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人到底仇不仇富?

发布日期:2014-03-14    浏览次数:4310

  

        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环球扫描”曾做过一份国民仇富情况的调查,在受调查的23个国家里,“仇富”情况最严重的是希腊、俄罗斯和土耳其,“仇富”情况最少的五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和印度。在数据中的中国人似乎并不仇富,但现实的种种都表明富人在中国并不受欢迎,这主要源于中国的大多数富人都不是发家于真正的自由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高官的关系。2006年国内几家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与金融、外贸、地产开发、建筑以及股票交易有关的行业中,将近90%的商业领袖都是政府高官的子女,而且,中国约90%的亿万富翁都是高级官员的子女。这种背景下的富人往往更容易陷入人们憎恶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的乱象。此外,中国的有钱人为富不仁,道德品质日益滑坡,如宝马车飙车撞人事件把“富二代”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钱人也自私自利,从自由市场获得成功鲜有像国外的富豪一样反馈家乡反馈人民。总的来说,人们仇视的并不是富人本身,而是尊重合法致富憎恶非法致富。中国人仇富吗?是什么造成中国人仇富?

相关热词搜索:仇富 分配 公平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8)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利来君2022-05-25

仇富和仇不公平。有人说,我们不是仇富,而是仇不公平。 我告诉你,是因为你是智者才如此区别,而网络上的很多人恰好分不清什么是贫富什么是不公平而混为一谈,将所有的富人都一网打尽再一杆子打死,这才是可怕的真象。 所以说我站的立场更加稀缺,不偏向任何一方,因为我是以亲身经历,所以任何人批不倒。 还有人说不管怎样,反正富人就是靠剥削穷人,就是坏人。 那么我请问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或者是中产阶级? 如果你是穷人,你怎么知道富人是靠剥削穷人的呢?所以说你应该是富人,你剥削过穷人,所以说你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将你的财富分给需要的穷人,以赎你的罪过。如果你是中产,那么你也是穷人眼中的富人。所以你自己都没搞明白,稀里糊涂掀起滔天巨浪燃起熊熊烈火,最终把自己浸在水里熬架在火上烤,你怎么办呢?等着你的是无尽的苦难,甚至是天遣,大自然的惩罚。(共享文化艺术许主今)

(0)

昆曲2021-03-24

中国人对于自己在群体中的利益有一个预想,即我能得到什么,当自己得不到时,也不要他人得到,如果他人要在群体中出头,则必定要去阻挠,要实现群体的平均性。 当一个人太出色时,群体中的他人就以为你拥有特权所以区别对待,不再把你当作圈子内的人。而一个人如果有任何区别于他人的行为,人家就会认为你“自外于国人”,打压你而把你当作外人对待。所以中国人做事情总是不敢以自己的原则为准,往往要看他人的表现行事。 及至今日,中国仍然有“仇富”的情结,有“共同富裕”的情结,还是“铲平主义”的残留。不能承认自己的局限,不能承认他人的长处,害怕的是自己无法与他人再结成可以“相对”的“二人结构”,无法使自己“安身”,这也是中国人的“儿童化”使然。(文:孙隆基)

(0)

书写2020-02-09

刘军宁:一个国家的制度与文化中的嫉妒含量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秦在其中,嫉妒的含量与文明的程度成反比。正如《嫉妒论》的作者舍克所言,“文明的历史,是经过无数次挫败嫉妒也就是制服嫉妒者而取得的成果。”每个文明都要过嫉妒关,尤其要过仇富观。如果说进取心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那么嫉妒则是妨碍社会发展的巨大阻力。嫉妒以要求公平的名义要求平均,但平均主义本质是反公平的。一个嫉妒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狐疑、彼此猜忌、互为敌手、充满敌意和冲突的社会。

(0)

