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在德国喝啤酒

发布日期:2018-11-30    浏览次数:878

我研究德国人痛喝啤酒而少得“痛风”的原因有二:一是乾喝,光喝啤酒不吃酒菜,很少有摆上一桌子海鲜然後再“大吃二喝”的。那肯定是中国人。原因之二是德国最讲究的是烤德国肘子,煮、蒸或烤德国白肠。一句话应了中国梁山好汉的那句话:大盘吃肉,大碗喝酒。依我看,德国人“乾喝”时候为多,我曾坐在莱茵河的遊轮上,看见几乎所有德国酒友,无论男女老少都人手把着一大杯紮啤,一边静静地观景,一边悄悄地在讨论,一边慢慢地在喝酒,肯定地说,桌上连碟下酒的小菜都没有。中国人喝酒就是毛豆、煮花生也得来一盘啊。德国人不是下不起菜单,德国人喝啤酒“专一”。只品啤酒,绝无二务。

在德国喝啤酒,很快就体会到德国人喝啤酒的风格:“三快一功夫”。上酒快,你刚刚入座,瞬间之际,一大杯翻冒着气泡升腾着啤酒香气的紮啤已端到你面前。开喝快,德国人和英国人、法国人不同,没有客套的一切礼节,端杯示意即开喝,从啤酒杯落桌到端起来就喝未有丝毫迟疑磨蹭,无缝隙衔接,喝得也快。“三快”的最後一快是笑得快,第一口啤酒入唇进口下肚,笑脸立即浮现,喝酒前多难多苦多累,多麼哭丧着脸,立时烟消云散,云开日出,发自内心地笑,真心实意地笑,宠辱皆忘地笑。三杯过後,德国人喝酒开始讲究功夫。所谓“泡酒吧”,然也,那叫不紧不慢,不慌不乱,神来神往,无所追求,就是喝!可以从下午喝到傍晚,可以从半夜喝到黎明,神在酒中遊,人在酒中醉。彷彿那才是解脱。中国人爱问什麼是幸福?德国人会说,那就是幸福。

在德国啤酒酒友分两大门类,这都是中国酒友给他们总结的。一类是“武喝”,因德国足球而狂饮、酷饮,而疯狂,而歌而舞,真有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气。德国足球值得德国人自豪,值得德国人疯癫。二类是“文喝”,即听着音乐慢品慢饮慢度时光。不吵不闹不言不语,只有音乐声在酒店中迴荡,也是神仙世界,也是梦幻天地。音乐是德国人自豪的豪情抒发点。有位德国朋友酒後之言,只是酒友的一家之言:世界音乐在欧洲,欧洲音乐在德国。德国有“三B”: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德国音乐家群星灿烂: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施特劳斯、韦伯、莫扎特、亨德尔……静静地坐在古老的店堂中,深情观望着金色啤酒不断地升腾变化,欣赏着那悠扬敲动人心的岁月之鸣,你会感到那裏有德国啤酒的灵魂。

德国人喝啤酒也能喝出智慧。德国不来梅是座极漂亮雅致的风光小城。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在这裏举行。不来梅可能是德国乒乓球爱好者最集中的城市。

中国人都知道,德国足球是爷,但论起乒乓球,中国就是爷。

有一年在不来梅曾举行过一次中德乒乓球业馀民间对抗赛,一边出二十个运动员,比赛结果,是板上钉钉的,中国人横扫德国人如捲席,打得德国兄弟屁滚尿流。但这场乒乓球友好对抗赛的德国组织者有高招儿,他们準备了一百二十个特大啤酒杯,估计每隻容量应在七百五十毫升左右,每位运动员面前摆三个大酒杯,当众倒满鲜啤酒,每隻啤酒杯中放着一隻乒乓球,比赛的内容是看哪方先把啤酒喝完。把乒乓球含在嘴裏。比赛结果和乒乓球比赛的结果完全一样,只不过胜负正好颠倒。中国选手竟有一半选手连三杯啤酒都没喝完,更不用说口含乒乓球了。这回轮到德国人欢呼啦,所有在场的人,每人喝三大杯,啤酒之香瀰漫整个赛场。欢呼声、碰杯声和庆祝胜利的歌声不断,德国人够狡猾的。

在杜塞尔多夫喝德国啤酒还让人大开眼界,喝啤酒论“米”喝。

米是长度单位,不是容量单位,小学生都知道。但在德国喝啤酒喝得疯狂,论“米”喝。

叫酒时,德国朋友很谦虚地问,要一米?两米?还是一米五?当我还在不解的蒙蒙之中时,德国帅小伙已经单臂扛着“一米”送上桌来,原来是在一米长二十厘米宽的木盒中,威武雄壮地蹲立着十大杯德国啤酒。德国人幽默,喝“一米”,就是喝十大杯紮啤。我吃惊地看见相邻那桌竟然叫来“两米”!真够吓人震人的!


