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取消高考制度可取吗?

发布日期:2013-08-13    浏览次数:5764

        高考制度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交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建议废止高考制度,注重学生素质的考查,由高校自主招收所需人才。

     随着每年高考的势态越来越严峻,录取率越来越高,高考在近年屡受批判,一度有人呼吁停止高考。中国能否像德国一样取消高考:只要递交申请就可以去大学学习,但是最终要通过相关考试才可以拿到大学本科文凭。

    高考是每个经历者都难以忘却的记忆,假如没有高考,我们会怎样?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



相关热词搜索:取消高考 自主招生
赞同(98)  |  中立(7)  |  反对(5)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邹颖莉2014-07-16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来说,应该是对中国高考制度是又爱又恨的吧。言论一直说高考就是一个独木桥,但这也是帮助普通人战胜“富二代”“官二代”的最公平的途径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体制来说,我并不赞成取消高考。不取消高考不意味着还要坚持现有的高考制度,我们可以在依然有高考的制度下,但对高考进行一些改革,使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终身。

(1)

醉此间2014-06-30

当下,国内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而法国则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高中会考。中国的高考可谓一考定终身,而法国的“高考”给了人们多项选择。   法国的高中会考有两大功用,一是通过后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二是通过后同时也获得了进入高校的资格。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中法“高考”的不同,那就是中国是选拔考试,法国是资格考试,不是“一锤定音”。   首先,法国“高考”有补考机会。在6月中下旬笔试会考中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7月初还有一次补考机会,且其补考形式是与考官面对面的“口试”。这一补考制度给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临门一脚”发挥失常的学生一个补救机会。如2013年,法国普高毕业生笔试会考及格率为82.5%,而“口试”补考后的总及格率达到86.8%。   其次,不挤进大学一座“独木桥”。早在初中毕业前,学校就召开家长会,就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交换意见。如果学生学习成绩太差或教师认为其缺乏继续读书的动力或天赋,会建议学生及其家长放弃普通高中(普高),选择技术高中(技高)或职业高中(职高)。这不仅有利于早日培养就业技能,而且可以减小社会和家庭不必要的支出。   其三,“偏科”不吃亏。即便是普通高中,法国的教育制度也不单纯鼓励“面面俱到”,学生可以选择“科学”、“经济”和“文学”三类,而且每类中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主课。比如,如果学生在“科学”类中选择“数学”为主课,数学成绩的权重则高于其他科目,直接影响高中会考总成绩。换句话说,在中国那些所谓的“瘸腿生”,在法国可享受“特长生”待遇。用老百姓的话说,全才固然好,偏才也不差。   法国高中会考满分20分,获得10分即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进入任意一所普通公立高等院校,而且这张证书终身有效。持有者可以在每年招生季申请注册相应院系,没有特殊理由,高校不得拒收。   不过,虽然会考通过的门槛相对较低,但要得高分也不容易,其题目并不简单。如法国学生普遍恐惧的哲学,需要学生在4个小时内就一个主题反复论证,写满至少4张A4纸,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能够“自圆其说”;数学同样是4个小时的大考试,通常只有四个大题,每个大题里的小题都一环扣一环,按步骤给分。   让人意外的是,进入法国名牌大学要走另一通道,与“高考”无关,竞争更加激烈。希望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必须先上大学预科,而能否进入大学预科,则完全取决于学校推荐,即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与会考成绩无关。预科两年结业后,学生将参加名校选拔考试,成绩优异者进入名校,落选者则可以选择在普通公立院校继续学习。当然,大学预科两年计入学龄,即可直接申请升入大学3年级就读。   谈法国“高考”,并非是要否定中国高考。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进步和改革是永远的话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法国教育的一成不变在国内也常遭诟病,教育改革难以推行。高中会考也常有作弊,但作弊成本相当高,严重的可被判3年监禁,并被罚9千欧元。(转载:卢苏燕《法国“高考”不是独木桥》)

(1)

