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城市群+世界工厂+铁路公路网=中国让10亿人致富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3400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惊喜。发展从来是一件不停歇的事,为了使中国发展成果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人身上,还需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指向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已经初具规模的城市群,他们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统筹规划,城市群必然是日后发展的方向。全世界60%的水泥、90%的电脑、80%的空调都来自中国,“世界工厂”的美称并非浪得虚名,我们为世界虽然输出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发挥了人口红利的作用,未来,世界工厂将统领所有领域。在铁路公路领域,中国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对内建设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外拓展高铁项目,早在2011年,中国铁道部公布了所谓的亚洲铁路建设计划,计划把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缅甸的铁路基础设施连接成统一网络,现在更是逐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前景可堪。城市群、世界工厂和铁路公路网,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迅速让10亿人脱贫致富。您认为呢?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群 世界工厂 铁路公路网 致富
赞同(2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UIOMHRT2019-02-26

中国共有19个城市群,但能谈得上成熟的只有三个: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 这三大城市群,将北上广深港五大一线城市收入旗下,总体面积约仅为全国的1/16,但经济总规模却高达全国的40%左右,生动体现了现代化时代大城市群的聚集效应。 这三大城市群,各有优缺。 京津冀城市群坐拥首都一线资源,资源集聚能力一流; 长三角横跨江浙沪安徽等四省市,遍及26个地级市,经济腹地最为广阔; 而粤港澳大湾区则囊括三大超级城市,城市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流。 这是三大城市群简单的经济指标对比: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在总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上排名不是第一,但在更能代表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地均GDP以及城镇化率上,粤港澳大湾区都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全国0.6%的土地面积,以及4.9%的常住人口比例,创造了全国13%的经济总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超过长三角30%,同时是京津冀城市群的2倍有余。 相比而言,京津冀的短板在于城市融合不足、整体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长三角的短板在于经济腹地过大、融合度相对不足,上海都市圈规划的可行性超过长三角整体,而大湾区面临的问题则在于制度存在差异的粤港澳三地如何融合。

(0)

hhcr5hrd2019-01-19

1978年到1998年,是中国农民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黄金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大幕,农村改革率先突围,农村集体土地实行承包到户制度,农民种地积极性空前释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亟待寻求农外就业。由于城市体制僵化和国有企业体制低效,城市无法接纳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农地上释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只能靠乡村自身消化。农村土地制度的另一项改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允许农民利用集体土地从事乡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在社队企业基础上迅速异军突起,农民从土地“突围”,开辟了他们在农业之外谋生路的空间。1978—199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由3298万人增长到10623万人,农村非农就业人数从3150万人增长到8906万人。乡村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带来农民参与城市化的巨大推力。中央政府顺应农民意愿,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商业化和农民自主城市化的制度改革。 尽管如此,农民的城市化并不满足于“划地筑城”的格局。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启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得到真正触动的情况下,允许以自理口粮在集镇落户的政策对农民的吸引力并不大。1990年全国自理口粮人口428万人,到1993年仅增加到470万人,三年间只增加了42万人。在小城镇集聚了大量户口未迁入的流动人口。1985年,江苏省7县小城镇人口普查显示,在城镇居住但户口不在城镇的人口比例达到了13.3%,个别县的比例达到21.9%,在城镇工作的流动人口比例达到了27.6%,个别县甚至高达43%。小城镇建设投资资金基本上由农民自筹,国家投资极少。以龙港镇为例,从1984年至1994年,龙港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总投资达到12亿元,同期国家资金总投入仅5000万元,只占4.1%。由此可见,这种只在城门外开展的农民自发工业化和城镇化尽管如火如荼,如果不让农民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进入城市,城市资本形成没有正规制度支撑,这一轨道的城市化很难持续。

(0)

格融合2018-12-28

以高铁为目标的民族工业集团的迅速稳固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稳定作出很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为中国迅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作出贡献,中国社会安定了,中国国家富强了,中国人民富裕了,这是一些人不愿意看到的,是不能容忍的。

(0)

那感觉2018-12-13

2018年,房地产从过热到趋于冷静。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全中国都再难见到温州炒房团的身影。P2P全军覆没,币圈也难见往日火热。尽管金融收紧与实体经济转型之间仍有时滞,但带领中国经济“脱虚向实”,已然成为中央壮士断腕般的决心。 问题仍然诸多。各种利益垄断尚未打破,地方财政机制尚未根本转变,完善的征信机制远未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金融服务体系还在探索之中,新旧动能的转化完成尚需时间…… 以上种种问题,都可能迟滞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的转型升级。

