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户籍改革如何推动教育公平?

发布日期:2014-08-13    浏览次数:1663

  

连日来,户籍制度改革牵动无数人的心,因为它带来的将不仅是城市和农村称谓上的变革,更预示着城乡人的命运可能由之发生的改变。在户籍制度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福利,而城乡教育间的差别正是其中之一。

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合理确定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清理、取缔不合理“门槛”,努力提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并在下一步督促各地完善和落实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保障考生在输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和录取。这些政策致力于实现让随迁子女都能无忧入学这个终极目标,是户籍改革中最能解决迁户的后顾之忧的举措。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优质教育权利,是呼吁已久的难题,如今户籍制度改革将能够有力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要户籍制度改革为教育公平带来具体的推动,还需要在政策细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户籍 教育 公平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07)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郑程2021-09-26

我只想说,孩子同校的一个成绩普普通通的孩子,高三时转到贵州,轻轻松松考上了清华,而跟他成绩相当的孩子在浙江,想进个211大学都难。讽刺的是,这孩子居然还来参加我们这边高中的高考嘉奖典礼。试问教育的公平何在?

(0)

郝军玉2021-08-23

王晶华:为什么说对穷人的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呢?因为,我们普通民众,本来就收入微薄,在之前的“ 人人报补习班、网课 ”的大环境下,别人有钱的,都是报一年10万、20万的辅导班。人家请的都是名师,高价聘请来的,那自然是有效果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效果当然显著。在这些高薪的名师眼里,高考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简单来说就是,考试内容已经高度“ 可预测 ”了,这里说的“ 预测 ”,不是押题,而是说你可以按照一定的套路,专项练习,不断精进,或者说叫“ 定向训练 ”,更合适!!将每一个高考占比的知识点,按照时间来划分,花一百个小时、花1000个小时,定向训练!专门为高考而生!这种专门为高考而战的“ 名师战法 ”,我们穷人根本上不起。。 我们普通民众收入微薄,报不起这种一年10万,甚至20万的“ 学费 ”!顶多只能报1000,2000的,最基本的那种补习班。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即使我们再怎么拼命“ 鸡娃 ”,也很难考得过别人!!特别是!培训机构高薪将我们各大学校的“ 名师 ”,好老师,挖走了之后。我们的孩子更是难以跟别人抗衡。如果不治理,继续延续下去,最后会如何?? 很明显!演化到最后,其实就是一小部分天才和城市中产的孩子垄断名校,毕竟中产的普通孩子和县城的普通孩子,接受的教育本来就都不一样,人家还天天有一堆名师辅导,等到了高考,他们放一起考,你说结果会是什么样?所以说!鸡娃模式,培训机构用高薪将全国各地的“ 好老师 ”全都挖走,对于我们穷人的孩子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 任知不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学校反而成为了摆设,教育、培训机构反而成为了真正的学校。穷人的孩子再难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

(0)

阿枫2021-08-15

花力气,想办法,真正做好公办教育,才是王道。教育公平的主战场是公立教育。是资源均衡,师资均衡,选拔均衡,学考均衡… 教育公平关键还是取消重点学校等等评选,各学校的拔款要均衡,当然偏僻和贫穷地区学校要多给钱,扶持发展。相信没有钱的收入,各项挖空心思的培训、竞赛、评选也就少了。其次是生源平等,不许拔尖,就近入学,竞赛和各项等级考试不得和招生相挂钩。最后是师资公平,规定年限,老师一定要在辖区内流动交流,这三点落实了,相信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当所有的均衡都均衡的时候,因为有高考,还是会有人想补课,自然会有补课班,因为人总是不甘落后的,特别是家长。

(0)

博冽2019-08-17

合理的人口流动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才交流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为实现公民的择业、居住以及迁徙自由,国家正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人口的正常、合理流动,中国未来的人口管理制度将更灵活,更理性,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将首先加大财政保障,努力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其次,规范支持民办学校。在有需要的地方,可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让民办学校承担一部分随迁子女教育任务。对专门的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在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其办学质量,规范其办学行为。三是落实异地升学。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对于不符合输入地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输入地和输出地要加强工作协调配合,保障考生在输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和录取。

(0)

杏仁2017-09-20

教育对于扶贫开发是基础性、长远性工程。只有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帮助贫困人口提高能力和素质,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意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板,必须下大力气补齐,帮助更多农村孩子成长成才,从根本上、长远上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包括提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是办学条件,软件主要是师资力量。

(0)

