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近70年,西方列强为何喜欢在中国的周边国家搞事,但最后都铩羽而归,这背后原因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次数:8329

  

         从朝鲜到越南,再到阿富汗,近7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总是喜欢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制造事端,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美国一向霸主姿态,在朝鲜、越南和阿富汗等中国周边的国家制造事端是为了更好的掌控这些国家,为其所用,韩国现在不就是美国最忠实的同盟国之一吗?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扰乱来源于其对中国的忌惮,这种忌惮从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开始了,侵略我国领土,抢夺资源,封闭通商口岸,致使当时国富力强的中国一时间成为“东亚病夫”,有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今天的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仍然受到来自尤其是美国的打压,但中国人不再惧怕。对此话题,您有什么想说的?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西方 列强 中国 周边 朝鲜 越南 阿富汗
赞同(4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张伟国2020-05-14

美国政府会在中国周边生事阻碍资本流向中国,还会造谣索赔

(0)

看几集2020-04-22

此文特好:列强亡我之心不死:警钟长呜

(0)

JBGHGG2020-04-09

面对欧美国家对covid-19新冠病毒的防控不利,以及各种利用政府职权做空美股获利的行为,以及打压中国的策略等结合,导致疫情大面积扩散,并出现失控的局面,美国以特朗普为首的纳粹分子,一定会想方设法转移矛盾,目标当前看来只有一个——中国!自2017年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将中国当做首要对手,美国就设计了多套方案来针对中国,目的是想侵吞中国资产,以及分裂中国,彻底消灭它们心中认为的假想敌。当前阶段我认为,我们说话没必要在遮遮掩掩,再不清晰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恐怕很快就会面临战争。当前阶段,应从上到下,全民一心,清晰地认识到美国战略重心针对中国,对中国的威胁,以及美国当前的行为,对中国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动员全民思想,做好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

(0)

张志忠2020-04-06

我个人完全认同《共绘网》的观点。我也是老军人。中国现在要加强空军,海军建设,特别是现代科技上大力发展,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超越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同时要增强民族自尊心,增加爱国精神,团结一心,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战胜和击败瓜分中国的野心。

(0)

叶钦奖2020-03-28

戴旭:现在,今天的中国,就和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之后的中国一样,你有钱了,就是长肥了,所以食肉动物都来了。   中国人一直梦想的是复兴和崛起,但在美国和日本的眼里,它们思考的是一只肥牛已经长大,何时开刀宰杀。一百多年的洋务运动不就是如此吗?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很多财富,.日本突然扑上来,像一只野狼咬住牛蛋一样,把中国放倒,然后其他猛兽一起扑上,把中国洗劫一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又三十年了,又弄了不少钱,它们又眼红了。特别是看到很多中国人没有警惕不思进取,更觉得有机可乘。   所以,美国率领欧洲的那一群老的食肉动物,又带了亚洲的一群小动物,在中国这只大黄牛身边转来转去,寻找下手的地方和时机--有的公然占有中国海岛,大肆攫取中国资源;有的把石头当钻石卖给中国,有的……举世无不以欺压中国为能。

(0)

吴霞2020-03-28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think1525(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18926414/ 危机也可以成为转机。既然已经无路可退,中国就应当承担起责任,在新的世界秩序仍在形成的时代,选择做世界秩序构建的参与者,在新国际体制上打下自己的烙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世界秩序的更迭,每一种新的世界秩序都比前一种持续时间更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产生的世纪秩序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维也纳和会缔造的体制持续了约一百年,《凡尔赛条约》确立的体制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起了一个过渡作用,冷战体制则只存在了40多年。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但这个体制并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多极化的倾向一直存在,因为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逐步从“休克疗法”带来的打击下恢复生气,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非冷战结束时可比。当下的世界正在进入两个方向进行最后斗争的时刻,在欧洲已经衰落的前提下,能对美国霸权进行挑战并担当世界“一极”使命的只有中国和俄罗斯。 邓小平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中国面临西方制裁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当时刚进行改革开放不久,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引起美国的恐惧和重视,采取低调姿态集中精力谋自身发展是可能的。这个提法带有明显的战术性质,邓小平从未说过韬光养晦要管一百年,也从未主张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分开。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外交的重点必须转移到“有所作为”上面了。多年来,中国在外交上一味处于守势,对美国和美国支持的其他国家的进攻缺少实质性应对。毛泽东说过,一拳打得开,免得百拳来。美国并非没有弱点,中国要敢于给麻烦制造者制造麻烦,这样才能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比如,中国失去了阻止欧美对利比亚开战的机会,在非洲的影响力被严重削弱;在伊朗问题上不能再过度退让,而是应该联手俄罗斯对伊朗进行支持,这样既可以牵制美国,也是在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还需要转变外交重点,团结周边国家,将美国的势力从亚洲排挤出去;团结发展中国家,推动形成一个独立于西方国家的全球体系,切断美国对外转嫁危机的基础,从根本上削弱美国的实力,促进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0)