(二)

不到德国喝啤酒,不知道在德国喝啤酒论“米”。在这裏,人人都似乎超凡脱俗了,人人都似乎在尽兴尽情,随心所欲:再也不用严肃、紧张、政治、职业了;再也不用虚伪、提防、焦虑、苦思冥想了;再也不用蝇营狗苟、阿谀奉承、以邻为壑了;不再狐假虎威、表裏不一、龌龊无耻、卖身投靠、靠出卖他人染红自己的顶子。这一时,无官无民,无上无下,无高无低,无贵无贱,无贫无富,无强无弱,都是啤酒的信徒,都是酒醉的一个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我在这群被德国啤酒文化完全陶醉的人海中突然萌发一念,这难道就是我们苦苦追求、为之奋鬥的理想主义世界?

在慕尼黑啤酒大厅曾见一“啤酒大V”,其双手十指平端八隻装满金色啤酒的大玻璃杯,用中国话形象称其是手把莲花,四花八瓣。那是要有几分功夫的。他平端高擎,脸像盛开的向日葵。那张脸我印象很深,粉中透红,其圆其大堪比脸盆。这位头戴短簷礼帽的德国汉子,四处撒笑,然後按顺时针方向开始“长饮”,即一口气要喝完一大杯德国紮啤,我估计一杯德国紮啤应在500毫升。真有有心人,当他一口气喝完一大杯时,人群中竟有人齐声高呼不到慕尼黑,就不算在德国痛饮过啤酒,正像中国人所言不到长城非好汉。

慕尼黑啤酒节我赶上了一个尾巴。当你走进慕尼黑时,你才能感受到什麼是啤酒的衝击,什麼是啤酒的魅力,什麼是啤酒的文化,你才能感受到,你就是啤酒海洋中的一朵冒泡的啤酒花。

到处是欢歌笑语,到处是载歌载舞,到处是举杯畅饮,到处是喝不尽的啤酒,举不完的杯,到处是啤酒流淌泡沫的欢唱。我想起我们那个时代曾经製造过“红色的海洋”,德国人在慕尼黑创造了啤酒世界的金色的海洋。

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一齐举杯,一齐高呼,一齐疯癫,一齐痛饮,一齐似醉非醉,似痴非痴,一齐欢笑,一齐笑得那麼开心,那麼畅怀,那麼通达,那麼无拘无束,又那麼天真无邪。数十人呼,数百人呼,数千人呼,数万人呼;数十人跳,数百人跳,数千人跳,数万人跳;数十人变换姿势,一手高擎啤酒杯,一手牵朋引伴,数百人相随,扭腰摆肩甩屁股,数千人、数万人紧紧相随。没人知道喊什麼,唱什麼,跳的是什麼舞,扭的是什麼腰;没有人知道该先迈哪条腿,先跨哪一步;更没有人知道这演的是哪一齣!但人人都被陶醉了,人人都被融化了,人人都在喊十秒、十秒、十秒!原来是在鼓励别人十秒鐘喝乾一大杯啤酒。那汉子并不停顿,长喘一口气後就又开始“长饮”第二杯,身不摇,膀不晃,头不摆,手不动,笑容依旧。在“九秒、八秒、七秒”的欢呼声中,他竟然畅饮完左手四大杯!不知何时,他周围的人,包括我们,都举着啤酒杯开始小步舞似的围在他周围跳着转圈。这汉子果然有修道,不紧不乱,不慌不忙,又开始喝他右手高举的四大杯紮啤。喝得依然那麼顺畅,那麼欢心,那麼幸福,那麼渴望,绝无中国人喝白酒时的痛苦状。当他最後一杯一口气喝完时,周围所有的人皆高擎起手中的酒杯,山呼海啸一般地乾!