wobuchixiangcai2014-05-28

这几天,关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称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将退出统考”的议论不绝于耳。虽然顾明远随后已经澄清现在尚未确定英语退出高考。其实,假使减轻英语在高考中的分量,抑或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改成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事,对于提高对语文的重视,以及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起到的作用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近几年来,人们固然埋怨着语文被严重轻视,加上应试高考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变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贴标签不出内涵。可想而知,从语文的这种失“语”状态中,文化还能“化”得了多少。但是,提高语文在高考中的分数,始终不能说明回归语文本位和国学本位的真正决心和文化自觉。只要语文教学内容一天不进行根本性的修改,没有挑选适当的传统经典古籍作为必修课,借用梭罗的一句话,“文明改善了我们的房屋,却没有改善房屋里的人”。不少人以为新的高考改革方法施行后,语文就是强势学科,岂不知丧失了国学内核的语文如何孕育思想,如何完善人格,没有思想根源的语文将在哪里着陆?   如果说语文是心灵的桥,那么国学就是其中的桥梁了。当下社会浮夸急躁,诱惑难定,说到底是心智的贫乏,但这种心智的贫乏又归于国学修养的贫乏。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教育特所注重,乃一种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指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作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惟人之所以为人,为其全生命之主宰与中心,属于心情德性方面者,则贵于得大全,贵于能相通,尤为人类所以贵有教育之最大宗本所在。”就这一意义而言,在这几十年里,我们的语文教育显然偏离了本然的要旨。仅将语文视为一种应试载体,将语文从人格思想培养中剥离出来是可悲可怜的。有人说过,没有国学积淀的语文,即使学来也能识字读书,跟人谈起话来也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写起文来纵然也能字字合辄,句句在理,却总是面目可憎,“宛如碎嘴而没文化的村妇,几句话拿来唠叨一辈子,也根本不顾听者反应,明知自己无聊的布道让人生厌,却以强力为自己聚拢一群名义上的听众”。囿陷于古板而了无生气的语文泥淖中,时间一久,性情缺陷,作文乃至做人都觉嘴脸可怖,此言可能真不虚。   高考要有生机,语文要有新意,并不是简单把英语拿来揉捏一把就可了事。否则即使英语这门学科从来不在中国存在过,或是换了另一种热门语言,语文依然是在自己的围墙中兜兜转转,跌跌碰碰。我一直主张,“英汉成佳偶”,而不是“英汉成冤家”。在修习好《论语》、《孟子》、《诗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唐诗宋词这些国学经典的基础上,看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的小说,读读济慈、聂鲁达、里尔克、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给自己能发展自身的能力,从而完善自身的人格,这是极其理想和美好的。   所以,我们要从语文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力量,寻找人格修养臻于至善的关键,不是要极端地把英语当成“罪魁祸首”。但也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方式上的操作,而是要立定国学,由趋向传统文化之心而学习国学教材内容,终而丰富精神境界,从语文的酒窖中发酵出传统文化思想的芳醇。否则,一天到晚可叹语文掌握能力的下降,国学修养程度的薄弱,借用一个比喻,那就是像有邻家长者骤然过世,“近不足以进屋痛哭哀悼,远不足以在门墙外议论纷纷”,这样尴尬的表现,终究太浅太弱。(转载:魏沛娜《国学是语文的桥梁》)

(1)

we‘ou2014-04-25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透露,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初步确定,考语数外三门,其中外语是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另外让学生选三门最擅长的科目参考,按等级评价,分为五级。(4月20日《现代快报》)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关于高考方案改革的传言曝出,譬如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再如高考要分为学术型和技术技能型“双轨制”。加之此次朱永新教授以非官方形式透露的全国高考改革初定方案,让人感到高考改革酝酿在背后风起云涌,且大变脸随时有破茧而出之势。 其实,一些地方早已给出了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表,例如北京市和江苏省都曾表示拟在今年上半年公布新方案。但地方的高考改革方案,原则上须在全国改革的大框架出台之后,才有据地方实情拟定的可能。地方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就意味着全国的改革方案有可能也在今年上半年公布。而时至今日,尚未有官方的改革草案发布并公开征询意见,不能不说很令人遗憾。 诚然,“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全国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业已确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具体的改革方案就可以由主管部门内部制定,然后在某一个时间点公布出来交由社会去执行。这是因为,高考改革关涉到千家万户,更关涉到基础教育的调整和高校录取规则的调整,说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也不为过。既然如此,高考改革方案在正式出台之前,就需要接受一场公开的大讨论。 就高考改革本身来讲,譬如外语社会化考试如何保证考试安全和公平公正,一年两考能不能为学生减负;另选三门参考并按五级制评价后,会不会让语数外的竞争更加惨烈,从而增加考生负担?就改革的减负与公平性旨归来说,高招录取制度的改革效用要远胜于考试方案的改革,多元录取才是破除一考定终身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法门。显然,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去讨论,以让改革更贴近实际。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就曾直言:高考改革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标,现在提的高考方案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根本没有好好地慎重听取各方意见。如果诚如葛剑雄教授所言,那么,就高考改革方案展开一场公开的大讨论,就尤为必要。更何况,高考改革注定是一揽子改革方案,涉及到考试、评价、录取等多个方面,而不是碎片化的政策出台。以一揽子改革方案牵涉面之广,恰恰是让各方理性发言的理由。 在这方面,西班牙的经验或可资借鉴。从2012年起,西班牙着手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全民大讨论”持续了一年多,表面上教改的步伐看似放慢了,但结果却体现了绝大多数民意,符合改革的初衷。有评论指出,教育改革对世界上任何国家而言,都是知易行难的头疼事,容易陷入众口难调的困局,需要慎重再慎重。显然,就此展开一场公开讨论,是保持慎重态度的必然需要。(转载:燕农《高考改革需要一场公开讨论》)

(0)

1232013-11-01

诚然,严峻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灵性和个性,但是难道简单的废除高考制度就能解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享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吗?就算高中生得以解放,那初中生、小学生呢?是不是也要相应的取消小学毕业考、中考。显然这不是一种理性的方法,唯有从学生的课堂知识传授、身心素质等各个方面着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

(0)

细茉2013-10-30

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并不认为现阶段取消高考是好的。以我自身来讲,走出小城镇,来到大城市,高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说高考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民意的弊端,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忘记高考给人们带来的益处。高考总给人古代科举考试的相似感,但现代高考门槛较低,却是通向大学之路最重要的通行证。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已经有很多人认为现代大学没有了八九十年代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如果没有高考这道大门的把关,大学毕业证书的重要性是否会更令人失望?

(0)

share2013-10-14

现在高考每年的录取率越来越高,既然这样干脆提早取消高考算了,早点给孩子们减轻包袱和压力。

(0)

ann2013-09-27

取消高考我赞成,使教育资源公开、公平、共享、人人都可以有书读,但必要的“宽进严出”政策还是要的。

(0)

ricosebaby2013-09-22

(0)

cyci2013-08-14

建议申请大学和专业时,要慎重考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感兴趣的学习方向、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填报志愿。否则毕业时难以通过考试,最终只有学历而没有文凭。

(0)
1 2 3 30条信息
1 3条信息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