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读书无用论,你赞同吗?

发布日期:2014-03-05    浏览次数:9467

     

        有数据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里,有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而这当中10多万人选择“啃老”。而2007年至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大学生,保持在95%以上。鲜明的对比导致“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庞大的教育成本,置换来相对较低的回报,造成了很多迷茫的大学生对读书现实功效的一种否定和怀疑,他们普遍感受到所学无用处,所用非所学。其实,“读书无用论”是一种短视,职校生之所以能够普遍快速就业是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涉及岗位都是实践类,这是整个社会比较缺乏的。而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培养的知识技术型人才,虽然起步较难,但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职业上升渠道通畅。相信暂时处于低谷的毕业生们在调整好自己,准确地运用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后就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职场路。读书无用论,你赞同吗?处于低谷的年轻人该怎么冲破荆棘?

相关热词搜索:高学历 就业 失业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5)  |  中立(5)  |  反对(5)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dongdong2015-09-28

首先赞同 读书无用乱!例子比比皆是 特别是深圳这个城市!大把 现在企业更看重的是经验 而不是学历 为什么有大学生跳楼事件!是因为学校的美好和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0)

巨孝成2015-08-21

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渺小感骤增,不由得悲观,想起浩瀚星际,多少凡夫俗子便就此收了心,心安理得享受眼下的小快乐小贪欲,反不如古人修身立志,心目澄明。曾国藩曾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前两天一个朋友说:“读书不是为了更转(zhuǎi),是为了更简单。”这句话深得我心,不只是在读书上。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被许多人看成本事;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是我想要的生活和世界,那里没有拆迁队。

(0)

小白2014-09-09

高山是由无数沙粒堆积而成的,社会是由人类团抱在一起组成的,文明是由一代代志士仁人不断建设积累的,教育更是薪火相传的崇高职业。让我们大家都“从我做起”,“从爱出发”:官员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公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医生要视病人为亲人,交警要为行车人路人所想,急他们所急,教师要视学生为珍宝———我这么说,当然是太理想主义的了,在现今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是贤人都是君子。但如果你、我、他、她都要求自己做一个传递光与热的好人,不也就为社会增加了一份正能量吗?果如此,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便不会发生了。

(0)

花容瘦2014-08-08

近年来,“啃老族”这个名词伴随着某种社会现象悄然而生。一些年轻人,甚至不再年轻的成年儿女们,由于主观惰性、对工作和生活的逃避等原因,拒绝工作,无法自立,长期在父母身边啃老。在矛盾升级之后,还有为数不少的案例跨入了法律层面。这不仅仅是一种家庭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0)

岁堤春晓2014-08-04

  记得一本书中说作家茹志鹃书室挂着写有“煮书”二字的条幅。她曾说:“书,光看是不行的,只看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然而,精读还不够,进而要‘煮’。”“煮”,即所谓烂熟、透彻。   真正的读书,不是因为负担和压力,而是因为浓厚的兴趣和美妙情愫的吸引,此时即可谓“煮”。   每次这样的“煮”书,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无论读什么,都应该给自己一段完整的时间和一个静谧的氛围。也就是说,此时此刻,读书人在精神上与前人相沟通、交流,陶冶、净化、提升了自己的心灵。    然而,从容“煮”书的真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的。遍翻读书人读书事,举凡从容“煮”书之人,总不乏读书情趣。   当年,司马温公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之”,有的人则“夜雨孤灯乱翻书”,还有的人认为“读书要在床上、炉旁、雾烟中、酒瓶边才行,这样才能读出味道来”。于是,我猜想鲁迅读史,从通篇尽是“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出满本都是写着“吃人”两字,看出了几千年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即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石破天惊之言,固然依恃的是其慧眼睿识,然而,何尝不跟鲁迅一茶一烟相伴,不慌不忙解构、有滋有味剖析有关呢?    不过,要想做到从容“煮”书,则要把读书当作心灵义务,把美好的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   由此观之,古代不少读书人总是把静坐作为理学的必修课,以清心寡欲,打消杂念也就不奇怪了。朱熹告诫读书人说:“当静坐涵养时,正要体察思绎道理。”程颐则“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只有冲破名利,耐得寂寞,经住诱惑,方能从容“煮”书。朋友,何不试试从容“煮”书呢?书香定醇! (转载:朱文杰《从容“煮”书》)

(0)