(0)

lipiipu0hlfh2018-11-29

2016年修编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7年印发的《铁路“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末高铁历程将达3万公里,2030年末形成“八纵八横”高铁格局。2017年12月28日,石家庄至济南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四纵四横”铁路网完美收官,也开启了“八纵八横”建设的新局面。“八纵八横”让更多的城市成为了“高铁新贵”。 最炙手可热的新贵可谓是合肥了。“四纵四横”时代,合肥只接入了沪汉蓉一个干线通道,但到了“八纵八横”时代,以合肥为中心突然冒出一个华丽丽的“米字型”规划——除了沪汉蓉,合肥还接入了京深高铁、合福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此外,合肥还规划了多条城际铁路: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新贵是重庆。普铁时代的几大干线表现为“五纵三横”,重庆没有直接接入任何一条干线。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重庆一跃成为沿江通道、夏渝通道、包海通道三个干线的交汇,并通过连接线并入兰广、京昆两大通道。10月,重庆发布了《重庆特大型铁路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到2030年,重庆市将形成衔接18条干线铁路(包含了9条高铁、4条快速铁路和5条普速铁路)的特大型铁路枢纽。

(0)

vrehyu882018-11-19

关于粤港澳:1.粤港澳大湾区由“二区九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组成。2.根据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元(约合9.6万亿港元)。超过了美国旧金山湾区,未来有望成为超过东京湾区的亚洲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城市群。3.在产业结构看,深圳与旧金山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金融服务业为侧重点,并且多元发展新兴产业。4.截至2015年末,这个大湾区的人口是6765万(也有说是超过8500万),面积是5.65万平方公里,GDP大约是1.3万亿美金。5.和国际上已经成熟的大都市圈相比,包含11个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还没有成型,就已经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了。6.在城市定位上,旧金山发展关键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富于创新精神,同样深圳定位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城市,201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47.9亿元,占GDP比重达33.4%。土地面积不到全国1%、人口数量不到全国5%,却神奇地创造了全国13%的GDP,这就是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全球第一大湾区。

(0)

任弦2017-08-30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整个西方世界深受震撼,但也充满困惑。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中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在工业化时代的再次崛起。工业化肇始于英国,自18世纪中叶以来,自欧洲蔓延到美国再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历过三轮扩张,但波及的国家人口规模最多是亿级。中国占全球人口1/5,是首个10亿级别人口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史无前例,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伴随着崛起的过程,在全球的商品、服务、货币以及公共治理的合约供应等方面,中国与全球头号大国美国的竞争性一面开始上升。美国也在2009年高调宣布“重返亚太”,以应对全球的经济重心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受地缘政治思维影响,美国也不讳言遏制中国的崛起。如何看待中美间的竞争关系,20世纪上半叶中国能否取代美国头号大国的位置,也渐成两国智库热议的焦点。

(0)

艳婷2017-08-25

我们从高铁品质中重拾“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号称世界工厂,可老百姓却跑到海外背马桶盖、电饭锅,这是“中国制造”以最短时间让大众告别短缺时代,却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尴尬与苦闷。高铁的成功恰恰为“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提供了宝贵经验。从“寸到寸不过问”的“差不离”文化,到精确至0.01毫米的检验标准;从“能用就行”的随意,到为了最佳车型方案设计20个列车头型、进行上百次仿真计算、760个气动力学试验的倔强……中国高铁的诞生、完善,犹如一场老工业通往精益制造的涅槃之旅,拼的就是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耐性和工程师们“掘地三尺”的韧性。而这样的转型升级,何尝不是中国制造正在谋求的重大突围?

(0)

周辰2017-08-24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越了过往“你的发展,我的噩梦”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各国协作打造产业生态链,让国与国之间互利共赢成为可能。从“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低点起步,中国近40年来汇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广阔无边的中国市场吸引了无数外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世界工厂”的强劲动力带动了整个上下游的繁荣和兴旺。

(0)

sisi2017-08-17

城镇化和现代化密不可分,现代化的表现是法治为本的市场大流通和人口大流动,核心要义是“迁徙和居住的自由”背景下的公民平权待遇。因而,城市治理者要更新城市化思维,涵养现代化理念,要有迎接开放和包容之心,对待外来入户者。这需要勇气甚至是直面阵痛,但是一线城市有责任承担起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责任来。发展依然是城镇化的第一要务。只有填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鸿沟,模糊不同线际城市的界限,人们才会安于就地落户而不会奔向异乡。

(0)
1 2 20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