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先就业再择业?

发布日期:2013-11-21    浏览次数:2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膨胀,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为了解决就业难题,有人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市场存在较大压力,每个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都必须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先就业再择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积累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观念,为以后广阔的就业前景做好准备。但是也有人指出“先就业再择业只能是饮鸩止渴,三思而后行才能把握自己的职场生涯”很多毕业生往往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随意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总以为攒够经验就能跳槽得到美好未来,这样往往错失了一个理性选择自己职业的机会。只有选准目标,才能在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得心应手,获取自信心,取得职场胜利,坚决杜绝盲目就业究竟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你是如何选择的?


相关热词搜索:就业 择业 大学生 就业局势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62)  |  中立(4)  |  反对(7)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浩梁2023-03-29

我觉得作者的观念很对:什么叫灵活就业成为遮羞布啊:个人觉得能灵活就业的才是真正厉害的、真正有实力的人

(0)

诗意篇篇2022-09-06

关于就业(创业)的三个问题: 我要加入(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我要采取哪些行动才能做到? 我为什么要加入(创建)这样的企业?

(0)

雾霾一片2022-08-22

我现在就想学习,多考几个证丰富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0)

日立2019-08-21

引进外国节目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引进的节目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其成形的模式,因此引进后可以直接使用,只需要换换内容就可以,但这就是问题所在。没有思考、没有自己新的创意,就只是搬过来用,短期内或许会有不错的收视,但长久看就会发现问题。原版是根据其本国的文化环境来创作节目的,我们拿过来的是别人的文化产物,许多部分并不适用于我国,因此不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做调整是不能长久的吸引观众的。以《奔跑吧,兄弟》为例,除了人物设定、环节完全照搬原版外,连配乐都用原版的,基本没什么创新,如果是这样,看原版就可以,观众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在一个复制的产物上呢?   创新,是电视节目生存的根本。没有创新,只一味的“拿来”,我国电视节目就会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甚至被外来节目所取代。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们的文化创造出有我国特色的电视节目。

(0)

家于一体2019-07-23

来看一下,上高中的孩子,是怎么拼命的?他们顺利的考上大学,就是因为老师说,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就变得轻松了,所以你们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而且学长、学姐也会告诉你,大学4年,就是让你拼命玩的,你想怎么玩怎么玩,只是混个文凭,以后走上社会好找工作。可是如今颓废了大学4年,正好顺应了那句话,你不失业,简直就是天理难容,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呢?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在该努力的年纪,他们却选择睡觉,这样看来,如果这样的学生毕业之后,不失业的话,简直就是天理难容。针对现在这种情况,教育部也下达了一些措施,在2018年10月18日,教育部下了一个文件,那就是提出严抓本科教育,不能搞“玩命”的中学,也不可以搞“自由”的大学,让本科教育回归,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趋势、共识。我们也明白,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想在短时间内,把错误的教育给纠正过来,显然是不现实的,不管在未来有困难,至少第1步已经迈出来了,这终究还是好事。

(0)

傅妮妮2018-08-08

“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理论上有助于暂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方面的问题,对个人、学校、企业和社会都带来有利的影响。对大学生本人来说,“先就业后择业”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满足生存需要;二是暂时缓解了毕业后流离失所的压力感,获得了精神慰藉;三是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还可能再回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上来。对于学校来说,能够迅速提高一次性就业率,在就业方面考核时能够占据优胜地位,有效地充足生源、提高学校知名度。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特别是对那些工作条件并不是很好的企业来说,“先就业后择业”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充足的候选人员。对于国家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国家整体劳动力就业率,大学生都能找到工作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稳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0)

浅意如斯2014-07-01

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公务员碰面会问:你那个工作轻松吗?责任轻吗?薪水待遇高吗?生意人碰头会问:你那个生意好做吗?意思是说:竞争激不激烈?好不好赚?一般工作者相遇,问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意思是是否“事少、钱多、离家近”?   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   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   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能简单料理的生意!   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转载:何飞鹏《不相信“好做”,只相信“做好”》)