我以为此“啤酒大V”是德国爷们儿,後经证实,他德语说得比我强不了哪裏去,他是一位捷克啤酒发烧友。捷克人喝啤酒让德国人服气,也让全世界服气。

据英国《每日电讯》网站报道,全世界欧洲人对啤酒最情有独锺;但在欧洲,不是德国人最能喝啤酒,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最能喝啤酒的是捷克人。二○一四年,捷克人人均年喝啤酒一百四十三升。也就是说捷克人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喝一大杯紮啤。一个人一天、十天、百天每天喝五百毫升啤酒就已不容易,难的是捷克人天天如此,坚持多少年,坚持一辈子,无论男女老幼,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据英国人测算的,二○一四年德国人每人每年喝啤酒一百一十升左右,全德国喝了八十九亿升,相当於喝乾了八千九百个中国杭州西湖水,德国人真能幹!我不知道德国人一年生产多少升啤酒,但我能感觉出德国人的胃对啤酒是有感情的。


(三)

啤酒不是德国人发明的,也不是捷克人发现的。正像乒乓球虽然是中国的“国球”,但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英国人的专利。

啤酒是亚洲人发明的,千真万确。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年以前,生活在埃及向北一直到伊拉克、伊朗一带的人类开始採集野生大麦做食物,偶然的错误,使他们存放在容器中的大麦被雨水浸泡了,发酵了,野生大麦产生糖,野生酵母将大麦产生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最早的啤酒不期而生,说起来比中国酒的诞生要早数千年。这样推算,啤酒在世界所有酒类中是鼻祖,是老祖宗。这在当地楔形文字中都有记载,在已发现的古代图案中都有绘画和石刻。

啤酒真了不起。据说啤酒还曾拯救过人类。换个说法,啤酒还是人类的大救星。原来古埃及有个说法,说太阳神发现人类要反叛,就派女神哈托尔去惩罚人类。哈托尔手段狠毒,几乎把人类消灭光。就在人类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太阳神动了恻隐之心,又不便收回成命,就把啤酒倒入人间,让哈托尔喝醉了,等她醉醒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用中国话说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类才得以活下来,没有被那个叫哈托尔的女神灭种绝类。人类不能忘了救命之恩,不能忘了救命之人,那就是啤酒。

中国人何时喝上德国啤酒我没找到準确的依据。但离我住处不远是西交民巷,那是所大宅子,一百年前此豪宅住着的正是中国双合五星啤酒创始人,现在已经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了,至少在一九○五年大清王朝时,还留着长辫子的大清国民就开始喝德国味的啤酒了。中国人喝啤酒的历史可能不比德国、捷克短多少,只不过中国人喝老白酒的历史太长了,那时候谁还有心去品尝被蔑之为“马尿”的啤酒呢?

 但中国人一旦喝起啤酒来就不是以西湖论量而是以太湖论了。据英国《每日电讯》调查,二○一四年中国喝啤酒全世界居冠,喝了五百四十亿升啤酒,比德国人喝啤酒的总量整整多出五倍。拿破仑说得千真万确,中国真是头睡狮。

中国人喝啤酒也有“绝招儿”,让德国“啤酒大V”也不得不敬而视之,那就是“吹”。

德国人一开始还教条机械地认为“吹”是气象学上的一个专用词语,大风吹过卑斯曼山谷。也难怪德国人不懂,因为“吹”这个借用词在中国也不过二三十年,即使在中国,不是啤酒发烧友,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何况这个“吹”本身还带有东北的“大子”味儿。

我的一位中国啤酒友,就是靠“吹”,“吹”倒了德国“啤酒大V”。

德国人喝啤酒都是拿杯“量”,没看见拿瓶“吹”。“吹”也有“吹”的学问,“吹”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德国人偶尔使瓶“吹”,也是要放气,开瓶後要让顶着盖的气先跑跑,让沫冒冒,然後才开喝。这也恰恰是德国啤酒友的“软肋”。欧洲人,包括澳洲人,凡我见者,饮酒即使是“暴饮者”,一口气长饮到底,也都是大杯,且要“放气放风”,让沫先冒冒。中国啤酒友“吹”讲究“饮前请摇晃”,使劲摇晃啤酒瓶,查看瓶中啤酒是否“翻江倒海”,白沫是否如“白龙上天”,然後突然启瓶。这时白沫会像高压水枪喷出的水柱直喷而出,据乐“吹”的饮者称,那啤酒酒柱直衝口腔嗓门,顺喉头再直流食道,确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感。但没有三五年“吹”史,是难以适应这种“吹”法的。德国啤酒友即使是“啤酒大V”也难适应中国这种“吹”法。当刚刚打开瓶盖的啤酒刚刚放入口中,那场面煞是激动人心,但见泛着白沫的啤酒不但从德国啤酒友的嘴裏冒出,而且是从鼻孔裏直喷而出,然後是双眼泪如雨下,一瓶未“吹”下,德国啤酒友已败下阵来。中国好“吹”者已三瓶“吹”淨,据说不过是“漱漱口”,“毛毛雨”,刚刚才拉幕开戏。

我愿意和德国朋友坐在夕阳下的花园裏,听着施特劳斯的钢琴曲,文文静静,悠悠然然地喝德国啤酒。

(四完)


(作者:白头翁)【来源:大公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