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地方高校转型势在必行?

发布日期:2014-06-09    浏览次数:3629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库,理应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这是由高校的职责和地方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但目前,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地方高校并没有履行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这主要原因在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不准,出现偏差所致。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同时,地方高校转型不仅是地方发展所需,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不对口。高校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办学目标,盲目求大求全,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由来已久,转型也非一日可成。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打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空间,构建起自上而下的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得以打破,这才是地方高校转型的最终目的。地方高校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转型?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 地方经济 教育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李惠铭2018-08-30

中央决定对内地二十九所著名高校进行巡视,这是中共建政以来对大学进行的最大规模审查,这一轮被巡视的高校都是副部级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最高学府亦包括在内。事实上,近年来高校爆发的腐败案触目惊心,大学愈来愈不像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贪污腐化、血雨腥风的江湖帮会。中国大学表面上一片繁荣,实际上却是在沿着沉沦的轨迹快速堕落。

(0)

晏平2016-07-19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任务。要为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制造业夯实人才基础,就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家出台政策引领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化,正是着眼于这一现实诉求。未来职业教育将会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将拥有更多成就出彩人生的机会。

(0)

邓泽永2016-06-27

我认为地方高校应大力实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要面向市场,并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结合的模式,提高学员的实训能力和适应技能要求的能力。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做好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做好结构性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推行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模式;做好创业培训。

(0)

丁雅诵2016-06-22

在普遍印象中,职业教育往往被视为低分教育,只有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才会去上。与普通高中、本科教育相比,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现实中,有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不尽如人意,更是让人们戴上了有色眼镜,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然而应当看到,职业技能人才正成为社会的“急需品”。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道路上,技术型人才将是核心力量。当企业频出高薪却找不到一个技术过硬的工人时,我们才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大多数青年学生的首选,而在中国,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人数1∶1的目标还未实现。

(0)

醉此间2014-07-17

 德国企业在华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群西方人首先吐槽的是选择工人难,然后才是过慢的网速、地方保护主义、劳资纠纷和知识产权保护。   德国人虽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但中国德国商会接受调查的417家企业认为,用工成本增加、难招聘合格员工、留住合格员工是在华经营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仅是德企,一些国内企业也有类似的感受,就是招不到有技能的工人。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力智本、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而德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职业培训体系,成为全世界顶级的制造业强国。中国目前每年有700万大学生毕业,却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我们应当从德国的职业教育中找到借鉴路径。   在德国当蓝领工人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他们不会因为没读过大学而觉得遗憾,而是毕业后就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德国职业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日制职业教育,另一种为二元制职业教育。当然后者占据了主导,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   学生先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再到相应的学校学习。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学校里再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企业熟悉技术和实践,知道所需人才的类型,就按需求培养。这种教育方式把德国大约六七成的年轻人都培育成熟练工人,少部分年轻人才去大学读书。   校企联动的方式在美国也很普遍,学生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学习,学习工作互相交替进行,互不影响。   事实上,中国与德国完全可以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合作,虽然现在有少量的合作项目,但并没有得到普及。比如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建立良好关系,但十多个项目都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   中国的家长应当更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德国,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是教授,但他打算去当工人,父母并不会阻拦孩子的选择。   当然,推动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政府。在德国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经费划拨按学校的学生数量计算,企业可以不用向学校支付任何费用,提供培训岗位还可以获得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学分是打通的,甚至这种双料毕业生找工作时更具竞争优势。   中国正在向开放的大国转身,不仅需要更多的人才,更需要在软环境方面加分。就像德国人抱怨中国的网速太慢一样,会影响与国外的商业交流和活动。但抱怨归抱怨,他们在全球最看重的市场还是欧洲、美国和中国,甚至十分关注复兴丝绸之路的规划。   “我们会对新丝路规划审时度势,德国企业也会关注更多西部省份的投资机会。还可以参与到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中国德国商会主席赫尔曼说。(转载:刘慧《职业教育的希望》)

(0)

