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毕业生,你拖后腿了吗?

发布日期:2014-04-23    浏览次数:3557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通过对52461名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总结出了这一批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从事行业和签约月薪,其中2014届毕业生期望月薪平均值为4357元,实际签约月薪为3945元。对这批毕业生来说,不愿意从事的岗位前三位,分别为客服、销售、生产加工。客服类职位劳动强度大,报酬较低、销售工作压力大,薪酬不稳定、生产加工类职位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与大学生较多从事办公室工作这一趋向不符。而在对“期望就业地和实际就业地”的调查中,2014届应届生中41.3%希望到北京、上海、广州就业,省会城市为54.2%,其他城市仅为4.5%。其中希望到北上广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比起2013年有了下降,看来,随着“北上广”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逃离”你是毕业生吗?你想在哪里就业?你拖后腿了吗?

相关热词搜索:毕业生 就业 招聘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7)  |  中立(3)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风谷2018-11-26

目前一些处在实习期的大学毕业生,还没干活就先和老板谈条件,或者在新岗位上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和部门主管讨价还价,这是不合时宜的。“这时,他们应该懂得感谢企业的培养,而不是计较是否应多拿几百元钱,应该在自己有业绩的时候,再向企业提出合理的加薪要求,这样在企业里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0)

罖労尐2018-07-30

作为准备应届毕业生,我还是想留在深圳工作,深圳虽然是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大,竞争力也大,但是发展提升自我的机会很多,如果能够市场保持一颗谦卑爱学习的新,相信也会有所回报。

(0)

YUMINFEN2014-11-26

作为15届的应届毕业生,如今的我也开始了我的求职之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处,最主要的是得看各人的所需,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所读专业为会计学。由于本身自己对自己性格方面的了解,再加上在读期间的社会实践不断加以验证,我认为我还是比较适合从事会计行业的。 由于会计行业是属于金融行业,与经济是连在一起的,而家乡是在一个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地方,所以我还是选择广州或深圳作为我求职的城市。毕竟在大城市,机会会比较多,而且所学到的知识还有提升空间也会比较大。虽然压力大是一定的,但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能力方面,只要有能力还需要顾虑什么吗?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无论怎样的选择都有好有坏,关键就看自己是想要什么了。 面对压力,我不会选择逃避,任何时候尽自己所能做最好的自己。希望能在自己的求职之路上越走越顺

(0)

孟庭苇2014-10-27

《中庸》有言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说:君子以其当下的地位行事,不谋求本职之外的事。 或许会有人反驳,觉得这句话在教人安于现状,似乎缺乏些进取心。拿破仑就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也被许多人奉为经典。其实,拿破仑也是踏踏实实从士兵做起的。首先他做了一个好士兵,然后才逐渐成为将军。所以,我们在将这句话奉为经典的同时,也不能断章取义,要深刻理解其内涵。 所谓素位而行,我理解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我行我素。我行我素不是坏事,而是说我是什么人,我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树立什么样的风范;是什么角色,就应该唱好你所扮演的戏。一个裁缝师一天到晚给人做衣服,偶尔看到泥水匠的工作那么简单,一天就赚进几百元,于是就丢下剪刀、针线去做泥水匠,这样对吗?不对,这就叫做不安分。在我们公司的这个大家庭中有董事长、总经理、经理以及各部门的主管和职员,假如小职员想当上主管、经理、总经理,只要安分守己地干下去,是有可能的。如果一个小职员不安分地工作,妄想当董事长,那就太离谱了。基本前提,是你必须扮演好你现在的角色,然后才能创造、累积你的价值。做人要素位而行,要守本分。 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我们可以有雄心壮志,但也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要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得扎实才能保证楼层的稳定性。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这种人没有认识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也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为自己谋取利益,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欲念之中,迷失了本性。 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说:“一个商品社会的成熟程度可以用其成员对自己职业的态度来衡量。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商品经济长期锤炼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尽本分、不忠于自己的职守,必然会被老板淘汰,不像在德行的其他方面,如有什么缺点还不致立刻威胁到自己赖以谋生的手段及饭碗。” 说到底,尽本分最终受益的是自己。你要保住饭碗,要获得薪水,还想升职加薪,你就要兢兢业业做好你眼前的这份工作。世界上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雇用一个工作吊儿郎当、业务一塌糊涂的职员。同时,尽本分也对他人、对社会有利,会使你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我们没有理由不尽本分。 安分守己,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认真发展、恪尽职守,不图虚名,清心寡欲,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贪荣利,才能为公司做出贡献,也能为自己谋得更好的发展。很难想像一个人人自危、个个贪图私利的公司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很难想象一个人人自私、个个贪求荣华的社会、民族能有很好的愿景。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转载:王鹏娟《素位而行》)

(0)

