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追星,何以如此疯狂?

发布日期:2014-04-08    浏览次数:4365

  

        早前有女粉丝为偶像刘德华放弃学业倾家荡产,有著名球星贝克汉姆现身同济引发踩踏事件,日前又有12岁女孩痴迷追韩星口不择言被父亲砍死,这一系列悲剧都是“追星”惹的祸。追星,最早要追溯到当年红极一时的小虎队,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车追踪,大呼其名,那时起,追星一词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时至今日,追星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追星引发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现在的粉丝大都以青少年为主,他们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盲目的将自己对偶像的喜爱扩大,甚至不惜花费宝贵的青春和金钱,全身心投入在追星上,这就失去了一个度,无法平衡追星与现实生活,影响自己的学业,影响与家人的关系

        其实,追星无可非议,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偶像明星,他们的音乐、人物角色是艺术的体现,是时代的象征,更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但现代人追星首先要把握度,同时,要更注重偶像明星树立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物质方面的不要盲目追随你是追星一族吗?你觉得追星,到底应该追的是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追星 家庭悲剧 疯狂粉丝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7)  |  中立(1)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2018-07-23

追星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寻找他们潜意识里的共同体,很多人追某个明星,是觉得自己和他们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比如某种优秀品质,比如性格等等,这种追星是积极的向上的;但也有些人追星追到不顾实际,盲目追星,花去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明星本质上也是独立个体,作为公众人物,我们应该是去学习和支持他们的良好的行为。

(0)

温言2017-08-23

文艺的创作主体是人。创作的平庸,说到底是人的平庸。当下我们的影视圈,演员不靠作品也可以当明星,就是人才趋于平庸的一个典型现象。反观我们的影视圈,不难发现,明星越来越不会演戏了。一些人依靠话题炒作,就可以维持曝光率,新人依靠绯闻、出位,就可以成名成腕。所谓的明星不思进取,依然可以片约不断,奔忙于各个片场;不失时机地参加几档综艺节目,既获得高片酬,又拥有话题效应。殊不知,演员离开了作品、失去了演技,还能不能称得上明星?同时,市场对明星的畸形倚重、粉丝对明星的过分推崇,也助长了这种现象。于是,明星们没有代表作、新人们不用靠实力,已经成为影视圈的怪现象。热闹的表演环节如此,在作品创作上也同样鲜有创新;看似繁荣的影视行当如此,其他行当也好不到哪里去。

(0)

贺海燕2015-06-16

我不追星,但是我并不反对。我觉得追星要看明星的个人品质,在追星过程中要对明星有很客观的认识,正确的追星,可以让追星一族有好的人生导师,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0)

江城子2014-08-11

  “所谓的‘亚文化’‘找灵感’都是给放纵自己找的借口。”在拘留所里的张元沉重地说,深陷毒海是因为自己“信仰、价值观,很多方面的迷失”。   网民“崇慕”说:“吸毒的根源是什么?是否物质太富有了?精神上太匮乏了?”“跑鞋匠”则直指明星吸毒是“一旦有名有钱,什么都能用钱买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说白了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沦丧”。   社会学家周孝正等专家指出,不少明星在成名前经历坎坷,成名成为唯一追求,一旦一举成名后,很容易因为自我膨胀、精神空虚等原因,产生行为失范。然而明星吸毒不仅仅像普通人沾染毒品后毁掉身体、生活,由于明星们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也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无论是找灵感、追求时尚,都有可能对一些粉丝,特别是未成年人产生示范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良好公众形象的明星一旦身陷丑闻,还会给公众带来负面的情绪。   “感觉美好的东西一下破灭了,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会让人对美好的事物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北京市民王宏伟说。   网民“驿路方非”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辜负了众多喜爱他的人。希望明星们引以为鉴,不要以后提到中国文艺圈就想到黄赌毒。”

(0)

