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空已超出地球范畴,联合开发研究比单个强?

发布日期:2016-06-19    浏览次数:4576

  

       从100多年前,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始,冥冥之中便注定驶向太空是人类的伟大目标。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研究太空的热情愈来愈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也让全球人为之振奋。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1号”。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乘飞船环绕地球成功。2013年6月,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实现了对太空新的探索。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太空船近距离飞过冥王星,人类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冥王星的样子。人类一次又一次的走向太空,走向未知,走向科学航天实力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能力的象征,却鲜少有几个国家联合开发研究太空,为了缩减研究费用,集结强大研发技术《共绘网》建议世界各大国联合开发研究太空。太空已超出地球范畴,联合开发研究比单个强?您认为呢?请您建言献策、一吐为快。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太空 科研 联合开发
赞同(78)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周明伟2016-08-03

我建议在科学技术层面研究区域资源环境及其可持续利用、环境风险与灾害等问题,并从区域乃至全球角度更加深入地认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引领“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此外,通过建立海外科教中心区域联盟和国际科学中心全球网络,发起和实施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科学地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协同应对战略。

(0)

许锡龙2016-07-15

赞同。在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大多都有这么一条规矩:研究成果由参与国家(组织、个人)共享。无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还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大亚湾中微子振荡实验,成果均为参与成员共同享有。除了最直接的科研成果,参与大科学计划对于培养人才、提高工业制造能力、把握科技前沿趋势、优化科研管理水平等均能带来显著拉动。

(0)

周光权2016-07-01

我感觉共绘网的新理念深谋远虑。经济全球化时代,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合作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需求。瑞典经济学家马茨•威廉松指出,伴随人才和技术等更多创新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活动也日趋连接为一个整体,国际合作创新正成为继贸易和生产合作后,经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表现。科技进步让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采用、造福人类的速度日益加快。“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52年发现了电,理查德•特里维西克于1801年制造了蒸汽机车,但直到近100年后电和汽车才进入千家万户;第一部智能手机于2007年上市,而如今智能手机用户已超过15亿。”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凯近日撰文指出,若将1870—1970年视为人类实现了有线连接的“特别世纪”,如今人类即将迎来实现无线连接的“特别世纪”,生产率增长的极限只取决于创造力的极限。拓展创造力极限,让创新成果给人类带来新的福祉,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前行。

(0)
1 2 13条信息
1 2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