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学“行政化”,该去掉吗?

发布日期:2014-06-03    浏览次数:4318

  

       伴随经济贸易的蒸蒸日上,我国高校建设得可谓日趋完善,很多国内大学物质条件接近世界一流,然而质量水平却无法相提并论。究其根源,大学里日益严重的行政化制度是"罪魁祸首"。过去,学术师德为人们所重视,敬佩尊敬老师、教授乃是平常之事。今天,尊师敬长的优良传统有些落寞,教授在很多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高级老师,反而行政级别高的干部高高在上长此以往,学术至上的理念不再为学者们所遵循,他们也开始追名逐利,贪恋官场,钻研学术发表论文的学者成为稀缺人才。在行政制度的堡垒下,行政干部肆无忌惮的指挥教授,大学教授们自然也就没有了潜心研究的积极性,大学犹如社会牢笼禁锢住他们。总之,大学行政化为高校腐败,学术懒散提供了捷径。30年前,中国工农业严重的行政化导致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企业失去活力,经过改革、去行政化,重现了活力和创造力。现在,我们的教育问题也面临同样问题,大学“去行政化”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大学“行政化”,该去掉吗?现在的大学和过去的大学有哪些不同?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 去行政化 大学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63)  |  中立(4)  |  反对(3)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江城子2014-08-11

再过几天,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始校长朱清时就将卸任。这位儒雅老者的离去,注定会在许多人心中激起波澜。   南科大和朱清时近几年之所以被反复提及,是因为二者已成中国高教改革的符号。面对高校行政化泛滥之弊,很多人希望南科大的努力能为去行政化探路,并由教育领域向外延展。朱清时作为南科大的创始者和掌门人,他此前的身份是中科大校长、副部级高官,却如同手执长矛的唐•吉诃德在体制内左冲右突,本身就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前些天,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自己在南科大的五年,给自己打了60分。60分意味着什么呢?只是刚刚及格。换句话说,改革的步子虽已迈开,但过程和结果或许同朱清时接掌南科大时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虽有小成,但远未及人意,个中甘苦自知。   可与朱清时自评的60分相印证的有两件事:其一,南科大创校之初提出“自主办学、自授文凭”的核心理念,如今已基本落空,以至于“南科大被收编”的说法喧嚣尘上;其二,南科大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务本由朱清时一肩挑,但前不久南科大迎来了新党委书记——深圳市公安局原局长,而书记和校长“分权”后,南科大是否还能戮力革新,即将到位的新校长能否“罩得住”,都还是未知之数。   若将60分给南科大,或许更为恰当。这所备受期待的学校,虽已拥有理事会、教授会和素质不俗的学生,但在改革之路上只能算刚刚起步。能否行稳致远,仍有待观察。但对于朱清时本人,我认为应该给100分——个人的努力同学校的成就,本就不能全然混为一谈,朱清时为在南科大推进教改确已倾注了全部心血。   我曾对朱清时做过一次专访,这位外人眼中的“高教改革斗士”,其实是一位温厚谦和、思维缜密的长者。他的办公室有两样物件十分醒目,一是行军床,二是氧气瓶。工作人员告诉我,朱校长对南科大的繁杂事务几乎事必躬亲,经常睡在办公室里,而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身体状况并不好。凡此种种,都在细细编织一位颇具浪漫色彩的骑士形象,而这种浪漫之中,又透出一丝难以名状的悲怆。   但是,对朱清时本人而言,有了这样的经历、体验、尝试和挑战,又何尝不是“赢家”?他在身居高位之时,选择了一段注定艰险难测的人生旅程,在垂暮之年拿出如同年轻小伙儿般的激情和勇气向着理想前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年初,南科大获得深圳某企业逾亿元的捐赠,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应该同南科大或朱清时颇有渊源。但后来采访时知道,那位老板与朱清时并不相熟。他说,选择南科大是因为“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未来,决定能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你想拥有未来,就和代表未来的人、代表未来的地方站在一起”。将这句话翻译一下,其实就是——“朱清时和南科大做的事靠谱,我喜欢,这钱给得高兴”。这件令旁人觉着匪夷所思的事,也从侧面印证了朱清时的成功。   在专访时,我曾有幸当面聆听朱清时先生谈佛学。在言及“缘起性空”时,朱清时说,“缘起”是指各种因素的偶合,“性空”是指事物最基本的构造为虚空,但是,虚空不代表什么都没有。如果说朱清时创办南科大是种下了“善因”,那么,他已算修积功德。至于南科大能否最终修得“正果”,则需看因缘是否和合。(转载:彭健《朱清时的“失败”与“成功”》)

