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贸易战和金融战与“殖民”如出一辙,目的只有一个为“利益”而战?

发布日期:2018-11-10    浏览次数:8685

  

        我们知道,贸易战从来就不是贸易战那么简单,它是金融战(统称经济战),是大国利益的角力,是现有秩序的存续或变更,是对未来走向的发言权。

  

       最近两年世界极度不平静,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各种战争,其中最让各国难受的就是金融战和贸易战。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加息了7次,而贸易战更是越打越大。面对美国的攻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防守,在防守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各种反击。就此而言,您是否觉得贸易战和金融战其实与“殖民”如出一辙呢?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利益”。您认为呢?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

相关热词搜索:贸易战 金融战 殖民 目的 利益
赞同(25)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JGUU2019-10-17

中美双方都有打的必要,但是绝对不能在短期内全部绝缘!为什么说中美双方都想打部分的中低端制造? 对于中国来说,主要有两点: 第一,中低端制造利润太低了,而且污染比较严重。 这些年中国通过中低端制造积累了一些财富,很多人吃饭和基本的生存没有问题了,甚至有2亿左右的人达到了中产阶级的标准,这些人追求的是优美的生活环境。 前几年,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出现几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连云港核燃料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和大庆忠旺事件。由此可见,前些年环境问题有多么的严重。 第二,中国太过依赖中低端制造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如果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风吹草动”,中国出口出现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大打击。 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出口面临巨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采取“家电下乡”等政策才化解了大部分的危机。现在中国农村对中低端制造的需求也基本饱和了,如果世界经济形势再度变差,出口受阻,我们怎么办? 我们不能再过度依赖世界了,我们必须要扩大内需! 我们是世界的加工厂,中低端制造已经饱和了,如何扩大内需? 只能进行经济转型,发展高科技! 这就是中国加强环保和发展高科技的逻辑所在——加强环保导致很多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和老百姓的怨气也都很大,所以我们也需要借助贸易战逼迫一些企业转型,同时转移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美国来说呢,也必须要和中国打部分的中低端制造,主要原因也有两点: 第一,美中贸易逆差太大了,美国财富大量外流。 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不到1000亿美元的商品,每年出口4000多亿美元,这就等于美国每年有3000多亿美元流进中国。 这是非常吓人的,一年净流入中国3000多亿美元,10年就是3万亿,美国国内的美元总数不过才7万亿——美国只能不停的发行国债向中国借钱,让美元回流到美国,否则美国国内就会因为缺乏美元做贸易的中介而陷入经济衰退之中。 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减缓美元流出速度,是铁了心要发展自己的中低端制造的,这点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不能再这样让财富持续不断的流出了,否则美国肯定会有被掏空的那一天! 第二,中低端制造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人数比较多、涉及到的产业链也比较多的,所以美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和中国绝缘——没有那么多的工人,短期内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产业。 两个一综合,大家就会明白中美之间为什么必须要打贸易战了! 中国,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必须要解决污染问题,通过环保强制关停企业会引起很大的社会矛盾,所以需要贸易战来让一些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倒闭;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发展稳定增长,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向高科技领域进军。 美国,为了减少财富流出速度,必须要发展自己的中低端制造;为了阻止中国向高科技领域进军,就必须和中国打科技战。 美国和中国打了500亿美元的高科技,这个是避免不了的,不仅仅现在避免不了,以后也不可能缓和;后来,美国和中国又打了2000亿美元的中低端制造,这个是特朗普想发展的,也是在短期内能够找到替代的。但是,剩余的3000亿美元,美国是不能打的,因为打了美国也找不到替代,如果打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这完全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0)

LHLIGMHJH2019-09-23

贸易战包括5种“战”,贸易战、壁垒战、汇率战、金融战以及长臂管辖。那么,我们对付美国的贸易摩擦或者说贸易战,应该争取以下4个原则:第一,就是毛主席之前讲的话,“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如果想着送点小钱来化解,那是幻觉。人家要你的命,不是一个阿弥陀佛就能化解得了的。我们不想打、不愿打但不怕打,要打就奉陪到底;第二,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要看到我们的大国优势、我们的体制性优势,中国已经不是50、60年代,不可能把我们封闭几十年,把我们的经济逼到困难的边缘,不是这个时间,要有这个认识;第三,就是守住底线,灵活对策。对策要灵活,底线不能丢;第四,关键的环节、领域要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就像我们的芯片等从0到1的核心高科技的基础性培育。这就是四大原则。

