拱月般地给地区中心城市“作贡献”。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城乡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如果说到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治理等问题,同样是本难念的经。
     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展的时代,古迹保护、环境保护大多不太提得上日程,毕竟建设要紧、规模要紧、政绩要紧,领导层又换得那么频繁。在“建设-政绩-提拔”的默认逻辑下,官员有强大的动力搞建设(更遑论还可能存在经济利益操作空间),一如此前GDP的唯一指挥棒效应;城市项目怎么改、怎么建、谁来建,也往往决策一言堂、拍脑袋,听证会走过场,招标内部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中央巡视组,都在巡视的省份提出“领导干部亲属子女插手基建”问题——没有法治思维,也没有法治监督环境,遂使人治横行。而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拆建的随意性,不仅造成浪费,也带来管理的扯皮。深圳的渣土场,批建归一个部门,管理归另外部门;天津爆炸暴露出的港区和市区的行政重叠,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哪怕不说灾难,就连过早地拆除房屋这件“无伤大雅”、甚至以“砸玻璃让玻璃工有活儿干”式拉动GDP的事,每年中国就在这事儿上就能浪费超过4600亿元。这么说吧,城市工作几乎涵盖你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每一个概念范畴:经济、社会、生态;户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社保;拆迁、建设、上访、城管、卫生、规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中国认定小城市的规模都是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0万呢。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四、进展和成效
     这是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的名称也由“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数据显示,37年来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随着一些城市交通拥堵、人口膨胀、房价急升、城市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病”现象困扰着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新城新区,试图疏解老城区人口、产业、功能等,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矛盾。不过,这个过程中有城市不严格遵守规划,进行无序扩张,导致“空城”、“鬼城”频现。
    会议就城市规划提出6方面细化要求,包括: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要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此外,还再次重申规划经批准后要严格执行,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公布棚户区改造的时间表: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五、结语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腾飞,城市的集聚效应已非常明显。“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显然,中国“城市病”的症状就是病重、活儿多、根子深,那对于中国长期以来的顽疾——“城市病”该如何根治呢?《共绘网》认为必须以全局的目光观之,以更高层级的力量破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也就是说,中国“城市病”这件事以后不再只是分管领导的事儿,而是和反腐、环保、党建一样,成为了党政一把手的事儿。职责明确,干得不好,责任,也就更好追究了。对于“城市病”的根治问题,我们不仅要依靠国家中央及政府的引导、措施与政策,还需要我们百姓的万众一心与团结配合。相信对于任何问题,只要百姓与国家共同配合、齐心一致,那么任何难题都会成为“不是问题”。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