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推荐一本好书

发布日期:2013-09-03    浏览次数:6052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一本好书如同营养品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想必每个人都有喜欢的读物吧?最近,你在读什么书呢?请你推荐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一本受益终生的书,一本值得与朋友分享的书,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相关热词搜索:读书会友 净化心灵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大太阳2014-09-10

本书与一个故事有关。这个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同时在历史的流转中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人生。自混沌之初这个故事就存在着。虽然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这个故事呈现出不同的版本,但故事的精髓从未改变。它是关于一个英雄在这个星球所经历的一段勇敢旅程。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地方——有浩瀚的海洋、壮美的高山、繁茂的雨林、秀丽的海岸、宽阔的平原和数目庞大的动植物物种——人类栖息其间,感受着自然界的无限风光所带来的欢愉。但如英雄们所见,生活在这个地球也是极具挑战性的。成长道路荆棘遍布,从儿童到少年,从成年走向暮年,每个人的一生总要历经伤痛、贫穷、哀伤和最后的死亡。 快乐和悲伤在这个星球并存,因为这个美丽的星球本来就具有两面性——这是一个充满对立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它的对立面。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有近就有远,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热就有冷,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面对这样的对立。朋友和敌人、恋爱和分手、安全和不确定、富有和贫穷、欣喜和绝望,还有每个人身上的正面和负面特质。在地球上,不论何物都有它的对立面。 因此,这个世界因为同时潜藏着满满的喜乐,莫大的爱,艰难的挑战,极端的痛苦而备受你的渴望。这是你为何来到这里,想要在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未知的世界开始冒险。这是你为何坚信在此处没有困难可以阻碍你去发现心中的英雄。这是你为何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这段英雄的旅程……因为你就是这个故事中的英雄。 (转载:朗达•拜恩《Hero 英雄》)

(0)

小白2014-09-02

那年我20岁,一日得到《傅雷家书》,一口气通宵读完,当时很感动,也不知为什么。30年后自己的儿子在国外读大学,再回想那时的情绪,明白原来是在为一个父亲的不易所感动。   这几年,另一本家书更盛行,那就是《曾国藩家书》。曾氏家书的内容很丰富,首先是曾国藩这个人有趣。咸丰年间,国家已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官员们大都在混日子,朝廷也很没出息。但湖南偏远乡村出了个曾国藩。曾国藩祖辈读书不多,父辈也仅中了个秀才,而曾国藩22岁便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官升得快,许多人便在官场混了,偏偏曾国藩从小就立志要做“圣人”。做圣人便要修身,便要治学,便要齐家……在清末乱世做圣人,比太平盛世难多了。但曾国藩做成了,成了清朝中兴第一名臣。   话说远了。再说《曾国藩家书》,书里有1000多封家信,比《傅雷家书》的近百封家书厚重。写给家人的信,用心用情,真切细致,不官腔、不道学。虽有“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等偏执言语,但回想起来,圣贤之人,追求完善,必然偏执,而偏执者多成功。   今天回看两部家书,其流行背后更值得探究。“文革”刚结束,国人从那个儿子揭发老子、夫妻相互批斗的年代刚刚走出来,读到一个严厉而时常因严厉而自责的父亲的书信,自然会有一份来自严父的温暖和感动。父亲的内疚,让我们感到一个国家的宽厚。又过了二三十年,这个国家开始富强,社会给人们提供的机会多了,我们开始感觉自身的不足,至少在曾国藩这样的人面前。   可见一个社会流行什么,恰恰是民众普遍缺乏什么。今天的社会缺的是内疚与自责,缺的是严于律己、高尚的圣贤,如果社会真的没有一位圣贤,或是圣贤被看成是疯子、傻子,被看成是极不现实的人,那么这个现实一定是悲凉的。 (转载:《曾国藩家书》盛行的背后)

(1)