(0)

tb2014-08-11

大学该去“行政化”。每年的高考人数都是“再创新高”,大学的不断扩招,相反的却是教学质量的降低,毕业生找工作难,因为很多都是学非所用,大学教育注重形式化,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他们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发表论文、评职称、发展副业上面,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毕业证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大多时候只是他们考试的工具。过去,学术师德为人们重视,老师传教授道,学生由心地敬佩尊敬老师,这正是如今的教育所缺失的,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0)

小彬彬80902014-07-18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首先要进行价值判断,大学要去除行政化。目前的行政化实质是大学管理部门权力发生了僭越,从一个提供服务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个权力分配者。导致了大学在实质中变成了一个权力运行的机构,而不是一个教授与学生思想与智慧畅流的场,这是大学深深地伤害。大学一定要回归,回归到它本真的状态,努力促使大学生的精神发育。当然去除行政化,本身不必然带来这种改变,但是给教授去除了行政的枷锁,有了足够的自由,这一切都将是可能的。

(0)

流年似槿2014-07-04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觉得大学行政化应该去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道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接班人,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忽视和摒弃。尊敬敬爱老师,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义务,把老师作为一个教授来看待,没有敬爱之心,是不可行的。过去的大学生凤毛麟角,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所以更应该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还是能够做到尊敬敬爱老师的,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只是把老师当作教授来看待,没有尊敬的自觉。正因为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和家长才更应该注重尊师重道的培养,摒弃大学行政化的现象。

(0)

ysm2014-07-03

我认为大学“行政化”应该去掉。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人数一直在增长,大学招生率一直在提高,导致大学的教学班人数多,老师、教授的课程量也在增加,很多时候老师们根本就兼顾不来大家的学习,他们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加上学生素质方面的缺失,所谓的尊师重道根本就是浮云。网络科技的发展,导致现在的大学上课情况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上课大家带的不再是笔记本,取代之的是手机等科技产品,学生上课不再是认真的做笔记,取代之是玩游戏,网聊。以上种种的原因,加上在行政制度的影响下,大学教授们的理念逐渐改变。大学“行政化”的影响无可忽视,它影响的不单单只是老师学生,更多的是以后的社会。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从上面抓起,应该完善行政制度,改变行政思想;其次,就是老师教授们,我们要加强他们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对他们的考核,同时要求他们的严格教育,认真对待学生;最后,把重点放在学生方面,加强他们的道德思想教育,加强教学制度的考核,创新教育。总得来说,从思想和行动去抓“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措施。

(0)

素月2014-06-25

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今面对大学的过度行政化,我要说,大学者,非有大师之谓也,有领导之位也。大学一词源自西方,但是其实在古代我国也有类似大学的机构,比如汉朝的太学,隋唐以后的国子监和学院。近代以来,西风日盛,具有西方特点的大学也随着中国古老制度的坍塌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尽管我国大学也有过辉煌的民国年代,有过令人神往的大师时代。但是现在的大学却离那时的大学越来越远。这离不开我们骨子里的“官本位”思想,就好像我们的日常礼仪一样“领导为上”。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在这个时代才会出现“让领导先走”这样的年度语录。在中国广有盛誉的北大曾经爆出11位校长助理的令人咋舌的行政设置。在现今,众人在意的不是你是不是教授,而是你爸是不是李刚。甚至教授,也不过是人们走上行政大位的一个垫脚石。当大学里不再以学识和能力论英雄,而以官位的高低来论成败,那样的时代我们或许可以叹息一声:大学已死,有事烧纸。

