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要融入世界,必须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法治管不到的地方,再讲求仁义礼智信?

发布日期:2023-11-04    浏览次数:752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更好地融入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无时无刻不在积极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艰辛的,但也是硕果累累的,在如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在世界局势变幻莫测的背景下,中国要真正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融入全球,艰辛之路还要走很久,要想走得顺畅,走得自由,那就必须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规则)。如今的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法治经济,要督促一切经营活动符合国家乃至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引导组织企业良性发展。面对外资恶意侵入,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而法治管不到的地方,再讲求仁、义、礼、智、信吧。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世界 法律 市场经济 仁义礼智信
赞同(2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杨德林2024-03-05

帝制推翻后,近代以后的政府需要在不同时期提出新的道德规范。1912年,民国政府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立国之本,前四字见于孟子,后四字见于管子。孙中山是个革命家,可他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传承转化。如忠孝,孙中山很讲究忠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能提倡忠君,但可以忠于民、忠于事,为了事业的成功,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便是忠。我看孙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现代的传承转化。他认为古时候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民国成立以后,没有皇帝,但还是要忠,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效忠。这就是孙中山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后来孙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不能忘记存在的共有道德,新的道德规范必须传承转化古代道德,不能完全另一套。孙中山曾经讲过:“因为我们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国家虽亡,民族还能存在,并且还有力量同化外来的民族。所以宗本及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群体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复起来。有了固有的旧道德,才有固有的民族地位,这个固有的民族地位才能恢复。”他十分重视固有道德在今天民族复兴中的地位。 孙中山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又加上“礼义廉耻”加以提倡。比较之下,礼义廉耻更侧重个人道德。孙中山提倡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结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忠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都不是个人的。这12个字成为国民政府提倡的主流道德,也是传承中华固有道德的一种方式。作者:陈来

(0)

柳裕森2024-02-15

我们不能以己度人,因为西方文化总体上是畏威而不怀德的。资治通鉴有一段唐太宗论述: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意思就是说,这些落后不开化的小邦小国,只相信武力威权,不懂得或者不会感念恩德恩惠。 大臣魏徵则进一步说: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贞观政要》)。意思是说,这些宵小之徒,如果比你强大,就为匪做盗,欺压劫掠你;如果比你弱小,就趴地上装孙子顺从你。他们不懂得恩义,只认拳头,这是他们的天性。 这个解释得非常好,你看日韩文化底层基本上来自中国、却没有对文化母国友好,反而是西化的政客对美国服服帖帖,对中国呲牙咧嘴的。菲律宾我们前几年帮助他们,现在又反咬一口。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对我们一些合作项目也经常出尔反尔,来回横跳。这些都是深受盎格鲁萨克逊团伙海盗文化毒害而变得不懂知恩报德的。 因此,随着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大,我们今后可能需要适当使用我们的力量。让伤害我们的人也会被猛烈的反击而感到切肤之痛,这些事情多了,对方就知道好歹了。前HR随笔

(0)

梁云峰2024-02-14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弊端是缺乏法治观念。在诸子百家中,法家讲法治,儒家讲德治。法家一度取得优势,但是因为过于刻薄寡恩,法家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失势。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施行的是“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调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概念和性质上分析,道德是一般行为规范,而法律是高级行为规范。因此,法律是最大的道德。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最重要的是国家机关首先要严格守法、执法。 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而我国古代以儒家的“礼”作为事实上的“法”,抹杀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区别。法律规范具有严格的逻辑结构,即使是圣人制订的“礼”,也不具备法律的严密性。因此,“以德治国”本质上还是“以人治国”。“出礼入刑”混淆了民法和刑法的区别,“原心定罪”败坏了刑罚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盛产“潜规则”的国家。所谓潜规则,就是不能摆上台面的规则,即法律、规章制度和明文规定之外的规则。潜规则盛行是整个社会缺乏法治观念的体现,严重败坏了公共秩序和社会道德 。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大弊端: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国家试图一一进行纠正。平等性写进了宪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法治国家建设。但是这些糟粕文化的残余依然存在,真正克服它们还需长期的努力。( 高山西月说 ,作者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历史学博士)

(1)

老鞠2024-01-30

肯定没问题[合十] 愿祖国太平又繁荣昌盛[合十][合十][合十]

(0)

