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媒体——视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和内容创造者,但假如创造的都是低级趣味与庸俗的资讯,则社会风气会怎样?

发布日期:2020-07-21    浏览次数:6011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已经处在一个“视频的时代”。无论是短视频、长视频还是直播,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视频的形式与世界沟通,而不再是文字或语音。


          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带来的机会被资本争抢和扶养,变成动辄几亿几亿的生意。被推上舞台中央的红人、网民们,正面是靶,反面是箭,每天以各种姿态轮番出场。在视频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和内容创造者,满足了大众的好奇之心,填满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但放眼望去,创造的大部分都是低级趣味与庸俗的资讯,成为年轻人、学生效仿的对象,社会风气变得乌烟瘴气。视频时代,需要把关,需要合理化输出信息、资讯。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热词搜索:自媒体 视频 记者 内容 创造 低级 趣味 庸俗 风气
赞同(35)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王宁hhg2020-10-19

网红女主播竟成售假推手。今年6月, 虹口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接到举报: 有女网红主播在淘宝直播间 销售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服饰。经调查, 这名网红主播正是廖某。 据报道,成为网红后, 廖某倍受商家青睐, 每天直播10个小时以上, 日均收入可达3到4万元。随着廖某人气高涨, 一些“特殊”商品 也逐渐出现在她的直播中。 这些商品有着某些奢侈品的 专有设计和图案标识。但在直播过程中, 廖某用一些具有极强指向性的 奢侈品品牌或款式的代号进行介绍。 这些商品出售的价格 是正品店内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 显然是挂着奢侈品标签的假货。为逃避打击,直播结束后, 廖某的直播团队会 删除所有涉及假冒产品的 购买链接、回看视频等。但在为期2个月的侦查过程中, 虹口警方已将她所有 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动录制了下来。在视频证据面前, 廖某及其团队的 知假售假行为暴露无遗。目前, 廖某与其团队共6人 已被虹口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廖某作为主播, 只是售假环节中的一环, 实际货源仍由不法商家提供。 警方侦查发现, 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 涉嫌销售假冒奢侈品的竟有近30家。目前, 虹口警方已查实5家商家涉嫌售假, 共计3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 虹口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对于其他曾与廖某合作过 并存在售假嫌疑的商家, 警方也将进一步深挖追查。今年以来, 上海警方围绕主播实名、 直播内容和直播行为等 强化规范管理。 目前, 已累计注销 未实名认证主播4200余人, 封禁违规主播账号8800余个。

(0)

王炳荃2020-10-12

鸟叔:要知道在3月底,方方才完成武汉日记的最后一篇,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这部书就完成了翻译(英语德语两个版本)、编辑、校对、成书、上架亚马逊等一系列操作。 简直堪称神速,翻译速度比新冠治疗手册还快……当西方各国被疫情打击得焦头烂额之际,他们不着手翻译新冠治疗手册,而超音速地翻译出版《方方日记》?情理何在?目的何在?或许,他们,尤其是美国,都在等待这本他们口中还原“武汉真相”的作品。此书的介绍是这么说的——社会不公、腐败、滥用职权、系统性政治问题阻碍了对传染病的反应(socialinjustice, corruption, abuse, and the systemic political problems which impededthe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在西方,抗击疫情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转移矛盾,一战是这么做的,二战也是,而这次转移矛盾的办法就是愈演愈烈的“中国应为新冠负责”的论调。美国,英国,澳洲,甚至印度已提出要让中国赔款道歉。他们强行给中国扣上一个“病毒源头,应该为全人类赔罪”的帽子。而恰恰这个时候,方方为他们递上了最好的一把刀。这部书的问世,让高喊“中国病毒”的特朗普和蓬皮奥们,更有底气了......

(0)

ggfds2020-09-28

我们生活在一个诱惑重重、机会遍布的时代,急功近利成了许多人追逐的目标。 为了赚快钱、满足欲望,我们身边发生了多少不堪入目的事件: 有人选择去卖卵、卖肾,贱卖自己的身体,换取区区几万块钱;有人在人流量密集的地铁里劈叉、索吻,在危险的网红公路上跳舞、拍照,为了赚短视频的流量;有人用炸鸡、汉堡把自己3岁的女儿喂到了70斤,为了让她赚取吃播的打赏费......《奇葩说》辩手陈铭说过一句话:“只要人生中有捷径,捷径很快就成了唯一的路。” 满心满眼都是短期利益的你,根本看不到背后巨大的陷阱,直到走捷径上瘾,导致最后无路可走。 年轻时所欠下的债,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惨痛的方式加倍讨还回来。

(0)

绵绵2020-09-15

是的,我们的恐惧来自无知,来自一些自媒体的渲染。最可怕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它的危害。

(0)

弘扬2020-08-31

文化内容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泛娱乐化浪潮中呈现出明显的张力。在资本裹挟文化产业、消费主义原则向文化领域渗透的背景下,内容投资者的话语权远大于生产者。为了提高收视率、抢占市场份额,以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资本,内容生产者创造娱乐化内容以迎合受众,成为泛娱乐主义盛行的强大推力。不过,低俗娱乐内容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吗?

