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类短暂的几百年商业史相比,垄断的历史更短,只有一百多年。在大部分时间里,反垄断政策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垄断和竞争的分界线既有水火不相容,也有暧昧。反垄断的呼声也高涨或成为默许的状态。
虽然中国互联网早期形成的“丛林法则”和“草莽精神”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促成了当下互联网巨头的形成。但在当前环境下,由此形成的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已经对中国互联网的长期发展和国际形象都造成了长远的伤害。而回顾近10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用简单粗暴的买买买来垄断市场,挣快钱,资本的贪婪暴露无遗。故而有人问:这到底是在赚快钱还是在做事业呢?对此,您又有何看法呢?请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一匹狼在山脚下看到了个山洞。 它注意到各种动物每天都会由此通过,便希望能利用此洞来捕获猎物,于是就把洞的另一端给堵上了。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它扑上去,可羊却从另一个小洞逃走了。 懊恼至极的狼就把小洞也给堵上了。 第二天,来了只兔子,这次它又没抓到,因为兔子又从另一个更小的洞口逃走了。 于是,狼一狠心就把所有的洞都给堵严实了,保证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正当狼得意于自己的杰作时,突然来了一只饥饿的老虎。 狼转身想逃,却发现身后洞口全都被自己堵上了,最后毫无意外地进了老虎的肚子。 感悟: 狼堵住了所有的出路,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退路。 有句老话说的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人活一世,万事忌满,事不做绝,才能进退自如。 做事留点余地,才是人生大智慧。新浪微博:@丁谦_万籁草堂
从现在向未来转换的开关。我给创业者、企业家的指导,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引导他们注重人文思考。因为人文素养对创业者及企业家做出有未来的企业,价值是非常大的。从投资角度来讲,这些年盛行着一个说法,叫做“ESG投资”。E,Environmental 就是环保,环境;S,SocialRespomatchnsibility 是社会责任;G,Governance 公司治理。 这三点和我们传统理解的商业已经不同了,经营任何一个商业,你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实际已经跨越商业狭窄的本身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儿?以前企业家只负责赚钱、交税,没太多社会责任。 最后还有管理,不是你多有效地管理公司,而是你采取怎样的道德方式对待员工。你是关爱他们的生命作为存在的个体,还是仅仅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这就反映你和人性之间的关系。从环境到人性,现在在投资界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了。最近几年也围绕这三个元素产生了衡量指数。大家衡量很多上市公司,会看谁的 ESG 得分更高。这三个维度的衡量,要求创业者、企业家必须跨越商业视野之外的维度,光赚钱、回报股东已经不是最重要了,而是要看你对其他人的关系,对环境的关系,对社会的关系。(包思成)
在“个体+平台”的时代,个体只能赚到辛苦钱。因为个体的脖子虽然被平台(比如淘宝/滴滴/抖音/美团等等)卡牢,但是他们不会卡死你,就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却又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当它们看你快要死的时候,就稍微松一点手,让你喘口气,你一旦活的欢快了,就立刻卡紧你,撸你一把,让商家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比如现在淘宝和拼多多上开店,就得拼价格,完全薄利多销,平台会始终将商家的利润维持在仅仅能够解决商家温饱的边缘线上。而像美团/饿了吗这种平台,虽然很多餐饮店通过这些平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但是商家要不断的做促销才有销量,最后一算账,利润越来越薄。同样的逻辑,在滴滴上开车的司机,这一两年也只能赚到辛苦钱了,之前开滴滴的司机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无事可做都去开滴滴了,叫车越来越容易,补贴越来越少,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多。
