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解决“汉字危机” 有何良策?

发布日期:2013-08-26    浏览次数:4641

  

     随着信息化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年轻一代对技术的依赖越发严重如今,我们对汉字缺乏尊重,爱惜和保护的态度,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提笔忘字的“新文盲”的出现,乃至汉语出现的文化危机。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

     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所以称为“汉字危机”。实际上反映出了我们今天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的现实,我们陷入了过度的精神贫困。

    你也是提笔忘字的“新文盲”之一吗?解决“汉字危机”,你有何良策?
相关热词搜索:汉字 新文盲 科技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9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张媚萳2017-09-20

我们经常讲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古国,有几大文化圈,其中特别提到我们中国的文明,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绵延几千年了,而其他的文明都出现过断裂。这中间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的汉字,中国文字一直用形象为主来作为一个文化表达交流传承的载体,具有形、音、意三个要素,尽管古人怎么读我们不知道,很多地方的方言大家也互相听不懂,但文字一写出来我们就都知道了。所以中国的汉字是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主要原因,至今我们看得明白古人留下来的东西,汉字记录了我们的文化。

(0)

华胥引2014-06-11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推进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现代化进程。近年来我国人文科学日益繁荣,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断有大作问世,对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均有大的立项并初见效果。而且,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相关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存下大量文化资源数据,比如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共享工程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现代化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各艺术门类表现形式和艺术形式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等三个方面。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或系统研究的成果不多,而运用当今的数字技术创新传统文化内容并创作出多媒体素材、资源管理库的则更是少而又少。虽然早年也有一些基于传统文化题材的3D模型,但还不够成熟。   可见,总体上我国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国际社会在数字化理念、技术、资本和市场优势等方面还有一点的差距,亟须用创新的思路加快推进:首先,我国存留的文化资源浩如烟海,目前已经完成数字化的文化资源只是九牛一毛,而要将文化资源全部数字化,其成本投入和精力投入将极其巨大,完全超出了目前公益事业所能支持的程度。其次,目前已经数字化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多还存在于各个单位的电脑和服务器中,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互通互用,其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并未得到完全释放。同时,针对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并行的运行模式,没有完全建立;基于数字化文化资源的良性生态环境也还没有构建起来。(摘自:纪江明、葛羽屏《信息消费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对策措施》)

(0)

莫名其妙2014-05-19

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代表,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并且保持了这些价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由于汉字书法与中华文明在肇始之时的同理、同构关系,使得书法与中国文化在理论内涵、历史演进、人格品藻、审美理想等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与同构关系。因而许思园先生在《论中华文化二题》中说:“发扬民族文化,必经恢复此艺术境界始,而其根本在书法”,又说“中国民族必须恢复其固有之艺术境界,否则精神上不能自立、前途殆不可言”,可谓真知灼见。正如许先生所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易学原理、阴阳五行原理、“中”“和”“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理念、老庄玄学“见素抱朴”、“道法自然”以及阴阳、刚柔、虚实等观念不仅深刻地渗入了书法理论之中,而且成为书法审美尺度和书法批评乃至人物品藻的重要原则,创造了根深蒂固的人品书品合一的传统观念,影响至今。因此,推广中国书法的艺术实践,与弘扬民族精神、重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和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完全契合。 在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书法教育是当代书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个人而言,书法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必修课,是“修齐治平”的“内养”之功,用以修炼“大丈夫”之浩然正气;对社会,则用以“助人伦、成教化”,正笔正心正人,将翰墨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移风易俗,收拾人心。对此,应当从国家文化战略顶层设计的高度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 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必须关注个人心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书法自古以来就不乏宗教精神的介入。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历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因此当代书法在消遣世虑、平抑浮躁、安顿心灵上的功效不可小觑,对此笔者在多年书法实践中体会颇深。现代社会的压力、节奏、人际关系及生存环境极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困惑、痛苦等状况。此时,一管毛锥,方寸之间,便营造了属于自己的“人造世界”和精神家园。正如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所说:“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去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他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尼采也认为,逃避人生烦恼有两条出路:一条是逃往艺术之乡,一条是逃往认识之乡。试想,当人们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毛颖,焚香默坐,明月入怀,清风满楼之际,还有什么世虑烦忧不能随笔消遣,随风而去呢?(摘自:肖鹏《 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塑价值》)

(0)

海思2014-02-26

电视节目,公司开展认字活动,特别是CCTV等大电视台、LED广告牌以及更大公司。有奖问答,推崇中国文化

(0)

Sandy2014-01-1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衍生品,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使得提笔忘字的文盲比比皆是,因此政府应大力弘扬中国的汉字传统文化,以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本国的人士拾起文化的热爱,学校应增强学生对汉字书写能力的要求;文化企业应通过举办“书信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吸引民众参与;从自身角度,不要过分依赖于网络,应增加对汉语书写的训练,多浏览古典文化作品。

(0)

2013-12-25

我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处于“汉字危机”的人。之前,我在中央电视台关注了“汉字听写大赛”的节目,当时我觉得汉字拼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电视节目呢?出于这个好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方才发现,自己也在信息化时代中渐渐忽视了汉字书写的重要性,陷入了提笔忘字的危机当中。但是我相信,有“危”就会有“机”,当我们意识到汉字危机之后,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只是依赖键盘,经常练习书写,就能够慢慢化解这个“危”,也在经历这个“危”后更加重视中国汉字,这或许能够转化成为中国汉字的机遇!

(0)

阿布2013-12-23

汉字危机不仅仅是年轻一代对技术的依赖。频繁出现错别字也因为许多商家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不惜用“衣衣不舍”、“屋美价廉”、“无胃不治”等等错别成语来作为广告词。这些频频出现在视野里,使我们混淆视听,真伪莫辨,对于大多数还在学习文字中小学生来说,更是一个不好的影响。媒体宣传也不应允许这种有损汉字纯洁性的现象产生。

(0)

wendy2013-12-03

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重视学习英语,以致于轻视了汉语的重要性。汉字是全世界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作为中国人,应该将中华文化向全世界推广普及。 解决目前的汉字危机,首先,在教育上普及手写汉字。其次,在媒体上宣传汉字的内涵,营造良好的汉字学习氛围。

(1)

漂移2013-10-23

汉字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否跟目前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资讯发达、信息量大、没有更多时间去熟悉汉字,久而久之就忘了一些字的写法,也懒得去查字典。导致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无暇顾及生硬汉字,只要能快速完成打字等任务就行,就尽量找一些简单或用同音字去代替,加上原有的汉字死板,繁琐复杂,束缚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迫于无奈,他们臆造了许多生字或简单字来代替,长期以往形成了汉字危机。但反过来来看我们是不是应不定期进行汉字改革呢?使它更简化直白一些,更方便学些,更通俗易懂,更符合潮流些呢?甚至将来逐步朝“世界语”方向发展呢?

(0)
1 2 19条信息
1 3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