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各个宗教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这样建立起来的宗教信仰能让人信服吗?难免有些牵强吧?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次数:6361

  

          宗教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各个宗教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战争历史,是人类的血泪史。除此之外,各国各个宗教和教派还吸血即接受众多善众善民的捐赠等。

  

          不同宗教和教派之间会为各自利益而进行战争,是宗教因素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印度时期,初期佛教在提倡四种性"平等"的同时,千方百计打击婆罗门。在欧洲,宗教战争更为频繁,最惨烈的一场宗教战争莫过于“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一开始只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新、旧教争执,最后演变成全欧洲的大战争。所谓的宗教信仰看来都是一部血泪史,充满了血腥,充满对生命的蔑视,这样建立起来的宗教无法让人信服,有些牵强。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在中东等地区,由于宗教引发的争端仍然层出不穷,现代宗教要想实现和平发展,必须去除私利、罪恶等杂念。您怎么看呢?


相关热词搜索:宗教 历史 血泪史 血腥 信仰 信服
赞同(3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彭科2020-02-09

徐贲:津巴多在《心智控制:心理现实还只是空谈而已》(Mind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ality or Mindless Rhetoric)一文中对政治的和邪教的洗脑,也就是心智控制做了这样的概括:“心智控制是个人或集体的选择和行动自由遭到破坏的过程;破坏这种自由的代理人改变和扭曲人的察觉、动机、感情、认知和由此而来的行为。思想控制既不神奇也不神秘,而是一个运用社会心理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过程。它所包含的社会影响因素都是在心理实验和实例研究中早就充分研究过的,包括随众、顺从、劝说、失调(dissonance)、抗拒(reactance)、罪感、恐惧、仿效、认同,等等。当这些因素一起发生作用时,再加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外界因素,它们就会形成一个大熔炉,这个大熔炉能极大地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现实生活的外界因素包括具有魅力和权威的领袖、高压的意识形态、个人在社会中孤立、肉体折磨、诱发的非理性惊恐、极端的威胁和利诱。所有这些因素可以结合起来,起到欺骗的作用,长时间地运用,在特殊的地方强化运作,一定能发生作用。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国家动用警察、军警,还是具有毁灭性的邪教,只要系统地利用这些外部因素,就一定能用思想控制来诱人认罪,转变人的思想,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去折磨和杀害制造出来的敌人,并且让被洗脑的成员不知疲倦地工作,贡献自己的金钱,甚至生命,而这些都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事业’。”

(0)

张培新2020-02-06

1511年葡萄牙军队攻陷马六甲城,马六甲王国(苏丹国)就此灭亡,但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就此灭亡。 马六甲城破后,包括商人、学者和传教士在内的大批穆斯林逃亡印尼其他地区,继续着他们的的贸易和传教活动。包括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亚齐王国、加里曼丹岛上的文莱、爪哇岛上东部的淡目王国、苏拉威西岛南部的望加锡王国在内的许多政权都受这些穆斯林的影响皈依了伊斯兰教。 这些皈依伊斯兰教的政权,因为吸引来的穆斯林商人而变得繁荣,而后他们又凭借着更胜一筹的国力,要求周边国家也信仰伊斯兰教,敢于拒绝的国家则会遭到武力征讨。 很快,伊斯兰教就以这些国家为中心迅速传播到了整个印尼群岛,甚至菲律宾也受到这些国家的影响建立了数个穆斯林政权。此时的穆斯林们还有一个危险的敌人——来自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者和他们所带来的基督教。但得益于印尼是由上千个岛屿组成,而殖民者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同时控制住这许多的岛屿,且伊斯兰教的传播呈多点开花的特点,即使被殖民者扑灭了一个,还有其他许多的中心一样可以传播伊斯兰教。 就这样,从15世纪开始,从最西边的苏门答腊岛开始,而后是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爪哇这些大岛,进而再扩展到其他的小岛屿,200余年间,伊斯兰教席卷了千岛之国,在每一座岛屿上伊斯兰教都成为了占主体的宗教,印尼的伊斯兰化也就此完成。

(0)