(0)

qianduixue2014-06-23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成效明显,存在的问题也明显,集中表现为几组“不适应”:管理体系还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科专业结构还不适应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自主创新能力还不适应国际竞争要求;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能力还不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等。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和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以学历学位标准和学科专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学业质量标准建设滞后,学位的授予类型和标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修订和完善。没有形成分级分类、多因素、多层次、多规格的多样化质量标准体系,高校存在“同质化”倾向。现行评价体系主体稍显单一、行政化色彩较浓,第三方社会评估主体还没有充分培育,以大学排名为代表的社会评价功利色彩强烈。一段时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大专教育、高职教育等分工和定位不明确,盲目“贪大、求全、攀高”,造成特色不突出、学科专业趋同。   高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优化资源配置难度较大,教师队伍“军心不稳”,教风面临挑战。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限制较多,突出表现在招生、专业设置、专项经费使用等方面。高校无法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来集中培育优势学科和专业,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生源,错失许多重要的发展机遇。尽管近些年开展了自主招生试点改革的尝试,但还不能满足大多数高校发展的需要。受“待遇与科研挂钩,绩效以科研为先”管理思路的影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跑项目”、“做项目”上,难以潜心教学。标准不同的引人政策和薪酬体系又致使教师之间收入差距大,部分教师心理失衡、学术道德滑坡。尤其是青年教师,待遇过低,工作、生活压力大。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制度保障,毕业生整体水平堪忧。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僵化,部门条块分割导致了大学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割裂、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割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割裂、教学过程与教育评价割裂等。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普遍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没有对企业履行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做出必要的引导和要求,在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措施不足,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部分高校的实习处于“放羊”状态。实践环节薄弱导致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企业要求,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待业;一毕业,就失业”。   博士生培养质量受多重因素制约,创新能力亟待提高。2012年全国在读博士生达到28.38万人,但培养质量与在学规模并不相称,社会认可度不高,难以获得国内一流大学教师职位。一方面是不少优质生选择到国外大学深造,另一方面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保障不足,博士学位论文很多是借鉴、修正已有理论、方法或技术,缺乏原始创新。   二、几点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研究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估评价体系和保障协调机构   建立涵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不同层次与科类的设置基准、发展战略定位、服务面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规格以及质量评价等国家标准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调机构,有效组织、指导和统筹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的各种标准制定、资源配置、质量监控、质量评估、机构认证等工作。落实好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意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高等教育评估经验和模式,对高校的院系专业进行专项评估、分类评估,积极培育和引入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监测,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鼓励学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争创一流。   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探索建立由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组成的三元治理结构,形成共同提高、监督和保障质量的合力,大学的举办权、办学权和监督权应当分立。政府逐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高校放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大学的创造性。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自主确定发展目标,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完善大学外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将部分监管职责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由其承担各类评审、评估、咨询等职责,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社会组织组建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加紧制定高校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指导意见,切实提高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的热情和信心   建立“引得进、稳得住、用得好”的高校教师良性发展机制。支持、引导高校加大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教学收入在教师总收入中的比例。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收入,使教师收入不要与科研联系过大。选择一批高水平大学进行年薪制试点,使激励与约束机制统一,收入与绩效结合。对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等长时间才能产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单独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引进欧美大学的学术年假制度。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大学生实习实践环境,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整体水平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及设置管理办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开展校校、校所、校企(行业)、校地(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协同,形成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国家或地方立法、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校企合作,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引进创业风险基金制度。   营造良好氛围,逐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实施卓越博士教育计划,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生活、科研方面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合理调整博士生培养方式和要求,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支持博士生参与相关领域国际会议及研讨交流、访学等。(摘自: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建设)

