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多读经典名著,社会浮躁也许会少?

发布日期:2015-01-06    浏览次数:4711

  

  21世纪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节奏的生活方式带进了更多浮躁的气息,阅读也难以幸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件变得快餐化、口语化、情绪化,甚至恶俗化,碎片化阅读更是让思考缺失。对于治疗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读经典名著或许是剂良药。

         “阅读经典,虽不能避开现代都市车马的喧闹,但至少可以在我们的心中修篱种菊”,作家陆春祥如是说。经典名著,往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其价值超越时代。读经典名著,是一种文化滋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驱动力在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里,我们需要这种内在力量的支撑,而坚持对经典的阅读,能很好地调节和平衡生存与生活的压力,培育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与精神特质。所以说,读经典名著的人多了,社会浮躁会少一些,你同意吗?

相关热词搜索:经典名著 阅读 浮躁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91)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挺好听的2019-10-05

让孩子读名著,因为新课标要求孩子阅读的书目90%以上都是名著,而且名著考题更是全国各地中考乃至高考试卷中的座上客。 多读名著既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又能让孩子们在今后的考试中少失分,多得分。其实,不必把阅读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阅读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在于日常积累,习惯成自然!

(0)

UBFDHHRT2019-05-31

“连滚带爬”读各种书不矛盾,经典是需要精读的。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鲁迅,由于时代隔膜,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读,但总要有所接触。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是最了解中国传统、最了解中国人的。他很敏锐,目光犀利,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和体温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精神资源。 年轻人总是比较喜欢流行文化,这可以理解。但有一条,人不能光是消费,要有积累,要多去获取那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美的东西。“读书养性,写作练脑”,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应该有一个空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读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写作也不完全是为了锻炼文笔,主要是梳理思想,寄托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

(0)

fdggd2019-04-08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出了那么多“巨婴”?好多看起来又高又大,三十几岁了,一讲话傻小子一样,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教育严重地阻碍了他的心智发育。 当然,国家义务教育发下的教材也不是说不能教,但是好老师教“小公鸡跳三跳”,5分钟够了。小学生们一节课40分钟,剩下35分钟干别的。家长就该让孩子在课外读一些经典,给他一辈子打下基础。 作为学生,如果老师要教,没办法,你千万不要对抗老师,应付一下就行了,然后拿出时间来读一些有难度的书。人生就像走台阶,你要想每一步都走得很轻松,只能往下走,你要想往上走,那就必须每一步都要付出努力。

(0)

nuhe2019-02-02

在阅读的世界中,求知者摘掉面具,与古往今来的最优秀的人对话,与中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对话,在苏格拉底漫步的街市上沉思,在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边祈祷,听柏克讲起他的保守主义,听安兰德的教诲“我们不能把世界让给自己讨厌的人”。我们与他们同在,一本本经典就是一本本寓言,揭开政治的不义、小人物的抗争、先驱者的牺牲,述往事,思来者。在书斋中,我们是自由的、自尊的、强大的、快乐的,像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 世界上没有什么投资比买好书更划算了,一顿饭的钱,就可以获得伟大思想者一生的思考,汲取成功者最闪耀的经验,吸取千百万人用血泪学会的教训。名车、名表、珠宝,只能带来外表的奢华,只有书籍和思想,使人气质优雅、沉静有力,带来内在的高贵。

(0)

vgdfe182018-12-31

中国《共绘网》之道隐含于经典文字,就如同三维立体画一样,怎么能看出画中画?那就是看像不着像,视而不见像,眼睛视像而盲的时候,入心而得像。阅读经典如同此理,肉眼所见皆是执迷的后天人心,唯有打破人心的迷雾,才能以本心得见,即是“悟”,所见才是道。所以,看见经典又不见经典,不为读经典,只为透过《共绘网》文字感悟其中之道。如同观梨而不食,又怎能真正知道梨的味道?如果这样学习《共绘网》,那么由于心境不达,则悟道真,可能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学习《共绘网》,关键在于当下心定本源,即正心、德心,方能明经中之道。拥有正心,即是德,有德自有道,道因德而生,这就是体道悟道,这就是德、心的力量。在始终如一的正心之下,身体的潜能就会不断地得到开发。从细胞振动频率的提升、身体经络的打通、乃至身体各项退化的功能,都会得到修复而重新激活,各个意识的会越来越强,感觉会越来越通透,精气神的频率越来越,直至达到身体心灵合一,即“天人合一成圣贤”。在这个过程中,高频正心会逐步融化人心知见,比如会激活人体内的松果体,会打开人类固有但退化了的“多维空间之眼”(又叫“第三只眼”、“天眼”),能看见三维以外的无形物质和能量,能听见超频率的声音等等,此即智慧。

(0)

cghsytr65yh19882018-12-11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就会让人变得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为了让鲜花常伴于我们身边,让事业不断前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吧。

(0)

Gladys2018-08-29

同意。国家要加大投入建设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提高优质出版物数量,让书香走进家家户户。在社会上形成要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风气。

(0)

黄景豪2017-08-30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的经典之作渐渐失去了市场。然而,要提高汉语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必由之路。熟读经典对语言能力提升有怎样的作用?或许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能生动地说明问题:读书有什么用?就是当你出去旅游,看到天边落日余晖,雀鸟归巢时,你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鸟,真好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大量的阅读,语言能力提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章写得好,有人向他请教方法,欧阳修说:“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而现实中,中国人的阅读量低得可怜。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64本,美国正在开展每人年均读书50本计划,日本人每年读书44本。而中国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

(0)

ZSQ5252017-08-16

任何经典,总是活在当下,总是与一切时代同在,回答每一个它的读者所处时代必然会提出的问题,无论它们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对于一个真正有思想能力和发现能力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只有思维能力孱弱,缺乏足够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论语》或《史记》看作是过去时代的书。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表达的只是虚构希腊神话,而不是复杂的人类经验。没有一个真正用思想读书的人,会认为先秦思想家或古希腊哲学家只属于先秦和古希腊,而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0)

陈肖静2016-07-07

阅读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世界。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哈维兰所说:“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像优质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细微之 处”。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就是帮助我们看世界的眼镜,也是帮助我们看自己的镜子。读基辛格的新著,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世界秩序 “永远需要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间的微妙平衡”。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我们就发现了人其实有三个“我”:本我、自我与超我。走进伟大的著作,如与大师面对 面,借他们的慧眼更好地发现世界的奥妙,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0)
1 2 3 24条信息
1 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