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神秘的龙泉青瓷

发布日期:2019-08-01    浏览次数:1360

龙泉市琉华山下的大窑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青瓷古窑址所在地。

青瓷,就是釉色青绿的瓷器。古人把绿色、蓝色、灰色、灰黄色乃至灰黑色,都称作“青色”,他们把这些颜色的瓷都称作青瓷。因此,青瓷的色彩是很丰富的,但以绿色为主。绿色青瓷里又分有豆青、粉青、梅子青诸多色彩,其中梅子青被认为是最上佳的色彩,粉青次之。梅子青,就是山野里梅子树上初结的梅子那种绿莹莹、碧澄澄、亮晶晶、水灵灵,绿得让人心动的色彩。

青瓷起源于汉代的越窑。越窑散布于浙江东部的绍兴、上虞、慈溪等地。绍兴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故地,汉以后这里又称越州,因而这里所产瓷器称越窑瓷。越窑瓷到唐代进入了巅峰时期,所产青瓷远销国内外。越窑青瓷曾被古人用很多美好的辞章加以称赞,最有名的要算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意思是越窑瓷器美得如同翠绿的山峰一样。


哥弟窑混合人参花梅瓶

龙泉青瓷是青瓷中的后起之秀。龙泉古称龙渊,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称龙泉至今。龙泉在三国时代便开始有烧青瓷的瓷窑,经过两晋和隋唐数代发展,从宋代起,脱颖而出,超越了其他青瓷,进入了鼎盛时期,前后辉煌了数百年。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代,“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来往如织。”龙泉青瓷远销国内外,代替了越窑青瓷的地位。特别是大窑这一带,政府派有督造官员,设立衙署,常驻这里督管监造。另外还在这里设立了有专为皇家烧御用瓷的瓷窑。他们把御用瓷窑烧出的最好的瓷器选出来供奉皇室享用,其余的不论好坏,全部打碎,不准在民间流传。大量的龙泉青瓷,被运往亚、欧、非国家,成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1976年,韩国在附近海域新安海底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的商船,总共打捞起各类文物2.2万多件,其中龙泉青瓷1.2万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精美的龙泉青瓷,在欧洲身价极高。据记载,欧洲古代萨克森王国国王奥古斯二世极爱龙泉青瓷,不惜以600名健壮的士兵为代价,向邻国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的妃子换取127件龙泉青瓷,珍重收藏。至今世界各国博物馆和陶瓷收藏家都很重视龙泉青瓷,特别是大窑青瓷的收藏。1996年,日本导演藤井胜夫为拍摄《中华五千年》文献片,特地来到龙泉大窑遗址。他下车伊始,先跪在地上顶礼膜拜,如同朝圣一般。中外陶瓷史学家,在他们撰写的陶瓷史中,都要浓墨重彩地把龙泉青瓷书写一番。

龙泉青瓷何以被古今中外人士这样看重呢?原来,被西方人称之为china(瓷)的中国,制瓷工艺技术,包括练泥、造型、施釉、烧制,在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当时国内瓷窑很多,最著名的有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史称五大名窑。他们烧制的瓷器,各有千秋,特色迥然。官窑先设在河南开封,宋室南迁后,改设在浙江杭州。官窑是专为皇家烧制日用瓷和陈设瓷的,条件优越,不惜工本,它烧的瓷数量不大,但精致异常,因而占了老大的地位,排在第一。哥窑就是设在龙泉大窑的、专烧青瓷的瓷窑。这里所称的哥窑,实际上包括当时哥、弟两个系列的瓷窑。哥(包括弟)窑所以辉煌,其原因是除了这里的山好、水好、瓷土好、釉彩好、燃料充足、运输方便等等制瓷自然条件优越外,更因为这里继承了越窑青瓷的千年传统和优良技艺,集中了一大批手艺超凡的工匠,特别是涌现了被窑民们奉为祖师、出类拔萃的高级工匠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俩。他俩在大窑分别经管着一些瓷窑,哥哥章生一经管的窑称哥窑,弟弟章生二经营的窑称弟窑。哥、弟两窑都烧青瓷,但他们兄弟俩关系亲密,互相切磋,分别琢磨,竟烧制出风格不同、各有特色的青瓷来。哥窑青瓷讲究造型端庄凝重,具有“紫口铁足”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窑温的调控,使青绿色的瓷釉下产生一条条、一片片似裂冰、如雨丝、像云团、类花草的纹片,使瓷器透出了清新自然、古朴典雅的气息,开创了青瓷的一代新风貌。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哥窑的窑温控制不易,带有纹片的青瓷成品率不高,优级品很难得,所以十分珍稀。哥窑青瓷,往往只是帝王和高官能够享用,民间少有。弟窑则主要在釉质、釉色和装饰上出奇制胜,烧制出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瓷。现存一只南宋弟窑凤耳瓶,是国家特级文物,它造型简洁,装饰生动,特别是那粉青的釉色,如雨过天晴,一泓碧水,让欣赏它的人不由自主地心情畅然。在宋、元时代,出口到外国的龙泉青瓷大多是弟窑所产。据说欧洲人不仅不惜代价地收藏弟窑瓷器,而且将它的碎片当作珠宝,制成首饰来装点自己。