(0)

多远才算近在咫尺2014-06-19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即将正式施行,事业单位职工谈论最多的,除了薪酬待遇外,恐怕要数"去行政化"的问题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事业单位里,"行政化"往往附着着重重利益,所有待遇都跟行政级别捆绑在一起。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会形成特权和特殊的利益群体。这种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直缺少实质性改变。而"去行政化"就是要对这样的利益分配方式说"拜拜",朝着"市场是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因素"迈出重要一步。 业内人士认为,在事业单位改革的道路中,"行政化"问题的弊端逐渐上升。政府包揽、直接管理事业单位,形成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体系,影响和降低了事业单位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干扰和损害了专业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曾表示:对于"行政化",大家既深恶痛绝,又难以割舍。怎样取消"行政化",就是难点。 一、教授为何争当处长? 对于"去行政化"改革,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事业单位职工是有发言权的。在他们看来,行政级别证明社会地位,所有待遇都跟行政级别绑在一起,如此一来,这个级别就永远撤不了。撤了行政级别,就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就成为利益的藩篱。 副厅级研究院、正厅级的医院、副部级高校……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统统被按行政级别确定社会地位,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纷纷被戴上"官帽",久而久之,一些单位就沾染上了官僚习气,其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反而退置其后了。在行政级别笼罩下,各种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主要以行政级别论高低,业务能力退居其次甚至遭到轻视,导致学术风气淡化、业务水平下降。 "你没有行政级别,出去参加会议都不会受到重视。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经费申报、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方面,行政级别的高低往往意味着能获取多少资源。"山东大学教授马广海说,以行政为中心,校长、处长、院长几乎掌握了学校的所有学术和公共资源,所以教授争当处长、院长成为象牙塔里的价值取向。 在一些高校里,许多教师是持美国绿卡的"海归",但国家对公派出国人员规定必须持公务护照才能报销,于是一张"绿卡"就卡住了教授们的报销之路;还有许多教授由于没有行政级别就没有事业编制,也没有养老金…… 一些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享受到了行政级别带来的利益和便处,对于"去行政化"自然没有积极性。例如重庆某厅级高校一位教授抱怨道,一些校领导利用行政权力在职称评选上占尽优势,摇身一变就成了二级教授,就成了专家,在申报课题时拿的也是最高经费,但这些课题相当一部分不是由本人完成的。 在医疗领域的试点中,"行政化"的烙印一样清晰可见。2011年北京市面向社会竞争性选拔市属医院院长、副院长,但选拔中要求"如果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应担任正处级职务,或者担任副处级职务满2年"。 高校、医院、事业单位行政化的背后是资源的配置权和话语权。 对于如何“去行政化”,马广海表示,首先要通过制度设计倒逼社会“官本位”观念的转变。“官本位”的行政管理是当前社会的轴心,很多制度设计都是围绕轴心开展的,所有的资源都是按照官本位的层级来分配。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孙晓莉表示,改革不仅要取消形式上的行政级别称谓,而且要下决心拿掉依附于行政级别之上的多种待遇、职务等利益,分类分步分地区有序扩大试点,真正给事业单位“松绑”。 二、建立公平分配体制的切入口 分配不公,无疑是“行政化”体制下的一大弊端。官越大,级别越高,挣钱越多,升官、发财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埋头苦干的人却得不到应得的报酬。这种体制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去行政化”改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行,无疑将成为建立公平的分配体制的切入口。但此项改革因触及为官者的利益,因而成为改革的“深水区”。 不过,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逐步步入“深水区”。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日前表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就是“去行政化”,实现“全员聘用、以事定费、绩效考核”,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工资分配等均由事业单位自主决定,而不是由主管部门审批。 此外,还将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实行改革,实现“以事定费”,即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工资分配、岗位与职称的挂钩程度等,以前是由主管政府部门审批,改革后这些将都由事业单位自主决定,即自主定岗定人定工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好坏,也不由主管政府部门评价,而是由服务对象来评价。 除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圳在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破除养老金“双轨制”等方面均在全国率先“破冰”。今年将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为全国试水探路,包括公务员分类管理更加细分;在已经将60%职称评定交给行业协会、企业的基础上,放开剩下的40%权限,职称评定真正变政府“说了算”为行业“说了算”。 三、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尽管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零星试点,但从试点情况来看,“去行政化”的阻力很大,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这样一种“怪圈”:仅仅是把事业单位原来的名称改掉就宣称“改革成功”,但那些事业单位手中的行政权力毫发未损,单位领导的行政级别和相应待遇更是一点没变。简单来说,就是换了个单位名称,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这样的改革,显然只是糊弄人的政绩工程,与人们设想中的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有天壤之别。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自上而下全盘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力度空前,但在执行层面,仍然要警惕一些地方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这方面,尤其需要督导单位擦亮眼睛,对那些抵触改革的地方和单位,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业内专家指出,要想让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在执行层面不折不扣地推进,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事业单位先“去权力化”——把这些单位手中的行政权力毫无保留地全部收回。没有了行政权力,事业单位就没有了行政化的底子,“去行政化”也就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有识之士认为,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既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也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核心是要消除行政化对业务的掣肘,使事业单位的业务气氛名副其实,让职业水准成为评价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的主要依据,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和行业服务质量提升。 事业单位“去行政化”,需把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应当加快清理相关规定,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打通制度通道,让基层探索活跃起来、顺畅起来。(转载:孙永剑《[去行政化]离事业单位有多远》)

