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冬天供暖是否危害环境?

发布日期:2016-02-16    浏览次数:2492

       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人们对供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早在2013年1月,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著名影星姚晨,《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中国电采暖第一人尹会涞等均在网上提倡南方供暖,这一话题引起网民热议。

       “北方过冬靠暖气,南方过冬全靠抖”,这是近年每到冬天网友提及最多的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南北方过冬的差异,北方冬天冰寒地冻却有暖气,南方过冬只靠穿衣戴帽。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日渐强烈,但真的正确吗?诚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不再畏惧大自然的挑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可是供暖本身对环境危害极大,毫不夸张的可以说它就是冬季城市雾霾的元凶。去年,北方纷纷进入供暖期后,多个城市遭遇遭遇重度雾霾,有些地区PM2.5浓度突破1400,能见度不足一百米,这就是赤裸裸的前车之鉴,南方还是没有必要效仿了。供暖是冬天雾霾的罪魁祸首吗?您怎么看待供暖这件事?又同意南方集中供暖吗?

相关热词搜索:环境保护 供暖 南方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4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秦必发2018-09-17

大家都知道秸秆是非常好的资源,可以做肥料、饲料和燃料。而农民却一把火烧掉或供暖,认为省事且可以“增加”一些肥料。而不知道这样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生态,危害了他人的健康,对土地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0)

李晓曦2018-02-26

环保未达标的燃煤锅炉,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供暖季后,如果放任这样的锅炉冒黑烟,各地污染减排防控目标就可能落空。如何啃下这根“硬骨头”?政府的监管很重要,要倒排工期,明确拆改时间表和责任清单,各个环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不能因任何一方的失职影响大局进度,否则就要追责。对于超过时间节点仍不完成拆改的企业,也要依据环保法“按日计罚”等规定予以严厉惩处。

(0)

徐冠巨2016-08-04

天气变幻莫测、频走极端,很大程度上与人类长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等行为密切相关。“解铃还须系铃人”,从长远来看,要减轻气候风险,保障气候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下更大力气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力以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逐渐减少滋生极端天气气候的“土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

李小林2016-08-03

从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特点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形势分析,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还难以改变。但煤炭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推进煤炭生产转型升级,是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建议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工艺,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开发利用率。

(0)

张剡2016-06-30

煤炭对雾霾的影响还在于散煤的问题。散煤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一吨散煤燃烧的排放相当于热电厂五到十吨燃煤排放的污染物,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散煤的用量在增加。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工程,统一散煤质量标准,强化各环节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统计体系、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0)

严琦2016-02-17

在17世纪初,伦敦便有了“雾都”的声誉。到了19世纪,雾甚至成了造访伦敦的游客们必看的“特色”景观。在1952年著名的大雾霾爆发之前,英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烟雾对人的健康影响。而对污染的治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直到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仍然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0)

高飞2016-02-16

人们选择留在城市,不单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能够“诗意地栖居”。现在最发愁的就是这雾霾天。一座宜居的城市,必须是能让人心安的地方。公交起火、堆土滑坡、化工危险品爆炸等事件屡发,城市安全警钟长鸣。一座宜居的城市,是让人能实现梦想的地方。每个人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过上幸福的生活。

(0)
1 7条信息

朝克2016-03-24

两个多月前,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明确了“自下而上”的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减排机制,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气候变化与自己的生活,犹如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样,十分遥远。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仅有18%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开展调查的40个国家里比例最低的。   和气候变化相比,如今人们可能对雾霾问题更为关注。   10年前,中国在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时,就提出了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通过强化管理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