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为你所生存的这片土地送上一段祝福或寄语

发布日期:2013-12-17    浏览次数:4550

        乡愁是许多文人墨客笔尖下的主题,它出现在余光中、北石和席慕蓉的诗歌里,嵌入在三毛的文章里,还融入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有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如今,我们每个人也深深地热爱着让我们打拼成长的这片土地,纵使它身上也会有大大小小的缺点,但我们仍然愿意去包容感恩它,因为是它们让我们学会在成长的路上摸爬滚打,直至稳重成熟。

       你热爱你的家乡或者现在工作打拼的地方吗?你和它们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情缘?请为它们送上一段最真挚的祝福或寄语把!

相关热词搜索:家乡 城市 奋斗 寄语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郭新志2015-09-02

面对千古江山、伟大民族,诗的魅力就是诗人笔下呼唤出来的,流淌着动人心魄的空灵妙应。而这些空灵妙应又必须建筑在诗人对世界的真正认识和真正的动情上。只有诗人在对长天呼出浩叹,在对大地注入深情,在对民瘼融入关心之后,再穿过历史的时空,去拷问、去审视自己的心灵。“只有诗人无愧于心、无恐于世、无畏于人的时候;只有诗人在与国家民族同进退共死生的时候,才能写出直扑读者心灵并与之共鸣的诗。”

(0)

如荷人生2014-08-11

愿我们的人生旅程如我们现在脚踩的这块充满着机遇的热土一样,永远充满着热忱洋溢的朝气蓬勃和生生不息的激情和并进。

(0)

