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推荐一本好书

发布日期:2013-09-03    浏览次数:6049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一本好书如同营养品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想必每个人都有喜欢的读物吧?最近,你在读什么书呢?请你推荐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一本受益终生的书,一本值得与朋友分享的书,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相关热词搜索:读书会友 净化心灵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声之形2019-08-13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许三观卖血记》重建了一个日常的“民间”空间,有意地悬置了“历史”,这种悬置既“复活”了人与生活,又为“民间”的登场创作了条件。在小说中,作者对民间温情、民间人性、民间伦理结构、民间生活细节和民间人生世态的展示构成了小说艺术力量的重要来源。小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情节线索,而是以民间的日常生活画面作为小说主体,民间的混沌、民间的朴素、民间的粗糙甚至民间的狡猾呈现出它原始的生机与魅力。 余华在小说中坚持了民间叙事的立场,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没有知识分子启蒙立场所张扬的那种批判性的传统,也没有贵族叙事叙事所抛洒高高在上的怜悯,只有那种源自民间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人生和现实的理解。

(0)

nuhe2019-02-02

读书的人一定会买书,可买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书放在书柜里只会落满灰尘,放在头脑里才会产生思想。世界对追求思想的人太挑剔,因此思想者总是需要朋友。幸运的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交流如此便利,我们即使远隔天涯,还可以做您的朋友,渴望与您对话,带着《共绘网》中的思想进入您的世界。读书不易,思考更难,荆棘尽处便是玫瑰园,风浪尽处便是彼岸,我们《共绘网》唯一的谦卑愿望,就是做一个园丁为您斩去荆棘,驾一艘小船为您破开波浪,充当您读书的助手,成为您同《共绘网》思想对话时的桥梁。普罗米修斯盗来天火,为人类带来光亮,我们《共绘网》真挚的希望,那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能在您的心中点起火焰。

(0)

乔苡婳2018-07-31

《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1804年,在一个盛大无比的典礼中,拿破仑?波拿巴为自己加冕,成为法国的皇帝。他的法语带着浓厚的科西嘉口音,看起来好像不大适宜做法国的领导人。可是他却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 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铁蹄踏遍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埃及……1815年,英国和普鲁士联军在滑铁卢战役里使他一败涂地。拿破仑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一个英国的小岛上,6年之后与世长辞。 拿破仑还是一位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大丈夫。其一生风流情债无数……他猎取美女芳心的招法,与他天才的军事才干一样出类拔萃……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公正、最生动、最细腻展示拿破仑军旅生涯和情感世界的著作!

(0)

方穗子2018-07-3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0)

关慧子2018-07-30

《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就凭这部唯一的长篇小说,钱钟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小说大师级人物。本书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来,有多少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深深长叹,为它久久思索。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钱钟书的深入骨髓的洞见,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足以让读者品评再三。

(0)

何爽2018-07-30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妹玫兰妮·汉密顿结了婚,斯佳丽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斯佳丽成了寡妇。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瑞特·巴特勒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斯佳丽在瑞特船长的帮助下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看到昔日庄园已变成废墟,斯佳丽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不久,斯佳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斯佳丽,不久斯佳丽嫁给了瑞特。虽然瑞特身上有同她类似的气质特征吸引着她,但同时她仍迷恋着曾爱过的阿希礼。瑞特带着伤心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此时却意识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爱的人。瑞特离开了,斯佳丽要回塔拉去,“明天”再想办法把他弄回来,“明天”究竟会怎么样,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之所以非常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欣赏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0)

张克俭2016-06-30

我推荐《瓦尔登湖》,这部书对于梭罗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部作品的记录,让我们了解到他两年多的湖畔生活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生命的体验:人还能以最单纯的方式回到自然的怀抱吗?他观察记录树木、花草、动物的生长,四季的变化;他体验着自己的内心与自然亲近时的波澜与涟漪,孤独与充实;他实践着简朴生活的理念与方式,心灵的湖面上留下了自然最美的倒影。显然,《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他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文献,更是他思索体验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著作。梭罗不是一个放弃现代文明、以回归自然的姿态走向自我封闭的复古主义者,而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简朴生活的倡导者。他在书中告诉我们:“我屋里有三把椅子,一把为独处,两把为友情,三把为交往。”他并不拒绝友人的来访,也会回到康科德探望家人和朋友。当他离开瓦尔登湖以后,还友善地劝告别人不要模仿他的行为。他坦诚地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都可以实践。只要心中有“瓦尔登湖”,有简朴生活的理念,我们的生活就会更有意义,更有幸福感。

(1)