墨村集市2014-07-23

26岁的古成龙可能很快就要成为一家上市物联网公司的老总了。他参与创办的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正在筹备上市事宜。   公司投资人张波怎么也想像不到,自己会与一个出生于1988年的毛头小伙儿合作开公司,“我是1983年大学毕业的,我毕业5年后他才出生”。   年长的张波总爱调侃小古,一边夸他脑袋灵光,一边寻找他具备非同寻常聪明智慧的原因。为了与这个爱吃蚂蚁的小伙子合作,张波甚至放弃了与一名物联网界知名专家的合作机会,“教授擅长理论、善于完成一个既定项目和目标。这小子不同,他有很强的规划能力、动手能力,适合创业。”   中学老师眼里的古成龙,就没那么“优秀”了。这个初三以前“没上过学”的“小混混”,曾在半年时间里自学成为“全校第一名”——这多少令辛勤教书的老师们有一种挫败感。   一、吃了3年蚂蚁的“小混混”   这是一个在新疆某军区家属大院里出了名的“坏榜样”——不学无术,四处瞎混。从小学到初二下半学期,古成龙就没怎么上过课。他的精力都在学校之外。家属大院前后三条街的大小事端,这孩子全都能“摆平”。   那时学校、家里附近的大小网吧,都要给古成龙上交“保护费”,“如果不交,可能会砸店。”他所能回忆起来的儿时生活,大多与打架和蚂蚁有关。   “小时候就想练绝世武功,喜欢毒物毒掌什么的。”古成龙曾在军区大院里拿树枝蘸着糖水“钓蚂蚁”吃,这个习惯,他坚持了整整三年。到后来,从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到蚂蚁的口感、味道,他都能分得一清二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儿子的特殊癖好,他的父母没有任何阻拦或者反对。“他们就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儿,也不管我。”父母的“放养式”教育,让古成龙从小就养成了自己作决定的习惯,不论后果怎样,他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包括“不好好念书”这件事儿,西安交大毕业的父亲都很少管他。到了快上高中时,父亲找他谈了一次,大概意思是问他将来要不要上高中,“不想上高中的话,就选择一个职业,上个中职,以后再上高职”。   古成龙为此专门查了新疆一些职校的专业,但并未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他决定先上个高中再说。   听说古成龙要上高中,班主任老师傻了眼。这个从不认真听课的“差生”竟然在老师面前“狮子大开口”起来,“怎么报名参加中考?中考要考些什么?乌鲁木齐最好的高中是哪一所?大概需要多少分能进去?”   还没等古成龙问完,老师就摆出了对待“差生”常用的、怀疑加鄙视的经典眼神,“这个学校你不要想了,除非你家里人给你走后门,否则,你要是能考上乌鲁木齐一中,我头摘下来给你当球踢”。   彼时,古成龙的学习成绩是——数理化考试得分从未超过20分。 二、凭借超强的自学能力变身“学霸”   2003年,15岁的古成龙自行决定“不上初三了”。他要在常人认为最关键的一年里完全不上课、不补课,自学备考。这样“奇葩”的决定,他的父母竟然也同意了。   根据中考大纲的要求,小古一个人跑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辅导书。为了节省开支,他还从爸爸、叔叔以前用过的教材里淘了很多二手书来用。   不到一年时间,中考来临。古成龙的中考成绩着实把全校师生“吓到了”,不仅是全校第一,还比全校第二名的总分高出30多分。   那一年,校长下令,中考成绩不要在学校里张榜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将在中考后把全体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以鼓励好学生、激励后进生。但这一年,校长担心古成龙的出现,在校园里刮起“休学风”,决定“低调一些”。   超强的自学能力,成就了今天的古成龙。 高中时,他“故技重施”,在基础学科之外,又自学了“更少人竞争”的计算机。