多远才算近在咫尺2014-06-19

六愁亲善和睦的乡邻关系是否依旧。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相见,亲情依依;“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邀约,温情脉脉。问题在于那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今天的客船。传统兼业化的小农家庭与多样化的村社功能有机组合,使乡村自治权力结构下产生一种“自治红利”,使乡村成为邻里相望的伦理共同体,这是一种巨大的“家园红利”,是中华民族一笔独具特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家园红利”的向心力、归属感使人们不致因外部的福利更优厚而轻易选择离开。目前这种任由城市去“化”农村的城市化,打破了根深蒂固的农户理性和村社理性,打破了沿袭几千年的道德纲常。亲睦和谐的诚信体系和熟人社会的道德纲常是维系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义为人纲,生为物纲,民为政纲是基本原则。处于转型中的中国正面临重建新纲常的艰难挑战。人口大流动、物欲大泛滥、文化大冲撞,导致乡村礼法失范,敬畏感缺失,羞耻感淡薄,价值观混乱,潜规则盛行。报载,广西玉林市大平山镇南村女童小雨被多名中老年人性侵,其父得知真相报警,10人被判刑,其后女童及其家人遭到全村人的敌视,认为都是她把那么多人送进牢里。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已看不到合乎礼治的行为规范,长辈性侵晚辈,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是罪大恶极,一定会受到族规家法的严惩,而在今天的这个村庄里,竟然出现了这套荒唐无耻的价值标准。令人不安的是,这套荒诞不经的价值观,岂止存在于这一个村庄!岂止存在于这一个方面!我们不禁要向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尚存的270万个村庄发问,那种“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诚挚无邪,那种“能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邻里亲情,不知还存在多少? 七愁谁在误读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意应是不论你在哪里生活,都能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城镇化不是赶农民上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里人不同,他们远离集市,不像城里人下楼即可买到想买的东西。他们需要在房前屋后利用空闲时间种瓜种菜,养点家禽家畜,以供自用,他们需要有存放农具的场所、晾晒农产品的场地,不像城里人夹个皮包下楼坐车上班,生产工具充其量只需一台电脑。赶他们上楼,生活条件是改善了,可生活成本却大大提高了,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承受不起猛增的巨大生活成本,用他们的说话,早晨起来一泡尿,马桶一按,一角钱就没了。本来可以用于解决自给自足的大量空闲时间也白白流失,上楼的农民闲暇时间找不到用武之地,无所事事,倍感空虚。他们热切盼望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尽快改善生产条件,尤其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关涉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问题。城镇化不是消灭村庄。乡村既是食物资源的供给者,也是几亿人生活和精神的家园;既是城镇化廉价土地的供给者,也是生态环境的保育者;既是内需市场的提供者,也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地;既是传统文明的载体和源头,也是现代文明的根基和依托。城镇化不是把农民都迁到大中城市。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最佳途径,中国13多亿人口如果都涌到大中城市,其后果将难以想象。即使在发达国家,小城镇也是主体,美国3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多达34000多个,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占城市总数的99%,10万到20万人的城市有131个,3万到10万人的有878个。德国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承载着60%以上的人口。由于城市病的泛滥,在欧洲及南美洲“逆城市化”的人口回流农村已成趋势。德国有40%多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和城市近郊,关于整个欧盟国家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高达58%,只有4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的城镇化何去何从,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八愁“田园组团”和“建筑组团”交叉展开的现代城市理念何日在中国落地生根。 这是解决“乡愁”的一剂良药。“逆城市化”现象的发生为未来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城市建设中如何把农业作为城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有效提升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是发达国家正在探索实践的新思路。巴黎市提出,要通过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替叠现,满足市民越来越浓的回归自然的田园兴趣,方法就是把“建筑组团”和“田园组团”错杂排列。伦敦的城市农场和社区果园遍布学校公园,农作物一直种到市民的院落和阳台。日本的市民农园已超过3000家,仅东京就有几百家。新加坡在城市发展中保留一半的面积作为农业用地,这些农业用地与城市建成区绿地相互渗透,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城市优美风光。“都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都市”相映成趣,使人们在现代文明中体验着传统文明,在传统文明中享受着现代文明,让两个文明不仅没有“割裂”,而且在互相交融、相互依存中共生共荣、同步发展。这种两个组团交叉展开的城市发展新理念,不仅可以稀释久居城市的游子的乡愁,同时还可具有科普教化功能,让城里长大的孩子和广大市民有机会参观体验农业生产,使他们知道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生命,不做或少做那些违背规律的荒唐事。 九愁谁来建构“草灌乔”的城市文化生态。 这是缓释“乡愁”的添加剂。一个良性的城市文化生态应该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草灌乔”结合的多元体系。现在各大中城市都在投巨资建造豪华甚至超豪华的歌剧院,在发展“精英文化”上费尽苦心,而对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的发展却摆不上议程,投资甚少。在一些人头脑里,似乎高档次的、世界一流的歌剧院才是主流文化,才是自己政绩和才能的代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使本来就投入不足的城市文化建设只向精英层偏斜,而适合大众口味、平民口味、草根口味的文化建设很少有人关注。坊间戏言,城市成了领导的城市、富豪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的农民,高档歌剧院看不起,也不愿看,适合自己的大众化文化又极其贫乏,工余时间,无所寄托。无事则生非,打牌、赌博、酗酒、混迹色情场所者屡见不鲜。矫正理念,少一些只供富豪达官享受的“阳春白雪”文化,多一些适合底层社会自娱自乐的“下里巴人”文化,如图书阅览、书法绘画、乡村歌舞、杂技戏曲等,让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成为城市文化主体主导主流,是一个城市活力和城市精气神的体现,也是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的象征,它可以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社会找到精神栖居之所。 十愁本真时间意识何日回归。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把时间分为两类:一类叫本真时间意识,一类叫流俗时间意识。所谓本真时间意识具有三维结构,即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勾连、相互缠绕又相互重叠的统一体,三者的关系恰如一座演出剧目的舞台。“现在”是舞台中央正在上演的一场,“过去”是已经演过的上一场,“未来”是即将出演的下一场。有了上一场的背景铺垫,才有了这一场的精彩呈现,进而发展出下一场的趋向结果。具有本真时间意识的人们常常回首来路,端详眼下,眺望将来,遵循事物的规律,用“历史的耐心”(习近平语)从从容容地走好每一步。流俗时间意识则割断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联系,心目中只有“现在”,不愿回忆“过去”,无暇思考“未来”,一切聚焦现在。以“活在当下”为生活目标,且对当下来不及感受、来不及感动、更来不及感悟,生活的轴心就是紧盯眼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垒起金山银山,哪管日后洪水滔天”是流俗时间意识者的座右铭。在流俗时间意识里,“过去”被删除,人们失去回忆,乡愁便没了生处;“未来”被无视,人们失去畅想,乡愁便没了盼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流俗时间意识让乡愁消解、让生活凝固、让人们的期盼和向往死亡。“今人还照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皆作古,古月依旧照来人。”今古一脉,光阴不会以人们意识的有无而消逝。今天,时间被压缩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一座现代孤岛,人们无忆可追、无念可想、无思可恋、无梦可盼,思维枯竭,想象中断,怎不令思想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何让社会回归理性,让本真时间意识重新引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是当下思想者的“愁”中之“愁”。 故乡是每个中国人都急于挣脱,挣脱后又天天怀念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旅途中对家乡的情感纠结。乡情和爱情一样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这里有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今天的乡村是前线还是后方,农民进城是攻入了城市还是撤退到了城市,值得我们思考。今天中国的乡村是时代的前线,是灵魂的后方。说他是前线,因为三农是全社会聚焦的焦点;说他是后方,因为每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会时时泛起挥之不去的怀念。今天,社会生态在退化,城市建得越来越漂亮,乡村变得越来越凋敝,但人们在城里想找口饭吃却越来越难了,尤其穷人更难,他们的乡愁自然会更浓。 城镇化是文明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当下中国,城镇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向前推进,但是,推进城镇化不是建立在一刀切地消灭村庄的基础上。只要人类还需要粮食,就必须有一定的村庄保有量。应充分认识乡村的价值,没有乡村,就没有城市,城市的存在是以乡村为基础的,乡村是城市的源头活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但在世博会上却开设了一个乡村馆,它以宁波滕头村的生动实践告诉人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对故乡的两个“真好”的感叹:年轻时,终于离开家了,真好!到老年,终于又回到家乡了,真好!“乡愁”贯穿于人生这段从“离”到“归”的全过程,但如“归”后已找不到往日的记忆,“乡愁”将变成无尽的延续。“乡愁”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中央提出城镇化的发展,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这是顺应世情人心的卓见,这是对承继传统文化的呼唤,这是对中华民族须保根护源的告诫。 我们无法阻挡乡村的变化,但我们必须留住乡村的文化。 (转载:刘奇《人生何处起“乡愁”》)