徐亚丽2014-10-30

“放肆其言”与“放纵其言”的唯一尺度,就是宪法规定的阈限。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在“光明鸟•主见文丛”《放言有忌》(华夏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一书中说,尽管书名“放言”,然而,“放言”的现代内涵,远比古典涵义更为复杂微妙。每一个世代,总“有某些说之不宜的话题负面清单,放言还是有忌的……” 纵观国际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任何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社会,无不将言论自由作为实现和健全民主制度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差别,“言论自由”的“度”也各有差别。即便是在“最自由”的美国,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在1918年被禁,直到1966年最高法院才撤销禁令。1938年,亨利•米勒的小说《北回归线》也被禁止引进,直到1961年才解除禁令。其中,对不同思想迫害最严酷的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初,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主导成立的“非美调查委员会”对异己分子进行调查听证,甚至列出了一份好莱坞黑名单。卓别林等名人都曾接受过美国国会的审查,一些大学教授还因为自己的政治观点而被解职。其现状,就像马克思所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宪法“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从历史及各国的立法看,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但是,言论自由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它必须接受法律的限制。在历史及实践中,围绕言论自由究竟是相对自由还是绝对自由这一问题,各国思想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纵观历史,“相对来说,在中国古代,宋代文人具有相对较高的自由度,其关键在于对知识分子的基本国策。用今天的话说,宋朝制度的顶层设计远比明朝来得宽松……”由此,作者在书中认为,由制度顶层设计建构起来的历史大环境,无疑是文人能否相对自由的首要条件。 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一个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活在现在之中的过去。近日读史,发现不仅是现代社会与民主政治条件下的行政权利运作需要接受舆论监督和批评,就是在封建社会,那些开创了一朝盛世与和谐社会的开明君主,也是广开言路,勇于纳谏,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并鼓励公开批评的。据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所载,“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虞云国的《放言有忌》分为三辑:读史,回溯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多维度看待历史事件,评点古今历史政治文化的得失;读书,遍寻中外名家、经典,汲取智识,从书中探寻走出现实困惑的蹊径;读世,既有对“盛世修典”等热门事件的述评,又有对故人的追忆,冷眼记录亲历世事的感悟。尽管作者自谦“浅与杂,是难免的”,但现实既然构成将来的历史,某种意义上,不妨将《放言有忌》当作当代史来读,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是否又诠释出哪些历史的通感,那是读者个人的修为和境界。因为一个人的修为和境界,决定着他看待问题的高度或深度。 (转载:刘英团《何以“放言有忌”》)

(1)