(0)

vanilla2014-04-30

还有2个月就要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语系毕业的陈明烨已经在一家民营文化传播公司实习半年了。看着身边不少同学还在为毕业后的工作发愁,陈明烨觉得自己这半年的实习总算没有白费。“只要在毕业前不出什么差错,待遇各方面也还说得过去的话,我应该是可以留在这家公司的。”陈明烨说。 半年前,陈明烨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这家公司的实习生招聘启事。因为自己所学习的韩语专业在毕业后选择工作的余地相对较小,所以一看到这家公司招聘的是需要懂韩语的实习生,陈明烨就立刻决定去试试。 面试时,韩语能力和写稿水平测试都没能难倒曾经在韩国留学了一年的陈明烨,很快,他就收到了公司发来的实习录取通知。陈明烨说,实习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并没有承诺会留下实习生,也没有和他签订过任何协议,只是说如果工作表现好的话,会考虑优先录用。 开始实习后,公司给陈明烨规定的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早10点到晚6点。但因为还没有毕业,学校也还有课程,所以除了有紧急稿件需要翻译,陈明烨在有课的时候都会向公司请假。“我觉得自己实习还是挺认真的,只要没课,我都尽量按时去上班。虽然实习了这么长时间除了午餐补贴,公司没有给过我一分钱工资,但我还是愿意在这里多学习,多积攒些经验。”陈明烨说,自己以前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除了学习,很少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而这次实习让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成熟了很多。 一次,公司的领导让陈明烨帮着定一家环境好、品位高、适合宴请客户的餐厅。这让还是学生的陈明烨一下就慌了神,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找这样的餐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其他同事帮他解了围。事后,陈明烨觉得,虽然这只是件特别不起眼的小事,可是那个时候他突然觉得:啊,原来自己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了,而是应该学会去了解社会了。而且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和别人沟通,学会寻求帮助,这样才能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经过半年多的实习,陈明烨已经逐渐适应了工作。一直想往媒体行业发展的他也觉得这份工作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希望将来能够留下来。陈明烨说,当时和自己一起来实习的有好几个人,后来有些是因为和自己的志向不符,有些是不适应没坚持下来,所以陆陆续续都走了,只有自己留到了现在。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这半年,陈明烨觉得自己虽然很辛苦,也没有报酬,但最后坚持的结果是值得的。(转载:奚冬琪《走出象牙塔,为职场生活预热》)

(0)

lingga2014-04-16

我们要想有一个好的职业前景,就必须在正确的位置上做正确的事,给自己先进行一个准确的职场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让我们的人生价值达到最大化。欧美的商学院普遍流行这样一个观点:你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才能爬上职业的巅峰。知道自己的力量和兴趣所在,你可以不断地强化它,让自己的这种能力在业界声名显赫。知道自己的短板,你可以避开它,不做无谓的努力。没有职场定位的人就如同没有目的地、没有地图的行者,机会让你去哪里你就去哪里,这样的人永远不能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自我实现,换句话说,没有职业定位的人不可能活得精彩。而与自己的兴趣和力量结合的、清晰的职场定位会让你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较容易对自己有“兴趣和天赋”的领域投入更多的心力,也愿意排除万难、加倍努力去探索;当努力有了成果,成就感又回头影响兴趣,于是兴趣更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成功。”

(0)