(0)

saygoobye2014-06-12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诗化的语言为社会提出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之所生者多元,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愁;有“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的民工之愁;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文人之愁,有“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士大夫之愁。不论哪种愁,其源盖出于异乡的孤独、思乡的愁苦、归乡的尴尬和盼望旧景重现的期冀。“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陷入“回不去的乡村、进不去的城”的困境。“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乡愁”的完整意义应当是“城乡之愁”,概而言之,“愁”出十脉。   一愁被城市一元文化包裹。   身居水泥森林之中,拥挤的空间、阻塞的交通、污浊的空气、充耳的噪音,不胜其烦,不胜其扰,不胜其愁。城市人口的集聚,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都承载着自己家乡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到这里,而这个陌生人社会需要的却是用一元文化的模式来“化人”,让所有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人必须去掉家乡味,用这个被格式化的标准改造自身,适者才能生存。这种单一的文化对于从熟人社会走来的群体而言,是呆板的、单调的、生硬的、冰冷的,失去了乡村文化多元、自由、和睦、温情的特性。“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与邻家言”是城市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这种由乡而城的两种文化冲撞,自然产生“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况味。   二愁“小桥流水人家”的故乡风貌何以得见。   “谁不说俺家乡好”、“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是中华民族融化在血液中的传统文化。故乡不论贫穷或富有,落后或发达,是自己可以骂一千遍也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家乡的颜色、家乡的声音、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调、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镌刻在每个人大脑的“硬盘”上,不管身居何处,常会触景生情,常于梦中浮现,这是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特殊情感,下至黎民百姓,上到达官贵人,不论官多大、多富有,大体如是。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也未能免俗,在当了十二年皇帝之后的公元前195年10月,回到故乡沛县住了20多天,天天大宴乡邻,并意气风发地唱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千古名句。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炎黄子孙,尤其身居闹市者,思乡念家自是情理之中,他们思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思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思念“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适,思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那些住胶囊公寓,蜗居如蚁族的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尤其愁肠百结,乡情倍增。各种媒体报道中“灭村运动”如火如荼,赶农民上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农村脱农”的谋划一地比一地现代,似乎农村无农才算过瘾了,那些人哪里知道农业文明是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并行不悖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三大基本载体之一,农村一旦脱农,任何文明都将灭亡。“灭村运动”喊声震天,异乡游子心惊肉跳当属自然。(摘自:刘奇《人生何处起“乡愁”》)

