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万代彝宪 天安门华表

发布日期:2018-07-05    浏览次数:1025

树立在天安门前后的一组四座华表,是上古唐尧虞舜时代“诽谤之木”的遗存,反映中国古代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政治文明。如今能够见到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春秋末期邓析(公元前五四五至公元前五○一年)《邓析子》:“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诽谤,意近今之“诋毁”、“谴责”,即使古汉语也不是褒义的,但正如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贵信》所言:君臣不守信,缺乏契约精神,百姓就有权力诽谤,社稷江山也不会安宁。《吕氏春秋.自知》也记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东汉学者高诱註释:欲谏之鼓,有事想进谏,就击鼓;诽谤之木,是让人把当政者的过失,公开书写并发表在此木柱上。诽谤木的功能,略似以前的“公众意见箱”,如今政府网站举报信箱。因为传自上古,史料也有记作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总之,谏鼓、谤木,均创自尧舜时代。

歷史地、实事求是地看,这在四千年前,无疑是政治昌明的表现,同时为后人垂示了万代彝宪。正如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评价的:“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随着社会发展,诽谤木演化为华表,立于皇城正门外,既是中国建筑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的结晶,也表达了世代中国人对政治清明的追求,以及“致君尧舜上”的期许。唐宋“乌头门”、后世棂星门、牌坊、牌楼,甚至日本的“鸟居”、朝鲜的牌坊,都由谤木发展演变而成,或与谤木有渊源关系。

 

天安门华表,大中华象徵

在明清宫阙建筑中,华表是以四座为一组出现的。天安门前后四座华表是明清华表的代表作,反映了古代华表建筑的最高成就。它们于明永乐十四至十八年(一四一六至一四二○年)北京宫殿兴建工程中建造,迄今已有六百年歷史。四座华表形制、高度基本相同。但根据现存明清其他华表情况看,门前的一对应略大于门里的一对。

每座华表由三部分、五大结构组成。三部分,即柱头、柱身、基座,其中柱身是主体。五大结构,即基座部分须弥座,柱身部分盘龙柱及顶部交插的云版,柱头部分承露盘、柱顶神兽。三部分通高九点五七米,总重约两万多公斤。柱身、基座都是八面体,象徵上古《河图》“八柱承天”。柱身八面体的转角处为弧线型,直径九十八厘米,通体浅浮雕盘旋升腾的一条四足五爪云龙。升转云龙缠绕柱身,上方龙首东西相向,神采飞动,腾云驾雾,扶摇直上。柱身顶端是横向贯穿的云版,保留古代“以横木交柱头”的“交午木”、“诽谤木”的遗制。升转云龙造型,象徵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根深叶茂、蓬勃向上的磅礴气势。

升转云龙柱身与云版交插之上是柱头,其中底部是圆形云盘,称为“承露盘”。汉武帝造铜铸仙人,双手擎铜盘,以承接天降甘露,饮后长生不老。此后柱顶云盘便称为承露盘。华表上的承露盘,由上下两层雕饰仰覆莲图案的圆盘组成,中间有一道珠子,彷彿人们戴的项珠。承露盘上立小兽,名称则众说纷纭。最通行的说法是“望天犼”,似犬,食人。还有世俗化的说法,说门里一对叫“望君出”,希望皇上多出去体察民间疾苦;门外一对叫“望君归”,提醒皇上不要迷恋外面花花世界,流连忘返。

笔者认为,这组华表柱头装饰和须弥座基座是上下呼应的,都源于佛教题材。须弥为佛经中佛教圣山“须弥山”;猛兽犼也是佛教中常见动物,例如清代《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重宁寺佛作採用皇宫内工做法,其中包括佛座、狮吼、犼、象、神马诸类金漆油画。唐宋起华表逐渐由木製改为石製,华表顶端的神兽,南北朝时有凤凰,宋代往往是仙鹤。北京金代卢沟桥,桥头两端四座石质华表,石柱上端横贯云版,柱顶有莲花座式圆盘,圆盘上为石狮。这是明清华表的底本。矫健向上的犼,比蹲立雄踞的石狮,更符合华表矗立坚挺的整体造型。