MMJVMV2019-04-09

一个社会,让太多的人沦于经济的贫困,原本就是不道德的! 不道德的社会,所带来的凄惨生存状况,对底层人的心智伤害,是毁灭性的。 ——首先是短期行为固化,养成了占小便宜的痼疾。一个馒头虽然不值钱,但穷人的时间更不值钱,还有不值钱的是穷人的体力,穿越半座城市吃免费馒头,这对于穷人来说,是无可抗拒的诱惑。 ——再就是受人白眼日多,一颗心早已生出老茧,不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温暖。居然有人免费送馒头?骗谁呀,肯定是从环卫公司拿了钱,专门给环卫工的福利……这种主观的臆想如霉雾般散开。心智伤残的人,原本就无力分辨臆想与现实,不假思索的信此为真,理直气壮的要领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血汗钱。 ——底层的人,一生中咸少遇到讲道理的时候,他们的活命钱,对别人来说只是湿湿碎,不值一哂。司法系统出于成本考虑,更愿意选择让底层放任自流,这里流行的是暴力法则,嗓门粗,力气大,就有可能赢,否则就会输掉。但馒头店主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以为穷人就是善人,所以才会在遭遇到侮辱谩骂时,委屈到了崩溃泪奔的程度。 ——底层的人,面临的是巨大的经济亏空与心理黑洞,古人说救急不救穷,就是因为长期的底层思维,已经丧失了进取的能力,无论如何帮助他们,都难以让他们实现心理自立。所以你的善行,在底层并不总是收到乐观的反馈,相反,你今天的付出,不等到明天就已经被遗忘。这却是底层的常态。 ——底层之人,多数没有什么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导致了他们或有一种经济营建能力差,但破坏能力强的可能。所以德兰修女才会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可不管怎么样,你还是要营造。这可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是经历过惨痛教训的铭诫。 总而言之,贫穷不仅仅是一种低质量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意味着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缺乏进取意义的生存哲学,一种自我封闭充满怨恨的思维取向。唱歌的可以不负责任的哼一曲,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但一点点爱是不够的,贫穷是个黑洞,会把缺乏智慧的善心,吸引进去绞碎,非但没什么效果,反而让更多人,变得冷硬起来。

(0)

FGD.TRGS2019-02-04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财富应该被视为源于创造的,而非源于掠夺的;财富的流动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奖品,而非权力操纵的赏赐;积累财富的人应是大众效仿的对象,而不是人民的公敌。否则,结局必然是回归贫穷和动荡,这已经被历史和现实无数次的证明。 财富守恒定律是一种对现实的扭曲理解,仇富本身也是一种假象,本质上是对各种“黑色”、“灰色”收入的否定,当我们制度土壤和人文环境中,富裕的原因不再是贪污腐败,官商勾结,偷税漏税,走私,恶意炒作,内幕操盘的时。人们会意识到,一个人因为创造财富而富有是值得尊敬的。弗里德曼说:“自利理性就是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能力”。能够最大化穷人的利益的不是消灭富人,而是让更多穷人成为富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多学一点经济学,向市场中的成功者多学习。

(1)

bfghfjhf2019-01-26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无差别的“仇富”、“仇官”,而现在,那些靶子甚至瞄准了一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伟大的英雄就不能沾染半点铜臭味,科学家就不能通过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实现盈利,否则就是“利欲熏心”! 在物理学史上可以和爱因斯坦、霍金并列的杨振宁教授,在一些无知小儿的眼中,成了“贪图祖国待遇”、“倚老卖老”的人。 丁香医生前脚刚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穿了“权健”集团的恶劣把戏,后脚就要因为售卖所谓的天价鞋垫,被信口开河的小人说成“露出獠牙”。 还有那些随意用英雄烈士作为戏谑对象的段子手、大V,无不是网络暴力背后最丑陋、最卑鄙的小人。 我们常常呼唤,这个社会需要英雄,这个时代需要人才。 但扪心自问,人们是怎样对待这些曾经用一己之力推动国家发展的人的? 都说,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而现实呢?雪中送炭者寥寥,落井下石者攘攘。

(0)

