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政绩造假+财务造假+统计造假+知识造假+各行各业造假=虚假繁荣

发布日期:2024-02-26    浏览次数:1045

  

         虚假繁荣是指由于人为地制造虚假的社会购买力而出现的表面经济繁荣。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高涨阶段,市场扩大、存货增加,导致虚假的社会需求。这种虚假的社会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信用的扩大和社会生产的盲目扩大,物价不断上涨,生产迅速扩张,失业人数减少,从而呈现出一种表面上经济繁荣的景象。然而,虚假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经济繁荣,因为它建立在虚假的社会购买力之上,缺乏实际的经济基础。一旦虚假的社会需求破灭,经济繁荣的表象就会迅速消失,导致生产过剩、物价下跌、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增加等一系列财经问题。虚假繁荣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可能出现在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在文旅领域,虚假繁荣表现为文化(文旅)创造表面上呈现极为火爆的景象,但实际上缺乏自由创造和超越低级趣味的特质,只是一味地寻求感官刺激,满足人的虚假需求......

  

        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虚假繁荣、“虚胖”和“肌肉”不很结实的现象,我们需要警惕虚假繁荣,认清其本质和危害,通过实干兴邦、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科学地挤掉水分,常抓不懈打假及假冒伪劣产品等实际行动,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真正的繁荣和进步。故而,《共绘网》提出“政绩造假+财务造假+统计造假+知识(学术)造假+各行各业造假=虚假繁荣”这一等式,望大家都能记住,以此来警示每一个地球村民!另外,“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政绩 财务 统计 知识 虚假繁荣
赞同(4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芳梅2024-03-12

老师说的很好[强][强][强][强][强][强][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加大力度!严防泛滥![强][强][强]

(0)

永葆青春2024-03-11

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的人 都是正义的人, 这个社会需要正义

(1)

EBHTFY2024-03-10

统计学家习惯说: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但真相也许是:因果关系意味着被概率描述的相关性。 不再相信纯粹之事,是浑浊现实带来的最大伤害。

(0)

邱希平2024-03-10

说的好[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揭露了社会的真相

(0)

华之美丽2024-03-09

很多很多的鱼.....浙江国祥,禾迈股改查了吗???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严惩保荐机构。 这个比缅北电信诈骗还狠,必须严查严惩, 必须倒查20年。

(0)

杨贵昌2024-03-09

呵呵,你以为呢! 打假更需要大家关注

(0)

星之火2024-03-09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2月28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因江苏安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安凯特终止上市只是近期A股IPO(首次公开募股)节奏放缓的缩影。 春节后第二周,IPO市场再现“零上会”。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已近50家,超出去年同期的25家。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倪靖安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希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故而提高了相关要求;另一方面,撤单企业也面临行业、板块定位、盈利稳定性、市场前景、内控等方面的问题,在监管机构核查或者企业自查的过程中发现了相关问题,被动或主动进行了撤单,这也是一个正常的优胜劣汰过程。 撤回数量高企。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已近50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绝大多数的终止原因为“撤回材料”,占比为95%以上。 “IPO撤单消息频现的原因有二,一是年初以来市场整体偏弱,撤单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主动做出的选择;二是严监管之下,‘申报即担责’让相关工作没准备充分就盲目申报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一位投行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近日,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的表态释放出从严审核上市企业的强监管信号: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可以说,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时候上市的企业,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严伯进近日表示,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证监会系统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中字头”背景的中国航油也终止了IPO审核,这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月11日,上交所公告表示,因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对中国航油主板IPO终止审核。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原拟募资16.3亿元,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油集团,实控人系国务院国资委。 “‘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并非一句空话、玩笑话。”有市场人士称,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公司的IPO项目终止,一定程度上反映监管是真正地在呵护二级市场。

(1)

梁毫克2024-03-08

支持正义,社会需要正义[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0)

赵智生2024-03-07

草台班子理论:大家都是草台班子。上面草台,企业草台,我也草台,大家都草台,凑合赚钱过日子。一个企业,看着像一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豪华轿车,里面其实是几个人蹬着自行车顶个壳。路上的车都是这样,大家谁都不戳破。

(0)

