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农民工两头不落地,故难成工匠和保证产品质量?

发布日期:2018-02-24    浏览次数:4213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据统计2016年,中国全年农民工总量2亿8171万人,比2015年增加424万人,增幅1.5%。其中,本地农民工1亿1237万人,增幅3.4%;外出农民工1亿6934万人,增幅0.3%而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农民工们无奈的在贫困线上苦苦的煎熬,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因此《共绘网》就农民工们两头不落地,即工作和生活不稳定与不安心的现状,产生“其难成工匠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顾虑,您是否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对此,您是否有好的见解呢?请畅所欲言吧!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农民工 不落地 工匠 产品质量
赞同(2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KIJHHTB2020-01-21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新生代”工人占比连续4年快速上升。这些“新生代”工人中,80后与90后旗鼓相当,其中,“80后”占比50.4%,“90后”占比43.2%,“00后”占比6.4%。 不幸的是,这些“新生代”工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离“肩负重任”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学历依旧普遍偏低,大多数都未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新旧产业工人群体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0.9%。 二是特定技能有限,大多数“新生代”工人也没有系统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不能有效满足当今产业结构的需要。相比前些年,最近几年技术的更新换代愈发快速,对“新生代”工人的学习能力、行业技能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新生代”工人离老一辈差距甚远。 正在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幸运与不幸交织背后的“新生代”工人,让“招工难”、产业工人技能缺失问题成为企业老板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老板们很焦虑,不知如何突围。 在过往地方政府的“筑巢引凤”计划中,给地、给房、给税收成为政府吸引企业入驻的常规手段。在企业发展早期,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正面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低价拿地、获得政府高额税收优惠,可以大幅减少企业初期的成本费用支出,使很多企业在盈利困难的时期顺利存活下去,以至于很多企业在进行入驻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些与金钱直接相关的权益考虑的清清楚楚。 然而,纵观国内外经营成功的公司,其基业长青的基础,绝对不在于政府扶持政策,而在于自我造血、持续盈利,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人才。对于互联网型、科技型企业而言,高端IT人才是基础,但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产业工人,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熟练技工,是关键。 因此,面对愈演愈烈的产业工人短缺的难题,地方政府当有所作为,除了给地、给房、给税收,“给人”甚至更为重要。 具体“给”什么样的人?不是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而是能够忍受车间重复无聊工作、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工人,这些人往往学历较低,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战略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是“招人难、用工荒”问题的主角,但又是最不可或缺的。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至少需要做两方面工作: 一是在大幅降低本科生等高学历落户门槛的基础上,同步定向降低具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的落户,多给予这些人群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产业技术工人的汇聚和流入。 二是加强区域内“新生代”工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当下,在毕业生人数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跨步大跃进,职业教育毕业人才却明显下滑;在人才需求上,早些年被哄抢的本科生已不再吃香,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具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才是“香饽饽”。如此“一上一下”,使得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极度不匹配,导致我国持续进入“大学生就业难,但技术工人用工荒”的怪圈。打破怪圈,唯一的出路可能是齐头并进,在推动本科教育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同时,大力推动对低学历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

(0)

扬中华2019-12-26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 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 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4000~7000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 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 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 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 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 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 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 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 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0)

jurhrdybt2019-06-27

在德国,很多人进入了一家他们认为很棒的好公司之后,服役20年以上是很常见的事,甚至有些终身不换东家。在宝马工厂,就有很多不足60岁的工人,却在宝马干了40年左右。随处可见的员工高忠诚度是德企的特色。当然,员工们认为这是因为老板先对他们好,因为任何“忠诚”都是双方的。 德国企业,或者说欧洲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已经成为欧洲特色,主要体现为关怀普通员工的身心健康。德国这辆工业战车对公民待遇保障又着实令人望尘莫及。德国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是不是“最健全”很难说,但德国式福利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例如,如果德国工人不想两地分居,劳动局可以支付行李搬运费。又例如,父母双方双职工又要带孩子,二人可以有一人申请带薪假在家带孩子,薪水为原工资65%。若一方无业,则可申请每月300欧元的补贴。这份福利叫“父母金”,是很多国家闻所未闻的。当我们天天羡慕德国高效率的时候,我们要深思了,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工人阶级的?

