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本受制于美国,使其难以融入东北亚?

发布日期:2018-07-24    浏览次数:8070

  

         东北亚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利益,其未来局势的演变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然而,作为其中一员,日本却始终难以融入东北亚。

         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日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背后金主的帮助,早早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从外交关系来看,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与日本交好的国家较少,美国是它的盟国,也是它的领导国。殊不知,美国在东北亚地区一直扮演隔岸平衡手的角色,一方面把日本拉入其同盟体系,为美国战略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把日本力量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利用日本遏制中、俄,同时又利用中、俄维持在日本的军事存在。日本的崛起与之完整的经济体系息息相关,若能早日摆脱美国,想必能发挥其真正实力,更好的融入东北亚,为世界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日本 受制 美国 融入 东北亚
赞同(2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tkggfg2020-04-16

傅莹:中国有人认为美国在桌子下面纵容日本。日本试图在军事上更加自主和自由,安倍在历史问题上不反省也不道歉,在中国民间对此有很深的关切和担忧,认为美国在给日本松绑以实现自身目的。 基辛格:一国看待另一国时,容易把自己的思路往对方身上套,这是一个问题。中国人看美国的表态,会以为这反映了一个10年的长期计划,但通常不是这样,通常美国只是对某种情况做出回应,或者做出应急处置。 我想如果你我真正了解事情在往什么方向发展的话,我们都会拒绝受到“美国在挑拨别国”的这种想法的吸引。

(0)

宇宙旅行2020-03-25

智sir:要论文化输出强国,日本绝对有一席之位。 无论日本动漫、动画还是游戏、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在全世界都有足够强的影响力。 日本在海外形象,等同于良好亚洲人的代名词,我去一趟欧洲,服务员对我说的最多话是「konichiwa」和「阿里嘎多」。 虽然比起8、90年代的辉煌,如今日本的影响力下降不少,但哪怕失去20年,今天依然很能打,值得我们学习。 但日本有一些现象,给我的感觉很不对劲。 第一个现象是,几十年前的日本文化作品里,普遍充满积极正能量,而现今的日本文化,比如一些漫画和影视作品里,充斥着各种冗杂腐朽的气息、价值观扭曲、颓废低丧,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第二个现象是,日本年轻人的身高越来越矮,排除掉基因问题,在没有饥荒的年代里,是很不正常的。 这里有一组官方数据: 日本国立医疗研究中心,在2017年的对日身高研究中显示: 2014年出生的日本男性和女性,20岁时的身高,预计比1978-1979年出生的人,分别矮1.5厘米和0.6厘米。与之相反,中国年轻人的身高在持续增高…… 这里面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网上有许多人分析,美国在二战之后,为了更好地控制日本,改造意识形态,一步步「精神阉割」,或者说「文化阉割」。 但这样的表述极为不严谨,因为再怎么衰弱,日本仍然是世界文化强国,文化输出世界领先,不存在什么「阉割」。 我翻看一些日本作者的文集,比如松本清张著的《日本的黑幕》,以及CIA在网上的公开文档里翻查,真正铁证如山的操控黑幕没有找到。 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推敲,比如日本的财团、媒体和电视台,背后资本都有美国身影,掌控了最上层阶级,就能自上而下进行暗中改革。 因此,我更愿意理解为是美国的一种「文化引导」,在一步步引导中,逐渐消除日本文化中的雄性特征,也就是去雄性化,从精神上进行民族改造。

(0)

换风格2020-03-24

智sir:日本和拉美国家不太一样。 二战后,日本从废墟起步,得到了美国大力扶植,充当抗衡苏联的桥头堡。 尽管日本满含屈辱地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表面仍然很顺从,拿到了美国大批军需订单,重工业迅速复苏。 初期,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勤劳,憋足了劲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发往全世界,赚取大量外汇,然后再一步步产业升级,经济很快突飞猛进。 到1970年,日本的GDP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野心勃勃的日本,不满足于生产廉价商品,开始搞机床、造车、造芯片、造电视和炼钢。上面我提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在70年代末,又出现第二次石油危机。 两次石油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却给了日本车咸鱼翻身的机会。 日本车不仅便宜,还省油,在当时准确戳中了美国人痛点。 此后,日本车崛起势不可挡,出口销量一路走高,严重挤占欧美汽车市场。到1980年,日本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占据了20%的半导体、30%的汽车和50%的机床市场,神挡杀神。 金融市场上,日本还是美国的最大债主,所持有的资金,占纽交所交易量的25%。 也是这一年,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赤字达到500亿美元,无数工业区遭到冲击,美国工人大批失业,五大湖企业黯然破产。 日本赶尽杀绝,同样没有放弃轻工业市场,音箱、电视和冰箱全面占领美国,就像今天的国产商品一样。 失业的美国工人很愤怒,开始「反日游行」,又是砸电视,又是砸车,只要是日本货,通通砸掉。为复活「强大的美国」,美国决定打击日本。 先是提高关税,限制日本产品出口,然后对日本车和电子产品展开反垄断调查,甚至禁止日本企业收购高科技公司……还逮捕了日立高管,涉嫌窃取IBM技术。 日本没有挣扎,相当配合,主动限制出口,降低关税,还对美国开放了许多重要市场。 但日本势头太猛了,美国无法扭转贸易逆差.....

