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共绘网倡议建立海洋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4-06-26    浏览次数:4455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濒危物种,根据各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人类兴建了一定数量的动物自然保护区,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机制,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了野生动物种群的延续。通过对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加,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建设动物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海洋同样属于所有地球村民,也是属于将来所有子孙后代的,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也该尽快提上日程。建立海洋保护区旨在保护面临过度捕捞、污染和酸化三大威胁的海洋。
       既然我们可以设立动物自然保护区,而属于我们人类共有的海洋为什么不能建立海洋保护区(醒世恒言)呢?你赞同吗?海洋的重要性,你又了解多少?

相关热词搜索:海洋 保护区 生态平衡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69)  |  中立(0)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天涯远2014-07-07

环保社会宣传要紧跟形势,努力做到求真务实。要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清环境形势,以取得理解、引起共鸣、获得支持、汇集力量,起到鼓舞人心、增强斗志、共同推进的积极作用。 环境教育的内容随形势不断变动,这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难点所在。人们都渴望了解和认识今天的生态环境,这为我们搞好环境宣传教育提供了重要动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环境教育常常因为跟不上形势,影响和削弱了宣传效果。 在内容上要跟上形势。为使环境宣传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育者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采用最新素材、提供最新动态、表达最新思考。同时在空间上,既要讲“天边”,也要说“眼前”,着眼于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热点、难点以及由此衍生的民生问题。例如,关注饮用水安全、空气污染状况、秸秆禁烧、坚守生态红线等重要问题。通过聚焦现实问题,让人们感到环境保护看得见、摸得着,环境宣教真实可信。 在情感上要跟上形势。经验表明,环境教育最忌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训人,或照本宣科硬灌。要注重情感交流,生动、幽默、富于感情的语言,亲切、和蔼的姿态,易使人们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真情实感。 在教育方式上要跟上形势。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消息来源广、传播快。这既为环境教育带来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手段常新,多运用现代媒体,采取走出去进行实地宣传,请进来进行交流对话等多种形式。 在观念上要跟上形势。一些同志在环境宣传教育中死守教条,对正面教育的方针理解狭隘,讲成绩时滔滔不绝,讲问题则“犹抱琵琶半遮面”。环境宣传教育不仅要把成绩讲够、问题讲透,而且要讲清问题的性质,是前进、发展中的问题,还是倒退、停滞中的问题。例如,当前严峻的空气质量状况引发公众关注,开展宣传时就不能回避,而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有理有据。从实际出发并回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回答得越清楚、越透彻、越全面、越贴近现实,也就越能得到理解和支持。(转载:吴光政《环保宣传要因势而动》)

(0)

醉此间2014-07-03

人、大海、各种生物,构成了深圳生生不息的海洋生态循环。处于核心位置的人对于自然的理性认知,寻求与大海及生物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决定着生态循环的走向。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中,以打鱼为生的渔民每逢出海,都要以神圣的仪式,祈求上苍的庇佑,而在捕捞过程中,则要用网眼专门设计过的渔网,放过那些刚孵化不久的鱼苗。因为他们知道,赖以生存的海洋是如此慷慨,无偿向自己提供生活所需;海洋又是如此脆弱,无度的索取会让海洋失色,让无数物种从丰饶走向濒临灭绝,最终从地球生态圈中消失。适度捕捞、保护未成长的鱼苗及其他物种,是渔民对海洋丰厚馈赠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让人类的打鱼生涯得以长久维系。 渔民这一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本应在现代文明中发扬光大,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然而那些徒手捕捞者似乎忘记了先人的谆谆教诲。他们仿佛不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对海洋的不断伤害,更在破坏深圳的生态系统,这是让所有热爱这座城市的市民所无法容忍的。 大海暂时还保持着沉默,但深圳湾正面临着风暴前的不安。这种对大海肆无忌惮的破坏行为必须被零容忍,深圳不希望有朝一日面对失去颜色的海洋,要给下一代留下完整的深圳湾,更重要的是可供传承的文化血脉,深圳就必须对每一次徒手捕捞现象毫不犹豫地亮出红牌。 随着媒体的曝光监督,市民的投诉,深圳相关部门也正式作出回应。为加大深圳湾禁渔区宣传和执法管理力度,推进禁渔区顺利实施,自今年4月23日,南山区政府、市规划国土委市海监渔政处等多个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面宣传深圳湾禁渔区政策;同时,共动2个海上巡逻小组,对深圳湾沿岸滩涂、红树林、涵洞的非法网具及“三无”船舶进行清理。这些都可视为监管部门对市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深圳湾不会继续受到徒手捕捞者及其他环境破坏行为的伤害,建立禁渔区长效治理机制已列入议事日程。 我们也建议,政府在加大执法投入、增强日常监管力度的同时,更多激活民间参与的热情,发动社会环保组织、志愿者、义工等共同维护深圳湾的安宁,从捕捞、销售等环节都能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管网络。(摘自:对海洋的集体犯罪必须零容忍)

(0)