(0)

luozw20192019-07-15

贸易战和金融战与殖民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采取的手段上看,两者有所不同,贸易战和金融战主要是通过制定关税等贸易壁垒阻碍他国商品的流入和本国资金的流出,是近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体现,而殖民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侵害他国的领土和统治权,相对贸易战而言在道德立场上更占下风。这是因为贸易战所采取的手段往往可以用其他理由进行解释,比如美国可以以网络安全为由拒绝中国的科技产品流入美国市场。然而从出发点来看,贸易战和金融战与“殖民”确实拥有相同的目的,所追求的其实无非是一国的利益。从最终目的的角度来看,的确可以说贸易战是新时代的利益掠夺手段,新时代的“殖民”。

(0)

htrhrybsert2019-05-22

美国的贸易体制由大量复杂的法规及政策目标组成,这些目标往往相互连系并相辅相成,而贸易目标也必须与国家针对政治、经济、安全及社会问题的对外及对内政策目的共存。在制订这些多元化的目标时,美国的立法人员和政府官员往往需要平衡互相矛盾的目的,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和国土安全方面。 美国进口政策的特点是要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两方面取得平衡。换言之,美国政府力求便利和加快国际货物及服务的输入,同时维持国家安全,并确保一切相关的法律及规定均行之有效。美国政府又致力确保本土工业及职位免受不公平贸易手法损害,这些不公平手法包括不公平价格进口、非法补贴进口、进口激增等。此外,美国也实行一系列单边、双边、地区性及多边贸易优惠协议,并实施多项贸易限制及管制,以及发挥多项其它与贸易相关的功能。

(0)

尼玛放个假2019-05-09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最近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我们不希望发生中美贸易大战…但如果美国真正想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中国有办法应对。」另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指,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对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近日公布将对进口钢铁及铝产品征收关税,商务部于2018年3月18日前公布豁免征收关税的申请及磋商程序。若在程序完结后,美国仍然单方面对上述产品实施苛刻管制,全面爆发贸易战之说势将更加炽热,甚至成为事实。目前,中国可以用「以牙还牙」的手段还击美国,对其多种产品及服务施加进口障碍。2018年2月初,内地便对来自美国的进口高粱分别展开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有分析指,这两项调查是要回应美方早前对进口洗衣机及太阳能产品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美国谷物协会的数据,美国出产的高粱超过四分之三出口到中国内地。2017年,相关货运总值为10亿美元,总重量为480万公吨。 此外,彭博(Bloomberg)于2018年2月7日报道指,美国大豆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个目标,并表示中国商务部自2018年1月起便研究对这种重要农作物实施贸易措施的可行性。2017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总值达139亿美元。若中方决定采取贸易补救行动,无疑会令美国企业大受损失,而巴西、阿根廷及其他大型供应地均可趁机取而代之。 未来数月,中国政府也有可能推出多项影响深远的报复性行动,例如对美国牛肉实施更严格的卫生及安全标准,从而限制进口,变相推翻2017年准许美国自2003年后再次向中国出口牛肉及牛肉制品的决定;减少采购美国波音(Boeing)飞机,改购欧洲空中巴士(Airbus),打击美国民航机进口;针对美国其他农产品甚至半导体;又或劝吁中国内地旅客不要前往美国旅游。2017年首8个月,内地访美旅客达200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可减持美国国库债券,作为还击手段。总括而言,若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及投资施加限制,或试图以任何手段把自身经济问题转嫁别国,中国显然会作出全面有力的反击。

(0)

nhdtevd2019-03-19

中美经济战的力量结构:(1)、美国发动经济战的三个力量来源: 第一,美国垄断资本自身的力量;第二,国际垄断资本联盟的力量,所谓资本联合资本,包括美欧日资本联盟、其它附庸资本;第三,中国买办资本的力量。 (2)、中国经济反击战的三个力量来源: 第一,中国自身的力量,以国家资本为主导,民间民族资本为辅助;第二,国际正义联盟的力量,包括共同战斗阵营的力量、一带一路共同体的力量、垄断资本收割过程中受害国家的力量;第三,利用美国国内民众反对力量,以及美欧资本集团利益分裂的矛盾。

(0)