华表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基座,四面雕刻云龙;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百花栏杆,栏杆四角柱头上各雕一隻小石狮,头向与“望天犼”一致,即天安门前的朝南,天安门里的一对华表朝北。

明永乐建成北京宫殿,大臣杨荣《皇都大一统赋》描述承天门(天安门)前华表:“若夫飞阁峩峩,实为承天(承天门);绣楹雾簇,画栱星联;踞石猊(石狮)之盘礴,竦华表之岿然。”清代《顺天府志》描述:“长安门内正中南嚮者,为天安门。……是为皇城正门。门五阙,重楼,九楹,彤扉三十六。门外华表柱二,金水桥环之;门内亦华表柱二,东西两庑各二十六间。”

 

环境艺术,完美境界

天安门华表柱身云龙形制,与太和殿蟠龙金柱相似,因此笔者认为其正式名称,应为“江山万代升转云龙”。太和殿六枝金柱均为十米多高,与天安门华表高度相当;每根周长三米多,与天安门华表直径九十八厘米的柱身相当。汉白玉的华表柱身升龙为浅浮雕,木质的太和殿金柱升龙为“沥粉贴金”浅堆塑,都没有採用高浮雕、棱角分明的手法,追求的是与周围建筑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的总体风格协调一致。

明代紫禁城前身“元大内”,石活由元代石雕艺术家杨琼主持。元大内承天门(午门)前金水桥,即今故宫断虹桥,就以龙、狮子等石雕闻名于世。永乐拆除元大内重建紫禁城,充分吸收了元大内建筑成就。这组石雕华表,是在继承发展前代优秀成果基础上的创造,其形制近乎完美,工艺炉火纯青,反映了明代石雕艺术的发展水平。

这一组四座华表,在平面布局上为正方形,拱卫和烘托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这也是明清华表的基本布局。华表的高度,与天安门城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天安门城楼总高三十三米,从地面到城台顶步,高为十二点三米,到城台台面大约在十米左右。九点五七米高的华表,与城台高度基本一致,而稍低于城台。

明清时代天安门前到大明门(大清门)之间,两侧为“连檐通脊”的“千步廊”,中间御道两侧即为“天街”,廊内及廊后一组组院落,是朝廷六部的公署,方便皇帝随时宣召六部大臣进宫议事。由大明门北望,天街北端两侧正是这一对华表,华表、石狮原在千步廊尽头,与天安门联繫一体。进入大明门,华表、金水桥、石狮、天安门城楼,便层次分明、秩序井然地进入人的视域。环境艺术设计,臻于完美境界。只有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并不断发扬光大的中华民族,才具有如此深沉、雄浑、辉煌壮丽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景观!

细心的人们可能发现,天安门前西边华表柱身的顶端,有一块明显的补丁。那是一九○○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炸毁正阳门,炮轰天安门,留下的伤疤。后来虽经补缀,但与原作终非浑然一体,成为抹不掉的记忆。西方帝国主义的炮弹,轰醒了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真诚以洋人为师的中国人。十几年后“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自己民族復兴之路。

 

天下明德,自虞帝始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于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十二月对大臣们说:上古圣帝明君治理天下,朝堂上有进善之旌(标示纳谏的旌旗)、诽谤之木,用以畅通政情,鼓励吸引批评意见,于是决定照办。因此东汉高诱指诽谤之木,是“书其善否,于华表木也。”西晋学者崔豹《古今注》:“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復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木’。”东汉学者服虔、应劭也有类似解释。