Maryu2014-08-21

●城乡分隔户籍管理制度,是产生不均等公共服务的重要根源,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无疑将为经济增长增加动能   ●上世纪60年代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50%,但发展却相对缓慢,饱受“无序城市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杨丁淼、王建华)江西宜春的余建国从20多岁起离乡务工,“漂”了10多年后,他终于把家安在了安徽铜陵。   是一张薄薄的“居民证”促成余建国做出了这个厚重的决定。   2011年铜陵市开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安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截至目前,铜陵全市74万户籍人口已全部登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   这种改变绝非以统一的“居民证”替换区别城乡户籍的户口簿那么简单,更是教育、医疗、养老等附着在户口上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的平等。   2004年余建国带着两个孩子来铜陵做生意,为了儿子入学,他四处托关系还得缴纳一笔不菲的借读费;小女儿患上肾炎后,为了享受原户籍所在地医保,往返路费和医疗费加在一起花了1万多元。   如今,因为获得了居住证,余建国一家和铜陵市居民开始享受着同等待遇。   越来越多的人和余建国一样,为铜陵的户籍改革所吸引,这也为原本人口就少的铜陵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供给,成为提振经济的关键因素。   在全国性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铜陵,始终稳居安徽省人均GDP首位,并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速。   国务院近期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传统的城乡分隔二元户籍制度将被终结。   分析人士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成为激发中国经济新一轮改革红利的关键抓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其重要表现之一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城乡分隔户籍管理制度,是产生不均等公共服务的重要根源。长期以来,一纸户口簿之差,让城市居民享有相对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更容易获得良好就业、晋升机会和卫生、健康保障。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无疑需要政府付出极大的经济成本,但也有相当大的经济红利,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规模扩大的硬贡献,以及人力资本优化及再配置释放的新一轮人口红利软贡献。   “一亿农民工进城,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交通、电力和燃气等基础设施,这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化解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   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说,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中国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   从2012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已经从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高速阶段转入8%以内的中高速阶段,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速度换挡”。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也将相应加快,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无疑将为经济增长增加动能。据金融投资机构东方证券测算,2014年到2020年,户籍改革的推进对GDP增速的拉动平均每年达1%左右,对GDP总体贡献率将达5%。   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牵涉的城镇福利、社会保障和土地利益等,导致过去30多年,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生活习惯、消费模式上都未能真正转变为市民模式。   “未来6年如果把这8%的新增城镇人口加进来,那将进一步释放出达3亿左右人口的消费潜力。”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   城市人口聚居为规模化工业生产乃至未来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无不发轫于此,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明显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通过降低社会劳动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拉长人口红利期。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说,人口流动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廉价”的劳动力,更是智慧和创新能力的流动,最终实现人才的聚集和产业的聚集,从而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强大动力。   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条腿同时迈进的催化剂,它析出农业人口,加快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又反过来为城镇提供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原料,保证城镇化稳步健康进行。   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城市将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心,但中国应该在此过程注意避免“拉美化”。上世纪60年代,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50%,但发展却相对缓慢,饱受“无序城市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   经济学家成思危说,中国必须认真吸取拉美教训,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到城市。(转载:杨丁淼、王建华《户籍改革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0)

谷中2014-08-18

首先,应清理、取缔随迁子女的不合理“门槛”,目前政府主要采取采取‘两为主’的政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近些年,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教育保持年均百万人以上的增长,截至2013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1200万人左右,这些随迁子女超过80%在公办学校就读。其次,应该统筹推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做好双向流动,让随迁子女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无忧入学应是终极目标。只要是学龄孩子,学校就不应以‘证件不全’等条件把他们拒之门外”。最后,政策细化,让教育公平真正成为现实。接下去,教育部将加大财政保障,努力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规范支持民办学校。在有需要的地方,可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让民办学校承担一部分随迁子女教育任务。对专门的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在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其办学质量,规范其办学行为;是落实异地升学。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对于不符合输入地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输入地和输出地要加强工作协调配合,保障考生在输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和录取。

(0)

欣欣韵荷2014-08-18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公民只要拥有一张身份证,就能在就业,医疗、保险等需要本人身份识别的领域自由使用。有穷富男女之分,没有城乡之别。本来户籍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城市郊区农工商的就业的区域划分,但是长期以来,却成了一种城乡农村城市的贫富歧视和资源分配不公的合理挡箭牌。近两年,取消户籍制度的民生呼声此起彼伏,终于在今年的七月,有利于打破城乡户籍坚冰的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里的条例正式下发基层。为今后越来越多的城乡资源一视同仁,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共同发展城郊经济,百姓同等得到实惠,建设越来越强大,美丽的国强民富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户籍制度为教育公平,城乡百姓医疗社会保障带来平等权利的同时,也需注意,强化均衡不同的城市乡村所处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强弱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富裕的一些省份,如广东,邻近经济发达的国际著名的金融发达的地区香港,比如山东,拥有泰山蓬莱等仙境如画的旅游资源。还有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北湖南等地,GDP也不可小觑。这些坐拥“坐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富裕乡村,有无城市户籍?是不是农村户口?差距还是不会很让人揪心、纠结的。因为上述比例的这些城市乡村,其本身的贫富差距不大。恰恰相反,有些经济特区的原农村户籍居民的生活,还远远比一些相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城市户籍人口的水平更充足一些。

(0)

sakura2014-08-18

事实上,城乡教育差别也推动了户籍改革的形成,因为城乡的各种资源分配不公成为农村人希望进城的动力来源,而户籍制度则是保障了原本就在城市生活的市民的基本利益。在城市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然要首先保证市民的基本要求,然后才能去满足农村人。户籍制度改革虽然有利于平等,但却对市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一定挤压。另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必然应先从小城镇开始,最后才能实施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因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许多小城镇的结合,在细化政策方面应多参考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

(0)
1 9条信息

赵素华2016-01-04

 距国务院去年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一年多了,户籍改革还面临什么样的阻力?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上周一项调查显示,最大阻力在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病难以解决(52.7%),其次是地方政府缺乏改革魄力(36.4%),第三是相关政府部门执行力度不够(35.2%)。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涉及数以亿计庞大人群的大迁徙,也关系到城乡两个群体的利益分配与调整,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反复,并不难理解。而在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有求稳的诉求也很正常。但如果一味得过且过、能拖就拖、被动应付,甚至无所作为,延续以往的惯性思维,显然会错失改革的最佳时期,使得问题越积越多,

(0)

Kate2014-08-22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的常住人口分别达到1961.2万人、2301.92万人和1270.1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比分别是36%、39%、38%。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直接缓解了特大型城市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但外来人口的持续快速涌入也使得特大型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始终跟不上外来人员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实有人口的需求、医疗机构人满为患、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同时也导致特大型城市运行与管理面临较大压力。 作为特大型城市,在人口迁移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教育公共服务不能仅仅以户籍为依据,必须考虑逐步向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外来常住人口覆盖。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人口管理制度,根据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