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低俗文化岂能越走越远?

发布日期:2013-12-26    浏览次数:4718

  

        近些年来低俗文化似乎有种越走越远的趋势,电视里相亲、选秀节目大面积泛滥,网络上随处可见低俗新闻、低俗图片,生活中商家促销手段也逐渐变得粗俗……低俗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把无耻当可爱,把隐私当噱头,把炒作当家常便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矮化道德。

        这种影响是极为负面的,它迎合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违背道德的基本底线,它使人萎靡颓废,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运行。一个社会得以进步需要积极向上、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同时,低俗文化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所以抵制低俗文化需要首先从利这方面着手。低俗文化岂能越走越远,你怎么看?

相关热词搜索:低俗文化 泛滥 商业化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4)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曲宝学2015-12-14

核心价值观是为人生赋值的“羊皮书”。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就以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去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开始了人生的探索。一种探索行为是被认同还是拒绝,是证实继续还是证伪调整,取决于行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进而言之,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要被赋予一定积极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的心安理得,这其中的评判标准就蕴含在核心价值观之中。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深沉的积淀,是关于自我与他者、个体与集体、我想与我能的基本行动规范。个人只有读懂并遵循核心价值观,才能找到行动校正的方法论,也才能不断地赋予行动以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就像一本记载着生命价值密码的“羊皮书”,细细品读,必能悟得一个人的行动尺度与生命的通达空间。

(0)

大太阳2014-09-10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鲍德里亚说过,在这样的时代里,“所有事物都暴露在信息和讯息残酷无情的光芒里”。中国人的吹捧与追逐喑合着当下的残酷现实——国人的每个毛孔都彰显着对金钱的渴望,都在算计着投资与回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况,莫非真如余世存先生所言,令人“三观尽毁,节操碎了一地”?

(0)

小白2014-09-02

崇高的精神追求与美学向度,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体现于历代名家名作中的精神气韵。由庄严、高尚、博大、雄浑等元素构成的崇高美,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必欲追求的,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气蕴、时代的美学标识,崇高的美学血脉一直贯穿新中国的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主旋律和主色调。   然而,当代文学在演进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精神形态与生态都处在不断的裂变中,不断泛化,持续分化,乃至出现了样态的混杂与形态的混沌。其中一个显著的倾向,便是崇高遇冷,崇高缺失。在许多文学创作者和批评者那里,避谈崇高,羞谈崇高,似乎崇高只是一个古典的概念,只属于过去,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   崇高的缺失,与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曲解有关。新时期文学曾经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得时代风气之先,为否定“文革”造神运动和“假大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是在破除个人迷信、反极端英雄化、反“假大空”文学的思潮中,文学开始有意消解崇高,疏离崇高。这实际上是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和曲解。破除伪崇高并不等于不提倡真崇高,相反,要大力弘扬崇高,赋予文学以深沉、刚劲、宏大的追求。新时期文学伊始,鲁彦周、蒋子龙、张承志、张炜、路遥等一批作家的创作,抒写着平凡中的崇高,讴歌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创作,是对伪崇高的否定,是对崇高传统的接续。今天,应该纠正关于崇高的误读和曲解。

(0)