(0)

r人格2019-04-14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相距甚远。 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 日本人天生性格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中国离强国还有很远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炒房地产、炒金融、吹IT泡沫,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日本长寿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日本长寿企业比欧美做得更好,日本企业投资都讲究战略,注重长远投资和利益回报,每每投资都考虑几十年以后的市场定位和变化。 日本企业是家社会,重视员工利益。西方则重视股东利益。从现代资本理论来看,日本企业的资本利率不一定有西方企业那么高,但是他们可以保持长期利益不断延续。 反思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

(0)

YNH2019-03-28

日本为什么有2.2万家百年以上企业呢?因为日本百年企业创办人的子孙,都以家业的历史与祖传技艺为荣,并代代相传。现在,“工匠精神”成了国内的一个热词,许多人在谈到时,往往强调了开办职业学校,培养“工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培养“工匠”的社会环境,以为培养一批职校学生,就可以培养出一批“工匠”。其实不然,营造让年轻人沉下心来去兢兢业业地学做“工匠”的氛围,才是关键!更重要的还有企业。一家企业不专心于做好本业,而靠玩资本游戏,靠炒房地产寻求一夜暴富;或是今天开快餐店,明天改成卡拉OK,这就更谈不上“工匠”二字,更谈不上“百年”之梦。一个“工匠”,一定是一个耐得住寂寞、抗拒得了诱惑的人,一定是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事业的人,也一定是具有“有饭吃就行”这样特殊情怀的人,它是一种“品位”。培养一名博士生容易,但是要培养一名“匠人”很难。因此,培养“工匠”的最大前提,是必须去除浮躁和功利,否则,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工匠”,自然也难以渴望百年企业的诞生。

(0)

gferfd2019-01-19

与“农一代”相比,“农二代”在受教育程度、迁移模式、婚姻家庭等多个维度上发生本质性变化。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60后”和“70后”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多在十年以下,“80后”“90后”和“95后”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流动范围更广,“农二代”中跨省外出比例达到53.7%,高于上一代农民工6.9个百分点。以举家迁徙为主,“农一代”多是“孤身”进城、个体化迁移为主,“农二代”更多是“携妻带子”式的举家流动、举家迁徙。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一代”多从事建筑业,“农二代”逐渐转向服务业及越来越机械化的制造业。汇款和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农一代”进城务工所得收入的51.1%汇款回村,用以支持农村家庭生活开支,“农二代”倾向于在城市消费,将资本留在城市,寄回村的收入仅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37.2%。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一代”基本上保持了农村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农二代”的生活方式更加市民化。婚姻特征发生变化,“农一代”的婚姻关系多数限定在本乡本土范围内,婚姻关系相对稳定,跨区域婚姻在“农二代”中比较普遍,离婚率较高。与乡土关系发生变化,“农一代”与乡村保持着水乳相融的关系,“农闲进城务工、农忙返乡务农”是第一代农民工群体的常态,“农二代”离土出村不回村,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职业期望发生变化,多数“农一代”只想暂时在城市工作,以后还是要回乡,“城里赚钱、村里盖房”是这一代人的普遍取向;“农二代”则更期望能在城市落脚定居,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坚决不回农村”和“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的比例分别占到8.1%和37%。

(0)

fjxhdhfgd3782018-12-21

他们,代表了一种中国精神, 扎根一线,精益求精, 在生产线、在车间…… 用平凡书写了中国制造的传奇。20岁成为一名钳工, 26年里张新停工位都未换过。 十年磨一剑,霜刃天下知。 张新停手工研磨的精确标准 能够达千分之一毫米。 他制作的特殊测量工具, 服务的是99A主战坦克、155自行火炮…… 他也成了中国兵器工业的专业精英, 38岁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 20岁的焊工李万君选择了坚守。 30年职业生涯, 他刻苦钻研练就了超一流手艺, 最终成为令人钦佩的高铁焊接大师。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 就能判断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的好坏。 如今,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三级跳”, 他也被称为“工人院士”, 用自己的奋斗为中国高铁“加速”。创新攻坚,传承技艺, 是他们, 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引领风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是时代, 让中国工匠“追梦”路上有无限可能!

(0)

nfgnfjyfdnsh2018-11-29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万金油式的通才。焊接专家、插件专家、线缆及机框组装专家、包装专家、货运专家、仓库专家、打字专家等各种各样的专家组合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极有战斗力的联合兵团。 试想一个炮兵团,人人都是全面手,软件会搞一下,网络也会一点,芯片也懂设计,财务还明白,成本糊糊涂涂地能说一通,就是“炮”打不准,全团都是这样高学历的人才,什么都懂,就是没人打得准“炮”,上“战场”这个团有什么战斗力,非垮不可。如果真充满了这种“万能将军”,华为非垮不可。

(0)

mgiyum20062018-11-24

中国的农民,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经渐渐老去。新一代农民,有的人深知靠种地养活不了自己,而选择当了农民工;有的人虽然继续种地,但由于没有继承和掌握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只能沦落为“现代农业”指挥下的“产业工人”。与农民的退出相反,城里的一个又一个土豪却租地当起了农民。没有多少人是为了赚钱,也没有多少人是因为喜爱,更没有多少人觉得当农民是高大上,只因为自己想吃到安全食品。 当一个社会的食品到了不是自己种的就不敢吃的程度,是不是真的到了该深刻反省的时候。在食品安全成为众矢之的的今天,我们自己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0)

玫红2018-11-15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4000~7000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0)
1 2 3 21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