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学频繁更名为哪般?

发布日期:2014-05-20    浏览次数:3549

  

 时隔三年,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这也是该校的第三个名称。在中国,高校频繁更名堪称一道风景。对于很多高校来说,选择更名是有一定打算的,一个好的校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地位,带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现在越来越多大学选择用工商、文理、科技等命名。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校名的更变,但却担忧更名只是虚有其表校名与校风、校园文化、校园特色息息相关,如果单单只更换名字,学校的师资、课程、培养模式没有丝毫的变化,那么这样的频繁更名毫无价值。频繁更名有一定的功利现实土壤,高校试图用一个似乎高大上的校名来吸引考生和家长,这些考生和家长也常常陷入“望文主义”,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盲目地为校名所诱惑,忽略了自身究竟适合哪所学校、哪个专业。频繁更名不是在改善学校形象,而是败坏学校形象,高校领导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如何办好大学、如何教好学生上去。大学频繁更名为哪般?你有什么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 更名 教育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马瑞燕2016-02-17

长期以来,一些专业院校、职业院校及地方院校没有对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给予足够重视,再加上受到教育事业行政级别化的影响,纷纷盲目转型升级进而趋同发展,导致高校培养的大量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教训是深刻的。事实上,即使在同一所高校里,每个学科和专业也各有其特点。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也要依照不同的范式来进行。每个学校的校情不同、学科特色不一,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这是形成教育多元多样特征的基础。如果说开启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征程是跳“集体舞”和做“规定动作”的话,那么,跳什么样的舞则是每所大学的“自选动作”。

(0)

陈瑶亮2016-01-21

在中国,高校更名频繁发生,这让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常常摸不着头脑,易陷入“望文主义”之中,被校名所迷惑,选错学校和专业,高校这种做法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啊!其实不仅仅是高校,不少小学中学也有这种现象,处于学校的角度这是可以了理解的。有一个“具有含金量”的校名,更容易招收到优质的学源,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是,高校等领导,更应该关注教育本质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更不是更改校名就能来起色。学校应该要思考,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成熟的价值观,选择自己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这远比更改校名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意义。其实,这也反映了一种现象:在中国,不少人爱做表面功夫,不注重真材实料,而关注名声名气。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增大了成本,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真实实力的提升上,让自己有更大的竞争力,做到“名副其实”!

(0)

姚忠良2015-11-19

一流大学应致力于解决这种问题,长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比起在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获得思想启迪,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能干成什么更重要。因此,大学需要多一些启发思维的开导,少一些照本宣科的讲授;多一些激发创造力的培训,少一些考察死记硬背的测试。发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助其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人生价值,搭建学生通向成功道路的桥梁,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一流。

(0)

perfect2014-09-17

 从夏初到夏末,人大送走了她的又一批毕业生,也迎来了她新的孩子。     进入大学,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今年6月份的2014届毕业典礼上,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在致辞中说:能否有一个“在而不属于”的境界,是大难之事,但却是一件根本的大事。这样一句送给毕业生们的箴言,对于在人民大学校园中学习生活的我们,同样有着引人沉思的深意。     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关于大学的诸多重要议题中的一个。有人说,大学应当是走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步,大学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零件”,大学应当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也有人说,大学应当是超然于世的象牙塔,远离纷扰,脱离社会风气而守望一片净土,大学生应当是无关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或许,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可以用“在而不属于”这样的境界调和,从而各自扬弃,探寻出大学应有的精神内涵。     大学不可能与社会脱节,这样的分离是无益的,也是荒唐的。读圣贤书,也要闻窗外事,何况是在如今这样信息通达的时代,人无法只生活在自己的窄小“圈子”内。大学之“学”,是汲取学术知识,也是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实现理想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欲明辨是非,应当知道何为是、何为非。所以在大学中,也必是要“在”这个社会中的。     然而,这个“在”,不是单单的存在,不是没有思考和过滤的接受和适应,而是带着静观的智慧,察人观事,却不与之同流,这种“在”就是“不属于”。     如今,这样的语句被用来形容今日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调,旧的被打破、新的未建立。流行文化充斥于各种媒介,急功近利的论调在不同渠道泛滥。大学不是乌托邦,也不是过滤器——言论激烈者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姚国华教授,更是称中国今天的大学缺少真正的大学理念。在这样的现实中,这种“不属于”的远离,在当下更是显得格外重要。大学教育不应是把人教育成“有用的人”,而是把人教育成独立的、完整的人,不是打造统一的标准化的“人才”,而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     “不属于”的静观者有着对流行色的警惕,不被大众意见的洪流裹挟,不需要所谓的权威、媒体或者谁代替思考;“不属于”的静观者耐得住寂寞,热闹的广场上往往真理遁形,群体思维下的妥协往往走向理性的对立;“不属于”的静观者有调节失调文化的智慧,这种智慧孕育在大学中,孕育在读书中,也孕育在读人中。     人民大学不缺少保持清醒的静观者,孙郁教授称他们的奇迹是人民大学“精神逻辑的伸展”。而对于我们,这篇送给毕业生的致辞带给在校生们的思考和指引,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最后,还需谨记孙郁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的鲁迅先生的精神遗训:当下的要义“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但是,“我之所谓生存,不是苟活,我之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我之所谓发展,不是放纵”。 (转载:郭佳《察人观事却不与之同流》)

(0)
1 2 14条信息
1 4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