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非洲需求+欧洲成熟工业+中国成功经验=拉动非盟经济增长?

发布日期:2016-11-19    浏览次数:2500

  

  

          近年来,欧美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越发低迷不振。在很多人眼中积贫积弱的非洲,却连续数年实现仅次于亚洲的经济高速增长。

        要想继续拉动非盟的经济增长,需要由非洲需求、欧洲成熟的工业、中国成功的经验来构成。对于非盟而言,非盟国家在就业机会、人口红利、经济发展上需求还不够明显。其次,欧洲拥有成熟的工业,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就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到如今,欧洲工业已经进入4.0时代。最后,离非盟最近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出去等一系列战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翘楚,这些成功经验对非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需求,引进欧洲工业,效仿中国经验,非盟经济的突飞猛进便在不久的将来了。您对非盟有多少了解?非盟的经济突破口到底是什么?请您建言献策、一吐为快。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中国 发展
赞同(8)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木棉2019-11-27

中国是怎么样进入工业化,并摸索成功的呢?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有四次工业化的努力。 第一次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由洋务运动开启的。清朝晚期的那次尝试用了半个世纪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国家无能问题,因此产生了辛亥革命。 第二次是辛亥革命。革命党人认为在清朝政府之下的中国工业化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政治制度落后,所以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激进改革,而且相当的全面和彻底。它不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仅仅限制了皇室的权力,而是干脆彻底废除了它,比英国光荣革命还要彻底。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于西方宪法的“包容性”政府。当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基本上是全面的模仿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辛亥革命以后我们知道中国照样经历了长期的动乱,军阀混战,国力衰弱,无法抵御外敌。40年以后,中国仍然贫穷。虽然取得了好多社会进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化尝试是到了1949年,中国采纳的是计划经济,因为当时中国已经落后这么多年,误掉了这么多的工业发展的机会,所以想以更加激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模仿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这一时期,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仍然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而且,如果不改革开放,会是死路一条。你看所有那些搞社会主义的东欧国家最后都垮了,而且他们当年的工业基础比我们还雄厚。因此我们也不会独善其身。 第四次,到了1970年代末,而这一次尝试却意外成功,中国终于自洋务运动120年后引爆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使得中国踏上了工业化的坦途,迅速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且很快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成。

(0)

IIOYJJRH2019-11-25

说到通胀,通胀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呢?还是要看单位的劳动成本,它是由薪酬和生产率所决定的。如果我们的劳动力单位成本在不断上升,可能很难保持一个比较低的通胀率,你很有可能会进入到一个通胀的压力之下,而非是通缩的压力之下。这是非常有可能出现的,我不能把它叫做是一种所谓的经济衰退,但全球来看,是一种停滞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观察到了一种增长的步伐,但其他人为什么做不到像中国经济发展之快呢?我们要看到它背后的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以家庭为单位会把收入当中的一大部分作为存款,高于西方社会,他就会有很高的投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尤其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尽管中国GDP的脚步有所放缓。

(0)

bdsggst2019-09-10

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致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我把时间节点放在1995年左右,主要是这一年前后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从国家宏观目标来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中国确定了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也就是我们讲的“小康”目标,这个目标于1995年提前完成了;二是1995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业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至少在量的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同样在1995年前后,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告别了票证制度,这说明中国“短缺经济”的历史结束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顺便补充一句,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初级基础设施,特别是普通公路、铁路、民航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们现在推动“一带一路”时常说,“要致富,先修路”,也是对这个时期中国经验的总结。

(0)