那时的一条捷径是,如果某个科目拿到全国、省级校外竞赛的好名次,可以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保送大学。   古成龙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与一般数理化基础学科相比,校内课程较少,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这种冷门且“没人教”的专业,竞争也并不算太激烈。同时被他选中的还有生物专业,理由类似。   还是通过自学,古成龙在省级计算机、生物竞赛中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高中毕业那年,他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学校破格录取的通知书。   直到今天,他还在根据自己的创业需要不断自学。   “鸡瘟和普通的感冒可不同,它也分好多种。现在的养鸡户主要7天打一针抗生素给鸡增强抵抗力,这种做法不安全也不可持续。”最近,这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研究怎么养鸡。他开发的智能物联网终端,或将被一部分养鸡户先行使用,“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测鸡棚环境、温度、含氨率等,再用手机直接远程调节鸡棚环境。”   合伙人张波正是看中了他的“自学能力”。“一个需要公司软件部、硬件部、系统部一起来开发的产品,他一个人就能全部搞定。”张波说,古成龙是学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同时还快速自学了电化学、芯片技术等,“过目不忘。学科交叉能力特别强”。   三、年轻人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大多数“学霸”徒有聪明才智却不善于作决定、凡事都由父母作决定不同,古成龙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自己作决定的、且善于自己作决定的人。   “小男孩不听话,要管也管不住,索性让他自由发挥。”张波对古成龙的家庭比较了解,他最常听小古父母说的话是——你自己决定吧。   “初三休学一年”是古成龙作出的第一个人生重大决定。此后,从走竞赛保送路线,到选大学、选专业,再到创业,到“移民”上海,都是他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作的长远规划。   挑选大学那会儿,军人出身的爷爷坚持要求小古选择军事院校,甚至提前为他的事儿,托了关系、找了人,但他却坚持要上南航。拒绝国防科技大学的理由听起来有些幼稚,却饱含了这个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国防科技大门卫都不让我进去参观,纪律森严,我不喜欢被管制;华中科技大在武汉,太热,我不想以后在那里生活;南航地理位置不错,虽然也有军事背景,但纪律宽松一些。”在决定去哪儿上学之前,古成龙一个人从乌鲁木齐跑到上述3所学校去考察了一番,决定去南航时,把爷爷给气坏了。   爷爷当即决定,孙子上学4年,全家不准给一分钱生活费。古成龙心里暗暗发笑,“幸好南航有奖学金,还不用交学费”。   大二那年,古成龙还拿过南航的全校嘉奖令。他在一天半时间内,编写了2.5万个计算机代码,测试一次通过,没有一处错误,及时完成了某型号飞机的火控系统研究任务。然而,临近毕业时,他又作出了一个与大多数同学截然相反的决定——不去部队工作、不留校做军事研究,而是到上海创业去。   在上海市嘉定区菊园社区,古成龙设计的“城市体征监测系统”每小时都在向环保部门传输实时数据。一根铁杆,头顶一块太阳能板,一个监测传感器,外加一块小小的防护板——这个造价仅两三万元的监测系统如今正取代以往耗资30万元一间的“仪表监测屋”,为智慧城市提供第一手的环境数据。   “学了理论,要有所运用才行。我不想走科研路线,想把技术付诸实践、创造价值。”尽管科研机构工作稳定,但古成龙还是喜欢干些有挑战性的事。“年轻人的人生应该要好玩一些。”如今外形斯文的古成龙,脸庞上依旧挂着儿时那股子“顽皮”劲儿。(转载:王烨捷、周凯《街头“小混混”变身物联网“学霸”》)