John2014-09-15

正在热映的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黎明之战》,使得人们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和猩猩算是最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然而,步入历史的深处,却发现人类历史比这复杂得多、神秘得多。而中外史书中记录下来的大事件、大人物,哪些是真实的?又有哪些谬误?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其实是在表明,不同的统治阶级和持不同政见的学者,对于同一史实的解读,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然而,有的历史学家,撇开意识形态的束缚,放宽学术的视野,以知识的整体观念解读历史,这种修史之途径,一般叫“大历史”。 美国女历史学家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以超凡的学术勇气,撰写并出版了《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 一.历史不只是人类的历史 “大历史”研究热潮的兴起,其实也是这二十年的事情。在《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问世之前,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有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世界的绿色历史:环境与文明的崩溃》、美国学者拉里·戈尼克的《宇宙的卡通历史:从大爆炸到伟大的亚历山大》和埃里克·舒尔曼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巨无霸》。我们今天谈历史,其实都是一种狭义的历史观,即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并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按照本书作者的说法,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衍几十万年,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一种地球综合作用的结果,脱离自然科学来研究人类史,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辛西娅对“大历史”兴趣,少年时代受到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是中学教员,在给女儿讲历史时,总是喜欢从天文学、地质学的角度着手。这给她后来研究历史给予了思想的火花。她在本书“序言”中写道:“大历史”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思维方式,是母亲赋予的一项天资。1964年,她获得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教育专业博士学位,随后跟随丈夫在巴西定居。正是在巴西见到宽阔无比的亚马逊河,真正激发了她研究“大历史”的欲望。上世纪80年代起,辛西娅回到美国,在加州多明尼克大学讲授历史。在此期间,她出版了《与过去终结》、《拒绝种族主义》等著作。但是直到她作为教授在退休之前,始终都没有写一部“大历史”的著作。2002年,她退休后不久,鼓起勇气,克服自然科学的短板,着手本书的写作。 本书打破传统历史研究范式,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交织融合,向我们讲述了最完备的地球人类历史,从宇宙的起源——一个原子大小的单点,直到今天几十亿人的生活。辛西娅不仅描绘了世界蛮荒的过去和科技爆炸的今天,还阐释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微妙关系,并且介绍了近年来生物、地质、环境、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辛西娅为了撰写此书,做了大量“功课”,虚心向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教授请教。本书英文版出版前夕,还请不同领域专家修改书稿。在某种程度上,本书得以出版,是各学科专家“协同作战”的智慧结晶。本书的出版,是近年来“大历史”研究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也是世界“大历史”研究的一次集中检阅。相比中国史学界,至今还没有“大历史”类型的著作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史学界的憾事。 二.还原历史事件的地球生态 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为什么要研究“大历史”?其意义何在?本书中,辛西娅直接引用了学者唐纳德·休斯的观点:“在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两难的当今世界,历史学家们有必要超越现有的模式,寻求一个新的研究原则:叙述世界历史必须把生态进程纳入主题,必须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它所真实发生的背景即地球生态系统中去,想把历史故事讲得更真实些,那就不可避免地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的方式入手。” 从时间维度来看,本书跨越了120亿年的历史,而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类20多万年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书分为“深邃的时空”、“温暖的一万年”上下篇,在总共十三章的内容中,从“宇宙的膨胀”、“孕育生命的地球”到“工业化进程”、“现在与未来”收笔。在有限的篇幅里,她不可能对人类与自然关系之问题进行逐一叙述,只能以类似地质学年代研究的粗线条方式,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然而,本书也不是“历史的流水账”,而是在每个篇章后面,对于学界尚未定性的问题摆出来,供我们阅读思考。这无疑扩展了知识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构成了本书的亮点。 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宇宙在第一时间是如何开始膨胀的?进化论对解释人类本性有着怎样的帮助?城市文明史首先在一个地方产生后,再向别处传播扩散吗?罗马帝国“衰亡”了吗?等等。全书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大约有四十余个,每个问题如果展开来谈,都是一本书的厚度。当然,辛西娅在罗列这些问题时,根据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介绍,这种介绍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种客观陈述,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想借鉴。 本书学科知识体量庞大,如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知识均有大量涉及。辛西娅显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这些学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但她而言,力所能及的是通过学科“跨界”,为我们研究地球、自然与人类历史提供全新的角度。总体上看,本书其实是在表达这样的观点:宇宙的诞生和地球的形成,以及人类的进化,这都不是自然界偶合的作用,而是有一种必然的力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界中每一次冰河期的到来,每一次气候的剧烈变化,每一次大型地质板块运动,每一次动植物的毁灭与重生,都为人类在地球上的闪亮出场做好了铺垫。 三.中华文明的地理因素 作为一名西方的历史学者,辛西娅并不是西方中心主义者。相反,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历史占据了本书的重要篇幅。在人类古代的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相比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是最年轻的文明,而且这种文明形态,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而其他几种文明,都不同程度程度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辛西娅认为,这和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中国之西边,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南边是青藏高原,南边是山高路陡的热带丛林,东边是茫茫大海,而北边则是寒冷空旷的大漠。在交通异常落后的远古时代,中国难以和外界进行交流,中华文明在黄河两岸的农业生产中繁盛起来,并且逐步向周边扩散。在四大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血脉一直在汹涌奔腾,即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也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其他三种古代文明,早就在历史的迷宫中消失。 本书中,关于中国历史的一些叙述和结论,令人耳目一新。辛西娅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她甚至认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丝毫也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丝绸之路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外面的世界,也使得世界开始关注神秘的中国。当然,她同时也认为,丝绸之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个连接中西方漫长的路途上,各种疾病和病毒,伴随着商人和动物的往来,也在交互传播。大约在公元165年左右,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都爆发了严重的瘟疫,疾病夺走了大量生命,死亡人数约占两方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也是导致汉朝统治走向终结的主因。 对于今天世界正在发展中的历史,《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一书中并没有赞美与歌颂。在辛西娅眼中,工业革命后崛起的现代世界,经济总量的猛增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得区域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世界和平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工业化社会与科技进步,她始终是警惕的。比如:目前世界政策会导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还是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崩溃?新科技能够改变世界体系增长的长期趋势吗?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类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吗?一系列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绝非一个学者所能回答。关于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大规模的增长、自然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强权政治的威胁,世界的未来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转载:陈华文《最完备的地球人类史》)

(0)