啊擦粉2019-05-13

非洲吸引中国投资者之处不止于基建。世界银行表示,由于中国工资预期上升,导致成本压力上涨,因此估计中国将对外输出8,600万个低技能制造业工作岗位。预料非洲最终将成为这一轮劳动力需求转移的主要受益者。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上爬升,非洲确实有望把握有关的劳动力需求机遇。 纺织业是正经历这一进程的产业。中国已将部分纺织业生产设施迁往非洲,其中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中国重金投资了若干大型制造业项目,而该国势将成为非洲的制衣中心。 埃塞俄比亚原本已是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该国一直实行低劳动成本政策,以维持竞争优势。目前,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一个工业园区凭借低/零关税措施及廉价的劳动力,已吸引约80家中国纺织企业进驻。事实上,中国相对的薪酬水平比埃塞俄比亚高15倍。中国浙江省鞋履制造商华坚集团同样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园区内兴建大型厂房,目前员工总数超过3,000人。 总体来说,主要由中国出资的运输基建改善项目令整个非洲地区的制造业效率均得到提升。例如,亚吉铁路开通后,过去被陆地环绕的埃塞俄比亚现有直通港口的交通路线。 因此,据说其他几个非洲国家,尤其是摩洛哥、南非、喀麦隆和多哥,都在争取北京的关注。鉴于中国企业已经在非洲创造了约60万个就业机会,自然所有非洲国家都希望把握「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机遇。 中国明显认为,输出部分制造业岗位将有助一些非洲国家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不过,反对者坚称,中国乃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对非洲许多合作伙伴国的高压统治和管治不善等问题视若无睹。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忧虑,惟综观全球经济环境,商品价格收入下滑将成为长远趋势,无可否认,非洲各国如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扩大制造业。中国方面,显然有意利用非洲的这一需求。 最后,与所有其他投资者一样,中国希望确保其投资取得良好回报,对非洲基建项目的投资更明显地反映了这个目标。 与数年前中国的情况无异,非洲热切希望更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人相信,「一带一路」如果可以促进非洲的发展及带动当地经济,那么只会对非洲大陆有利。

(0)

飞得高2019-04-13

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在非洲的中资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1)中非合作体系的完善性欠缺。中非合作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能源、文化等体系虽然来之不易,但仍错综复杂,完善性欠缺,影响中非经贸; (2)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的影响; (3)政治转型的影响。一些非洲国家政党轮替、政府更迭频繁,政局变动,政策缺乏稳定性、延续性; (4)恐怖主义、疾病和社会治安等安全风险总体较高; (5)营商环境有待改善。非洲国家希望外来投资,但吸引和保护外资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优惠政策不配套、政府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普遍存在,税制不完善、法律环境不规范; (6)外部经济环境冲击。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非洲能矿产品出口和国际社会对非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冲击了非洲国家发展势头; (7)制约发展的瓶颈突出。当地资源有限,基础设施欠缺,配套服务不足,尤其是交通、物流条件和电力不成熟,资源匮乏,资金需求缺口大。原材料供应不足,熟练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短缺,难以保证为企业生产提供相应的配套设备或服务; (8)非洲对欧洲的盲目崇拜。从欧洲数百年的殖民史就会发现,欧洲人对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一般会采取比较取巧的侵略,因此非洲对欧洲有着盲目崇拜,这影响中国企业的进入,同时西方国家也加强对非洲施加影响; (9)当地政府办事效率较低。非洲不少国家行政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政府部门官员存在比较普遍的腐败现象,导致一些中资企业在非的专案推进困难; (10)贸易逆差严重。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影响所在国家的政策公平的持续性; (11)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及外汇管制严格。非洲不少国家经济薄弱,外汇储备少,且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货币币值不稳定,一些国家通货膨胀较高,容易产生货币信用与金融风险,并且外汇管制严格;尤其是对那些创汇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来说,每当国际经济形势稍微有些变化,就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起伏大。 (12)企业难融入非洲当地环境。中国的一些理念和习俗不被非洲人接受,包括饮食习惯也会不被接受。 (13)非洲国家普遍失业率高。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是成年人的两倍,担心中国企业进入抢工作机会,或对中资企业要求提供就业机会的期望过高; (14)劳动工人的使用条款及管理问题。一些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非投资的外国公司或从事承包工程的外国公司,其雇用本地员工的比例不得低于多少百分比,但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准和工作素质达不到我国企业的要求,可能导致我企业经营效益受损; (15)非洲当地市场存在进入壁垒。当地政府声称欢迎外来投资,但本地企业早早进入市场,在一些市场占据垄断优势,中资企业的进入更加困难。此外,一些非洲国家国内保护政策较多,商业合同中有不少保护本土企业的条款; (16)非洲很多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缺乏理解。

(0)

Elizabeth2018-02-26

全球化不但不会倒退,相反还会继续发展。20 16年达沃斯年会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任何一次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从科技重大突破开始的。而所有科技进步和突破,归根结底都是大大提高生产率,从而带来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疆界,更加具有全球性。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规律不会改变,全球化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获得新的发展。

(0)
1 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