多远才算近在咫尺2014-06-19

北京是北方第一大城市,而大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的快速增长也促使就业机会不断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些机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大城市,希望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在这座城市中却充当了“过客”的角色,无法真正地融入大城市也是这些“打拼者”过分思念家乡和最终回到家乡的重要原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年轻劳动力是否要一味“挤”入大城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作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同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了来到北京寻求发展。在并未真正来到北京生活的时候,我曾对这里有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每每想到这里时,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是我脑海中最常浮现出的画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当时的我对于繁华的唯一理解。而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时,起初对于繁华的片面理解得到了修正,我开始理性地看待一座城市。大城市的光鲜与繁华往往伴随着压力与社会问题,置身其中的“北漂者”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往往容易失去目标,“幸福感”也荡然无存。   在我与一个来自三线城市的“北漂”同学的交谈中了解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当我问及他来京的原因时,他告诉我,“北京是大城市。这里不仅工作机会多,而且医疗、教育、社会福利都有很大优势。”然而在聊到是否会享受到这些优势的时候,同学却表示,他获得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但是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福利,他生病需要休养的时候多半选择回老家治病。在我问到他为何放弃北京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而要选择回家治疗时,他告诉我“家里面虽然医疗条件不如北京,但是生病了总需要人照顾,这里不是家。而且在这里就医所需费用很大,自己在这里"病不起"。”   除了医疗方面,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北京的一大优势,但是同样无奈的情况也出现在教育问题上。很多在京打工的父母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回到家乡完成初等教育。除了上学难等客观因素制约,在京打工的父母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无暇顾及孩子,考虑到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心理、生理都需要良好的引导。父母只得将孩子送回家中由老人照顾,而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又会出现其他问题。   无论是拥挤的地铁,还是“遥远”的医疗与教育优势都昭示着北京这座大城市已经过度地承载了社会劳动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等一线城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领跑于全国,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却集体居于末位。如何使年轻人重新找回“幸福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一大批二三线城市都相继崛起,无论是在经济规模、基础建设,还是在城市管理、创业环境等方面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逐步推进,国家将重点发展中小型城市,并且定调“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中小城市开始接纳更多的劳动力,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去往这些城市发展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对于满怀激情与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过客”式的生活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个人思维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促使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也不同。但在理性思考后无论是选择“奔向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只要找到生活的方向,并为此努力奋斗,“幸福”也会如期而至。 (转载:曹方超《幸福在哪里》)

(0)

浮生未歇2014-06-07

“卖各种演出票、做文化衫、组织学生旅游,我们的创业团队现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也越做越火。”南开大学T-clan团队的文化衫项目负责人、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学生王旭晨向记者介绍。2005年T-clan团队组建。“T-clan最初是由我们南开一位研究生学姐创办的。”王旭晨说,T-clan,意为“T恤家族”。9年时间,团队一步步发展壮大,至2014年已初具规模。有了稳定的业务和客户以及团队成员,并且将业务范围一步步扩展到天津各大高校以及高三毕业班。 从一个新丁到现在的服装订制项目负责人,王旭晨要感谢的,有家人,也有朋友。“我父亲是商人,受他影响,我一直想自主创业。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欧莱雅校园义卖的策划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也因此与团队队长孙静结缘。她把我带入到T-clan,最初让我负责票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历练,我开始独自负责文化衫订制项目。”现在,她有很强的责任感,因为这个项目盈或亏,一起做这个项目的同学是否能从中挣取一点辛苦钱,“完全取决于我能否让整个团队合作无间,能否让客户相信我们,订制衣服。” 王旭晨认为,无论是她还是她的前辈,成功之处都在于慢慢去发掘和创造客户的需求。一年多里,看着校园里消费文化衫的学生越来越多,王旭晨体会到自主创业的艰难,也对创业有了更多的思考。“首先要有团队的经营与合作能力。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好的创意,但是能够坚持付诸实践的却不多;其次要有搜索资源的能力,如搜索客户,搜索厂家,把握商机的能力等;还要有网络营销以及和媒体合作的能力。现在这个时代,离开网络,品牌很难一直活下去。”王旭晨说,“但我觉得最需要的,是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现在国家政策对创业非常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也非常多。但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不要想着一上来就做老板,一定要先锻炼好自己。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摘自:朱婷、张晶《毕业大学生:走在创业的路上》)

(0)