(0)

鲸鱼2020-08-14

跨界三江: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摄影? 就个人的观察和分析,我的主要观点:摄影的普及,是自媒体化“数字交情”的产物,它满足了读图时代、快餐文化、自媒体的情感表达、传递和宣泄。说到摄影与“情感”宣泄,也许人们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 举个简单的例子。因为摄影而旅游,有了动因而后行走天下去旅游,那么旅游带来的快乐难道不是“宅”的宣泄吗?然后,旅游快乐的分享又拍摄了很多图片,继而借助不同的图片分享和表达了彼时彼地的不同情愫,你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达成、满足了情感的“宣泄”。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摄影与情感宣泄的相关性。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实时化、媒体化。 数字化,比如手机应用、比如互联网,比如微信、比如今日头条……不仅带给人们信息,获取资讯,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感情和情感交流也更多的数字化了。暂且称为“数字交情”。人们越来越倚重数字化系统传递个人的情感。

(0)

JJTDF2020-07-28

看到有人评论说国外也有很多人不喜欢读书都想做网红,可能圈子不同吧,去年在英国萨里呆了近三个月,每次出太阳,就会看见很多人都在学习,草坪上,公园里到处都是拿着本书学习。认识了几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22岁博士学位,打算博士毕业后攻读另一门学科。后来认识几个中年人,结果他们都六十多了,双学位,一直不停的学习。后来和几个年轻人讨论网红这一话题,因为我会拍一些照片啥的,他们说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不是觉得好或不好,只是单纯的不喜欢。

(1)

一帆风顺2020-07-25

寻求快乐的方式, 正在拉开阶层的差距。 快乐是人类的追求,不过追求快乐的方式,正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原因。 社会学家芭芭拉,在底层卧底8年后,发现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肥皂剧、毒品、电子游戏。 越是处于高层次的人,越是会用一种补充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跑步、阅读、学习。 这跟著名的“奶头乐理论”很相似。 1995年,这些精英们就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就是批量生产出大量的娱乐产品,通过这些娱乐产品,让大众都能够沉迷于肤浅的快乐中,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就像是给啼哭的孩子一个奶嘴。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世界上20%的人拥有世界上80%的财富,要想让精英们继续高枕无忧,让大众们不争夺、不反抗,那么就用各种肤浅的娱乐产品,哄得他们开心就好。 当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投入少、快感足的“奶头”时,看上去你是收获了快乐,实际上却是在加剧阶层的固化,加剧你这一代的固化,加剧下一代的固化。

(0)

云飞扬2020-07-24

近两年,随着更多视频平台的出现,如今中国的直播现象对比过去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泛滥的直播现象,也对当代年轻人造成许多影响。新华网发布过一项“95后迷之就业观”的调查,该调查的数据显示,关于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有54%的人选择了网红、主播。在很多年轻人眼中,当网红、主播赚钱快、门槛低,是最容易成功的方式之一。很多年轻人甚至都做起“网红梦”,也有人为自己的“网红梦”付诸了行动。活少赚得多,而且足不出户,这种好事现在确实存在。就像乐GG,那天在结束直播之后,她跟妈妈打电话说,又有粉丝给她刷了3万的礼物。在乐GG看来,粉丝跟自己聊天,为自己刷礼物,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和宠爱。粉丝的存在,让乐乐淘觉得自己好像挺“可以的”。在不知不觉中,直播的热潮已经在慢慢污染年轻人的三观和思想。直播平台里,甚至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这样的潮流荡涤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成为网红是成功的捷径,他们模仿网红主播的行为,卖脸卖身材,又或打游戏喊麦,希望能够以此一夜成名。每每谈及整治直播乱象,总会有人说应该直接取缔网络直播,斩草除根。 如果某一天,主播的高收入成了部分年轻人的最大追求,网红的相似样貌成了年轻人中的正常审美,这样的现象应该很可怕吧。然而这样的想法或许并不现实,毕竟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直播的情况还会延续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如何在直播潮流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金钱名利谁都想要,但是在巨大诱惑下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真的很难啊……

(0)

赵志勇2020-07-24

比毒品成瘾更可怕的,是垃圾快乐成瘾。 昨天,在高铁上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无论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在刷抖音,一个个都是边刷边笑,还时不时拿给旁边的人,逗得对方哈哈大笑。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同学阿成,他特别喜欢刷抖音,只要一有时间就刷,上班的时候偷偷刷、下班的时候躺着刷、聚会的时候边喝酒边刷…… 别人问他,怎么那么喜欢抖音,他说,生活太混蛋了,只有抖音能让人开心。 沉迷于抖音后,阿成确实是快乐了,总是能看见他咧个嘴傻笑,但他也把工作给刷没了。 因为上班时间刷抖音,被老板逮了个正着,就直接把他给裁了。 结果,阿成倒好,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卸载抖音,反而还刷得更厉害了,有好几次都是刷通宵。 女朋友劝他也不听,还骂人家要求太高,说自己只是在缓解压力罢了。 确实,抖音能给中国人快乐,笑点足够密集,几秒钟就能让人哈哈大笑,一泡尿的功夫就已经笑了好几茬了。 可是,刷抖音真得能解压快乐吗?恐怕这只是痴人做梦罢了!

(0)
1 2 20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