(0)

莫名其妙2014-05-19

 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诗是最华美的乐章,诗是最绚美的画卷。诗是花前月下那一段最深情的缠绵,诗是天崩地裂间那一幕最勇敢的浪漫。诗有海到无边的大度,诗有山登绝顶的气概。诗有百花争艳、群芳尽吐的欢喜;诗有万木凋零、一枝独秀的凄美。好诗如酒,千杯不倒;好诗如茶,满口流香。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夏日听雨,雨声淅沥,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秋日看花,花萼相辉,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冬日观雪,雪意阑珊,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晨起读诗,看旭日东升,明霞降瑞。一枝香,一壶茶。唱苏东坡大江东去之豪迈,赏柳屯田柔情似水之风流,悲岳武穆怒发冲冠之壮烈,叹李易安绿肥红瘦之凄婉。思之则心潮起伏,魂越千年。入夜读诗,有明月横窗,银光泻地。一张琴,一樽酒。吟屈大夫离骚成千古,赞陶彭泽园田不折腰,送李太白放歌出长安,伴陆放翁骑驴入剑门。品之则回肠荡气,慷慨苍凉。   面对诗词,我们“踏遍青山人未老”,面对诗词,我们“曾经沧海难为水”。诗中有“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艰辛,诗中有“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得意。诗中有真情万种,真爱千般,惜“人面不知何处去”;诗中有热血奔腾,侠骨铮铮,痛“男儿到死心如铁”;诗中有白虹贯日,剑气凌云,忆“铁马冰河入梦来”。   面对诗词我们豪情依旧,笑傲江湖;面对诗词,我们长歌当哭,感慨万千。诗中花开花谢,天涯游子,乡音不改。诗中潮起潮落,风云儿女,故土难离。诗中指点江山,“幕府横驱三万里”,诗中激扬文字,“一篇书是帝王师”。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存身草莽亦何妨。   烟雨江南,冰霜北国,精致若小桥流水,雄浑似大漠风沙。神州大地因此五彩斑斓。李杜光焰,元白混响,豪放若苏辛之迈往,婉约似秦周之绝后,诗词曲赋因此精妙绝伦。   诗是一种风骨,诗是一种格调,诗是一种境界。诗是优雅的举止,雍容的谈吐;诗是丰厚的学养,博大的胸襟。故诗如其人,千姿百态;人如其诗,精彩纷呈。读罢诗书,我们咀嚼良久,余味悠长。岁月的风雨,时光的激流,都在诗中汹涌;人世的价值,生命的意义,都在诗中澎湃。读罢诗书,我们思之再三,遗韵绕梁。我们视功名如梦幻,我们视富贵如浮云。清词丽句,视我为友;玉振金声,我视为邻。君不见: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转载:林峰《千年至美莫如诗》)