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槓桿,一端繫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古汉字“华”、“花”同字,华表即花表。归纳汉代华表或曰表木这一设施,有如下要素:第一,形状是柱头十字交叉的木柱,“状若花”,方称得上是华表;第二,位置是设在“大路交衢”即城门、桥樑等交通要道旁;第三,功能是“表王者纳谏”,或者“表识衢路”即类似指路牌。根据这些特徵,华表始于尧舜时期,舜帝是发明人。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事迹,尧帝在世时令他“慎和五典”,以观察其行政能力,舜帝“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尧帝驾崩,舜帝完全执政后,“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尚书.尧典》也称舜帝“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这几处相同的记载都说明,舜帝施政的一个重点,是放在城市四门,在此交通要道设置诽谤之木,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众意见,运用于社会治理。那时随着经济发展,正是城市开始形成时期,城门担当着特殊的角色。

华表、谤木在汉代基本上保持着表木的功能,大约在东汉起逐渐向建筑附属设施转变,至魏晋完成,南北朝时已经是建筑附属设施,甚至是独立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经典著作宋《营造法式》,认定三国魏晋时期,立在驿站、官署等作标誌的木柱为华表:屋上有柱,出高丈馀,有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当时桓、华音近,华表早期曾称“桓表”。南北朝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即永桥,“两岸有华表,举高二十丈。华表上作凤凰,似欲沖天势。”因为此桥处在京城洛阳,通往南郊天坛御道上。如今有人将现存这时期不少陵墓石柱当成华表,其实只有镌刻铭文的南京南朝萧景墓石柱可称华表,因为它有交叉结构的柱头。

 

闻鼓谤木,孪生兄弟

至于唐宋“乌头门”、后世棂星门、牌楼与谤木的联繫,皆起于牌坊。清代学者钟襄《考古录》考据极精闢:“人所在之里为坊,始于汉宫,有‘九子坊’。今道路之交,建木表,名即尧时‘诽谤之木’,后世谓之‘华表’。”城市街坊路口仿华表形制,设立木架子,额枋上书写坊名,作为标誌,这正是牌坊的起源。清代也经常称牌楼为华表,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称北海大桥东西两端“金鰲”、“玉蝀”两座牌楼为华表:“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列二华表,曰:金鰲、玉蝀。”

“闻鼓、谤木”是一对孪生兄弟,互为补充。登闻鼓方面,后世继承发展,各级官府公堂门外设一面大鼓,老百姓可以“击鼓鸣冤”。而在中央政府层面,汉、晋、唐、宋、明、清各代,均设立登闻鼓院。如果说明清北京天安门外华表,已经成为礼制建筑或者说建筑装饰,那么天安门前西长安门旁的“登闻院”,则继续承担接受公众投诉的功能,作为老百姓在层层报官之后,仍投诉无门情况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其功能相当于如今的国家信访局。

明末孙承泽《春明梦馀录》记载:明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小厅三间,东向,旁边一小楼悬鼓,俾冤民击之。每日中央政府监察院的科(对应中央六部)、道(对应地方各省)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接到老百姓投诉有冤抑,而有关机构不为审理;或者老百姓越级告状到各省通政使司(类似朝廷在各省的特派员),通政使司又不为转达的,值班官员审理属实,就列明案情,直接报告监察院等朝廷有关机构。

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清朝登闻鼓院沿袭明制,仍然在西长安门外,设满族、汉族科、道官员各一位执掌。雍正二年起,这项功能併于通政司承担,延续两千年的登闻鼓院结束。到登闻院击鼓鸣冤必须案情属实,《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击登闻鼓申诉不实者”,予以治罪。

北京城内现存华表,还有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劫后遗存的安佑宫一组四座,被分离安置在北京大学主楼前、国家图书馆老馆主楼前。近郊明十三陵一组四座;远郊河北遵化清东陵三组十二座,河北易县清西陵两组八座。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的卢沟桥,一组四座华表,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华表。


(作者:姜舜源,中国歷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来源:大公报】

相关热词搜索: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