2014-07-02

据日本《产经新闻》6月9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9日的参议院决算委员会上,就国际法院(ICJ)于今年3月判决禁止日本在南极海域进行科研捕鲸一事表示“为了恢复商业捕鲸活动,我们要更加努力以进一步谋求国际社会的理解”。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安倍称,“(捕鲸活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却不被理解,实在是太遗憾了”并强调称,“日本将在判决的基础上,基于国际法和科学依据管理鲸类,为收集必不可少的科学资料儿实施捕鲸调查活动”。 另一方面,日本农林水产相林芳正就乐天对自身经营的网店发出禁止贩卖鲸鱼的通知一事指出,“鲸鱼肉的流通买卖并没有违反国际法和日本国内的法律,不是什么违法行为”、“都是民间经营者自己的判断,自觉停止贩卖鲸鱼肉的经营者不断增加真是太遗憾了”。 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向海牙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日本在南极海域进行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有违《国际禁止捕鲸公约》,要求日本停止上述捕鲸活动。2014年3月31日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就日本捕鲸案作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科学研究”目的,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活动。日本政府虽然“深感失望”但表示将遵守判决。 (转载:《安倍称捕鲸系日本文化:不被理解实在太遗憾》)

(0)

huangchunfang2014-06-27

海洋作为原始生命的发源地,有净化空气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建立海洋保护区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只有保护好我们原生态发源的母亲,优化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后辈子孙在这片土地上有更健康,更长久的发展。至此我们应该携手共同来保护这片正在面临危及的海洋生态环境。

(0)

taotaotao2014-06-26

互联网真的无处不在吗?大片天空、陆地和绝大部分海洋,仍是无信号地带。即使海底光缆和人造卫星分布全球,广阔的空域、陆域和海域仍处于网络信号覆盖的范围之外。 自全球第一款手机,当今售价4000美元的摩托罗拉Dyna T A C 8000 X Brick问世至今,30年过去 了。但是,仍有近半个地球表面无法接上互联网。对某些地区来说,铺设互联网基建的成本太高了。据上个月Facebook发表的白皮书称,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近14亿人)生活在触不到网的世界里——“连最基础的网络设施都不具备的地区”。 美国伯克利的一家初创公司Endaga,曾协助当地政府在印尼东部偏远地区的村庄,建立了全球最小的电信网络。Endaga的创始人科提斯•海默尔(Kurtis Heimerl)说,这些数据反映的情形乍一看已捉襟见肘,然而数据忽略了一大部分人,他们拥有手机但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打电话、收发短信。科提斯•海默尔说:“我们社区里,每一个人都有一部手机,一张SIM卡,但他们不能上网。” 海默尔估计,目前约有20亿人生活在蜂窝信号的覆盖范围之外:“而且,现在的情况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很快能得到改善。”在眼前的难题是找到一种方法,让这部分“没有信号”的人群连接到网络上,而且比起现有技术花费的高昂代价,成本能差强人意。 于是,人们把视线投向那一大片看不见的地域:海洋。海洋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地表面积。扩大海洋地步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联网速度,成为目前进行天气监测、污染控制、自然灾害预测、油气田监控和港口保护等环境监控课题的关键,也是刻不容缓的必要条件。 对海底地貌的深入了解,是海洋学家、水下生物学家、深海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甚至是搜寻失事船只和飞机的工作人员迫切需要的资源。上月中旬,加拿大矿业公司Nautilus Minerals宣布,已获准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开始全球第一个海底金属矿采掘项目。Nautilus Minerals将在俾斯麦海的水下1500米深处采掘铜矿、金矿和银矿。 除了挖掘自然资源,国家战略也是海底布网的一大诱因。最近,中国与周边几个大国展开了深海探测研究,共同探测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今年,中国政府计划在海床上建立一个能够承载6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站”。相关研究员称,这个工作站在未来有望成为栖身深海的先驱“太空站”。 新加坡初创公司Subnero的创始人杰伊•纳加拉简(Jay Nagarajan)称:“我们在海底通信的能力还非常有限,这是一个蓝海领域。” 思科公司估计,到2018年,设备之间的对接数量将达到20亿。随着设备互连的兼容性增强,原本难以连网的设备——那些水下设备、卫星和基站都无法覆盖的设备——有望融入互联网。 与此同时,纳加拉简解释说,目前水下网速受限的部分原因,是该领域还没有统一标准,这就像互联网发展初期一样。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曼达尔•齐崔(Mandar Chitre)说,现在最新型的调制调节器也无法在新加坡近海的水下进行正常工作。他认为,传输速度和过滤噪声方面,还存在技术突破的问题。但是,一个观点已经为全球各国认可,即挖掘利用海洋价值,意味着布局永久感应器和调制调节器,从而把海底数据传输到岸上。 但是,海底光缆的成本依然很高。齐崔说;“现在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先开发相应的通信技术。我们不可能在整个海洋部署有线网络,海底网络必须是无线的。” 因此,在海底光缆速度仍需提升、成本有待降低之前,卫星技术在未来几年将是市场的热门技术,并依旧是目前最主要的连网解决方案。 新加坡正在测试所谓“空白领域”,即截取为电视信号预留的无线电频谱中的部分频段,在高密度地区铺设无线网络。这种“超级Wi—Fi”服务,能发射超过5000米的信号,延伸覆盖广阔的海滩等旅游景点地区。 此外,澳大利亚弗林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员保罗•加德纳•史蒂芬(Paul Gardner Stephen)称,现在出现一种解决方案是网状网(mesh network),互联的设备本身就是一个网络节点。“今后,互联网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吗?答案是否定的。”史蒂芬说。 随着互联网不断演化,它的边界也将发生巨变。(转载:Jeremy Wagstaff《海底互联网》)

(0)
1 2 15条信息
1 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