墨墨2014-08-05

 这是一场关于丑闻的“传奇活剧”将要谢幕的节奏――文化学者张颐武如此评价郭美美世界杯期间涉嫌赌博被行政拘留。   3日晚间,警方公布了郭美美案件的最新调查进展。事实上,郭美美“炫富”“赌博”多次引发网络闹剧、甚至是舆论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一、越骂越红的社会土壤:挑明欲望+释放压力+看客心理   实际上,由2011年至今,从扯上红十字会的各种炫富到不雅视频再到涉嫌赌博犯罪,关于郭美美的话题就没消停过。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诘问:一系列拜金到无耻的言行,居然能一直吸引舆论关注,明明是“假恶丑”的代言,却在网络上不乏拥趸?而且这种越骂越红的网络“红人”,如凤姐、干露露等,为何近年来有批量产出之势?   “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张颐武分析说,这些“红人”常常是一些年轻人,言行举止虽然有争议,却释放了公众的一些潜意识――明知虚荣拜金不是正确价值观,却暗合自己心底“漂亮又有钱真好”之类的欲念;另一方面,这些“红人”口无遮拦、放纵不羁,让一些年轻人的压力和困扰得到一种宣泄。   滋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土壤中还有一种成分――看客心理。“有些人把价值错位和荒诞当做社会的伤口,抱着看笑话和起哄的态度。”张颐武说,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无形中也具有放大效应,经过几轮连番传播而形成相当大的影响。   二、价值观错位:扭曲的成功观和消费观分裂年轻人的价值观   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郭美美们危害颇深。有网友表示愤慨:干了坏事不需要付出代价,相反依然可以过着令人羡慕的豪华生活……郭美美事件糟糕之处在于她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向影响。   张颐武曾在他的博客中总结郭美美现象的负面价值:在一些年轻人的“无意识”中强化一些扭曲的价值观,一是扭曲的成功观,认为不管怎样,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二是扭曲的消费观,认为炫耀性的消费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这些负面的价值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既不必高估,但也不可小觑。”张颐武说,“一个个体的行为被放大,引起公众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其后继者也往往走得更加极端,这就是负面‘示范效应’。”   三、理性疏导浮躁虚荣风气:负能量事件要第一时间澄清   “这次郭美美赌球被警方拘捕,说明人生还是需要有底线的意识,出轨的言行和错位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不归路,东营论坛http://www.gwoaa.com。”张颐武在博文中寄语年轻人,“一时的所谓风光不过是过眼烟云,人最终还是要靠努力奋斗,贡献社会获得价值和意义的,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路也只能靠自己的一步步努力,人只有靠着正面的价值才能走得远,这些教训虽然古老,但却不断显示出其人生最真切的本质。”   在被问及如何疏导和遏制社会上这种浮躁虚荣的风气与现象时,张颐武说:“人性中原本就有这种对丑闻感兴趣的倾向,而社会也总会有一些缝隙。我们要做的,是秉持平常心,不要那么肤浅乱追捧,要有些耐心和韧性,要有理性判断力,等待真相的还原。”   他同时说,类似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其似乎暗示社会的某种阴暗之处,但又含含糊糊。这其实最伤害社会本身,也会打击人们对于社会的基本信任。在应对类似情况时,政府和媒体都应尽量在第一时间澄清负能量事件背后的阴暗与含糊,不要留有很大的猜想空间,以致最后陷于被动。   “现在看来,法律是让人们成功脱离密室的最后那把钥匙。”张颐武说,“一些看起来一团乱麻,却对社会造成伤害的事件,其实在法律面前没那么复杂。”(转载:以无耻开启的癫狂必将有可耻的末日)

(0)

墨村集市2014-07-23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转载: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

(0)

