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成果 > 国内见证

金融安全与稳定是经济运行的助推力

发布日期:2017-07-19    浏览次数:5279

 ——震惊!共绘网的真知灼见又见效了

 

 一、共绘网“下猛药治沉疴”

 l 201308月13日发表“警惕理财产品

 l 20140108日发表“中国能否停止发行和流通角、分货币?”

 l 20140117日发表“人民币缘何外升内贬?”

 l 20140227日发表“地方债务,应及时化解?”

 l 20140306日发表“银行利率市场化时机已成熟?”

 l 20140403日发表“‘坏银行’为何受追捧?”

 l 20140508日发表“立法允许银行破产?”

 l 20140508日发表“国内银行应升级为‘XX网络银行’?”

  l  2014年0527日发表“线下传销正向网上集资传销蔓延?”

 l 20140924日发表“金融业应定期公布资产负债表?”

 l 20141208日发表“世界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l 20150402日发表“中国O2O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太分散?”

 l 20150505日发表“银行分散经营,国际竞争力强吗?”

 l 20150522日发表“能将国有银行合并统一吗?”

 l 20150804日发表“地方政府如何走出债务泥潭?”

 l 20151023日发表“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

 l 20151030日发表“全球债务问题必须进行财务整顿?”

 l 20160309日发表“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如何构建?”

 l 20160409日发表“建立世界性的互联互通网络银行?”

 l 20160817日发表“各国无序印钞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l 20161017日发表“货币政策并非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唯有全球互联互通?”

 l 20161119日发表“全球‘经济一体化-去军事化’=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无影无踪?”

 l 20161221日发表“港澳台主权属于中国应收回,但货币也应该统一?”

 l 20170117日发表“各国无序印钞,不如统一世界货币?”

 l 20170502日发表“金融业将主宰中国?”

 l 20170502日发表“消费拉动经济,但会透支吗?会发生金融海啸吗?”

 l 20170502日发表“大中华货币统一有利于抵御金融风险?”

 l 20170502日发表“各国GDP增长与债务水平如何保持均衡及伸缩自如,防止泡沫?”

 l 20170502日发表“中国股市、楼市、汇市和债市‘维稳’,靠真改革,注入真动能?”

 l 20170502日发表“上市企业未真实、准确、全面的披露信息,致投资人损失,则投资人如何‘集体诉讼’?”

 l 20170707日发表“货币供应量大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二、政府的回应和落地生根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77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

 习近平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习近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习近平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作为核心目标,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要创新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不断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支撑就业等的金融支持,做好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建设的金融服务。要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要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着力强实抑虚。要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三道防线,把好风险防控的一道关,健全金融风险责任担当机制,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深化国企改革,把降低国企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点,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增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要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要坚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要加强对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信用、人才保障,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人民群众的期待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成立的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从名称的先后顺序来看,首先是确保金融稳定,第二个才是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这长期的确定了整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利于防控风险,是重大的机制创新。

  国务院领导的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的设立,是及时的,符合当前市场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预期。而由此形成的一行三会加一个委员会的监管机制在领导力与协调性上会比美国强不少。同时,金稳会的设立,兼顾了稳定与发展两个目标,不属于当前金融监管上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任何一种,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中国特色的重大监管创新,是具备深远意义的。

  近年来,在某些范围内,民众的金融安全感有下降趋势,比如电信诈骗群魔乱舞,“校园贷”害人匪浅,非法集资禁而不绝。深受其害的民众对此颇感忧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定调金融安全,正是关注民众忧虑,对民众呼声的积极回应。可以这样说,抓好金融安全刻不容缓,抓好金融安全需要重点突破。

  抓好金融安全,必须大力整顿好校园贷秩序。这几年,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家长深受校园贷之害。以前建行、中行等“正规军”不做校园贷业务,校园贷被某些机构借“创业创新”之名,在“包容审慎”下玩坏了,“裸贷”等非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充斥其中,大行其道。不能再放任不管了,校园贷必须让建行、中行等“正规军”走“正门”,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把不合法的“旁门左道”清扫出去。

  金融是否安全,民众往往有切身的感受。金融管理事涉国家经济安全和民众切身利益,绝不允许有“包容审慎”的一席之地,政府部门和相关的金融管理机构就要从民众感受最深的金融事项着手,严格依法办事,加强审核监管,杜绝程序作弊,杜绝浑水摸鱼,当好金融管理的“守门员”,广大民众的金融安全感才会不断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持续向好向上发展。

 

  四、进展和成效

  全国金融会议的核心精神,与2017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家金融安全”一脉相承。国家金融安全的主线是利益,而本次全国金融会议则旨在促进新形势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金融行业利益的协调统一。通过提振金融监管效率、规整金融市场秩序、明确金融职能引导,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以维护金融底线、助力国家战略为前提,以优化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管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之于实体的造血机制为内容,实现了中国金融改革“稳健的突破”。

  当前,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正在积累,金融市场上也乱象丛生,套利投机泛滥,利益输送严重,大案要案不断滋生。而金融监管不协调、监管缺失、执法不严等问题不断暴露,不适应跨行业、跨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发展。设立国务院金稳会,是为了加强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总之,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在落实监管体制框架改革,符合当前混业经营与“大资管”发展的现实背景,目的在于守住金融安全底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股市、债市异动的再次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五年金融监管改革指明了方向,而随着未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职能等安排的细化,金融改革的路径会更加明晰。

 

 五、结语

  观念是事物本质的意识形式,是真理的载体,相对于经验现象的“多”来说,是属于“一”的东西,以致人们误以为“共绘网”上的话题都是抽象的。而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在“本质中一切都是相对的”,“它们只是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才有意义”,那种认为 “共绘网”的议题都是抽象的、“大而空”的,显然是没有把“共绘网”的一系列思想作品所揭示的事物本质放到关系中来理解之故。

  要使中国当今理论有所发展、创新,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首先就要关注现实,从社会现实中去发现和提炼问题。这不等于拒绝研究西方或古代的理论,只是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同样需要有现实针对性,需要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而并非食古不化、唯洋是从。

     例如:我们分别于201752日发表“各国GDP增长与债务水平如何保持均衡及伸缩自如,防止泡沫?”和“中国股市、楼市、汇市和债市‘维稳’,靠真改革,注入真动能?”等一系列热点话题以后,仅仅过了74天时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采纳了共绘网的倡议,宣布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事实充分说明共绘网顺潮流、聚民声、凝共识,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我们有理由相信,共绘网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实现了全球性的“知识再生产”,并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中成为未来全球治理的主音调。

Related Information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