(0)

浮生未歇2014-06-07

经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以知识创新为表征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从事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在欧洲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2:8,然而,现实中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却与这一需求严重脱节,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无视高校分类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已从大众教育向普及化迈进的现实却还沿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办学老套路,一味向综合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盲目发展,程度不同地存在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跟风升格、求大尚名、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师资结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多有背离。 纵观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形成高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形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即使就业学非所用者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与“用工荒”产生显著的剪刀差,这种难坏学生、愁坏企业,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不能服务经济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落后教育模式,必然是短命的。今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在当前我国又一次迎来改革的浪潮中,迫切需要把这项工作提到执政者的桌面上,理应从顶层设计抓起。为此,我们建议: 一、制定应用型本科建设、转型发展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尽快出台关于整体推进以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拟定这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导地方高校制定各自的应用型本科建设规划和转型发展计划。要切实抓住这次高校分类建设、转型发展的契机,从方向目标性问题着眼,从具体措施着手,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规划明确,切实可行,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建立应用型本科办学评估体系 高校评估体系是引领高校发展的指挥棒。现有高校评估体系已远远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建设,要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先进做法,建立专门的应用型本科办学评估体系。要充分体现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调,充分体现成就学生、关注企业的理念,充分体现对实践教学、办学条件建设的注重,充分体现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充分体现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同时还应建立应用本科专业学科认证评估制度,从评价机制上引领和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三、建立应用型本科配套的政策体系 政策是引导高校转型的支撑。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实训条件建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校转变办学方向。制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承接在校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或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进行技术开发,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实训条件建设等。 四、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主体。当前师资队伍建设最大问题是重学术学历、轻专业实践能力,绝大多数教师属于纯学术出身,缺乏专业实践阅历,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要通过外出进修、产学研合作、到企业挂职等方式,增强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引进或聘请一定比例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到高校任职或兼职,改善师资结构。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使那些实践能力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五、围绕转型发展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转型发展是我国改革大潮的一股洪流,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又必须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办事。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模式,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等,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之发挥好指导和助推作用。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组织行业协会参与办学指导,使其在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即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又是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之举,长远之计,势在必行。(转载:栗甲《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 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0)
1 2 19条信息
1 7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