微笑天使2014-08-29

多年来,也有人问我:“你的美国历史与正统的美国历史完全不同,你认为这适合年轻人吗?这不会引起他们对美国的失望吗?你颠覆了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安德鲁•杰克逊以及西奥多•罗斯福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这样做合适吗?你指出奴隶制、种族歧视、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以牺牲印第安人和其他民族为代价的扩张,这样做是否显得有些不够爱国?”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觉得成年人可以听这样激烈、饱受争议的观点,而不赞成青少年或儿童接触这些。他们是否觉得,年轻人还没有能力去理解这些事情?孩子还不够成熟,因此不能诚实地面对他们国家的种种做法——这样想是不对的。是的,这个问题关乎诚实。正如我们作为个体,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改正它。我认为,我们在评价国家的政策时,也要有同样的诚实。 在我看来,爱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不加怀疑地接受政府的一切行为。赞同政府的一切作为并不是民主的特点。我记得我早年上学时受到的教育说,那是极权主义国家和独裁政权的标志。只有在那样的政治下,人民才不会质疑他们的政府。如果你生活在民主国家,就意味着你有权利批评政府的政策。 民主的基本原则在《独立宣言》里已经给出。1776年宣布的《独立宣言》解释了为什么殖民地不愿再接受英国的统治。宣言明确指出,政府不是神圣不可侵犯、不能被批评的,因为政府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们成立政府的目的是保护每个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指出,当政府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时,“人民有权更换或推翻这个政府”。 当然,如果人民有权更换或推翻政府,他们当然也有权批评它。 我并不担心指出那些以往被认为是英雄的人的缺点会让年轻人失望。我们应当说出那些所谓的英雄的真相。从小到大就教我们仰视这些英雄,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值得我们景仰。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哥伦布是个英雄?他到地球的这一边大开杀戒,只为找到黄金。我们为什么要认为把印第安人赶出家园的安德鲁•杰克逊是英雄?我们为什么要把西奥多•罗斯福当成英雄,不仅是因为他打赢了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把西班牙人赶出了古巴,也因为他为美国控制古巴铺平了道路? 是的,我们需要英雄,需要可以崇拜的人,把这些人当做生活的榜样。可是,我宁愿把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当成英雄,因为他揭露了哥伦布在巴哈马对印第安人的暴行。我更愿意把切诺基印第安人当成英雄,因为他们拒绝从自己的家园被赶走。对我来说,马克•吐温才是英雄,因为他谴责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表彰一位美国将军,这位将军在菲律宾杀害了几百名菲律宾人。我认为海伦•凯勒才是英雄,因为她反对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要把美国青年送上一战屠宰场的决定。 我反对战争、种族主义、经济不公,这一态度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面临的美国问题。 《美国人民的历史》已经出版五年多了,它的普及版的出版,让我有机会在此书第二部分最后一章把当下2006年年底的情况写进去,此时乔治•沃克•布什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已经过去两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已经有三年半了。 (转载:霍华德•津恩《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

(0)

小刘啊2014-08-2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灿若群星。遨游在中华文明的长河是愉悦,翱翔在国学经典的天空是快意。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读一点国学经典,沐浴中华文明的阳光雨露,领悟中华文明的智慧、情感和诗意。   所谓国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既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国学经典,就是中华文明最好、最有价值的书籍,就是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经典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形式是哲学、历史和文学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一切文学都是人学。阅读经典,就是学哲学,看历史,欣赏文学作品。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总之,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2007年夏天,在潜心研读《论语》基础上,我写成了《论语与人生》。搁笔之余,意犹未尽,还想多读一些国学经典。由于公务事繁,不能有整块的时间集中阅读学习,就选择了《古文观止》,进而扩充阅读有关文选。刊行于17世纪末叶的《古文观止》,编选初衷无非“课业子弟”以及“请教于海内君子”,却于无意之中成了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古文选集。其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名篇佳作,有的甚至是千古绝唱。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渗透着国学义理和先贤睿智。凡是承载国学义理而又不朽的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国学经典。读这些文章,就是读国学经典。夜深人静,经年累月,口不绝吟于经典名文,手不停录于思绪心得,于是成就了《品读国学经典》。   《品读国学经典》视野宏阔,从先秦管子《牧民》开篇,到清朝《曾国藩家书》收笔,横跨两千多年时间,品读三十六篇经典。这些经典绝大多数是散文,其中,有韵文和骈体文;源于《古文观止》有二十二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和魏晋时期各品读五篇,唐朝品读七篇,宋朝品读六篇,明朝、清朝各品读四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各个领域。在介绍经典内容、作者用心和文笔特色的基础上,把普及性与学术性结合起来,“知人论史”“知人论世”,对经典的历史背景、人生际遇和思想观点进行全方位阐释,寄托着品读者的人生沉思。   《品读国学经典》风格独特,没有局限于研究鉴赏对象本身,而是进一步挖掘、梳理经典名篇的潜在意蕴和审美情趣,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基本写作手法是“解构”与“建构”,从思想体悟、艺术感受、审美判断方面对经典进行解读和重新鉴赏。“解构”源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思想,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把经典分解为互不联系的若干部分,具有批判意义。“建构”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思想,就是通过与原著、作者、历史相互作用,重构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解构与建构密切相关,解构是建构的前提,有利于更深入地走近古人,理解经典;建构是解构的逻辑必然,以便于超越古人,重新认识经典。解构与建构既是一次鉴赏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过程,自然融入了品读者本人的感情偏好和思想观点。   《品读国学经典》文字厚重,每篇文章一般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介绍作者有关情况,重点是事功、思想造诣和文学成就。第二层次是解读经典本身,指明其段落层次和主要观点。第三层次相对多样,呈发散思维,有的是集中阐述经典主旨,有的是介绍写作背景和技巧,有的是品评作者的心路历程,有的是研读作者的相关文章。思维不同,目标趋一,都是为了更好地解读经典名篇。第四层次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品读者既尊重经典原著,又根据自身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着力重构对经典新的理解。第五层次是经典的启示和品读者的感悟,见仁见智,应由读者去体验和判断。   国学经典是天空,更是大海,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内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奔向国学经典的海洋,有的可以在海边拾贝,有的可以到海中畅游,有的可以深入海底潜水。无论哪一种方式,对于中华文明而言,都是在保护精神血脉,弘扬文化传统;对于个体生命而言,都是在培育高尚人格,塑造完美人生。 (摘自:夏海《品读国学经典》序言)

