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凝聚道德正能量

发布日期:2017-12-14    浏览次数:624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一连串的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的个案屡屡发生:一些企业唯利是图,以次充好,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应不暇接;一些高校为了业绩和排名,急功近利、浮夸焦躁,评估作假、就业注水、招生腐败、学术不端、论文抄袭;有的助人者蒙冤赔偿,路见伤者担心惹火上身甘坐看客……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兼相爱,交相利”变成了“兼相骗,交相害”。原本是巍巍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道德光辉的黯然失色让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令人深省。

体制机制弊端扭曲了社会价值取向。像有些人的“体质”容易感冒发烧、容易过敏一样,我们的“体制”容易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见物不见人。近年经济社会以GDP论英雄,过度追求政绩崇拜,政策导向上的缺陷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建设,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

制度缺失和监管缺陷。长期以来,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活动中“越位”,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缺位”,导致制度不健全、监管乏力、潜规则盛行。社会之所以出现许多产品造假、偷工减料、坑蒙欺诈等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工作不到位,执法不严。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发展、重名次轻品格,应试文化愈演愈烈,理想、道德、人文精神被边缘化甚至被推到了人才标准之外。许多学生背《行为守则》倒背如流,却随手扔垃圾;许多学生从小就受教育要爱祖国、爱人民,到了大学反而还得从头来学不要随意踩踏草坪。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道德滑坡或者道德崩溃的担忧。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一般国家都会经历发展拐点期,此时转型最大的挑战源于精神内核的裂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

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的———“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加强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治民必先治官。有法治昭彰的社会制度,才有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有风清气正的吏治,才有崇德尚礼的民俗。目前一提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民。殊不知,法律法规对公民合法行为认可,对公民违法行为限制的前提,必须是对官员合法行为的认可和对违法行为的限制。因此,要不断健全制度约束、完善社会监督,从源头根治某些干部的道德缺失病症,对失职渎职行为要加大问责力度。

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培育藏礼于野的沃土。社会成员只有真正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充分发挥作用,其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才能形成并获得提升。当前街道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公民社会组织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数量少、规模小、难以获得支持,使道德文化建设缺少了组织基础。另外,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不能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要转移政府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尽可能将管理权还给社会有机体,不断完善社会组织。

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让德育从天上回到地上。今天需要弥补的不是高尚、不是伟大,而是基本道德、基本规范。其次,创新德育方式。德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要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青少年学生入耳入脑,鼓励他们通过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见习实习、做志愿者等,培养其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再次,回归教育原点,重视文明养成教育。德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德主其骨,法治循其规,政府守其位,让民众袒露在道德的星空之下。如此,道德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作者:胡卫,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来源:《中国政协》2014年第17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