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文化

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约2亿的物质中产群体,当他们具有文化精神的时候,社会才能获得新生?

发布日期:2024-03-16    浏览次数:609

  

        中国多年来一直占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位,去年,我国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国人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划分低产阶级、中产阶级与高产阶级的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中产家庭仅3320万户,约2亿左右的物质中产群体(阶级)。

         这3320万户中产阶级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但令人担忧的是,当今社会极度缺乏文化中产。文化中产,是指那些在社会中,不仅物质生活得到改善,而且在精神和道德上也得到提升的人。他们被称为“仰望星空”的人,是社会需要的人。文化中产应该具有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然而,目前中国的商界、学界和公务员系统这三大中产群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堕落,思想贫乏。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只看重物质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高品质追求,这样的人,无论多么富有,都不能被称为文化中产。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变,以培养更多的文化中产与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中究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不在于这个民族外在成就的高低,而在于这个民族所体现出的精神,要看该民族体现了何种阶段的世界精神......清醒吧,中国人。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改革开放 中产群体 文化精神 新生
赞同(2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禅茶一味2024-05-08

我们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优秀的,是爱国爱家爱自己的,是能肩负重任和使命的!中国会走向世界最强的!!![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0)

榴花开2024-05-05

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0)

锦棠2024-04-30

反对我的意见的人会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例子。一次次的改朝换代,无数人事沧桑,多少草莽英雄、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成了帝王卿相、达官贵人,以至文人雅士,开国之初或得势伊始,他们或许粗俗不堪,胸无点墨,以至士人落魄,斯文扫地,但稍假时日,或数代以后,这些人的后裔无不知诗达礼,至少也会冒充斯文。依照他们的说法,目前的情况不过是兴衰间的一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文化的提高和精神生活丰富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像中国历史上曾经一次次重复出现的那样,所以完全不必作杞人之忧。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从春秋战国至清朝取代明朝,中国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走向一直没有改变,所以任何王朝如果要确立它们的政治地位、巩固他们的统治,就不得不接受这一传统并且加以利用。甚至连入主中原的异族统治者,尽管已经是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却只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所以,尽管改朝换代,家族兴替,文化或精神的传带者可以变化,但文化或精神本身没有改变。谁想成为社会的上层或拥有文化或精神财富的人,就只能接受传统的文化或精神。原载《葛剑雄文集》

(0)

寒山雪2024-04-17

物质很丰富,思想很贫瘠……才是最大的悲哀[捂脸]

(0)

刘银叶2024-04-15

自我的精神成长,就是敢于走出去,遭遇他人。最后返回自身,看似自我否定,实则是人格完整性的体现。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不知道黑格尔所说的“精神”为何物。因为,个人被抽象了,成了缺少人格、情感、精神的自困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无知反而越自信。

(0)

月光倾2024-03-30

生命在不可避免的消逝,人类的意义是内在于精神的,而非外在于宇宙的。宇宙的冷漠和浩瀚会淹没所有你所以为的盛大,然而这盛大让我们的精神得以振奋,感知到生而为人的幸运,并为此感恩。

(0)

谢超俊2024-03-28

精神的问题还需要从精神层面来看。究其本质,这是一个无望的社会,多数人活在一种浮躁中,被各种表面的光鲜刺激着感官,由于无法深度思考,所以无力构建坚定的内在世界,只能由外界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0)

辛荣昌2024-03-26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谈资比名牌包更奢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再是物质条件,比如背什么包,而是内在的精神世界,比如认知、谈吐、见识。 事实上,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最能看出一个人品味和修养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也就是艺术修养。 甚至可以这样说:审美的差异,比贫富差距还要大,比知识差距更令人绝望。财富如同潮水,可以借助天时;求知如同采矿,可以花费苦功。唯有审美能力,一旦获得就可以终生受益,却无法通过吃苦耐劳来提升。 所以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美育能否代替宗教很难说,但可以看出美育在社会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审美能力决定了生活品质;艺术修养能熏陶气质,使人独特;懂得审美,就会有不一样的眼界;审美对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缺乏审美的人就会生活邋遢,缺乏审美的社会就会各种脏乱差。

(1)

长啸2024-03-25

西方人与中国人本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今人想方设法把自个变为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这条路注定不会成功。原因是任何文明的中的人们其思维都是历经几千年塑造而成。 现代中国人处于中国思维与西方思维中间地带,又不是传统的中国人,也不是正统的西方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如同失去了家园的流浪者一般,没有可以安放之处。一面是看上去繁荣的现代社会,一面是枯竭的精神世界。今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已远越对精神的追求,可以预见,如此这般发展下去,中国人的精神必将陷入虚无。复心同然

(0)

莫羽嫣2024-03-23

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富足的现代化,也是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一般来说,现代化固然是由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但现代化并不是经济、政治或文化某一领域的单一变革,而是全面的社会变革。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因此,现代化进程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所以,现代化进程本身包含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改变,一方面,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现代生产也创造出新的交往方式,生产着新的现代精神需要,现代发展精神不仅深深渗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可以看做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甚至“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物质世界上的现代生产,也表现为精神世界上的现代化追求。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现代化一般原则的简单搬用,不是单纯强调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工具理性精神,甚至是以“可计算性”来审视世界,而是强调社会主义定向下的全面发展,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安昊楠

(1)
1 2 1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