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世界上有普遍真理的人性观吗?

发布日期:2016-10-19    浏览次数:5829

     

          人性是人类讨论的永恒的话题,在中西方,人们对人性的论述大有不同。世界上存在普遍真理的人性观吗?

         人性善是华夏文明中的主流思想,孔子将仁归结为人的根本属性。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这种人性善的思想主导了中国传统文化很多年,直到现在,依旧影响着中国人的习惯、法律和世界观。在西方学者对人性的思考中,“原罪”是理论核心,人性是恶的,人一生下来就背负原罪的烙印,一生都需要忏悔,需要上帝的救赎。正是不同的人性观,使得中国仍保持了一种民族凝聚力,而西方总是具有侵略性。除了这两种人性观外,世界上存在普遍真理的人性观吗?请您发表真知灼见。
相关热词搜索:人性观 东西方
赞同(58)  |  中立(3)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IOIKYUJ2019-08-04

有网友这么说“鱼缸好好的,你却非要拿把锤子去敲,等敲碎了,你却说‘看吧,它一点都不结实’;TA本来和你好好的,你却非要说分手,当TA真的答应你了,你却说‘看吧,你果然不爱我’。” 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会找一个女人去试探自己的男人坐怀不乱,而是让自己的男人习惯拒绝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来坐怀;一个聪明的朋友,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出艰难的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的共同利益达到互利双赢。 诚然,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但是,人性和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区别。皮囊之下,浅探之下,已是鲜血淋漓,深探之下,则是白骨森森的。 在试探人性方面,连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都没给出答案,只能无奈地给出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如果非要试探,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毕竟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倘若无法奏效的话,只有两点原因:一是你给的诱惑不够大;二是他还真不够饥渴。

(0)

ufuj dnhs2019-07-15

.....看完常艳的纪实长文,掩卷沉思。对衣俊卿恨不起来,网友认为衣俊卿在中国当前的体制中绝对算是个相对的好人,吃过苦、下过乡、当过木匠,在体制内熬多少年,才出人头地。他好像没有贪污多少钱,支付常艳索要的一百万,是瞒着老婆,向两个朋友拆借应急的。 对常艳也恨不起来,不苟同网友骂她是个“病态坏女人”。在我看来,常艳有美好生活的梦想,有人性的优点和劣根,有女人的一切欲望。让我最感怀的,是她的内心深处,有善恶分明的判断、对自己的真实忏悔和良知,这是常艳人格的闪光点。 从人性角度去思考,常艳纪实长文,无疑是一部中国版的卢梭《忏悔录》。卢梭开篇写道:“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无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一个“好”字,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又是如此悲哀。 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如今,常艳博士“不要脸、不要命”的忏悔勇气,一点也不比卢梭逊色。当今中国,有谁还能像常艳一样真实忏悔?那些只懂得口诛笔伐的文人,有谁会撕开自己的心口,看看自己有没有卑鄙龌龊,欲望横流? 一个不懂哲学的人难以成为一名作家,而一个真正的作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哲人。也许,常艳博士的最佳人生定位,是一个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马列主义学者。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人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人满怀悲悯,那么,我们读常艳一丝不挂的灵魂,仅仅是读到体制,读到腐败,读到堕落,读到自私,还能不能读到更多的人性,更多的自己呢? 卢梭在《忏悔录》写道: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常艳的自我忏悔,也同样“世界上绝无仅有”,可谓是所有中国精英的道德镜子。

(0)

nfhdfttrhe2019-06-25

中国古代,主张人性善的思想家是孟子,主张性恶的思想家是荀子。人性到底本善本恶,这是一个非常深邃的话题,让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们争论不休,探究不止,然而,中国没有形成一贯的对人性的研究,这大概就是中国近代以来落后西方的重要原因。而西方,自柏拉图开始,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不断地思考、争论,直到大卫休谟,终于形成了系统的《人性论》,煌煌几十万字的巨著,直视人性的本质!《共绘网》不一定能够帮你买房,但真的是你人生的药方,更是你看清人性、看清世界的镜子!《共绘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是许多哲学思潮和观点的理论来源。

(0)