KHFHRT2020-02-04

自7世纪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开始在阿拉伯半岛传教,并通过军事行动征服其他阿拉伯部落,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即早期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而后经历四大哈里发时期的快速扩张,至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伊比利亚、北非、中东、波斯的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与东方同样处在巅峰的唐帝国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帝国并立的局面。 两大帝国的并存和他们所带来的秩序、安定和繁荣,使得自汉朝灭亡后因中原混乱而时断时续的东西方贸易再次兴盛起来;而阿拉伯帝国辽阔的疆土在东边与唐帝国接壤,在西边则与欧洲诸国接壤,让阿拉伯人成为了东西方贸易唯一的中间商,在事实上处在了垄断地位。同时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宗商品的运输变得更加便捷和低廉。 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尤其是这里面蕴含的神话般的利润——一船中国出产的瓷器和丝绸等产品运到阿拉伯和波斯,就意味着数倍的利润,而如果再通过陆路转运到欧洲利润更是能达到十数倍。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7世纪中叶开始,许多阿拉伯商人驾着船从波斯湾出发,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到达当时唐帝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广州港,再装满价值连城的商品踏上归途。但此时的船主要依靠风力航行,而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南海的风向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对于阿拉伯商人来说,达到马六甲的时间会各有不同,但他们都需要趁夏季的西南风顺风前往广州。于是乎,穆斯林商人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即现代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等地建立起一些居留区,在居留区中等待西南风的到来并最终前往中国。 从七世纪中后期开始,有无数来自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来到印尼群岛,但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并没有在群岛间广泛传播。除去此时诸岛上的各国主要以佛教和印度教为主,对这些穆斯林商人本身就有所戒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穆斯林来到这里本意并不是传教和征服。他们只是在这里短暂停留,随后就会前往中国,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也很少,毕竟远涉重洋,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从东西方贸易中赚钱。

(0)

黄发2020-01-31

世界上各个文化,都是鼓励民族或宗教认同体内部讲求诚信,而不是对外族和异教徒。伊斯兰教本身就是一个明确在其经典《古兰经》中,要求对非穆斯林进行欺骗和突然袭击和暗中谋杀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内部的什叶派,因为长期受正统派的迫害,也将隐瞒自己的教派立场做为教义的一部分。而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中,都有类似的内容。而中华文明中的“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也体现了这一点。所以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并不是普世原则,而是有前题的,因为在中华文明中,只有汉族和与汉族有共同价值观的才有资格被视为“人”。所以对待异族和异教徒,如果死守承诺,或外表的“人道”,而为本国和本民族留下巨大的隐患,这种“守信”是愚蠢和不负责任的。

(0)

王法安2020-01-30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依靠征服、屠杀和强迫的,随着摩尔人在西班牙站住了脚,下一步就开始了强迫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的活动。由于进入西班牙的摩尔人数量非常有限,需要当地的基督教徒交纳赋税,所以摩尔人不能通过全面的屠杀来传播伊斯兰教。而且如果全面推行伊斯兰教,也丧失了向农民征收重税的理由。所以伊斯兰教在西班牙没有被全面强迫接受。但通过向西班牙人征收重税,进而采取不承认非伊斯兰教徒对土地所有权,以及对非伊斯兰教徒的各种歧视和压迫,也迫使很多不坚定、懦弱的西班牙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尤其是大土地拥有者。而所有这些改信伊斯兰教的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一样,都被称之为摩尔人。 随着阿拉伯人随后被法兰克的查理•马特击败,将伊斯兰教的统治扩张到全欧洲的企图落空,阿拉伯帝国只能止步于比利牛斯山以南。随着西元750年阿拉伯帝国的伍麦叶王朝被阿巴斯王朝所灭,伍麦叶王室的唯一幸存者逃到了西班牙,建立了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从此西班牙人成为伊斯兰教的一个中心,西班牙人的伊斯兰教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不过这个“盛世”是穆斯林统治者的,而非西班牙基督徒的。西班牙的抵抗者并没有完全沉寂,到西元十世纪,西班牙北部山区形成了众多的小基督教王国,他们组成了与阿拉伯人对抗的联合阵线。并一度收复了西班牙北部地区。但随着阿拉伯人将北非的柏柏尔人引入西班牙,使得十一世纪西班牙的光复事业遭受了大逆转,柏柏尔人几乎又一次占领了整个西班牙,虽然伊斯兰教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但阿拉伯人的地位也被柏柏儿人取代了。从此以后,随着柏柏尔人更加排挤非穆斯林,犹太人被穆斯林所抛充。从居于西班牙人之上的二等公民,变成了夹在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同时为双方不信任的群体。

(0)

言思忠2020-01-21

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

(0)
1 2 3 26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