(0)

莫名其妙2014-05-19

不知为什么,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没上学,父亲给我按照族谱取的名字是“传文”,他希望我以文为生。等我上小学时,他让我给学校报的名字是“鹏山”,他希望我有大鹏一样的志向与前程。我是很晚以后才知道,“大鹏”是一个叫“庄子”的人虚构的生物。我父亲的愿望,以及他在我名字中寄予的期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大学毕业那年,我申请支边,到了青海后,在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单位和工作的前提下,我选择了去高校任教。 选择高校使我有了更多的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从而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读书与写作,并且有了一得之见后还能够在课堂上与我的学生们交流。孟子曾经说人生三大幸福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书委实是人生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读书更是有福之人的因缘与福报。很多年前,我在浙江南浔镇的张静江故居,见到一副对联,曰:“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对此,我特别有共鸣。 人一生总要填不少张表格,我小时候填的表格里,有“家庭成分”一栏。我的一个地主出身的同学,每到此时,必痛苦自卑万分;而我,则自豪地填上“贫农”。我父母是农民,为了我们几个孩子读书,全家人不得不忍饥受寒。现在,表格上这一栏没有了,换成了学历和职称;经过多年努力,我和我的那位同学也都可以半自豪地填上“博士”和“教授”了。我们和国家,都在进步着。 我有幸赶上了高考。而我的两个哥哥,在高中毕业时,高考并没有恢复。也就是说,他们当时读书,并不是冲着那座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去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全家人饥寒交迫之时还能坚持读书,全仗着我父母那种“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他们不仅要忍受饥寒劳苦,还要忍受周边的不理解和质疑。即使是当时的大队书记,也不明白我父母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尤其是读高中,他曾到我家要求我父母把孩子从学校叫回来挣工分。 我父亲是一个读过私塾的人,他读书的年头不多,但那种传统的读经教育使他一辈子都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而不是认识字、有不少知识的技术性人。他那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绝对稀有的文化人的眼界,文化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人的爱好与趣味,文化人的审美与审世眼光,(虽然他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是一个完全的农民),使我在儿时的诸多懵懂玩伴中得天独厚地享受到了直到今天他们也可能还没能理解的教育与薰陶。我经常呆想,在我父辈那一代90%以上的完全文盲(10%的非文盲中,也大多不过是略识几个字而已)组成的乡村,夏天纳凉的夜晚,我们几个兄弟在一起吟诵古代那些优美的吟咏星辰、明月、清风、嫦娥等等的诗句,是一种多么不可思议的场景。其实,当我们吟咏这些优美的来自古人诗句的时候,我们是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对于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来说,至关重要。而这一场景之所以能够出现,惟赖我父亲一人而已。 前不久,我二哥从老家来上海,我们喝酒,说起去世多年的父亲,我说到了这一点。二哥若有所思,然后意味深长地说:还有一个人。 我问:谁? 二哥说:爷爷。 是的。我爷爷是个文盲,是个乡村木匠,左手的大拇指被斧头砍成了残疾。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这个大字不识几个而又木讷的乡村木匠,竟然把儿子送去读书——那时,也早已没有了科举。 我们讲读书改变命运,其实,读书最核心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人类的精神世界,是让我们能够走进这个神奇美丽的世界,并惊喜于自己被这个世界的光芒洞穿和覆盖,通体光明。 (转自:鲍鹏山《被美丽世界的光芒洞穿》)

(0)

lee2014-05-10

读书了不起吗?读书只是个分配时间的决策,只存在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不存在读书更高贵的问题。有人从来不读书,但对人对事的判断有穿透力。不学而知,岂不是更高明?我适合读书:喜欢,有比较优势。认识自己,理解社会,读书对于我是捷径,我走捷径而已。 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既无答案又有答案。一方面,读书不可能有普适答案。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的中文著作,不能与西文著作相比。中国如果能像现在这样再走20年,世界一流的学问和学问家会大量出现。但当下读什么书是有答案的:不要读中文书,要读西文书,首先是英文书。 为什么读书?小时候,读书是为读而读;大学时代,读书是为了做学问;工作以后,才是真正为兴趣读书:为认识自己,为理解社会,为解决问题,而读有用之书——终生学习,学以致用。致什么用,人人不同。 为什么有互联网还要读书?有互联网+谷歌+维基百科,极而言之,可以不读书,前提是能自由地产生问题意识,要有超强学习能力。这种人少见。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读书,与现实观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普通人的出路。 读书需要什么?我读书到后来都摸到同一个天花板。数学不行,结果痛苦。忠告各位读书人,如果还在大学,其他课因人而异,一门英语,一门高等数学,要学好。 读书跟做人有什么关系?在读书中我们与历史血脉相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一条主线。天命在我,则是儒家的另一条主线。前者刚健后者骄妄;前者君子儒,后者小人儒。两者之分,惟危惟微。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转载:王烁《读书六问》)

(0)