菊君2024-01-06

照理说,东方国家谈不上物质文明,应该不致于陷入这块泥沼。其实不然,一方面固然由于生存在现实的世界,弱肉强食,没有经济实力的国家,只有任人摆布;一方面也由于贪图物质上的享受,抛弃自家宝藏,迷途忘返,其可哀可虑,更有甚于西方国家。 鉴于此,美国有许多先见之士,都认为今后世界局势,能补救西方文化在科学文明发展上的缺点,并作为西方宗教、哲学振衰起弊之良药的,只有东方文化的复兴。…… 东方文化的结晶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近年来,西方人研究东方思想,常归于禅学;最近,追索东方的科学精神,又趋向于儒、道两家同源的《易经》。事实上,佛家明心见性的智慧,道家有全生保真的修养,与儒家立己立人,敦品励行,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如能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必能补救科学思想的不足,拯救物质文明的所失。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泛言》(东西精华协会宗旨简介)

(0)

刘飒2023-12-26

“道”文化的核心准则:依道而行,无为无不为。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东周初期,国家分裂的风险已经存在,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相继争霸,周天子建立的“礼法”制度已经崩坏。老子看到民不聊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不忍心老百姓在诸侯争夺利益的受尽疾苦,但也无力恢复周天子的“礼法”,于是他在周朝的“礼法”之上,发现了“道”,作为最高标准,而弘扬道的方式就是“无为”。他通过这种思想,意在告诉乐于争霸的诸国国君们,“不要再争了,礼法坏了,不要紧,因为礼法本来就是周天子最初设计出来的”。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他的意思是说,凡人为设计的都要不得,依道而行,顺道而为,而不要乱为。 “道”在哪里,怎么发现它,老子提供了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去欲”才能达到,至于如何去“人欲”,老子说要静心、修身等,也因此后人一提到“道”,就会想到“修道”。而这个“修”,只不过是心理从外向内,从意识向心力逐层寻找的过程,一般人根本难以做到,甚至觉得道就是一门玄学。 古代的中国人,因为缺乏科学,他们不知道老子说的“道”实际上是容纳“科学规律”、“人的社会规范”和“认识能力”在内的“客观存在”,相当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它又比“绝对精神”平易近人,因为“道不远人”,一般人“日用而不知”。老子想用“道”约君主,不要随心所欲。而对于一般人,老子又想通过“道”,试图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国”,也因此老子的“道”思想实际上也是治国安邦之道。李鑫淼3

(0)

梁仔2023-12-21

按作者的说法,得自建符合发展潮流的国际经贸体系,米国又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本周集体学习,聚焦涉外法制体系

(0)

漫步金星2023-12-19

加强国家各行业的法律法规细致化。提高人们的爱国的民族精神思想。使国人都有对国情认知。明确国家民族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0)

润爱德华2023-12-14

就在昨天,最新一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就是其中关键一环。 道理很简单,两条道路至少在目前有限资源下,矛盾可以暂时、局部缓和但难以根本化解,它们就是要遏制,我们就是要发展,退一步绝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有致命的软肋,而吃饭是最不能出任何问题的,其他所有的障碍,在我们正在不断增强的实力面前,不过是早一点晚一点就能解决的,但吃饭不可能说以后再吃。 有些人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总要去论证、质疑国家战略合不合理,有什么合理呢? 如果真的讲合理,在美国看来,凭什么百废待兴的中国能在朝鲜战场打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什么在没有外部技术支援下,硬是搞出来了“两弹一星”,近些年还在一些关键领域后来居上,反而成了全世界的领军者。 讲故事才需要逻辑,现实干就完了。 国家的决策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未来的郑重宣誓,这是整个国家必须完成的军令状,会有无数人用血与汗打破所谓的“不合逻辑”。镇长本人

(0)

ssfbffvfg2023-12-02

我现在对你们重新提出中国儒家孔子一系的《大学》,对照历代历史的现实演变来讲,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是仁义博厚,恪守宽容忍让,希望天下人类,真能达到和平共存的世界,既没有侵占其他国家的利益,更没有压迫其他民族的野心,同时也没有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狂心。我们具有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辱负重的文化根基,也绝不甘愿接受不合理的侵略和压迫,虽然在极度的艰苦危难中,也必然自强奋发,终于做到以德化人,以礼让相安为志。 总之,这次讲述《大学》一书,引论比较庞杂,其中的原因,主要的是以三千年的中国文化来印证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内圣(明)和外王(用)之道,也就是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道。它是做人之学的重要纲领,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人,以及如何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圣人的余事,内圣(明)的发挥而已。我希望通过这次原本《大学》的讲述,还它本来的面目,也希望中国人了解本国的文化精神,开拓未来要走的道路,并正告一些存有成见、偏见,或居心叵测的外国人士,能够知道中国文化的精神,以及我们的民族性。如果能够有助于这个地球上各国家、各民族的互相了解,减少误解,而互相交流融会,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繁荣,这正是这次讲述原本《大学》,也是我数十年来所祷祝的心愿。 ——《原本大学微言》

(0)
1 2 1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