HGDGRDD2020-03-24

《共绘网》是一种正确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现实。战争其实从未停止过,只是不停的在变换方式而已。 哪里有什么和平与爱?地球村?世界大同?无论繁盛还是危机,真正发自内心能与我们站在一起直到最后的,只有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同胞们。 “师夷长技以制夷”,“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古人与先辈们的话不无道理,大洋彼岸的那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我辈当时刻警醒,勿忘历史,为中华民族走上世界之巅而不遗余力的奋斗下去

(0)

李子2020-03-21

中国人神奇的精神就在于不管世界有多乱,我们总能找准对的方向,和对的道路,并且坚持走下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东亚再次崛起,因为我们总是能对自己下狠手,我们非常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是牺牲了前人多少的心血和奋斗啊!

(0)

白居易聚2020-03-21

出兵中东20年,美国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中东局势,从以前的美苏争霸,变为美国一家独大,俄罗斯排在了第二。 特朗普上台后,国际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美国一改延续数十年的手法,减少了对俄罗斯的敌视,加强了跟它的密切关系,搞得FBI都怀疑特朗普是不是通俄叛国了。 中东是美俄角逐的最大战场,特朗普延续他一贯的战略,减少跟俄罗斯的对抗,从中东撤军。 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决定从阿富汗全面撤军,此前美国也决定从叙利亚撤军。 美国在中东留下了很多烂摊子,叙利亚局势更乱,冲突更多,完全跟美国以前的初衷相悖,但是现在美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从中东撤退。 这个战略改变,非常大,美国撤出中东,相当于把中东拱手让给了俄罗斯。 那美国腾出手来干什么?针对中国。 看看现在美国针对做的。 正常情况下,全球经济衰替,美国退一步,取消互加的关税,信心很快起来,全球经济也会很快反弹。 但是美国没这么做,把对抗从单纯的经济领域,扩展到了领域。 先是转移国内矛盾,把肺炎称为“中国病毒”;然后又赶走了我们的记者,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做法。 再看看东南海地区,一切都很紧张。

(0)

lklkthty2020-03-06

越南战场是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又一个主要方向。英勇的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在中国和苏联的援助下,历经20年的浴血奋战,牺牲110万军人,赶走了世界最大的流氓美利坚合众国,可喜可贺的伟大胜利再一次被y派们黑的一塌糊涂。在战争中,中国陆续轮番参战17万人、1146人牺牲、总援助320亿美元。苏联:参战3000人、16人牺牲、总援助30亿美元 美国:参战650000人、58220人死亡、1687人失踪、耗资4500亿美元。 韩国:参战53000人、5099人死亡。 澳大利亚:参战7672人、521人死亡。 泰国:参战10450人、1351人死亡。 新西兰:552人参战、37人死亡。在越南战场,美国对南越的援助以及人员的损失远高于中国对北越的援助和人员损失,战争的结果是北越完胜南越,美军灰溜溜地撤出印度支那半岛,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我们支援了越南的抗美统一战争,但是换个角度讲,何尝不是越南牺牲的100万军人打烂整个国家把美国军队从中国身边赶跑呢?何尝不是美国付出了4500亿美元的对南越的援助,死亡5万多军人后一无所获呢?中国、越南和苏联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把美国赶出印度支那半岛,中国大获全胜,美国从此萎靡不振不得不与昔日被其重重封锁的红色中国媾和,那是美国二战后的最黑色的一段岁月。抗美援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远远大于朝鲜战争,中国用小投入换回了硕果累累的大丰收。

(0)
1 2 3 4 33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