(0)

lingga2014-04-15

河南郑州一位小伙子到英国留学,偶然遇见在英国退休的瑞士工程师。两个异乡人相依为命,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小伙子回到中国之后,老人抛弃一切来到郑州,和小伙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吉林卫视节目制作人将他们请到演播厅,讲述这一家人幸福的日子。坐在他们的面前,我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默默的温情。80岁的老人就像是老顽童,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家庭。小伙子的妻子为他洗澡,小伙子的儿子和他一起玩耍,小伙子的父母陪伴他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当节目主持人询问现场嘉宾感受的时候,我多少有些哽咽。这是一个多么传奇的故事,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 现场嘉宾把这样的故事称之为国际人道主义,我认为这对他们的感情多少是一种亵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彼此都是世界,彼此都是感情,这里没有国际人道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值得称颂。正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依偎,共同享受着彼此的感情,这个故事才更加催人泪下。 世界各国的人心都是相通的,只要付出就会得到回报,只要相互尊重,世界就会充满光明。这是一个相互搀扶的故事,在那个寒冷的岛国,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温暖,他们以彼此的照应,传递着人间的真情。在他们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自己的世界,为了这个世界,他们可以放弃优厚的工作,可以放弃舒适的环境。他们共在屋檐下,相互关心着彼此,也相互温暖着彼此。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安全,如此的温暖,如此的令人流连忘返。 记得在录制的现场,笔者曾经询问,这位老人所在祖国的大使馆是否考虑过让老人回国安度晚年。可没有想到的是,小伙子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老人也从来不打算回国。即使瑞士大使馆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将这位老人所有的信息反馈到国内,老人一无所有,小伙子一家仍然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照顾这位古稀老人。祖国对于他们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国家救助对于他们似乎是一个从未考虑的问题。在他们彼此的心目中,这个世界只有家人,没有祖国,只有彼此的温暖,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怀念,彼此的不舍。 在这样一个热衷于宏大叙事的环境中,能够走进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亲身感受他们彼此之间那种感情的传递,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虽然坐在他们的对面,但是,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彼此的温暖。当主持人送别这家人的时候,我的脑海多少有些眩晕。在这样一个充满理性的社会,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人们,衡量人际关系的不是利益,也不是所谓的友谊,而是彼此的相互搀扶,以及相互温暖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但因为它是如此的纯真,以至于无法进行评论。(转载:乔新生《世界各国的人心都是相通的》)

(0)

昊昊2014-04-08

热土 实际上,对北海生活的积极融入,也是王继成对老年生活的自我安排。 张世贤说,以往虽然和儿女们同住北京,但儿女们工作忙,没太多的时间相聚,即便是过春节,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也只有一两天。亲戚朋友们,也大多数是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毕竟北京太大了。  但在北海,大家反而能找到“客居异乡,相互照应”的感觉。王继成爱好京剧,在北海,他也结识了一些爱好京剧的票友,平日里,大家一起唱唱京剧,其乐融融。有一年,王继成夫妇在北海过春节,过节期间,同为“候鸟”的老人们会组织起来一块儿包饺子,表演节目,非常热闹。 这两年,究竟有多少北京人移民北海,还难以统计。但北海的城市营销,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铺开。中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雾霾,给北海带来了环境红利。 到北海过冬、度假、疗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王继成夫妇作为先行者,常常接到亲戚朋友们的电话,打听咨询北海那边的情况,有的是要到那边过冬的,有的是要到那边买房的,他们常常充当联络人和信息员的角色。 2011年,张世贤的一个同学就在咨询了她之后,在北海买了房,买房的初衷,是因为老伴儿患有严重的哮喘病需要疗养。隔了一年,这个同学的弟弟做了心脏手术,到姐姐家休息,很快就决定在北海买房,现在全家都搬到了北海。 王继成在北京白纸坊桥的老邻居,受他们感染去考察了一次,之后,很快就买了房,也成了那里的常住人口。前不久,这个老邻居,还接待了一个从北京来的“考察团”,都是以前的老朋友。 就这样,通过这样的口口相传,去北海的北京人,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目前迁徙到北海的人,仍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则以投资为主,即使买了房,一般也不去住,或者是仅仅一年去度几天的假。 去年下半年,南宁到钦州,钦州到北海的高铁相继开通,北海在很多人眼里,也早已不是偏僻的海疆了,转而成为投资的热土。王继成开始有些担忧,北海的名气起来了,人慢慢多起来,车就会多起来,只怕这好空气,多少会受些影响。(摘自宋馥李;周伊雪《北海有群北京人》

(0)
1 2 17条信息
1 6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