天涯远2014-07-04

  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历史悠久的名校也将面临这一转型。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做出上述表态。由此意味着,部分传统的“211”“985”等重点高校,或将面临转型。(6月27日《南方都市报》)   部分211和985学校要转型了,而且有可能转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似乎是一种“降格”。如果一些曾喊着要曾为“世界一流大学”名校,在未来放弃高富帅路线转向职教,这是不是一种“跌份儿”的事呢?   在笔者看来,学术不彰的当下,一些名校放下身段来搞一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转型探索,不是“跌份儿”的事。尤其是当下,社会招聘对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毕业的学生需求量并不小,而学术型人才却遇到空前就业压力,知名大学搞一搞接地气的转型,不是坏事,还是好事。既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方面,高职学校已经拿出了优于重点大学的答卷。前不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为78.1%,高于“211”和“985”;工资方面,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3157元,高职学生也略高于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   学术方面,我国诸多重点名校也总是显得“恨铁不成钢”,更不用说一般的二本学校了。一者,我国学术水平与“论文第一大国”的数量严重不匹配;二者,即便是一流大学的学术研究状况,放在国际中也基本拿不出手,更有诸多院士、知名教授屡屡传出抄袭传闻。   社会发展、人才就业,固然需要学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术论文都能转化成生产力。与此形成对比。近些年来,以蓝翔技校为代表的职教名校异军突起,许多职校的绝大部分毕业生未毕业就被相关企业挖空了人的现实也在说明,当下社会需要一定比例的职业教育。   搞职业教育也好,办成人教育也罢,都不是丢人的事。更何况,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正名。近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试点“工士”学位制度。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能够拿到相当于副学士的学位。并且,“工士”也能够与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学术型学位实现挂钩。如果毕业生对拿“工士”学位不满足,也可以继续进修,并成为学术型人才。   提及职业教育,我总是会想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个世界名校。这个学校的招生人数有限,规模不大,更没有在名称上改成“大学”,但特色非常明显,就是培养师范类人才。当然了,这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成功,并没有影响其学术发展和高端人才的培养与产出。这所学校不仅学术成就可谓世界一流,还培养了诸多的国家领导人。   211和985名校转为职业教育不是“跌份儿”或者丢人的事。大学教育,整天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术研究姿态,却搞不出能够让人信服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不能保证自己培养的毕业生成功就业,才是最“跌份儿”和丢人的。(转载:王传涛《211和985转职教并不“跌份儿”》)

(0)

烟花烬头2014-06-11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生活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信息的容量越来越大,我们生存于这个社会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生存的环境相对于前人,也空前的复杂。我在过去20年接触过的人、到过的地方、处理过的事情、驾驭的知识复杂程度、接收的信息容量等,可能比我父母所接触的十几倍还要多。我们如何应对社会越来越大的复杂度,越来越快的节奏?正是在这种无法回避的压力下,现代人基本的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人和智能设备的协同思考和协同思维,使得现代人能够处理越来越大的复杂性问题,能够应对越来越多的知识。 麦克卢汉说过“媒体是身体的延伸”,电视是我们眼睛与耳朵的延伸。同样,“人类塑造了媒体,媒体也塑造着人类”,电视也改变了我们基本的生活形态。实际上当技术无处不在、成为环境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与人脑的协同会改变人的基本认知方式,会使人变成一个内脑和外脑联合行动的人,使人具备了人机合一的思维体系。中科院院士戴汝为在他的著作《社会智能科学》中写道:“在信息时代,人机结合的思维将会取代我们个人为主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信息处理的工具,人脑通过经验积累与形象思维,擅长不精确的、定性的把握,而计算机则以极快的速度,擅长准确的、定量的计算,两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互相结合,既能达到集智慧之大成,又能通过反馈的作用,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从而增强人的智慧。” 技术正在改变(重组)着我们的头脑,我们使用的工具决定着我们的思维。人机结合是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人加上信息、加上智能装备、加上电脑才会变成认知,现代人的认知方式是人机合一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才能适应技术所改造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不能学会人和电脑的协同思维,你将无法应对技术所改造的信息化时代工作和生活的复杂性,将会被社会淘汰到边缘位置。智力的高低以智商IQ来表示,按照心理学智商的理论,人的IQ值在60—160,服从正态分布。假设一个孩子的智商是80,想提高到120,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基本的思维结构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是100,再给他一个智商等于60的电脑,他就很容易处理智商需要140才能够处理的复杂的事情。人机结合使得现代人更加聪明。 所以,人与电脑的协同是现代人面对复杂性问题基本的认知方式,现代人类的认知,正从个体认知变成分布式的认知。当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教育大厦,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裂变,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态、教学方法等都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现代认知特点的人。(摘自:余胜泉《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

(0)
1 2 17条信息
1 6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