bn2014-07-28

 慈善文化较为成熟的美国,正成为一些中国富人行善时的优选项。不同于“首善”陈光标的闹剧,地产大亨潘石屹与张欣夫妇在美国撒下的可是真金白银——据@新京报24日报道,潘石屹、张欣夫妇不久前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9300万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   潘氏夫妇赴美助学的行为,毫无悬念地在网络上引发激辩。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在微博撰文,痛斥潘石屹“富得忘记了自己的皮肤是黄的”,认为他不应在中国土地上获得暴利然后捐给美国大学。与@姚树洁同执一词的批评者,大都觉得潘石屹捐出的9300万元是“中国房奴的血汗钱”。其暗含的逻辑似乎是这样的——你赚了我们的钱,怎么花就得参考我们的意见。   那些自以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阴谋论者,不会错过任何兜售“高见”的机会。大连网友@殷晓耕一口咬定,潘石屹这样精明的商人一定不会做亏本买卖,“有了这笔钱,潘石屹的关系户子女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读美国名校了”。据说家族捐赠确实会令亲属更容易获得入学资格,以前也听说有些土豪会打听“捐多少钱能让孩子上××大学”,但花9300万元买一张哈佛“门票”,这事儿真靠谱吗?   面对为何不帮扶中国学校的质疑,@潘石屹随后通过微博回应称,与哈佛设立的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们”。此番回应没能平复争议,反而招致了更猛烈的质疑。有不少人引述媒体公开报道称,美国大学如今越来越像培养精英的超级俱乐部,在优秀学府上学的大学生中,大约只有3%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那些能去哈佛大学留学的学生,有几个是家庭贫困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众多普通网友炮轰潘石屹时,一些“大V”反而对潘氏夫妇的选择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广东卫视主持人@李佳佳Audrey通过微博声援潘石屹,“当下中国阶层板结化,寒门再难出贵子,帮能被哈佛录取的卓越贫困学生免除经济后顾之忧,多打开一扇门,有何不可?人家帮本科,你说为什么不帮研究生?帮了研究生,你要不要说还有中学小学?说最容易,行动很难。”   原搜狐公司副总裁@刘春也发布微博支持潘石屹——“他帮的是中国孩子,他帮的是中国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帮的是中国贫困家庭的优秀学子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好事你都批判?”经济学家@王福重忍不住跳出来,替潘石屹回答为何不将善款捐给中国的大学——“很简单,中国的大学不是大学,它们不缺钱,缺的是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捐钱给中国大学,与大学精神不符。”   网友@雨林笔记对此事的理解,颇有深意。“1.潘石屹捐款给教育,本身已有极大贡献;2.不捐国内,因为在内地发家的潘富,深知其因;3.不捐国内教育,因他亦知中间问题;4.不捐甘肃,内地省份问题,潘出身于此比谁都清楚。”其实,也不能说潘氏夫妇不关心国内教育,至少SOHO中国基金会此前参与的公益项目,就包括在甘肃、青海等地建学校,为农村学校培养教师、修建厕所等。   如果细究那些热衷慈善者的人生故事,不难找到一些“伏笔”。比如潘石屹对甘肃、青海等地农村教育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在甘肃天水农村长大的“放羊娃”。不过,在与哈佛设立助学金这件事上,起更关键作用的是潘石屹的老婆张欣。此前,@SOHO中国官方微博明确提到,设立助学金是为让更多优秀人才顺利完成学业,“张欣当年也是一位受人慷慨捐助的幸运儿”。   关于此事更多细节,可以在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所写的《张欣的CEO生活》一文中找到——张欣幼年时家贫,曾在香港一家服装厂流水线当过5年计时工。1987年,她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带着一口炒菜锅、一本英汉字典,只身前往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学习经济学,随后又到剑桥大学攻读了发展经济学。   受助留学的经历,改变了张欣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她对教育和慈善的观念。“如果没有资助留学,就没有当年的胡适。如果没有给贫困学生的资助,以后的胡适就只能来自富二代。我们的助学金就是要改变这一现象,让更多贫困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在质疑者抓耳挠腮猜测潘氏夫妇捐助哈佛有何动机时,这对夫妇已经用更高的境界和情怀,默默地拉近了自己与那些真正的慈善家们的距离。   围观网友的论战后,网友@村口的聋猫想到了另一个人——2010年捐888万美元给耶鲁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张磊。当时,张磊也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很多人都质问他为何不将钱捐给中国。但在去年人大招生处长蔡荣生涉腐上亿元被查后,很多人突然对张磊的选择多了几分理解。   “只要是捐款,捐给谁都好。比尔•盖茨也捐款给中国人,没见美国人在后面说三道四。”网友@赵小墨V的这句话,发人深省。或许,等哪一天中国人不再对潘石屹们做道德绑架的时候,中国慈善才真正算成熟。(转载:易艳刚《“潘赠”风波》)

(0)