千堆雪2014-06-23

大众文化草长莺飞的时代,写作和阅读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利。这当然是好事,但有一些特定含义的成语或词语也因不求甚解而被狭义地误用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媚俗”了———是的,这就是明代文人高启说的“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的那个“媚俗”。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谈到小时候对上帝产生过一种困惑:当他看到插图本《旧约全书》中的上帝是个站在云端、长着长胡须的老人时,就想:如果他有嘴,就得吃东西;如果他吃东西,就得有肠子……而肠子,我们当然知道是消化器官的一部分。于是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感到有关神的肠子的想法实在是亵渎神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那么显然,上帝本人是有一副不大干净的肠子的。昆德拉进而提出了他著名的“媚俗”概念。在他看来,崇高与卑贱、天使与苍蝇、上帝与大粪之间绝非互不相关。但丑和恶本身并不是媚俗,媚俗是企图用完美和完善的基本信念进行伪饰,以达到取悦世俗社会和迎合公众趣味的目的。 昆德拉对现代化的卫生设施留给人的意象有这样的描写:“现代抽水马桶从地上升起,像一朵朵洁白的水百合。”这就是说,排污管道的巧妙设计可以使人不去在意自己的肮脏,人们才能感觉怡然。这也正是“媚俗作态”的人性基础:不仅喜欢对自己和自己的处境乔装打扮,也喜欢那些经过了乔装打扮的人和事。 米兰•昆德拉在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作演讲时更进一步地解释了“媚俗”:“‘媚俗’就是把流行观念的愚昧翻译成美丽而富于感情的语言。它煽动我们,直至我们为自己、为我们所思所感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流下同情的热泪。”它只允许从美好的方面来看待和理解人类存在于现实的方方面面,为此不惜用作假来达到否认矛盾、掩盖真相之目的的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它是以“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俗”———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昆德拉为什么说“地球上人的博爱将只可能以媚俗作态为基础”。昆德拉深知人类对理想状态无可救药的迷恋,“我们中间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媚俗都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媚俗”这个词,是在“对低俗的事物及其趣味的讨好和迎合”这一最常见的理解层面上使用的。多年前,《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题为《在时尚化中迷失的文学批评》的文章,作者写道:“……在世俗文化的强大挑战下,不少时候文学已降为一种庸常的讨好、取乐、消费之物时,批评界不仅没有发出批评的声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并纵容了文学与商业文化同步的庸常现象,消解了世俗关怀与世俗陷落之间的边界。”很明显,该文的作者正是在“庸常”的层面上使用“媚俗”一词的。周国平在《救世和自救》一文中,对好像肩上额外承担了什么、其自圣激情溢于言表的那类宗教或道德型的文人颇有微词,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摆脱了某种成全个人隐秘欲望的支配。在他看来,若不是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这类人又何至于如此激情澎湃地摆出一副殉难的悲剧面孔呢?他质疑道:“面对无信仰,一个人如何能怀有以信仰为前提的激情?其中包含着的矫情和媚俗是不言而喻的了。”这里,“媚俗”是指欲掩饰自己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极力扮演精神纯洁、境界崇高的那种作秀冲动。 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以“上帝的选民”顾影自命而刻意摆出“社会良心”的舞台造型、扮出“指路状”或“精神引领人”的姿态时,就与“媚俗”搭上了关系。“媚俗”就是迎合他人的口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大众而规避真实的自我;就是做事高调,缺乏平常心,千方百计为圣为王;就是忍不住要在一面可以美化的镜子前搔首弄姿,并为自己的映像所感动。换言之,媚俗就是要为获得他人的评价和肯定而活,就是置身于充满激情的“表演秀”中难以自拔———民间有“装神弄鬼”一说,指的就是这种用力过度、哗众取宠的演出方式。(转载:刘金祥《我们如何媚俗及不媚俗》)

(0)

烟花烬头2014-06-21

社会学家保罗•福塞尔在他的著作《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中这样评价“恶俗”,他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窃以为概括得挺好。现实生活中能归入恶俗行列的东西太多了,尤其在如今这个讲究“成功”的年代,许许多多“反常”变成了“正常”,让你防不胜防。你以为是错了位的面貌,其实是受人追捧的五官,你觉得是突兀乏味的设计,结果却被权威机构收录伟大。低俗的表演常被美化成“勇气和才能”的展示,无知的发言竟被当成潇洒的文章……种种离奇之恶俗,充斥满眼,钻鼻入耳,根本避之不及。如果说这些冲击多数人的情趣底线的东西都是孤立个案,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问题是它们大面积泛滥,就不得不引起人的恐慌。   起码我觉得自己日常生活已经被“恶俗”包围了。刚过去的一周,我去了两次电影院,本想享受一下视听盛宴,结果却遭遇思想上的滑铁卢。一点大脑不用也就罢了,关键它还玷污智商。这些打着“大制作加明星”噱头、粗制滥造的恶搞片,谁看谁知道,直接被洗成无知的大脑。这种粗制滥造的大环境,直接导致国产电影品质与国际主流电影水准越拉越远。   让我无奈的还有这周筷子兄弟发布的新歌《小苹果》。电视电台杂志网络铺天盖地播放,“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如此这般的无内涵歌词以复读机式的旋律播放有一个好处———它将注定成为广场舞大妈最期待保存进手机的新歌。   这个星期包围我的还有两则电商促销广告,只要一打开电视,本来是想看看世界杯,结果反复的插播直叫你痛不欲生,一个是京东商城“6•18”周年庆,还有聚美优品的“6•16”上市感恩节,如出一辙的广告套路,在各种场合,广告片中的人物只要一听到这三个数字,就会跳起本山小品中提到的“隔壁吴老二”式的士高,这种创意的恶俗,倒是与靠网络起家的商家们的气质很配。   人无文化,浮躁浅薄。民无文化,行也不远。国无文化,急功近利。一个国家若想达到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国力的强大,须尽可能提高每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其实我们发现,人之所以能够走出蒙昧和野蛮的混沌期,在动物界中脱颖而出,形成并逐步强化的“羞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动力。人唯有能够分辨出美好和丑恶、荣耀与耻辱间的区别,知道在公众面前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能进而自觉约束规范自身言行,朝着更文明睿智更注重公德方面进化。   渴求文明的愿望越迫切,我们反倒看得太多司空见惯的不文明,“路过的西安市民,请管好你的裤裆”,如此标语让人啼笑皆非,再如房地产商肆无忌惮打出广告:“六个一起上,包你满意”、“男人女人都喜欢大的”,其实就是说该楼盘“六证齐全”,“喜欢大的”不过是说“喜欢大户型”。可商家非要自作聪明玩此拙劣恶俗把戏,这些低俗甚至恶俗的现象应该被抵制和及时取缔。现在国家层面也有深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一共有24个字的基本内容,其中就提到了“文明”。文明太需要了,不过话说回来,作为相对性概念的恶俗,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均不可能被彻底消灭,但在一个致力于努力提升社会文化品位、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里,倘任由恶俗现象肆意蔓延,肯定与社会发展进步轨迹不相吻合。做个有品位有格调的公民吧,起码装也得装着有品位,这也算你为社会文明进步尽了份力。(转载:王地《你,有没有被“恶俗”包围》)

