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经济握拳出手才有力?

发布日期:2015-06-19    浏览次数:2298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在国际化核心能力上的欠缺,使得“走出去”之路并不平坦中国经济握拳出手才有力?

         全球经济放缓推动中国经济不得不承受一定的变化,出口和投资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整体经济减速的大海中航行需要有正确的判断和政策。如何把握机遇,促进企业自身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优势?如何谋求海外发展的同时反哺国内并发挥鲶鱼效应以促进本国经济转型?如何在对外投资和出口等方面突破瓶颈?如何在全球市场赢得良好、公平的投资环境?请发表您的高见!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经济 需求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5)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魏永政2021-07-15

《共绘网》,硬气,提气,出气,雄起…

(1)

强龙2021-02-16

《共绘网》配图内涵了。事实证明,中国必胜!!

(0)

电话的方式2019-05-26

尽管外部不确定性增多,但中国经济拥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发展前景可期。从中长期来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中国经济拥有抵御风险的潜在增长力。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技术优势。伴随5G时代到来,中国积累起来的技术能力将有更多用武之地,全球构建5G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中国将出现新的人口红利。中国政府近期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伴随城市人口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住宅、电器等都会产生巨大的新需求,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企业所看好,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也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了保障。 中国拥有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且生产要素及产品更替循环顺畅,这些都令中国经济韧性不断加强,经济前景值得期待。中国创新正在崛起,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前景乐观。

(0)

dtwwfwvsr42019-03-21

中国经济,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和风险出现。历史上,世界上,都没有先例,也没有什么模板和历史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很多现象,用既有的主流的经济学模型,甚至连解释都无法解释。 这导致一些照本宣科的学者们认为,不是模型错了,而是中国经济错了;不是理论错了,而是现实错了。如同拿着张图去找马,发现现实中的马和图里的马不一样,就宣布现实中的马不是马。 按图索骥,也是经济分析的大忌。如果模型解释不了现实,那显然是模型错了,理论错了。在经济分析领域,教条主义也是没有前途的。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客观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在于,上一个周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的增长点还没有找到和发挥引擎支柱作用。解决上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就要排洪排涝,自然导致流动性枯竭,于是增长失速。 经济转型关键期,结构要调整就要疏浚阻碍新经济的旧的生产关系,那就要深化改革。从上一个周期,如何平稳的过渡切换到下一个景气周期,是V型过渡,还是U型过渡,还是L型过渡,这都是摆在当前的问题。 是问题,也更是风险。 如果是V型过渡,那么就是大破大立,一些激进的政策出台,把之前的旧模式都打的稀巴烂,剧烈的阵痛过后,然后再重生。短期内,即可过渡切换到新模式。相信,这不符合稳健的基本思路和方针。因为这个选项,是风险失控的选项。既然要稳健,那么风险控制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未来中国的经济,不会出现V型过渡。睡一觉,第二天天一亮就好了,这样的事,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U型呢,那么就会是一个中等周期的调整。7%左右的低速增长,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风险会控制的更稳健。新常态,并非是指新模式和新经济,而是指两个景气周期之间的调整期过渡期。解决遗留问题,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如何实现呢,唯有通过改革。 如果是L型,则说明,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国内的环境,都遇到了更复杂的难题。那么这个调整周期就会加长。在改革的政策举措上,也会更加的深耕细作。深度上,也会更深。 无论是U型过渡,还是L型过渡,中国经济出现崩溃的风险,可能性都很小。因为激进高风险的V型过渡选项,已经被排除。 最大的洪涝,已经安全过境。所以,后面不会再有更大的洪涝出现,中国经济的崩溃风险,可以认为,已经被排除。 排除了三战的外部风险,排除了经济从内部崩溃的风险,并已经确立了高远的新的战略决心和使命,满足了这三点前提,那么才有资格有条件谈后面的经济转型和新的经济战略。 中国未来10年的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呢?哪些产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引擎呢?