wenwen2014-04-14

管理学泰斗德鲁克曾经预言:未来是知识经济,技能为上。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出现在知识工作者和低技能劳动者之间。教育程度越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越高。德鲁克只说对一半。统计美国1963~2008年的就业数据,经济学家阿赛莫格卢和奥拓(Daron Acemoglu, David Autor)发现,受教育程度与每周工资成正比。同期,工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就业人口收入也增加。但这个趋势没有在2008年经济复苏中重复出现。2011年,经济已经回暖,但与10年前相比,美国中等家庭收入下降了10%。《商业周刊》抽样调查北卡罗莱纳州就业数字也显示:失业率下降,失业人数却上升!可能的解释包括,半工兼职雇佣增加,全职工作减少;同时,大批领完失业救济金的人停止积极寻找工作,因此不在失业数字中。《经济学人》杂志的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短工服务工种就业增加,其他停滞。2012年美国整体收入增长创纪录,但是,一半被10%的人口拿走,其中最高的1%年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人拿走22%的总收入。这是200年来第一次:中产阶级(知识工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与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不再紧密正相关。经济学家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的研究显示, 就业率呈20年来最低。美国之外,加拿大也有相同的趋势。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的研究表明:自蒸汽机时代至今的旧规律—即就业与经济同成长—被打破了。过去10年,人工收入占美国GDP的百分比下降6.5%,并呈继续之势态。知识工人为核心的中产阶级正沦为经济发展的边缘人。

(0)
1 2 11条信息

禹白白2018-08-30

就业择业理念的长期灌输又缺乏合理的引导,会最终反映为求职行动的速度竞争。大量大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找工作,给人貌似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困难的表征,这样又会加剧大学生快速求职心理,进入盲目就业的恶性循环当中。

(0)

方永扐2018-08-10

在促就业的速度求职下大学生往往会随意选择根本不适合自己或不喜欢的职业。

(0)

邓辉2016-06-25

世界读书日前夕,《纽约时报》网站发表报道,称来自中国的煎饼在旧金山登陆,席卷西雅图,落脚于波特兰。两位“企业家”分别是来自北京的约兰达-李和来自四川的多噶次仁,前者是主修市场营销和艺术史专业的留学生,后者主修金融学。她们每周一和周二下午在哥伦比亚大学外的百老汇大街摆摊,此前她们在中国北方花了几个月时间向街头师傅学艺。下一步,她们计划把事业扩展到煎饼的故乡:北京。 看准美国没有煎饼但有潜在需求的商机,能把煎饼打入美国并结合美国人口味进行改进,确实是有商业头脑的表现。然而,一方面是国人读书风气越来越淡薄,以至于需要在读书日来临之际提倡读书之风,另一方面却是学习能力最强时期的在校大学生,不

(0)
1 3条信息

Jony J2018-08-16

我支持先择业再就业,因为就业惯性和依赖心理使然,长时间后就会没有勇气再重新择业。很多人在某种就业岗位(即使这是自己不喜欢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就业惯性和依赖心理,在面对自己喜欢的职业时反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一是没有勇气去面对机会成本的累积损失,二是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性质会让人望而却步,从此就过上后悔的生活了。

(0)

雪梨2018-08-13

我觉得是先择业再就业比较好,因为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才会真正投入精力和激情,而且这样的工作经验才是真正的资本;如果进了不喜欢的行业,工作会成为一种负担,而且攒下的工作经验在转行时也没多大意义,所以除非是经济压力比较大,否则不建议先就业再择业。

(0)

徐艺2018-08-10

积累“错误”的工作经验后,无法再选择“正确”的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A大学生喜好会计工作,毕业后却做了两年的业务工作,但是他再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待遇较好的会计工作似乎不太可能,这是由于一方面,对会计知识已生疏;另一方面,一些待遇好的会计工作往往要求有会计工作经验。   

(0)

清零零2018-08-09

促进就业的根本之道是经济积极扩张引致的就业需求增加。“先就业后择业”不是解决就业根本之道,其逻辑前后未必成立。无条件就业并没有产生新岗位,只是个人解决竞业的态度及择业机会稀少的反映,不属于解决途径。要真正促进就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积极扩张,产生更多职位来容纳、消化继续增长的新劳动人口。在市场劳动力需求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在某种情况下会形成职业的错位让渡。

(0)

陈锋2018-08-08

这世界,“专才”即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是很吃香的,有了能安身立命的本领,路子走起就顺畅。别听所谓的通才云云,都是骗人的。试想你有一技之长后,还愁学不到其他的东西吗?但是,“先就业后择业”这个理念,却完完全全与之相背。如果我们大学毕业后,听从学校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即便是跟专业毫无相关。那我们有何必浪费这美好的四年青春时光?

(0)
1 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