oiipkgy2019-03-08

让我们梳理一下美方对中国的诉求(实际上也是世贸十几年美方一直的诉求,只不过这次美方用更激烈的手段希望压迫中国满足这些诉求): 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 降低汽车关税; 中国政府削减对国企的支持,让国企退出市场; 增加对美半导体、能源的采购; 扩大金融开放;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方不得用“技术换市场”的条件“逼迫”美方出让先进技术; 林林总总主要是这些,川普甚至还蛮横的在这些条件上加了一个金额条件“确保中美贸易逆差能减少1000亿美元”。 这些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就算有部分美方诉求我们可以咬着牙齿做出让步,但是,有些美方诉求已经触动了中国最核心的利益,是根本不可能妥协的。 为什么?举几个例子。 “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 这一条双方就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农业品进口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就是主粮必须自给,杂粮可以放开。去年中国进口1亿多吨农产品90%都集中在大豆+玉米上,至于大米与小麦这样的主粮比例非常小。 这里涉及一个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中国每年要生产6亿吨粮食——这差不多是立国之本,至于进口大豆+玉米主要是为了改善老百姓食物水平(养猪、榨油、豆制品等等)。在极端情况下(进口断绝),中国政府的底线是,老百姓可以少吃肉、少用油,但是国内自产粮食要保证老百姓吃饱肚子。 所以,每年中央财政都要拨出几千亿给与农业补贴。比如种粮补贴主要覆盖大米、小麦、棉花、玉米四大类。所以,即使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价格,中国政府也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冲击。比如,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国际棉花价格是14000,我们收储价是19000……这也是最被美方诟病的。美方一直要求中国削减甚至取消对种粮的补贴,企图以低价粮食冲击中国农业市场,扩大对华的粮食出口而不是局限于区区大豆这样的杂粮品种上。更深的意图是将粮食作为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武器。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中国国内粮食收储价要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等价格为什么不买国际上的粮食? 原因很简单,中国政府不提高粮食收储价格,国内农民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无利可图耕地就要抛荒,中国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自给,而全球可供出售的粮食一共只有3亿吨!未来人类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增长,14亿人口的国家口粮不能自给要仰仗国际进口……前景太恐怖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农民种植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2亩多一点(现在是3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少+土地制度制约,导致农业无法产业化发展,无法根本上提高科技含量。 那么,为什么不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村土地可以集约流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因为我们城市产业发展还不够,还不足以完全吸纳农村劳动力——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是渐进式发展,每年城市化大致提高1.2%,每年吸纳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这种渐进式发展是非常正确的,如果贸然改动农村土地制度,在城市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下将大量的农民推向城市……请欣赏一下巴西、印度城市的贫民窟。 那么,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很简单,只有中国工业升级到高端产业——包括大飞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等,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最大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当然,中国工业产业升级必然就会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它们就会用各种手段遏制我们,比如,川普的贸易战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中国绝对不可能同意削减对种粮补贴,把主粮市场让出来,任由美国低价粮食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基本农业,这是动摇国本,哪怕“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贸易战也在所不惜!

(0)

IUYKNFH2019-02-07

逻辑已经很清楚,在此消彼长的存量博弈思维下,美国对于中国的阻遏是个必选项,这已远远超越了形而上的价值对垒与道德层面,而转为形而下的现实利益争夺。 对此,中国将如何抉择呢? 近年来,无论是领导人的讲话,还是官方的宣言,都多次重复着一句话: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这么诗意却又朦胧的语言,我估摸着习惯了精确描述思维的美国人大概率是没听太懂的。 其实这话已经把中国的战略意图表述得很清楚了: 中国不想走“赢者通吃”的老路,也无意于一家独大,但在努力做大蛋糕的同时,我们要分享更多的资源、荣誉与利益,我们不搞“阴谋”,搞的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说得更直白些,那就是:在“薅全球羊毛”的顶层设计中,我承认你的优势、尊重你的利益,但好处不能你全占了,我也想分一杯羹,大家有事好商量,但千万别冲动,弄得把锅砸了。 很显然,这对于之前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大国博弈思维,无疑是个突破。 但关键是,美国人凭什么信你,凭什么让渡你利益?如果美国人不接受你这套,那你就是一厢情愿地真做梦了。

(0)

连彦峰2019-01-17

中美摩擦可能会严重危及全球经济增长。我们要多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的世界各国迫切希望双方达成协议,避免贸易持久战破坏全球经济,尽管不少国家可能会从争端中受益。从墨西哥到东南亚诸国都有机会吸引试图避开美国对中国商品征税影响的制造业出口商。若中美互征汽车关税,日本汽车制造商将获得优势。巴西和加拿大大豆种植户则有望出口更多饲料供中国养殖大量生猪。印尼副总统卡拉(Jusuf Kalla)周二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如果越南经济能因投资从中国转离的趋势而蓬勃发展,为什么印尼不能?然而,贸易战威胁正扰乱全球市场和商业计划。尽管这场争端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整体而言大多数亚太国家都支持消除贸易壁垒,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壁垒。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1日宣布暂停进一步加征关税,两国的中层官员于本周举行了会晤,在缩小一些分歧的同时也为更高级别的谈判做了铺垫。

(0)

uokhmg2019-01-02

美国是在1894年钢铁产量超过英国,在1902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从那个时间点到今天,116年,美国已经打过三次重要的贸易战:第一次是跟英国人打,第二次是跟苏联人打,第三次是跟日本人打,今年打我们是第四次。如果你从一百年的全球贸易史看,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进行长期的遏制,是一个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们看到,中国的GDP增长率平均在9.2%左右,美国在3%左右,如果这个曲线一直往下画,不用拿出计算器,十二年到十五年之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国。所以,这是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非常长期的一个战争。

(0)
1 2 3 2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