功夫2019-04-09

希腊哲学家K·阿克塞洛斯普曾说:“天下皆知,道德由社会产生……但人们却没有看到社会亦由道德产生。”由此可见,道德既是社会产生的结果,也是社会产生的原因。说到底,所谓道德就是一套社会交往的规则。 但这样的规则,至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称得上是道德规则:第一,道德的自觉性。它是自律而不是他律的依据,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求自己怎么做,而不是要求别人怎么做;第二,道德的自为性。道德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善的社会,因此道德本身就是目的。任何道德的工具化使用,都会削弱道德的力量。和道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律,法律是他律的,而且法律是一个国家统治的工具。道德和法律的另外一个不同,道德是提倡应该做什么,而法律是强制不能做什么。 从历史来看,道德观的建立有三种力量,第一来自道德哲学的思考,第二来自宗教的要求,第三则来自权力的规定。无论是东西方,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会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人的美德,什么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我们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近代的休谟和康德,都探讨过道德问题并对文明的进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道家和儒家是两个主要的思想资源,但儒家由于其更入世的态度而比道家有大得多的影响力。

(0)

IKYKJJG2019-01-31

我们应该承认,确实有极少数道德高尚,不追求私利的人,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如果以这些人为标杆,去鼓励,乃至强制人们做“好人”,则是无视人性的基本常识,并以强制的方式对人性进行改造的一项“伟大实验”。这种意图“造就新人”的运动,不仅妄想,而且残忍。因为它试图彻底除掉人性固有的自利(包括将那些“不高尚”的人彻底消灭)。历史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那些把人间带往地狱的悲剧,往往源自想把人间改造成天国的美好愿望”,然而“人性亘古不变,人性不可算计”。

(0)

陈雁雁2018-02-26

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悲剧,它所展现出的人性之恶,值得我们永远反思、警惕。而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受害者,我们无疑需思考更多,需要思考国家的强盛与捍卫民族尊严的关系,更需要从中引出教训,明白悲剧并不因为已经发生便将彻底死寂,一旦自己丧失警惕、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耽于逸乐的人群就将成为下一场悲剧的受害者。我们之所以将南京大屠杀这桩具体历史事件上升为纪念日,是因为其中的教训具有普适性,作为受害者的我们需要痛定思痛,作为灾难制造者的日本民族更应该积极检讨,只有这样,它才能逐渐以正常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之中。南京大屠杀于我们自然是耻辱,可对于杀戮者,何尝不是更高意义上的耻辱与警示呢?那些怀疑纪念南京大屠杀意义的人,他们主张忘记过去,却不知道日本右翼分子恰恰利用这点为所欲为,随时可能将世界重新拖入战争的火坑。想到这些,我们还能说南京大屠杀与自己没有关系吗?

(1)

逸公子2018-01-24

大家好,我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我认为的人性观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人性即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万物生灵皆有佛性。那为什么会有人说人性善性恶呢,我认为人性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只是人的六识在历世轮回中沾染到了灰尘,所以人性蒙上了一层灰,只要把这层灰抹去,人人都会有一颗圣洁无暇的心灵。人性是善的,这是我赞同的观点。以上是本人的拙见,欢迎大家来探讨。

(1)

赵维2017-08-24

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能撒谎,不许骂人,不准拿人的东西、占人便宜;要公私分明;人穷志不能短;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出门穿戴要整洁;对人要有礼貌、讲和气,等等,曾经是许多家庭(无论贫富、无论城乡)的家规家训。在物质极大丰富、机遇无处不在、人的欲望不断增加的今天,强调、恪守这些做人的准则,则更为必要。否则,人的各种贪欲就会像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纷纷出笼,难以遏制。当今社会粗鄙横行、道德沦丧现象,便是教养缺失的恶果之一。比如,粗鄙语言登堂入室,弄虚作假风气难转,伪劣产品泛滥成灾,诈骗偷盗防不胜防;比如,做人不正、行为不端、投机钻营、恃强凌弱、谄上欺下、损公肥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官场丑闻频发,民间戾气加重……人的品行之堕落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及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形成反差,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的优良传统哪儿去了?

(0)

xionghua2017-08-16

时至今日,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们感到自己常身处一种追求功利、效率、实用的社会环境中。于是,我们渴望回归传统文化,我们呼唤诗歌。我的老师莫砺锋先生曾经说过:“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

(0)
1 2 19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