娄功翀景2014-04-21

刚从韩国到中国留学的那段时间,孙明媛颇有些惊讶和不适应——好几次上课时间已到,还有同学手拿早餐大摇大摆走进教室,对站在讲台前的老师没有任何歉意。 “如果在韩国,(他们)直接会被老师赶出教室。”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孙明媛依旧觉得不可思议。她印象中,在韩国“只要上课时间一到,老师开始讲课,哪怕是总统都不能进教室打断”。 在韩国这个每年仍要祭孔的国家,教师不仅收入可观,而且社会地位极高,被尊为“国民的典范”和“一国精神的传承者”。“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是教师,那这个人的家庭在韩国一定是这个。”孙明媛竖起了大拇指。 孙明媛上小学是在1966年,那时“(韩国)经济不好,什么东西都没有。”——当时的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也是从那时开始,“穷怕了”的韩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甚至超过了衣食——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必须努力学习。对知识、知识分子的崇敬,也深深植入韩国社会价值体系。“所谓‘君师父一体’,这也算得上儒家文化带给韩国最大影响吧。” 从小开始,孙明媛就被教导,“要听老师的话,要像尊敬父母那样尊敬师长”,无论任何情况,都必须对教师使用敬语。比如日常口语使用的“年龄、名字、睡觉、吃饭、在、说话、家里、见、给、亲自”等词语,必须用“年岁、姓氏、安寝、进餐、安在、讲话、府上、拜见、呈、躬亲”等书面语来代替。 到了相对自由的大学阶段,规矩依旧五花八门,比如和教师通电话时,学生绝对不能随意插话。而更为典型的一条是:学生与教师同行,必须要稍微靠后一段距离,因为传统礼节上讲,学生不能踩到老师的影子。 根据韩国《国家公务人员法》规定,教育人员被列为特定领域的公务人员。《教育基本法》则明列在学校教育中应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应优遇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保障教师的职业身份,既要“努力造成一种全社会尊敬教师的气氛”,又“应特别优待教师的报酬”。 甫入行的新教师每月收入即可达到约1万至2万人民币,随着教龄的增加,每一年工资都会有所增长,至少为普通韩国民众的两倍。如果家中有人做了教师,那就意味着一家人足以衣食无忧。 韩国有句话:最受欢迎的是未婚女教师,其次是结婚的女教师,最后是结婚又离婚的女教师。(转载:薛田《韩国:一人为师,全家衣食无忧》)

(0)

赵偌菁英2014-04-19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乏味,面目可憎。我还没有到达这种境界。但一日不读,心下总有些忐忑,像是日子过得有些问题似的。 我的阅读启蒙来源于母亲。母亲是一位喜欢读书的知识女性。20世纪60年代初,母亲经常从县图书馆借书回家。她习惯于晚上倚着床头读书。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承担了父母的双重责任,对我们兄弟管教严厉。倚床而读成了她最优雅的时刻。跟着母亲,我也开始了自己的阅读生活,她放下书的时候,我就拾起书来读。我因此认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丰碑式的人物,如鲁迅、茅盾、老舍、郭沫若、叶圣陶,还有张恨水等。美中不足的,很多书还没来得及读到结局,就被母亲还了。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也有一份借书证。 刚读完初中,“文革”爆发,学校停课,一切秩序都乱了,图书馆也关了门。百无聊赖之下,有同学撬开学校图书室的窗户,爬进去偷书看。被我发现了,我也偷偷钻了进去。那真是书世界,我任意翻找书籍,让我有极大的自在感。选好几本书,我便把报纸铺在地上,躺在上面看书。那种阅读比较零乱,一本还没读透,就拿起另一本来翻。那时读得最多的就是前苏联小说,还有一部名为《沉浮》的当代长篇小说,作者是谁至今也没有弄清楚。记得作品描写的是建筑工地的生活,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令我有点儿心动,至今依稀记得。再后来做插队知识青年,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县里的干部,家藏了一些书,他经常拿书给我们看。于是我有幸读到了《欧也尼•葛朗台》《高老头》,读到了中国四部古典长篇小说名著,读过《物理学的未来世界》《宇宙之谜》《进化论及伦理学》等。还读过德国民间流传的古典长诗《尼伯龙根之歌》,长诗极长,我当小说来读,在里面寻找故事情节。 不过,这个时期的阅读是分裂的。阅读中接触到的思想、理念、感悟我是不敢与现实生活对接的。那时更多时候是为阅读而阅读,读了就很好,是一种纯粹的阅读。其实,那时肯定受到一些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还不为我所知。直到改革开放,阅读才跟我的人生、事业紧密相连,也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 特别是后来遇见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钱锺书的《围城》,严家炎的《新感觉派小说选》,《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我此前阅读的遗憾,对我的文学修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尽管渴望阅读,事实上许多时候我无法长时间地悠游从容地阅读,时时要放下读到一半的好书去忙别的。但我总要读下去的。生命不息,阅读不止。(转载:聂震宁《读书是生命之需》)

(0)
1 ... 2 3 4 5 6 51条信息
1 ... 9条信息
1 ... 10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