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溺爱是枷锁,该如何爱孩子?

发布日期:2014-03-11    浏览次数:4985

  

        中国的父母恐怕是世界上上最望子成龙的父母但是中国的家教又存在不少弊端,家长既想要爱孩子,却又不知道怎么爱,往往不是关心过少,而是溺爱。对于孩子,很多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都是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哭闹时也尽量满足它的要求,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又开始包办一切,选择学校,甚至选择班级和老师,还提前报名各种兴趣班,孩子在学校犯错也是当面袒护,惩罚不当,大人们过分关注孩子,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独立成为妄想……

       在溺爱的环境下,孩子就会逐渐养成懦弱、自私、懒惰等不良习性,对日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前不久报道一位26岁已婚女子仍然每天需要母亲帮助穿袜子的新闻,虽然是个例,但也体现出不少中国父母溺爱成患的现象。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一种非常态的爱,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作一个圈套,将他紧紧包围想要逃脱。中国家长,你们知道该如何爱孩子吗?

相关热词搜索:溺爱 孩子 中国父母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9)  |  中立(1)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jfjgdhtydth2019-07-10

自新时代以来,怎样养育孩子,成了一个大问题。许多家庭虽然只有一个孩子,却比过去好几个孩子还头痛,父母、爷爷、奶奶围着一个团团转。转完了,发现这孩子养成各种毛病:任性,孤僻,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对亲人无感情,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拒绝与人沟通,主观个性强,不考虑他人感受,这就是所谓熊孩子......

(0)

拓跋发发2019-05-31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孩子的教育权在家长手中。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基本情感、道德、生活的培养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社会浪潮的裹挟下,家长都有许许多多的迷茫和困惑。 但有一点我们都要明白,首先要教孩子做一个正直、有同情心的人,这些最基本的情感、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无论选择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一点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一位独立教师的独立观察 体制内的家长要尽量教孩子正确看待课本教给孩子的东西,要教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分数、名次、班级荣誉,不要在课后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多带他去认识世界的丰富多彩,保持他对世界的好奇和求索,打开他的思维,呵护他的想象。不要给孩子报太多课外班,除非孩子自己真心愿意,这种愿意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羡慕、比较来的,也不是玩新鲜来的。 对课外班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只看外在宣传,要看是不是真能给到孩子好的东西。孩子在学校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课后的宝贵时间千万不能再浪费。上浪费时间的课外班不如自己带着孩子或让孩子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自己不能判断就一定要咨询信得过的人。 如果要给孩子选择体制外教育,家长要把好孩子成长的舵,对学校能给到孩子的教育要十分清楚,要清楚哪些需要自己去弥补。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长成正直、有同情心的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0)

UIOL,JYT2019-02-16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0)

IKMV/GG2019-01-20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中国的家长常常把这个可怕的礼物完完整整地送给自己的孩子,这个礼物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重智轻德”。其表现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溺爱成性,片面注重智力的培养。溺爱孩子的10大“典型”形式: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j绝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当面袒护。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0)

纪年法2019-01-16

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曾做过一个调查: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犹太人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都会让孩子获得一些做事情的基本能力。在犹太人看来,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这个方法,以前出现在很多富商家庭故事中,现在很多家庭都在用,也在普遍接受和学习。不论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磨练孩子的意志和智商。比如去非洲的贫穷地区参观做义工。此外,以色列无论男女全民必须服兵役,也都是在锻炼意志力刚强的人。

(0)

nytuiturjejeu19582018-12-11

让每个教育者都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给孩子爱和关怀,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困难。但底线是:即使不理解,也绝不伤害。 当你口不择言地践踏一个孩子做人的自尊心时,无疑为他以后的悲惨人生埋下了种子。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尊重,这个被集体遗忘的教育底线,需要每一个人铭记在心。而学校、家长、老师、全社会都应该加入到保护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的行列中来。 如此,一个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人格完整,自我实现的人。

(0)

bbjufy2018-11-18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觉得现在学习没什么用,考上大学照样没有好的工作。那你的孩子估计也不会对学习太重视。如果你花很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细节,那估计你的孩子想养成很多坏习惯也难。你天天看电视,玩电脑,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多少心思,或者他心里也会不平衡,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偏偏我不可以?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孩子对阅读也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旅游,孩子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在某些情况下,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接纳不等于赞同!接纳感受也不意味着接受孩子不合理行为表现(比如乱摔东西),恰恰相反,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后(嫉妒),可以引导示范孩子怎样用正面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嫉妒可以说出来),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现状(如“后来妈妈学习更认真了,下一次成绩又追上来了”)。

(0)

曹莉2018-08-16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0)

胡恬歆2018-08-14

希望年轻的中国父母,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活着,也为社会活着,而不是再像过去父母那样,只为孩子活着。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0)

田幂幂2018-08-10

当家长的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爱孩子,不要害了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独立的精神,开朗豁达,善良、礼让,让孩子更适应社会,真正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

(0)
1 2 3 27条信息
1 6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