每当有一波新的创业机会出现时,垄断巨头都会要求站队,要么用资本打压新企业,要么彻底收购这些创业公司,最后吸干他们。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被它收购的企业绝大部分死于非命。360创始人周鸿祎是这么评价巨头的: 大企业玩惯了这一套吸星大法,他们对付创业公司都叫卡位,趁你很小的时候做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东西,然后通过自己更强有力的资源,更多的用户,通过交叉补贴,可以迅速把小公司摁死。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就不会再投资创业公司,创业公司资金不够,就永远站不起来。你看,巨头的江山就这样稳如泰山,创业公司还搞个毛线!毫无疑问,巨头们通过垄断排除了竞争,最终损害的就是公平和创新的市场环境。它会导致什么后果?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经济失去活力,国家陷入泥潭,就像日本被寡头垄断后,GDP 20年没有变化过。看到了吧,这就是垄断与资本逃不脱的原罪,必定遗臭万年。(原创:net百晓生)
如果对资本不加干预,任其形成垄断,那么这些垄断资本家最终会往何处发展?借用1897年《世界日报》对洛克菲勒和他的石油帝国的控诉:“他们掠夺妇女、儿童、老人、寡妇和小商小贩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一分钱。这是一伙有组织的匪徒和强盗……”资本贪婪与逐利的天性,让我们无法排除这最坏的可能性。
一口老井:在互联网圈里,段子手周鸿祎应该是喊反垄断口号最多的人,早在2012年第七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上,周鸿祎说:中国互联网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垄断形式严峻。他说,中国互联网巨头与世界上的互联网巨头不太一样,比如说苹果也买公司,谷歌也买公司,但他们买公司往往是买一些对自己能够起到补充作用的技术公司和团队。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的投资战略可不是买一些小公司,他们是,见哪一个领域有机会,就会用他们的资源优势、流量优势、用户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这个行业,就把这个行业买下来。别人去商场买衣服,一件一件的买,你是把商场买下来;别人搞商业,一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的买,你是买下整个行业,你说你到位不到位?周鸿祎身有痛感,才心有所悟啊,这么多年来,他悟了:企业大到一定时候,大而不倒,到富可敌国的时候,它就变成一个商业普拉斯商业怪物了,怪物不可能跟你正常竞争,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养分太足,他把所有养分都吸走了,大树之下,寸草不生。
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马云带领的阿里巴巴领风气之先,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但是阿里巴巴的创新行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阿里巴巴本身。马云每每提及甚至吹嘘自己的创新模式创造了“多少多少”就业岗位、支持了“多少多少”中小商户时,其实他没有告诉社会,阿里巴巴和淘宝卖了多少假货、砸了多少人的饭碗!马云的老乡——宗庆后老先生说马云就是一个大忽悠,话不好听,但却有一大部分是事实。演讲才能确实是马云这位当过老师的人的个性与特长,即便是在老师的队伍里,马云也是一个优秀者。不过他所有的表达都是建立在阿里巴巴发展基础上的创新,而且要求社会适应他。所以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推销者和代言人才是事实和本质,其他的一切都是钱在作怪。
早期的时候,这些互联网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号,到处“ 闯红灯 ”;国家为了创新,只要你不是干坏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今天不一样了! 今天他们通过拿着国家给开的特权、绿灯,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巨大的规模、体量; 不但不感谢国家,不老老实实搞科技、搞研发、搞创新反哺国家;反而还变本加厉的到处打广告,鼓励年轻人去贷款、花呗、借呗,提前消费! 还挖着陷井,利用大数据能力,收集大家的消费习惯;推荐这个给你去提前消费!诱导消费!!甚至误导消费!还在赚快钱... 不但将国家给的绿灯,宽容当做理所应当;现在更是连卖菜的底层人民的饭碗,几个辛苦钱都不放过!! 毫无疑问!原本他们是被国家寄予厚望的“ 新兴企业 ”,如今反倒成为了国家的“ 隐患 ”。。。这样的科技创新,这样的科技企业;已经严重偏离了国家的初衷! 再不“ 严惩 ”,最终吃亏、买单的会是谁?只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公众号:互联网热点)
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对于互联网这个领域,一直是一个盈利较好的行业,引得各大行业随之加入 ,国内知名度高的就是阿里巴巴、腾讯,如阿里巴巴,不断地收购其他企业,垄断市场经济,使其利润超额,压制相关领域的发展。
除了服从和接受182亿处罚之外,好像两份文件中均没有对事情本身的任何说明,在公开信中人们看到更多的也是决心和口号,并没有对“垄断”本身的提及和认可,更没有“知错认错”的表述,这说明了什么呢?
改变一家公司很容易,但要改变一个模式却很难。尤其是在一个尚不完备的市场,这种模式在野蛮逐利方面还有着很强的表现空间。作为首富的马云,身处一个资本交汇的繁华路口,有很多事情,他想避也避不了。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