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人游走天下,但“食”、住、行”还没有走出国门?全球化还需加油!

发布日期:2019-11-28    浏览次数:4399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虽然中国人游走天下,但就目前来看“食中(中国)餐”、“住(中国的)连锁酒店、“行(坐中国)高铁”等,即食、住、行还没有真正走出国门(还未见到中国的元素和身影)?而中国“货(商品)”销往世界,但大卖场(中国的连锁超市)和全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支付系统(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全球化还需要努力加油!加油!加油!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人 天下 食 住 行 国门 中国货 电子商务 支付系统
赞同(3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荣格2020-03-04

世界500强第111位的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认为,学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企业家既要懂得宏观的无限大,还要懂得微观的无限小,没有宏观的无限大,就无法掌控如今这个复杂的局面,没有微观的无限小,就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因此要求企业家既要有战略、有理论、有宏观,也要有战术、有实践、有能力,否则企业走不远,走不动。” 王文银尤其注重读书学习,“我基本三天就要读一本书,要求高层管理人员一年至少要读24本书,普通员工4本书。” “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学习力和创造力代表企业的未来,当企业停止学习的那一天,企业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

(0)

彭学明2020-02-25

企业家首先肯定是乐观主义者。别人认为冒险,他看到的是机会,别人认为异想天开,他却能想到做到。 若干年前,笔者去横店亲眼看到徐文荣创建的宏大的横店影视城时,十分感慨,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一个天远地偏的浙江小县城,居然与“高大上”的影视艺术搭上关系,并成为中国影视拍摄的中心(70%的影视剧在此拍摄),当时头脑中一直回荡一个词——无中生有。这应该就是彼得·蒂尔所说的“从0到1”吧。 这些企业家的头脑中有一个“理想”、“梦想”,并随着实践而逐渐丰满成型,成为一种独特的心智模型——理想世界模型。在笔者看来,国内有两位企业家不仅有异乎寻常强烈的危机感,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危机理论。一个是海尔的张瑞敏,1990年代提出斜坡球理论,将企业比喻成斜坡上的一个球,其自然趋势就是受地球引力影响,沿着斜坡向下滑。 这两年他不断地告诫自己的属下“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他杀死亡,自杀重生”,并把庞大的组织“砸碎”,探索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企业模式——“人单合一模式”,其哲学根源正来自那个看似简单的斜坡球理论。 另一个就是任正非,基于熵增概念和耗散理论,构建了活力引擎模型。同样地,他也认为企业的未来是走向死寂,也因此才有了广为传播的“ 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有人可能还会想起比尔盖茨说过的“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些说法很矫情,夸大其词。今天的疫情,就是另一记警钟,希望企业家们做出改变,既要追求理想,又要重视潜在危机,既豪情满怀,又心存敬畏,这应是更为健全的企业家心智模式吧。

(0)

ITYYGG2020-02-17

辟出时间来想新事儿。 对现有问题进行反应很重要,但是积极应对新变化则更有益于你的商业。专门辟出时间来“脑暴”如何创新、以及抓住新机会。 记住:如果一开始你觉得花这么一天在思考上就像在放纵自己,一点不奇怪——我一开始就是这么感觉的。当我的同事们在办公室而我在公园里散步或者啜饮着红酒,我真是有负罪感。但是现在,我很难想象我不这么做会怎样。 我意识到,作为CEO,我不必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然后最后一个走,但是我需要是办公室里最有影响力的人。我的“周一思考日”帮助我实现这一点。 记着,沃伦·巴菲特可是围绕着“思考”来安排他整个的日程。巴菲特搭档芒格这样说: 巴菲特和我做两件事。一是用大量的时间来思考。我们的日程不是那么紧张,我们始终这样做,我们看起来更像学者而不是生意人。 我们的投资体系会筛选出少数几个机会并抓住他们,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也并不介意。 巴菲特也完全如此。他正坐在一个商业帝国的顶端,但如果你去看他的日程表,上面有时会写到“理发。星期二,理发日。 ”这就是他获得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成就之一的原因:他有大量时间来思考。

(0)

江不流2020-02-14

当你开启一个事业时,你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这个事业,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你都没有理由和借口离开这个事业,否则就是对事业的背叛。所以面对任何挑战,你必得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这也必将是中国一代代民营企业家的宿命。” 特殊时期,一家有担当的企业到底该如何作为?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一段话,可以结合俞敏洪的言论对照思考:  “哪个企业账面资金会超过三个月?我们整个企业的预算,资金就是要控制在三个月以内,周转天数一般100~120天,三个月是正常的。捱不过三个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业必须自救。”

(0)

杨幸兵2020-02-07

观点很新颖也很正确,这就是我喜欢《共绘网》的地方,举一反三,现在的生意经也该换个思路来思考了。

(0)

高运程2020-01-25

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归功于高铁和互联网,并将其视为未来中国最大的机会之一。 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铁更走出国门,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 从印尼到新加坡,从俄罗斯到土耳其……先后十多个国家,签约中国高铁。 许多到访中国的外国政要,无不为高铁飞一般的速度叹服。 第一次坐上中国高铁的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眼看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兴奋得在车上走来走去。 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直言:坐高铁有一种浪漫的感觉!高铁还加速了文化的融合。 早起在广州喝早茶,中午跑武汉吃热干面,晚上到重庆涮火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天南地北的人们坐一起海吃胡侃,最大限度地凝聚着一个国家的共识。 曾经的一条虫,正变成一条龙。

(0)