(0)

Max2017-09-19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也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正外溢效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创造了较大的零部件和资本品需求,正成为全球中间品贸易的中心。近年来,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中国主要从韩国、东盟、欧盟、日本进口大量的零部件产品,然后将最终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地,深化并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合作。二是国内投资与消费结构再平衡,市场容量的扩大,促进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端消费品和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三是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来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力,解决或减少资本和技术的错配问题,这是中国经济主动的在创造外部需求。

(0)

王明伟2016-04-06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经济减速与结构优化同步,旧行业消失与新业态崛起并行,产业更迭与就业扩大伴生。这幅复杂而鲜活的图景,正是中国经济吐故纳新的新常态、新现实。正如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爱德华兹所说,不少被外界匆忙解读为“中国经济崩溃”的迹象,恰恰是中国正在实施转型的力证。   对全球投资者来说,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更富有机遇。英国咨询机构普雷钦研究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2015年的风险投资总额高达370亿美元,是前一年的两倍,创下历史新高。这家公司认为,更加注重创新和增长质量的中国,正在对美国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带来挑战。 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是,以当今中国经济体量、市场开放态势、社会改革共识、全民创新热情和政府调控效率,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全局性危机和衰退。

(0)

王英玲2015-09-15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联系依存会更加紧密,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上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是,只要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升中国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

(0)

李多海2015-08-20

(0)

曹雪琴2015-07-04

有一天跟朋友在一起吃饭谈起了时势,朋友的同学曾经向他提过《共绘网》,由于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也第一时间上网浏览了共绘网之后很欣赏它,向它表示诗一首《向共绘网致敬》: 纵观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归其原因:政府“失责”,法制“不全”、市场经济“失察”、批评家“失语”。所以,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反思对社会、对国家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民族风骨与时代风范的核心价值体系,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思想智慧精品,这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思想交融化情势下的战略抉择。这也是当代思想界的理性自觉。希望《共绘网》能与“时代共痛痒,与人民同呼吸”,坚定地承载守望精神,以使命为天,以赢得当代经典的哲学思想遗存。

(0)
1 9条信息

袁纯清2015-09-02

到2014年底,中国共有3092家企业在非洲投资,75%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发挥了“先行军”的作用。 李源潮在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已具备雄厚的投资能力、良好的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这恰恰是非洲工业化所需要的。目前,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刚接近300亿美元,对非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潜力巨大。 接受记者采访时,纳米比亚前总统波汉巴表达了对中国商人的欢迎,“中国大型企业帮我们建设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中国的生意人也售卖着非常便宜的商品,纳米比亚非常感谢这些中国人。” 不过,与会代表认为,民间投资、民营企业“走

(0)

殷秀梅2015-08-31

自从韩国济州知事对中国资本“踩刹车”以来,韩国媒体“黑”中国资本的各种消息经常见诸报端。甚至有韩国媒体绕过政府统计数据,自己对中国资本展开“调查”,无端炒作“中国资本威胁论”,甚至扯上领土和历史问题。有专家表示,韩国一直希望引进中国资本搞活本国经济,很难理解这些韩媒炒作“损人不利己”的消息出于何种心态。   韩国《中央日报》周末版《中央SUNDAY》28日头版头条刊登报道,将中国资本定性为“无目的投机”。报道称,随着济州岛中国人买入土地增多引发争议,该报记者也展开对中国人拥有韩国土地情况的调查。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拥有的韩国土地总面积为11.89平方公里,其中济州道、江原道、岭南地

(0)

徐泽洲2015-08-3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关于中国发展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世界发展所应有的共性,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几乎没有停止过。   “中国特色”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标志性因素。中国坚持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不是简单照搬西方国家的既定体制、机制与政策安排,已经被事实证明为正确的选择。每一个关心这个问题的人,都可以从这一事实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是独特的,都有自身不容忽视的“特色”。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各国具有不同的历史经历、文化传统、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它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拥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其结果,相同的政策在不同国家施行,往往会产生

(0)

王其江2015-08-27

  “走出去”企业遇到境外税收问题与风险,应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企业在境外要享受我国与缔约对方国家税收协定待遇相关条款的税收优惠时,应到我国税务机关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企业可以凭此到对方国家税务机关申请享受协定待遇。   ——企业在境外遇到涉税纠纷、歧视待遇,面临或已经造成双重征税时,应及时向我国税务部门反映,并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由税务总局与缔约对方税务当局展开双边磋商,通过政府间正式的磋商机制来解决税务争端和纠纷,维护企业合法经济利益。   ——企业与境外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定价问题,也可以通过双边磋商加以解决。企业在境外被当地税务机关

(0)

张仕波2015-08-20

继美国之后,中国跃居为第二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在这个经济规模新光环下,中国的一言一行都会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据《香港经济日报》1月22日报道, 中国经济规模确实迈上新台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60万亿元,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不仅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成为“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另一成员。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提升之迅速,甚至可以用蜕变来形容。2000年内地国内生产总值为8.9万多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便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则超过5万亿美元。有谁能预料到,5

(0)
1 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