John2014-09-10

“中国特色”,在中国已逐渐沦为“政治大词”,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即使不会言传也可意会。但是,“中国特色”毕竟是相比于外国而言的,那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对我们中国人反思自身,或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德国青年雷克,2007年曾徒步中国4646公里从北京走到乌鲁木齐,出版畅销书《徒步中国》对其“田野体验”进行了真实记录。回到德国后,进一步思考他的中国之行,在对比中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特色”,于是有了《中国,特色》一书。 “雷克,你喜欢我们中国吗”,我们习以为常的提问,但在德国人雷克眼中却非常尴尬,因为前置了爱国主义的前提,他除了说客套话之外不知道说什么。而在德国,往往只有“我的德国”,而没有“我们德国”,因此,也就不会有人问类似的“你喜欢我们德国吗”。被问多了,雷克甚至也“入乡随俗”,发明了“我德”甚至“我大德”来和中国网友交流。因此,雷克特别强调“俺雷克不代表德国,也不代表其他德国人”,就如他碰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代表整个中国,也不代表其他中国人”,因为最终,“你就是你,而我就是我”。 连中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何谓“中国特色”,要让一个老外来系统论述,确实有点勉为其难。雷克说,尽管他们上学也要学习很多关于外国的知识,但这个“外国”一般指的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欧洲、美国,顶多听说过孔子、老子、《孙子兵法》、风水、明朝的瓷器,至于“李白是谁、秦始皇是啥时候的人”,就只能耸肩表示无奈了。尽管我们中国学生可能知道欧美历史、欧美文化多一点,但当“我们中国”随口而出的时候,其实和他们的欧洲中心主义一样,我们也在不自觉中暗含了“中国中心主义”的立场。 在《中国,特色》一书中,雷克就中国式过马路、韩寒现象、中国教育、中日关系、废除死刑等中国当下的社会热门话题,旁观,比较,以一个德国人的视角发表了不少关于“中国特色”的“特色”看法。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德国人将其视为“交通问题的结果”,而“中国特色”则是视为“交通问题的根源”。又比如“韩寒与方舟子之争”,雷克认为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兴奋型社会”,德国因为责任、多元、法治已经不需要所谓的“意见领袖”和“打假”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自己”。 在书中,雷克讲了一个“经典文化差异事件”:二战时,驻英美军追求英国女人,在一般人看来,英美文化差不多,但结果却是被追的英国女人抱怨,追她们的美国男人也抱怨,而且他们抱怨的地方恰恰是相同的:对方太“随便”了!根源就在于文化差异,在英国,接吻被认为是相当亲密的事情,要约会好几次才可以,而且下一步基本上就等于上床;而在美国,接吻是很正常的,认识不久就可以吻,但从接吻到上床却还要好几次约会才行。于是,美国男人急着接吻,英国女人就觉得美国男人太“随便”了;而英国女人一旦接受接吻就准备下一步了,此时美国男人又觉得英国女人太“随便”了。 所以,雷克认为现在欧洲流行的“解读中国”的书籍,包括基辛格的《论中国》在内,对东西方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解,实际上都是有失偏颇的,或者把中国文化想得太“复杂”,或者想得太“简单”。他甚至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上海白领与自己西北的牧民同胞,相互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种文化自身都存在内部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说及一个概念的时候,不能单单看它作为一个词语的原意,更重要的是要看是谁、在何种背景下运用了这个概念。理解“中国特色”当然也要如此,对待雷克的《中国,特色》就更当如此了。 (转载:叶雷《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国特色”》)

(0)
1 2 3 26条信息

just-now.2014-09-22

这几年来,日本当代理论批评家、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柄谷行人的著作,不断被译介到华文世界,读者可以看到,从他的《世界史的结构》开始,他倾向于运用哲学史角度来提出他反对“国家”、“资本”、“国族”的Association理念。这本《哲学的起源》,重新思考古典政治哲学和古代雅典民主的起源,以及它们发生以前的平等主义思想和社群,当中涉及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法(Nomos)和自然(Physis)的对立。 柄谷行人深受马克思(及韦伯等)的影响,自然要以经济关系来解释人类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型态,故此,他提出了交换模式A、B、C及D,分别是互酬—互助关系、军事支配的扩大、广范围交易圈(如市场货

(0)

紫川录2014-07-22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如今无疑已成为一门显学,这一文本不朽的意义就在于其成书230余年间,不断被人们欣赏、剖析、挖掘和阐释。人们欣赏它,是因为中国文学史上尚无任何一部著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堪与之媲美;人们剖析它,是因为其文本中的文化内涵精深而博大,又无边无际。人们阐释不清,又欲罢不能。刚厘清了一桩,又迅即被无数纷繁的头绪搅乱,真可谓说清了东府又被西府所障碍,顺从了西风而又为东风所折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大旨谈情”,谈了许多故事,讲了众多人物,其绽放的艺术之花,犹如喷发的岩浆,流金溅银,曾经让斯时斯地的星空都为之格外璀璨,也让后世百余年来的人们置身于红楼遗址,生发无尽的缅怀和遐想。

(0)
1 2 12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