(0)

John2014-08-25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发展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从激进的社会变革——战争,到温和的社会改良,人类活动一直在重塑社会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社会的发展状态是螺旋上升的:整体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却也避免不了曲折与倒退。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从“大历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人类数万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则大谈“民主、法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却对“人口决定命运”的命题青睐有加。与所有人不同的是,贾里德•戴蒙德却用生物学的方式分析人类的社会历史。从这一点上看,他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物种起源》是人类的进化史,那么《昨日之前的世界》则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在《昨日之前的世界》一书中,戴蒙德追寻的是人类文明的命脉。他认为,部落社会构成了世界上所有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直到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第一个政府,原始部落才逐渐消失。但是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进化史来说,公元前3000年前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昨天”。 (摘自:蒋永军荐书《昨日之前的世界》)

(0)

2014-07-02

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如果人死了什么都没有,那人活着其实也等于一无所有。因为你的每一个当下都正在飞逝成为过去,成为死掉的时光,成为什么都没有。这也正是曹雪芹所说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但对于某些更为执拗的人来说,事情似乎总是没个完,他们相信,人死后总还有些什么,永远都不会消失。但丁就坚信在地球的某个位置人会一路坠下,穿过地心,最后从另一个口子出来,升到炫目的永恒光玫瑰之中,在那里,死去的爱人贝雅特里齐将与他重逢,并永远在一起。 这种与爱人灵魂在永恒中重逢的强烈愿望,事实上有着一种物理学上的基本依据。如果万事万物都并非凭空而来,那一切总有所来源。而时间这消灭一切的流逝也必然来自那根源,因此,在那根源中所有的消逝都将被归还。对于但丁,贝雅特里齐的灵魂复活和永恒重逢是一件必然的真实事件。而对于更刻板地执着于现代物理学规律的波兰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而言,死去的爱人若要再现,则与模拟和复制联系了起来。 我们这个安全静谧的宇宙如一面镜子般被打破,其理由非常简单。如果宇宙有上百亿年的历史,上百亿星系的规模,像地球这样条件的行星必然大量存在,也必然有大量文明存在。但为何人类对于宇宙的观察包括监听却收不到任何有文明特性的声音痕迹。似乎那些文明都在宇宙中玩一个绝对静默的躲猫猫游戏。而对于文明的自我躲藏,更引出了宇宙自然规律本身是不是自然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因为最好的安全措施便是改变宇宙规律,彻底封锁其他文明抵达或观察自己的途径。事实上,对于宇宙大面积黑暗中隐藏的文明及其威胁,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幻话题,霍金就曾经警告人类,不要向宇宙投放过多地球文明的信息。这一宇宙社会学思路,让人类所存活依赖的整个世界背景来了个颠倒。原本最终得到拯救与爱,得以永恒重逢的天堂,成了一个被神力暴力扭曲的冰冷空间。或许,这也是20世纪的宇宙与但丁世纪的宇宙截然不同之处吧。(摘自:殷罗毕《人造宇宙的忧惧》)

(1)
1 2 3 26条信息
1 2 12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