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经济援助是无底洞且效果一般,合作共赢才是最佳选择?

发布日期:2019-03-04    浏览次数:5514

 

国际经济援助亦称“国际发展援助”。在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中,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或国际组织向另一国家或地区提供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赠与、中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以促进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战后初期典型的国际经济援助,是1947-1950年美国实行的援助欧 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从50年代开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转而对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经济援助。援助的比例,70年代初联大曾议定应达到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其中官方开发援助要达到0.7%

但在实际中,包括美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相反,从80年代以来,这个比例还有所下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至今为止,经济援助是无底洞且效果一般,为了早日缩小差异和消除不平等,帮助穷国在它们自己的道路上前进,走向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的时代,尽快促使不发达国家立足于一种有利的地位,实现人类发展一体化的理想,《共绘网》认为合作共赢才是最佳选择。您是否赞同呢?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 援助 无底洞 合作共赢 最佳选择
赞同(1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飞得高2019-04-13

对“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中互联互通的研究应结合非洲的特色进行。 (一)民心相通的建设。 民心相通,相互理解与包容是中非经济合作的前提,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的基础。民心相通用关注学术界及高校的交往、加快非洲旅游业的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园、加快在非餐饮业的发展、医疗援助的普及等;另外像中国电建的捐资助学、捐粮抗旱等活动对民心相通的作用不可忽视。 (1)关注学术界及高校的交往。在非洲进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除了利用孔子学院来推广中国文化,关注非洲教育援助、人才培训外,更应促进非洲学术界及高校的和中国的交往和交流。现在中非学术界的国际会议、访问学者等学术往来仍有限。另外非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中国留学生在大学读书后毕业留在这些国家工作,这对民心相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2)加快非洲旅游业的发展。非洲有很多自然旅游景点,如肯雅、南非、埃及、摩洛哥、纳米比亚等国家,不但有着名的景点,而且安全实惠。中国应大力发展对非洲的旅游业,不但为民心相通创造条件,而且可以让中国和世界更加了解非洲,同时让非洲人收益。尽快支持开通某些国内地方省市的中非直航航班试点,促进中非旅游合作。先从非洲环境安全的国家开始,可利用个人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以及问责制度四大类为非洲各国进行评分的易卜拉欣非洲国家治理指数进行旅游国家选择。 (3)优先发展农业园。非洲发展落后一定程度上不是自然环境的约束问题。我国在非洲优先发展农业园,使中国技术助力于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让中国不是扶贫济困而是联动发展这个理念逐步在非洲得到认可。 (4)医疗援助的普及。非洲的医疗水准普遍较低,对非洲国家进行医疗援助,是最实际且易接受的,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同时关注帮助非洲的医疗行业发展,帮助建医院,帮助培养医生。和中资企业联合,帮助提高药品的品质和数量。非洲年轻人居多,生育率强,关注提高出生婴儿的先天缺陷的排查率等等。 (二)政策沟通的建设。 (1)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国家应能对非洲各国的政局状况、经济运行走向、投资环境等深层次问题上做出高瞻远瞩的判断,从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做到国内的企业之间的政策沟通,更要做到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国内有关部门与非洲各国政府加强沟通,在关系贸易投资实际开展的关键性问题上能早日达成更多双边协定,在已签订的各类协定的基础上则加强明确操作层面的细节。 (2)发挥样板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已成功的中非合作大工程进行宣传,让非洲人讲自己的故事,容易推广,容易接受,容易形成非洲人眼中的规范,间接形成政策沟通。如非洲首条全套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通车,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基甘博尼在坦桑尼亚正式通车等,这些重要基础设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作为典型样板进行推广。 (3)探讨如何鼓励由各省市各级政府牵头。各省市各级政府对管辖内的企业在管理、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了解充分,综合利用各自优势,支援更多所属管辖内的企业积极参与有优势互补的国家或地区对接性发展,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长远的互利共赢。

(0)

uim功夫2019-03-06

对于改变贫困,政府、社会企业、NGO组织和无数公益人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教育、医疗、农业、工业各个领域都有无数人活跃着。 而非洲作为贫困的典型代表,这里每年几百亿的国际捐款,也只带来了一点涟漪。但是我们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必将带来质的飞跃。 在非洲的种植园和帐篷里,在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的工厂中,有更多初始的技术手段帮助他们离饥饿和疾病远一点,并且多一点便捷和希望。依托于本土的需要和现状,科技才能具有生命力。 无论起点在哪里,当我们站在高科技的风口中踌躇满志的时候,也需要看看暂时落后的伙伴,在什么境遇,需要什么帮助。 无论尖端与否,科技向善,才是这个世界最好的生产力。

(0)
1 2 12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