任有著2020-01-09

和西方比较,中国企业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多数企业侧重于现有技术的应用,而非创造新的技术; 第二,企业家侧重于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外部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赚钱,赚更快、更多的钱。 总体上,因为企业家没有强烈的使命感,企业不能提升自己,尤其是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企业家自身也不能得到提升。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商业社会、工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但主导商人的文化有没有变化?变化并不大。 企业家及其企业的目标仍然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没有公共目标,对社会和国家也没有多少使命感。简单地说,企业家缺少格局。有人说,中国的商人赚再多的钱也仍然是“穷人”,这并非没有道理。 不管如何,企业家仍然鲜有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所面临的难以克服的瓶颈。 而如何在文化和制度层面为企业家群体的产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仍然是中国改革所面临的最难的问题之一。

(0)

好的结果2020-01-07

舒尔茨在运营星巴克的数十年内,一直在追求一种纽带关系的建立,努力让星巴克咖啡成为当地社区和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很快,令人眼熟的绿色美人鱼图案,几乎成了当代美国生活的一个象征,在电视和电影里频频出现。 对于“关系”,舒尔茨曾这样说到:“我一直相信,创新是对关系本质的再思考,而不是重新思考产品本身,也正是对于这种关系的深入思考与阐述,催生了星巴克的价值观。”舒尔茨对于“关系”的追求和痴迷,真的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认真研习过中国哲学。 很多人说,星巴克不仅创立了一个伟大的组织,而且创造了一种非凡的咖啡体验或咖啡文化。在后来的Costa、漫咖啡这些咖啡店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丝星巴克的影子。 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正如《咖啡新零售》一书中所言:只要社会在向前发展,必定会出现商业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而相应技术或管理技能的匹配,便会成就一批有强烈洞察力的企业,它们由需求出发对产品重新定义,制造或迎合社会风尚,并创造出交付价值的不同方式。

(0)

上课2020-01-06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我们一直处在什么样的市场中呢?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在一个需求不断扩张的市场中; 二是,在一个庞大的组织管理系统中。在这其中,我们最注重的就是效率,就是要供应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现在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进入到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2019年不确定,2020年还是不确定,围绕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做企业只有管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引入另一个概念——那就是经营。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做正确的事。 经营是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不确定性的创新、不确定性的经营模式,我们进行选择和决策。正确做事关注的是效率,做正确的事关注的是效益。

(0)

小镇青年2019-12-27

我们都知道,由于行业的低门槛和消费者的零转换成本,餐饮行业是一个极难建立起护城河的行业。然而星巴克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护城河。 那么,星巴克成功凭的是什么? 和市场上多数观点不同,我们认为,星巴克成功的基石并不在于产品,更不在于所谓的第三空间,而是在于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持续进化的强大组织能力和有幸生长在美国。 创始人舒尔茨一直认为,星巴克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有两件事:一,给所有伙伴都提供一份涉及面很宽的医疗保险;二,为每个伙伴乃至兼职伙伴都提供股票期权,使其真正成为公司主人。 据调查,星巴克员工的流失率约为同业水平的1/3。而且,星巴克还数次获得“全球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的称号。最近,星巴克的“伙伴回家计划”更是感动了不少离乡背井的员工,如果员工所在的家乡开了星巴克,那么公司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征求其意见是否要回乡担任店长等职务。 而且星巴克在传递公司文化价值观时,极其重视言传身教,培训体系里除了专门培训咖啡师,还有MCM(店经理导师)和DCM(区经理教练)。而后面这一层级意味着,每一个伙伴工作的同时,还身兼另一个职位,他们要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去。很多新员工对于顾客的尊重,都是从带教师傅与顾客的日常互动中得到了深化。 舒尔茨曾经斩钉截铁地说道:“不是咖啡做人的生意,而是人做咖啡的生意。人能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人才是决定星巴克成败的关键。” 的确,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化成人才层面的竞争,而有效利用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是企业能在长远发展中胜出的关键因素。星巴克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体现在对待自己的客户上。 首先,星巴克特别重视对客户的研究。 以星享卡为例,星巴克创建了一个会员成长体系,十分类似游戏里的角色成长。一般会员成长体系的基础是积分,不同积分代表不同的“身份”,不同身份又可享受不同的权益。最后,还有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出,星巴克在处理与客户关系时的以人为本理念:在互联网技术还不普及的年代,上班族可以在提供上网服务的星巴克边喝咖啡边上网;为了让顾客拥有更多决策时间,而采取横向排队的方式;即使顾客不点饮品坐在星巴克,也不被赶走等等。此外,除了人本主义的胜利,星巴克的成功还有赖于持续进化的强大组织能力和有幸生长在美国。 从最开始的专门出售咖啡豆和咖啡器具到第三空间的引入,从意式浓缩咖啡的固守到调味咖啡的研发,从第三空间到当下第四空间的探索……都是星巴克组织在寻求进化之路。 当然,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星巴克也遭遇过重大挫折,但在创始人的带领下,最终都顺利穿越周期,铸就成伟大企业。 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强盛的国家实力和民族文化做支撑,才可能成就伟大的消费品牌。而正是美国强大的国家实力和文化输出,使得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追捧。 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近些年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随之明显加强。瑞幸咖啡祭出了“国产咖啡”的大旗,现制茶饮头部品牌喜茶也重点突出了国潮风和中国制造的标签。请允许我们引用霍爷2018年卸任的时候,在派克市场店的墙上手写的一段话:“这儿是一切故事的起源, 饱含我建立公司时的梦想, 一个受人尊敬, 让所有人都能相聚并享用咖啡的地方, 希望你带着爱一路向前。”

(0)
1 2 3 2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