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共绘网”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体型太大?不能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发布日期:2019-05-18    浏览次数:6241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真实写照,这个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物种引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好奇和探索。

       作为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恐龙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直到约6500万年前,恐龙才发生了大灭绝事件,从此地球上再无此物种。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目前国际上有四种猜测,陨石坠落、板块运动、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对此,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总之,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更为普遍的说法是被大家认可的陨石撞击说。对于恐龙的灭绝,当然不止这些说法。其余的例如: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酸雨说、火山爆发说、海洋退潮说、温血动物说、自相残杀说、压迫学说、气温雌雄说、物种老化说、生物碱学说、繁殖受挫理论等等。

       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共绘网“反而认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恐龙的灭绝也许和其庞大的体型存在一定的关联,受体型的限制无法捕捉到食物,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由此引发恐龙的灭绝。您有什么这方面的了解和看法吗?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共绘网 恐龙灭绝 体型 太大 地球环境 变化 生存
赞同(17)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iyifu2019-08-03

根据深海地质钻探得到的资料,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这种变化使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弱的变温动物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引起其身体中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造成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结果,恐龙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绝灭。气候骤变造成恐龙绝灭的一条可能的途径是严重影响恐龙的卵。一些科学家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蛋的蛋壳有变薄的趋势,说明在恐龙大绝灭之前有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作用。中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也发现,在一些化石地点产出的恐龙蛋中,临近绝灭时期的那些恐龙蛋蛋壳上的气孔比其它时期的恐龙蛋蛋壳中的气孔要少,这很可能与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

(0)

荣辱观2019-06-24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质遗传学中心的埃斯克-维勒斯莱夫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组,由43个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它对当时的许多食草哺乳动物的灭绝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把气候数据、远古DNA、物种分布模式和显示人类与这些动物交迭的人类化石记录相结合,发现这些巨兽的灭绝既不能单单归罪于气候变化,也不能简单的说是由过度捕杀造成的。该研究显示,对每种动物来说,很多独特因素导致它们从地球上消失,这其中包括遗传多样性丧失、动物种群间的距离导致的孤立和其他一些因素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非常有趣的是这项研究显示,第一次与人类接触后,披毛犀和真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的有效种群大小增加了5到10倍。这一结果与人类过度捕杀或首次接触人类后出现的传染病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的说法正好相矛盾。基于这些动物和人类缺少交迭,研究人员发现,仅气候变化这一条就能解释麝牛和披毛犀为什么会灭绝。仅有1%的欧洲考古遗址发现麝牛样本,也只有11%的西伯利亚考古遗址发现披毛犀样本,这表明它们并不是人类的常见猎物。气候与人类影响相结合,似乎是导致欧洲泰班野马(equus ferus ferus)和西伯利亚野牛(Bison priscus)灭绝的原因,这些动物的骸骨在考古遗址最常见。 与之相比,驯鹿几乎未受影响,目前在北极北部地区生活着几百万只驯鹿。研究人员称,这种动物之所以能幸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拥有较高水平的繁殖力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持续较低水平的因距离导致的孤立。然而论文作者表示,导致猛犸象走向灭绝的原因至今仍是个谜。虽然人类和这种远古大象之间有很多交迭,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大约1.9万年前冰河时代的峰值过后,猛犸象的骸骨在西伯利亚考古遗址出现的次数显著下降。科研人员称,这可能是由这种哺乳动物的北上范围发生改变造成的,例如缺少这种动物,或者人类开始偏爱其他猎物。

(0)

uytjtunfh2019-06-16

人类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个地区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为什么中华民族有这么多人口,产出的诺贝尔科学奖却那么少? 如果说科学仅仅是智力水平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智力水平、资源是不少的。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拿到诺贝尔科学奖就很少? 中国人智力水平不差,总智力资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为什么我们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少? 对科学的种种误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着中国人的科学观。

(0)

研讨会上坦言2019-05-31

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也会形成生态位的空缺,后继的物种会填补这个空缺,成为新的优势物种,例如,发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型两栖类动物、绝大部分的兽孔目、主龙类动物灭绝,这些陆地动物都灭绝以后,身为主龙类爬行动物的恐龙在陆地上就没有多少竞争对手了,于是,恐龙就成为了地球上的优势物种,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非常的繁盛,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时间;发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又使得恐龙灭绝了,恐龙灭绝以后,鸟类、哺乳类动物占据了恐龙留下的生态位,开始繁盛起来,在恐龙生活的时代,哺乳类动物的体型都比较小,体长约为12厘米,与今天的老鼠差不多大,恐龙灭绝以后,哺乳动物占据了恐龙留下的生态位以后,才迅速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在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体长约为33米,在260万年前,哺乳动物不仅繁盛了起来,而且还成为了地球上的优势物种,支配了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 人类在生物界的位置是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那么,智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支配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呢?是在7万年前。

(0)
1 2 14条信息
1 1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