名扬海内外的龙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弱,其重要地位被景德镇青花瓷所代替。到了上世纪初,龙泉青瓷窑火几乎完全熄灭,大窑群落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所幸的是,从上世纪中叶起,龙泉青瓷渐渐恢复了生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一些欧洲人到中国来寻购龙泉青瓷,往往空手而去。这事被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于1957年指示陶瓷行业抢救并恢复龙泉窑生产。经过陶瓷专家叶宏明和已经改行被重新请回的老艺人李怀德等一批人千辛万苦的奔走努力,终于恢复制作了一批龙泉青瓷。其中有哥窑大穿耳瓶、弟窑龙虎瓶、双环牡丹瓶、海棠八角瓶等,受到了轻工业部的嘉奖,有些还被外交部选作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贵宾。不久,李怀德又与徒弟徐朝兴共同设计制成直径52公分的哥窑迎宾大挂盘。这件龙泉青瓷的创新之作,荣获陶瓷行业的创作设计一等奖,被誉为当代青瓷国宝,现收藏于北京中南海的紫光阁。

李怀德等老一辈工匠,让龙泉青瓷枯枝发芽,而龙泉青瓷在他的后辈手中,则出现了枝繁叶茂的新局面。李怀德的徒弟徐朝兴,在跟随师傅研制成功各种造型和色彩的哥、弟窑青瓷作品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20世纪80年代初,他将龙泉弟窑工艺特色与日用品相融合,设计了一套云凤组合餐具。这套餐具以青翠的弟窑釉色为基调,刻以浅浮雕云凤图案,盘、碟造型突破传统的圆形,做成花瓣形,在桌上摆开,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大方,新颖别致。此套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一等奖,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90年代初,他又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哥、弟两种瓷器的工艺特色结合起来,表现在一件瓷器上呢?他觉得如果能够实现,就会使龙泉青瓷更具观赏价值。让哥、弟结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它们用的瓷土不同,弟窑用白色瓷土,哥窑却非要用紫红色的紫金土不可,两种土怎么结合起来呢?此外,它们用的釉不同,窑温控制不同。在同一件瓷器上,有的部分要出现哥窑纹片,有的部分要产生弟窑的光洁滋润的玉质感。不过,这些难关都被徐朝兴一一攻破了。1994年,他研制成功了哥弟窑混合梅瓶,此瓶有65公分高,梅子青色的瓷釉下开裂了细细的哥窑纹片;粉青色的如同人参样的花纹,则是弟窑特色,传统的“紫口铁足”特色,也保留在瓶上。人参花纹既具有吉祥的含意,又有现代抽象艺术自然奔放效果。这只别出心裁、古雅质朴、清丽淳厚的花瓶,已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收藏。哥弟结合,在龙泉青瓷界引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最近,徐朝兴又研制成功了被称做点缀纹片的花瓶。此瓶突破了哥窑纹片的单一色彩,做出了多种颜色的裂纹。在我们专程到徐朝兴的朝兴青瓷苑访问时,见茶几上正摆着一只点缀纹片花瓶,它是在淡青色的釉面下,开裂了如同枝条的一根根铁线,如同腊梅花的一团团金丝,还有如同雪花的一片片白色的银缕,真可称作是一幅腊梅傲雪图。徐朝兴现在每年约有10件创新作品问世,他曾经设计制作了一盏青瓷中美友好玲珑灯,现被收藏在美国白宫。他的作品在日本比其他青瓷工艺品的售价高出五到十倍。1996年,他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在龙泉,徐朝兴并非一花独放。与他年龄相仿,在青瓷工艺设计上卓有成就的,还有毛正聪、夏侯文、毛松林、陈爱明等等,他们都在和徐朝兴争奇斗艳。更令人欣慰的是,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小字辈也在徐朝兴他们后面涌现了出来。他们不仅能设计创作传统的龙泉青瓷,而且还“异想天开”地把现代意识和其他艺术形式风格带入龙泉青瓷,使龙泉青瓷更加百花齐放。我们在卢伟孙的子芦瓷坊,看到他精制的体现天、地、人和谐共存含意的《天与地》冬瓜瓶。这位38岁的工艺美术师还制作了绞胎大口瓶《冬的思绪》、点彩小口瓶《秋园印迹》。此外,我们在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处,欣赏到让人耳目一新的陈爱明的弟窑《富贵牡丹》盘,张绍武的哥窑《问天》壶,王传斌的《秋色》瓶,陈显林的 《归林鸟》钵,徐凌的《手足情》瓷塑,叶小春的弟窑《山水流动》瓶……

龙泉青瓷的烧制技术,在一些科技人员的参与下,这些年来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烧木柴的龙窑已经被淘汰,现在改用煤气,使瓷器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又减少了污染和对森林的破坏,哥窑的控制纹片技术、弟窑的施釉技术都更上一层楼。


(作者:刘振贵 孟凡夏)【来源:《炎黄春秋》2002年第8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