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思考、质疑和创新是一流大学标配?

发布日期:2016-01-26    浏览次数:540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然而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热议

  

       中国式教育常被称为应试教育,国人重视左脑教育,忽视了右脑教育,考试成了唯一选拔人才的方法。教育要求随考试难度增长,考试难度随教育要求增长。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下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都一窝蜂地远渡重洋去求学,除了镀了金的学历更被看重,这教育理念才是关键。在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寒霜苦读,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迈入各大高等学府,然而,长期的灌输性学习方法成为软肋,和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不懂得思考、更不懂得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式教育势必要更看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考、质疑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三样必须是一流大学的标配,不要再让中国大学生浑浑噩噩度过四年,这是求学道路上宝贵的时光,应该要利用好。您赞同吗?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 创新 标配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温鹏程2016-07-14

中国应该向以色列学习,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犹太人和中国人同样重视教育,但内涵似乎大有不同。中国讲究尊重传统,尊重权威,尊师重教;而犹太人鼓励创新,提倡质疑和独立思考。两种不同的教育传统,造就了不同的人群,中国人是时候在这方面做出改变了。

(0)

江善明2016-07-12

在部分科研机构,一些人才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区别科研活动与行政工作,服务意识薄弱,导致科研人员不愿甚至“害怕”与其打交道,这无疑会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许多科研活动,小到项目立项,大到职称晋升,行政干部往往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容易造成“外行指挥内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科研机构“官本位”倾向严重,就会导致大家不大敢对担任一定职务的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讨论和质疑,客观上容易造成“一言堂”。

(0)

赖坤洪2016-06-25

顾名思义,创新思维应该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而有意义的思维成果。其实,人们在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框框甚至枷锁。在面对问题时,总会习惯于用常规的思维去思考,结果可能会抑制创造力的发挥,进而阻碍创新。而“想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创新思维强调的是,即便当前的状态或命题是正确的,也可以另辟蹊径。这种思维方法对于科研非常有意义,尤其对科研方向和技术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通往最终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肯定不止一条。就好比通往山顶的道路可能还有不为人熟知的,只不过开辟新路往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冒更大的风险,甚至是失败。当然,如果坚持下去,也可能会发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找到通往顶峰的新路。然而,时下在我国,每个孩子从小到大,追求差异的创新思维得到的训练依然不够。比如,绝大多数情况下,考试规定每道题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其他逻辑等价的答案可能都不会给分,这就导致人们更倾向于给每一个问题只保留一个选择。而很多情形下,创造性都不依照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发展。不注重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往往会阻碍创新。

(0)

资艳萍2016-02-17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便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远不够……” 这是日前召开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上发出的声音。 这番话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却也让人不禁陷入深思,究竟是什么让曾经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近一百年来在世界重大基础科学领域创新中鲜有建树、陷入沉默?

(0)

王安忆2016-02-03

建立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是必要的,对无视道德底线、危害社会、颠倒是非的言论和现象要进行告诫和批驳,肯定和赞扬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行,发挥好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同时,应重视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社团、文体活动等,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0)

乔卫2016-01-29

我同意共绘网的观点,创新的根本在于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敢于重新解构和阐释,把“期然”变“应然”,形成新的心理定势,是解决创新体系动力不足的关键。

(0)

郑广台2016-01-29

经历过改革开放年代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从文艺界开始的,小说充当了急先锋。僵化理论的突破,是后来的事,起先人们是通过文学进入了对于历史和时代的反思。自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开创了“伤痕文学”以后,大批文学创作冲破思想禁区,通过揭示现实的阴暗面,给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和理念。

(0)

翟惠2016-01-26

西方教育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我们日常理解的要大许多。它的核心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批判精神。它强调多元的思维方式,它不看重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看重你如何运用和整合这些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它始终认为人的创造力是第一位的。为此,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做“报告”,那其实就是一篇篇论文。这种思维训练,我们要一直到研究生阶段才开始。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更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常会思考、提问,凡事都会问“为什么”。他不是考试机器,却有无限的创造力,且后劲无穷。是时候了,各路有识之士,是该好好反省我们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并在现实层面上实施改进。已经到了非如此不可的时候了。

(0)
1 2 3 28条信息
1 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