盘尼西铃2024-03-06

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目前,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福建省等多地教育部门,均已印发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相关通知。 有学者评论,这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全国性撤稿自查”。[1] 大多数机构要求全面检索中英文科技文献数据库,对过去3年来本单位、本人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科研论文被撤稿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核实论文撤稿的原因,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掀起论文自查风暴的背后,普遍被认为和去年来自中国的论文被大规模撤稿相关。 根据Nature的报道,在2023年共有超10000篇研究论文被撤稿,这一数目打破了年度纪录,创造了历年撤稿数量之最。相比2022年 ,2023年的撤稿数量多了一倍左右[2]。 其中,Wiley子公司Hindawi旗下期刊就撤稿了8000多篇。撤稿的主要是特刊文章,特刊正常期数之外,由客座编辑负责的论文集。Hindawi旗下的特刊早就因质量低下以及发布造假论文遭到批评,多家科研机构表示不会在Hindawi投稿。这次大规模撤稿后,Hindawi被Wiley的放弃,在2023年底,Wiley声明将完全停止使用Hindawi品牌。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撤稿中,中国的论文占比极高。美国恒祥咨询(Healsan Consulting)整理自知名学术撤稿追踪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的数据发现,中国去年撤稿的论文占总撤稿的75%左右[3]。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由论文工厂伪造和抄袭,是2023年中国学者SCI论文撤稿的四大主要原因。 由于2023撤稿的论文过多,撤稿观察团队还来不及完整更新数据库,因此现在的数据库中记录的还不是2023年撤稿的全貌,数量也没有达到10000篇。随着数据库完整,中国撤稿论文的总数和占比也会发生变化[4]。 另外,根据Hindawi官网的数据,在Nature的报道之后Hindawi仍在大量撤稿。根据Nature做的统计,2023年Hindawi撤稿达到9600余篇,其中有8200余篇都有中国作者参与。进入2024年,Hindawi的大量撤稿仍然没有结束,其中来自中国的论文仍有很高比例,撤稿的风暴还未停止[5]。 根据撤稿观察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撤稿论文超过50000篇,中国作者的论文撤稿占全球所有撤稿的46%左右,数量上是全球第一。从撤稿率上看。过去20年来,发表SCI论文超过 10 万篇的国家中沙特阿拉伯的撤稿率最高,每1万篇论文就有30篇撤稿,中国排在第四位。 此次Hindawi撤稿事件,使得2023年中国撤稿数量和在全球撤稿数量中的占比都远超平均水平。 早在2022年9月,就有“学术侦探”关注到了Hindawi期刊的学术不端问题,尤其是和中国、伊朗等国家的论文工厂的联系。在Hindawi检讨的白皮书中,也提到论文工厂对期刊的渗透,以及学术侦探们作出的贡献。可以说,这次Hindawi撤稿事件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论文工厂而起,来自中国的论文大量撤稿也不奇怪[6]。 Hindawi大量论文的投稿邮箱后缀来自中国的某几家大学,一些邮箱名还留着标号,很可能是论文工厂批量购买邮箱所致。一些中国和外国合作作者的论文,外国作者的名字完全是胡编乱造,比如来自法国的城市名或者印度的节日名。大量的论文题目和内容对不上,比如标题提到的是肺结节,论文里却在讲艾滋病,编造水平十分低劣[7]。 论文工厂造假一直是中国论文撤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的一项研究发现,从2004年到2022年6月,因论文工厂造假被撤稿的论文中,中国作者参与的论文占到绝大多数(96.8%)[8]。 由于现在的期刊撤稿主要是由一些热心打假的研究人员推动的,他们的精力有限,因此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还远远不是学术不端的全貌。撤稿观察数据库记录的数据,也未必能够完整体现撤稿中各类学术不端的变化趋势,但现在摆在明面上的问题已经足够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撤稿的文章不一定是当年发表的,存在一定的时滞。2023年世界和中国撤稿文章数量急剧增加,并不只是这一年的问题,而是过去的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导致了集中暴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主任王景周表示“撤稿是对存量问题的一个清理,并不是说这两年问题才更严重。这个问题好像最近比较严重,但事实上它至少已经有10年左右的长时间的积累期了。” 王景周还认为,不是所有的文章被撤稿都一定出于学术不端,最关键的是关注其中第三方代写代投、造假等核心学术不端问题。撰文丨张天祁

(0)
1 2 3 4 39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