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在物质之外,道德和精神追求不应失去?

发布日期:2015-09-23    浏览次数:6542

  

电视剧《我心灿烂》阐释家庭情感、群体责任以及社会道德等层面的理念,聚焦了大众的视线,给荧屏娱乐风气大涨的环境氛围下带来久违的温暖气质和关于追求的思考。

       人类迈入21世纪以来,科技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也日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由于现代人在心灵上对物质的过度渴望,城市文明精神意象上的空白和迷茫,以经济为基础的发展导向,物质成功被奉为社会的绝对圭臬。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或许可以引发我们很多对于生命的思索,生存不等于生活,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世界贫瘠,道德缺失的人,能算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吗?对此,您有什么想法?

相关热词搜索:物质 道德 精神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84)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郑建闽2015-12-02

文学诸门类,诗最受尊崇。诗是文学的冠冕,是人生的敏锐触须,是时代的首席发言人,是民族的形象大使。诗以一当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一语胜过千字文。诗如影随形:童稚诵得,耄耋不忘。大地之美无过山水,山水给诗以灵感,诗给山水以灵魂,山川因诗而彰,诗与山川同寿。吾国列先民歌谣为《诗经》,以“诗教”为民族精神的课程。远自春秋战国、秦汉唐宋,近迄抗日与新中国成立,足以提炼时代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文学总是诗。马尔克斯是小说家,在诺奖宴会讲话时却感谢诗,把诗歌称为“平凡生活中的神秘力量”。促进诗的传播和普及,是提高公民素质和教养的根本之一。

(0)

yee2015-11-26

过去的中国太贫穷,物质匮乏,以至于现在许多人过分追求物质。追求物质无可厚非,毕竟物质是生存的基础。拥有大量的财富不见得会幸福,然而也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都旨在一个“度”,生命如此丰富多彩,不该让物质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漫漫人生长路,也许我们会遇到许多阻碍,积极正面的精神世界就是我们的风向标与支撑,能让我们更好的前行。而道德更是我们身为这个社会一份子的责任,财富不一定能给予我们开心,但我相信一个善良的人必是生活多姿且快乐的人。

(0)

谢雪萍2015-11-18

在这个物质不断丰富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追求。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们选择精神贫瘠,把道德抛之脑后。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我们只是在生存而没有好好的生活。生活它是美好的,是要我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价值,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假如道德缺失,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无动于衷,那有一天自己需要帮助时又该怎么办。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会混乱,一步步倒退,真的到了这个时候经济还能发展吗?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诗意的生活。

(0)

王小艳2015-11-17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摘自: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0)

程依琳2015-11-17

我觉得物质固然重要,人当然不能缺失柴米油盐这些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我们的精神世界道德世界,一个没有灵魂和道德的躯体是个空壳,行尸,没有思想多么可怕,一味追求物质会让你丧失精神上的乐趣,或许你觉得你多么有钱,很厉害,但是你的精神并没有得到满足,还是空虚的,假如你丧失了道德,那你到哪里都会受人抨击,这样子是你想要的吗。所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和道德的修养。

(0)

张倩红2015-10-30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一种信仰和依托,它是生命的支撑,有了这种支撑,人就会找到希望和力量,即使在困苦中也能奋勇前行,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灿灿的北斗星。这就是一种精神。一个人要有自强的精神,一个民族更要有这种精神。

(0)

王银良2015-10-22

中国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之中,二是体现为一个运动着的前进式的历史进程。它不是单一地追求表面形式的递变,而是从道德理想与文化价值高度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这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集体意识的精髓与灵魂,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我们今天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我们这个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0)
1 2 3 4 37条信息
1 5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