莫名其妙2014-05-19

  娱乐明星,嫖娼,这一组合在网上总能掀起舆论波澜,昨天,演员黄海波因嫖娼被抓的消息传出后,网民惊异之余参与评点、调侃,沉闷的网络瞬间满血复活。   不少网友热衷调侃,对黄海波的此番遭遇喜闻乐见,认为黄海波只是一个演员,或以“明星也是人”为由为其鸣不平。在这部分人看来,黄海波的行为没那么恶劣,大抵只是“年轻的时候都会犯的错误”,围观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判当事人显得不够厚道。这样的立场是否合适言人人殊,从过去一些类似事件的反响看,不少人倾向于淡化处理,具体在舆论反馈中的表现便是,充满攻击性、“落井下石”式的批评越来越少。   上述变化很大程度上源自民众对道德的理解突破了传统的思路,过去那种僵化充满说教意味的道德训诫慢慢失去了号召力,取而代之的是,试图分析事件的具体情境,比如考察事件的公共属性,并基于此做出审慎的评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就可以铤而走险,明星陷入艳照门,甚至出轨行为,在事发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案底”,影响其公共评价。这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现象,抛开社会心理的作用,这还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关,娱乐明星中不少人之所以收获知名度,源自自身在表演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他们所塑造的屏幕形象呼应了主流价值观,满足了公众的期待,这种化学反应会反过来扩大演员个人的影响力。   看看现实生活中的追星现象吧,有多少是出于对明星个人的真实了解?对金秀贤的追随仅仅因为他那身笔挺的西装,还是那个由啤酒和炸鸡营造出的爱情世界?后者的影响显而易见,粉丝之所以追随偶像,主要是因为自己还浸淫在演员所打造的角色形象中。这就导致,明星饰演的角色将影响其公共形象,他们在屏幕中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客观上成为其无形的资产,故出于自己的前途考虑,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必要去维护这种印象,而一旦不慎暴露了与屏幕形象反差甚大的“真我”,资产就会演变为负资产。   可能会有人叹息粉丝的非理性,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关系,粉丝在偶像事发后表现出的反叛,除了上述心理因素的影响,背后还有一种消费逻辑在起作用。黄海波嫖娼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感叹“娱乐圈又少了一位好男人”,也有人对“国民老公”形象坍塌而失落,甚至感叹自己被骗,这些反应即是消费逻辑的表现,黄海波本人无疑要为此事件付出代价,粉丝无法要求退票,却可以通过消费逻辑来完成“制裁”,这就意味着,接下来,黄海波未必会因事件淡出娱乐圈,但如果再扮演“国民老公”,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转自:你好,黄海波;再见,国民老公)

(0)

lingga2014-04-16

人们为什么热衷名人八卦,却对“真正重要”的新闻不够关心,或者很容易遗忘别人的痛苦?一部分是人性使然,另外也可能是缺乏监督和参与管道。有人会有这样的心态,不是都是这样吗,关心了有用吗?所以,有些人不关心公共事务也情有可原,原因“你懂的”。对于“你懂的”这类流行语的风靡,有人却看出了其背后的功利和犬儒。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不能说破也不愿说破,因为说穿了也“没用”,不但没用,有时候还会有害,给自己带来风险。长久以往,追求真相说真话反而成了迂腐,精致利己的算计大行其道,这就是所谓犬儒化。不过,放在特殊的语境中,有人认为是犬儒化的表达,有人还觉得是难得的朴实和机智呢。至少比假装听不见或者无可奉告要强多了。

(0)

一安2014-04-10

说起追星,很多人现在都是一脸鄙夷,尤其鄙视韩流粉丝。韩流粉丝有一种共性,就是特别疯狂,巴不得生活的全部都是偶像。关于韩流粉丝追星的疯狂事迹我也略有耳闻:前段时间一个白富美女生因晒出她和韩流明星团体exo的合照而遭到众多exo粉丝蛮横的人身攻击,被攻击的点竟然是那个白富美“竟然”可以轻易地近距离地接触到她们理想中男神一般遥远的存在!的确,对于很多追星族来说,排队排几十个小时等偶像签名、天没亮就去机场接机、入几十张会员卡只为抽一张演唱会门票等等都是痛并快乐着的事情,但因此就嫉妒有条件的人能够接触到自己的喜欢的偶像而歇斯底里地攻击他人则是一件非常脑残的事情。不少韩粉追星追到都失去了逻辑,认为自己自愿地为偶像做了这么多还没有得到回报,这个社会就理应给他们让路,理应陪着他们一起自甘堕落。当她们被现实提醒了之后不是去发奋图强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而是反过来盲目攻击他人所努力得来的一切,这是一种强烈扭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偶像当作自己生命的一切,却不为了真正的生活奋斗,只知道天天沉浸在见到偶像的幻想中,歪曲是非曲直。俗话说什么样的偶像就有什么样的粉丝,追只有青春和包装而没有任何内容的偶像,也不怪人们直呼他们“脑残”。

(0)

CRM2014-04-09

我不是追星一族.很多人会把偶像当作自己择偶的标准,因为他(她)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盲目追星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说明当代年轻人缺乏教育素养.体现的还是教育问题.

(0)
1 2 20条信息
1 4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