(0)

liodrvf2020-02-16

我一向是敌视日本的,说实在的,这次在紧要关头雪中送炭,提供大量防疫物资,全面支持中国抗击疫情被感动了。如果让我选,我想中国可以和日本坐下来好好聊聊合作发展了。

(0)

trybuhr2019-06-14

近代日本史上各种各样的亚洲主义主张至今不能解决面对欧美时,日本到底是什么意义的亚洲国家。追根究底,“亚洲”这个概念并不是出自于日本或中国等被归类为亚洲国家的话语,而是出自某种要把它们锁在落后身份的、自居在外的位置。从亚洲这个身份出发的做法,造成亚洲国家之间失去相互尊重的基础,在与欧美竞争的欲望驱策下,亚洲身份迫使亚洲国家先要面对自己人。日本对亚洲身份的敏感度远高于中国,以至于日本对中国指指点点的态度与中国独自于日本之外处理欧美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日本无法整合亚洲的尴尬。 日本与欧美的竞争意识使得国力成为关注的焦点,日本透过整合亚洲来强化国权的想法引发了军国主义。即使是透过平等结盟的想法,也不得不强调日本的领导角色,这是为什么无论日本采取哪一种亚洲主义,都不能处理“中国崛起”的课题,毕竟“中国崛起”的提出是假设在某种国力标准上的崛起,所以“中国崛起”与日本思想家的亚洲主义是相抵触的。“中国崛起”的提法让人联想到中国将直接挑战欧美的主导权,如此中国就不是亚洲身份所能规范的国家,因为就算欧美继续把中国看成亚洲,但“中国崛起”之后不需要靠亚洲,这时亚洲的维持反而是要靠日本追随中国,而这一类要求日本配合的策略,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根本不存在,简言之,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巩固欧美话语优势的亚洲主义,中国的崛起不但挑战欧美,也挑战了以欧美话语为出发点的亚洲主义。 日本面对“中国崛起”的思想出路,首先在于摆脱要与欧美竞争的意识以及因之而产生的国力导向的亚洲主义,然后才可以让日本不必非要用亚洲作为身份的基础,则日本就可以重新认识中国,而不是由欧美殖民主义指涉的以亚洲为框架,毕竟在这个框架下的日本永远不能取得平等的感觉。必须由中国与日本不以欧美的亚洲为前提,也不以否定欧美为前提,以这样彼此发展的相互认识为出发点,开放亚洲身份的内涵,日本才算是回到亚洲。

(0)

ioyktrh2018-12-31

美国第一场贸易战对英国,是收拾前盟友,让前大哥让位。对苏联,是对自己最强大的对手,而对日本,则是收拾羽翼太盛的小弟。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这跟美国的扶持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美国在对英国打贸易战时,就扶持日本,让日本的产品去冲击英国的产品。 而到了六十年代后,美国人发现日本人步子迈得太大了,日本的产品竟然卖到了美国的领土上。 最开始进来的是日本的纺织品,到了七十年代,变成了钢铁,再到八十年代,就变成了彩电,接下来,是汽车、半导体、电信等附加值越来越高的产品。甚至美国军工的订单都渐渐发给了日本。 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件奇事。东芝把一些涉及军事的国防产品卖给了苏联。 小弟太强势,最终逼得美国出手了,主要手段就是贸易战。因为日本其实是美国附庸国,所以没有什么谈判能力,基本上美国提什么条件,日本都得接受。最终,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这对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日本当然是沉重一击。日本制造业重挫后,资金又全部涌向了地产,最终造出世界最大泡沫。有个说法,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美国。但泡沫总会破。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陷入十多年的衰退。好在日本的科技还是很强,现在又很低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爱出风头了。 这个世界,还是低调点好。而一个国家房地产疯狂的时候,那这个国家就要警惕了。

(0)

bdhhshs19552018-12-12

东亚地区,韩国人打输了朝鲜战争,日本人打输了二战,其代价就是被美军占领,今天被种种限制。这就是不能独立自主需要付出的代价。 政治性的压制不只是体现在军工产业,限制东亚国家的技术来源,也同样体现在市场方面,由于日本和四小龙本身的市场体量很小,而欧美市场占了全球50%以上,尤其是中高端产品份额比例更高,造成对欧美有极大的依赖,也经不起对方的制裁打击。所以在和对方博弈的过程中处于天然的弱势。

(0)
1 2 1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