停留2014-07-08

其实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仇富的心理,在现实的社会里,像在我们中国,经常会出现一些富二代,官二代凭着自己有钱有权,就欺负穷人家,看不起穷人家。这种现象,其实最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公众的愤怒,但是并非所有的富人都会被仇视,如果富人是靠自己的实际能力发家而不仗势欺人,我想中国人不会那么仇视富人;但是那些本无实力,靠着父辈的关系和家庭的背景上位还欺凌弱小,我想谁都受不了,仇富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毕竟中国人的优秀传统美德还是存在的。中国自古以来,贫富差距都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现象越趋明显,当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再也忍受不了贫穷,而富人却越发嚣张时,仇富也是不可避免的。

(0)

停留2014-07-08

其实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仇富的心理,在现实的社会里,像在我们中国,经常会出现一些富二代,官二代凭着自己有钱有权,就欺负穷人家,看不起穷人家。这种现象,其实最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公众的愤怒,但是并非所有的富人都会被仇视,如果富人是靠自己的实际能力发家而不仗势欺人,我想中国人不会那么仇视富人;但是那些本无实力,靠着父辈的关系和家庭的背景上位还欺凌弱小,我想谁都受不了,仇富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毕竟中国人的优秀传统美德还是存在的。中国自古以来,贫富差距都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现象越趋明显,当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再也忍受不了贫穷,而富人却越发嚣张时,仇富也是不可避免的。

(0)

黄春茹2014-07-04

中国人不仇富。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能看到各种晒名包,豪宅。对于大多的平常家庭,我们都一笑而过。这种新闻,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不管他们富可敌国还是如何?真正能够引起我们仇视是不是富,而是不和道德的富。绝大多数人们都尊重白手起家的富人。比如李嘉诚。我们不会仇富,相反还会以其勤劳致富的精神不断的鞭策自己。再反观如今不少“富二代”,拼爹或飙车,这些行为可见,我们不是仇他们的富,仇的是他们披着“富衣”下的不耻行为。

(0)
1 2 12条信息

任一新2014-12-25

“有钱就任性”的说法近日走红互联网。唐山超豪华的婚礼、一位大学生优秀创业者宣称要拿出1亿发奖金、上海著名收藏家刘益谦花3.48亿买唐卡,这些取向上截然不同的一掷千金都被网民送出这样的评价。“有钱任性”似乎包罗万象,它让中国社会对“有钱”现象大幅摆动的态度又多了个管窥点。   有钱任性,这不太像是个“仇富”的表述。它有很强的调侃味,赞成或反对的价值评价不是它唯一的内容。它的感情色彩是打了折的,加入了对社会财富鸿沟的客观认识。它不失为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流行的对富人现象最温和的表述。   贫富差距在对公平有着执著追求的中国社会里永远都是敏感的。一方面缩小这个差距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富人与社会

(0)

俞丽莎2014-10-31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 “现在不少人只注重对身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认为身体没毛病就很健康,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室主任李韵说:“健康

(0)

温家宝2014-10-23

时下,民间和网上流行着一句话——羡慕嫉妒恨,也往往能从电视中听到这句话。   羡慕、嫉妒、恨——在我看来,这三者的关系,犹如水汽、积雨云、雷电的关系。   人的羡慕心理,像水在日晒下蒸发水汽一样自然。从未羡慕别人的人是极少极少的:或者是高僧大德及圣贤;或者是不自然不正常的人。   羡慕到嫉妒的异变,是人大脑里发生了不良的化学反应。说不良,首先是指对他者开始心生嫉妒的人。由羡慕而嫉妒,一个人往往是经历了心理痛苦的。那是一种折磨,文学作品中常形容为“像耗子啃心”,同时也是指被嫉妒的他者处境堪忧。倘被暗暗嫉妒却浑然不知,其处境大不妙也。此时嫉妒者的意识宇宙仿佛形成浓厚的积雨云了,而积雨云是带强

(0)

唐笑52014-09-23

细看大千世界,回想生活种种,得与失就像是置于天平两端托盘中的物品。如一旦取出一端的物品,另一端就会下坠。如此可见,得失相依,逢多必少,这就是生活的原本,也是世间万物的自身规律,如同春华秋实一样不容违背。   前人有言:“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又怎可能拒绝暮鼓?”所以,心宽一寸,路宽一丈。生活需要的只是一种态度,得失需要的只是一种心境。聚散离合,忧患得失,也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因此,得失两难全,取舍需三思。做到凡事不必太在意,凡事不必去强求。以随缘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得失,就是人生至境。   一生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个“争”字所纷扰,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