(0)

tablo2014-05-10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个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支撑与动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挺直身板的脊梁、破浪前行的罗盘。而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内涵,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为广大青年自觉践行以及全社会共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修身立德的着力点和培育弘扬的落脚点。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体现当今时代精神,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应该坚守的共同价值要求和需要践行的道德行为准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于一个有着辉煌历史、也曾备受欺侮的大国,没有什么目标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这是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历史情愫,也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和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从旧中国落后挨打到新中国自立自强,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和平崛起,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大国家,亿万人民只有在党的团结带领下,为实现中国梦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聚合起磅礴之力,才能不断创造辉煌,谱写中华民族更加精彩的发展传奇。 当今时代,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快速变化的年代。人均6000多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更多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阵痛和矛盾。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情况下,多种思想观念、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人生选择在提供更大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不少摩擦和碰撞。以自由、平等为价值经纬,拿公正、法治作调校标准,构建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符合人民群众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协调不同群体的物质精神诉求,形成和而不同、相互尊重、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的社会良好治理局面。 干事兴业,关键在人。建设现代化国家和社会,归根结底要靠具有良好品德和公共意识的现代公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育造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关系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社会繁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环境,而公共环境也折射着自己的行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一个公民的平凡善举、点滴之德汇聚起来,就能让敬德修业、至诚向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更是领风气之先的生力军。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知行合一、久久为功,就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带动和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从而给人生发展夯实根基,积聚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亿万人民实现家国梦想、人生价值的伟大力量,就一定能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转载:《用核心价值观聚合磅礴之力》)

(0)

天下大同2014-03-13

艺术团体不惜重金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创造“艺术政绩”,将来在年终总结上可以大书一笔:“某年某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辉煌献艺。”有的,是为了镀金,那样在国内就可以竖起“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大展风采”的牌子,能够唬人了。有的,是为了争取政府的支持基金,好糊弄国家一笔。有的,可能是钱多的花不完,找个地方合理合法地花掉,顺便旅旅游吧。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基于艺术的目的怕是寥寥无几。出于对艺术负责的目的,对观众负责的目的,对国民经济利益负责的目的,通往“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金钱之路”到了必须堵死的时候了。

(0)
1 2 17条信息

叶建金2014-02-21

1.低俗文化的存在后至盛行的原因首先是受众。 当代,广大倾向于在受众电视、网络等媒体寻求现实中缺乏的放松与刺激,眼球刺激、心理刺激,而且这种刺激来得越是不寻常越是令人满足。相亲、选秀甚至是名人参加比赛等以往在媒体中不常见的元素,正是迎合了受众的心理。换句话说,倘若是没有人喜欢、没有受众的追捧,低俗或高雅,文化都流行不起来。 2.低俗文化的直接危害也是受众。 代替了阳光与空气,电脑与手机是现代人生活起居的必需品。正因为电脑、手机里有网络世界,网络世界有他们想要涉猎的一切。而越是低俗的网络内容更是让他们欲罢不能。结果便是人离不开媒介。懒得出门,反正已知天下事;懒得运动,因为韩剧昨晚刚更新。久

(0)
1 2 1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