依旧青青2014-05-22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大城市无疑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就对大城市青眼有加,他认为这里各色人才储备丰富,有一种多语言、多文化、兼容并包的氛围。   大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看起来总有“向上的成长空间”,这对年轻人是致命的诱惑。美国著名程序员、科技作家保罗•格雷厄姆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伟大的城市吸引雄心勃勃的人,当你在其中走一下,它会用一百种方式微妙地告诉你:你应该做得更多,你应该更努力。的确,不仅很多著名大学都喜欢“寄身”于大城市,许多超级公司的总部,也集中在大城市--像IBM、英特尔、壳牌石油等,这使得大城市充满了“雄心”。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苹果、沃尔玛、谷歌、惠普等,他们的总部可都是在一个看上去不那么大、还不太“繁华”的地方。事实上,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有两股相逆的迁徙潮流同时存在。   那些更急着证明自己的年轻人,像候鸟飞向温暖地带一样,奔赴大城市闯荡。就算“混”得不如人意,也是一边抱怨大城市的种种不便,一边却“赖”着不走。“穿Prada的女魔头”中的那位刚刚毕业的女助理,不但要加班加点地工作,还要向父母借钱付昂贵的房租。纽约很多青年工作压力大,每个月收入支付了房租、生活费和社交费用,就所剩无几,有人甚至因为付不起房租,只好挤在父母家的地下室里。这些被美国媒体称为“中青年”的群体,与在夹层中打拼的“北上广”年轻白领生活状态很有些相似。   而在大城市打拼了一辈子、攒下财富和经历的人们,似乎更愿开着休闲旅游车在全国旅行,或者干脆搬到乡间小镇安度晚年。有意思的是,近年来这个流向里不断有年轻人加入。《纽约时报》就发现,很多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在激烈竞争中搬离了城区,到小城市谋求生计。还有一些人,比如技术控和创业狂,他们向往着足不出户即可“运筹电脑之前,决胜万里之遥”,青睐那些静谧优美、远离喧嚣的小城市。在那里,还能享受地方政府的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标榜“后现代的企业”,何乐不为?   信息时代改变了大中小城市的原有落差,令小城市阵营更有扩大之势。美国有两个日益壮大的人口群体,“婴儿潮一代”及其后代、“千禧年一代”,似乎都偏好向人口较少、消费较低的地方迁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或许是一种全球性趋势:扩张的地区以小城市居多。2012年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人口在100万以下的中型城市,日益成为全球城市扩张的主力军。麦肯锡甚至认为,大都市统领未来的观点是“常见的误区”,蓬勃发展的小城市将为城市扩张贡献过半力量。   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短处。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已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则更像是个结构性问题。但无论在哪里,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梦想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否则,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会让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转自:席越《大城小镇,未来在谁手》)

(0)

vanilla2014-04-30

杨宁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和其他专业不同,新闻系的最后一年基本都被安排为专业实习。于是,从去年10月,杨宁就开始了她的实习生活。 在经过了大约半个月的简历投递后,杨宁找到了在一家门户网站中做新闻评论运营编辑的实习职位。 实习开始后,杨宁要负责处理新闻下网友的相关评论回复,还要做网站的日常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而因为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不论周末和法定假期,每天24小时都必须有人能及时处理新闻跟帖。每天都会有组长负责分派任务、组织工作,并且下班时做好交接工作。评论跟帖依据新闻性质、重要程度分为:政治敏感类、国内新闻类、国际、社会、军事、体育、时尚、客户端新闻等等几版。最初,杨宁只能刷一些小版块,后来随着组长培训、刷帖量增加,逐渐地能够掌握刷帖的原则和尺度后,每天也会分到几个大版块。 虽然有时候觉得每天刷帖确实有些枯燥,但是杨宁觉得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每天都能接触大量的国内国际新闻,关注国家社会动向,与自己的新闻专业方向是相符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辨别和处理那些攻击国家政策、煽动社会动荡、引发地域攻击的、进行人身攻击等等之类的帖子,意识到了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杨宁说,自己虽然也是网民中的一员,但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网络环境的净化原来这么重要。 在实习期间,最让杨宁感动的,是部门的正式员工对他们这些实习生都很友好,并不“倚老卖老”。亲切的问候和耐心的指导,让刚去部门心怀忐忑的杨宁一下子就消除了紧张和生疏。然而,实习中也有让杨宁觉得非常不公平的事,就是实习生往往被当做廉价劳动力。 杨宁说,作为一名实习生,虽然不是很看重工资,但是能“尽量多得”还是很高兴的。然而让杨宁感到非常委屈的是:大部分实习单位好像都约定俗成,把实习生当成廉价甚至是免费劳动力。实习期间要么没有工资,要么工资极低,有些工资稍高点儿,还要按照“劳务报酬”多扣税。“我认为这样是非常不公平的。尤其对于加班来说,同样的,正式员工就有三倍的加班薪酬,实习生就一点没有,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而且,在劳动保障等方面,对于实习生这样的群体,国家和社会也关注不够。即使是出了问题,大家也只能向社会现实妥协。”杨宁说,“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实习生,保护实习生的权益。”(转载:奚冬琪《走出象牙塔,为职场生活预热》)

(0)
1 2 18条信息
1 4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