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生命有限,如何读书?读好书!

发布日期:2013-08-09    浏览次数:6701

     如何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一日不读书,百事荒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生命有限,面对浩瀚的书海,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且对自己有帮助的书?

相关热词搜索:读书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2)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doubale2014-06-12

爱书。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书店,就身不由己地往里走,想要置身于铺天盖地的书丛中。 尤爱小书屋。只看门脸儿的格调和雅致的名号就足以令人陶醉,美得让人不忍错过。进得门来,犹如回到久别的家,不大的空间布置得温馨而亲切,书满满地码放在或齐整、或错落的搁架上。读者或缓步检视着书脊,或驻足专注于一页文字,心被书俘虏了,悄无声息的,仿佛旁人只是影子。在这里有缘擦肩的陌生人,记不住面孔,也少有只言片语的交流,然而想到邂逅了一个同样爱书的灵魂,心中便涌动出淡淡的温暖。 淘书的过程本就是一种享受。在舒缓的乐曲中静静地翻找喜爱的书,犹如于流淌的小溪里捡寻鹅卵石。寻得一本好书,如捧了一粒钻石,再也不能放手,生怕被人夺了去。奈何书海无涯,却囊中羞涩,只好把一些书拿起又放下。 书屋的空间通常都不是很大,好处是可以一览无余,不必像在大型书城那样,要在几个楼层间奔波。在这里,经常可以淘到被埋没、被忽略的好书。名家经典、上榜新书通常占据醒目的位置,我则更喜欢跪在地上翻书架最下层,从那些被冷落的不起眼或版本较老的书中,细细检索出触动我心的文字,用目光扫却那文字上的蒙尘。抱着淘到的小册子,犹如私下捡了一个稀世珍宝,满心抑制不住的窃喜。 书要细细品读。最惬意的,莫过于在午后的阳光下,听乐声飘渺,品咖啡醇香,捧一本喜爱的书悠游于字里行间,沉醉在浓浓的墨香里。即便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一本好书亦可令人心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凝固了。思绪沉浸在书中,穿越着时间和空间,情绪也成了文字的俘虏,悲喜都不能自已。 诗词歌赋最是怡情,抑扬顿挫的韵律,丝绸样柔滑,如古琴,弦弦扣心、余韵悠远。读史让人眼界开阔,突破民族的狭隘,以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发展进程,也才能从根源上理解现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读人物传记,在为主人公的命运感慨时,更多的是被他们的坚韧、执着、博大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所打动。读小说是了解一个时代社会状态的最好方法,作者通常写的是他所熟悉的场景,从宫廷到市井,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写得真切细腻,人物也活灵活现。小说的情节性最强,环环相扣。让人废寝忘食,读罢久久不能忘怀,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经刻在头脑中,仿佛一个个故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书的设计,有的素朴,有的雅致,有的古色古香。一些书配有漂亮的插图或彩页,让你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拥有视觉上的享受;有的书里只有素净的文字,静静地读,文字经由你的思路勾画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快乐不能独享,好书还要推荐给好友。读罢一本喜爱的书,如果能有知己分享心得,是一件极大的幸事。一壶茶、一本书,围绕着相同的文字各抒胸臆,更是回味无穷。 书是甘露,有了书的滋养灵魂才不会干涸;书如阳光,有了书的光芒心才不会晦暗。氤氲的墨香,沁人心脾,明人心智,如苏子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转载:梁利萍《最爱墨香》)

(0)

wobuchixiangcai2014-05-30

少儿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当下大的阅读环境决定的,电视、网络等“视像”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而就知识量的获取来说,打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但在传统专家看来,这“有害”于孩子的成长。这所谓的“有害”,简而言之,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多了,而孩子在明辨是非方面,可能提早学会了不少道理,这在管理上存在着难度。 当我们在强调少儿阅读要回归传统时,忽略掉了当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最大的害处是,当时代往前发展时,我们的阅读在往后走。说到底,少儿阅读是不能脱离当下的学习环境而存在的,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着眼点是与这个时代共进步,利用新的媒体平台、传播方式,以此来推动少儿阅读才符合人类阅读思维的发展。吸引力是一部作品的关键词,即具有了吸引力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传播介质,同样会受人喜爱,反之,就是令人讨厌的了。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作品如果不符合少儿阅读的规律,让其有爱读的兴趣,依然是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少儿阅读的误区,是我们忽略掉了当下的阅读环境,媒介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文化理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曾指出,当下是多元多媒体的时代,作家要提供有思想有情怀的作品。他敏锐地发现当下的少儿阅读存在的状况,并指出,儿童文学在育人的同时不能忽略“娱乐”功能,不能固守传统而不与时代共同进步。 前不久,我给儿童节推荐的书单中,就注意到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与当下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而不是仅仅取其某一个点。少儿阅读将怎样发展,是值得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深思的问题:即如何将文化理想与当下结合在一起,提供有品质的阅读。(转载:林月白《少儿阅读的误区》)

(0)

莫名其妙2014-05-24

今年世界读书日,天涯网友蓝紫木槿命题,让我谈一谈“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十本书”,题目太大。回头望去,有哪本书还在记忆中呢?我想到十本: 《叶圣陶童话选》:这是我少时最喜欢的童书,黄永玉的插图是一组木刻画,真美。此中《皇帝的新衣》让人难忘,尤其是黄永玉为此篇文章做的插图,一个裸体的皇帝戴着皇冠、拿着烟袋的形象,一直存储于我的大脑中,使我终生蔑视皇权以及追逐皇权、追逐个人崇拜的人。 《水浒传》:早年最爱读的书,一百单八将,个个让人喜欢。尤其是熟读此书,使我思想深处,牢牢种下“江湖”的影子,从知青江湖、官场江湖,再到大学江湖、出版江湖、文化江湖,那一股华夏匪气,经久不散。 《红楼梦》:我早年读此书时,正值“文革”时期,几次被父亲抢下,但还是要读。它是一个中国人由少年走向成年的奠基礼,所以一定要独自阅读,与红学无关。 《鲁迅杂文选》:“文革”时书少,除去毛泽东的书,几乎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鲁迅的书。我当知青时期,一本《鲁迅杂文选》,翻来覆去翻烂了,后来写文章,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鲁迅的风格。此书中有一句话至今记得:“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天龙八部》:在大学读数学,最喜欢的小说就是金庸的武侠。也不是我一个人喜欢,许多数学家都喜欢。我上世纪八十年代组织出版《数学奥林匹克词典》,聚拢许多数学家,经常在一起开会。我发现他们业余时间最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一是数学太枯燥,二是数学原理与金庸武侠同构。“同构”是数学词汇,它的词义是什么呢?我久疏数学,真的忘记了。 《古今数学思想》:西方人克莱因写的数学史,我认为是数学史中最好的一本。其中没有谈到中国和印度文明,但还是要读,起码可以向他学习,知道如何叙述历史。其目的不是忘记自己的历史,而是不要数典忘祖,坠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 《数论史》:英文著作,迪克森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图书馆中找到此书的第一册,厚厚一本,精装,破旧不堪。至今记得,正文大都是数学公式,作者把有趣的数学故事,存于“脚注”之中。比如某数学家习惯在床上演题,某数学家每天用针扎自己的肋部,等等。从此我一直注重脚注和索引的阅读与构建。 《三个火枪手》:大仲马许多作品都让人喜欢。读此书,至今记忆,我喜欢达尔大尼央,更喜欢阿多斯。后者的行为让我知道了何为贵族,何为贵族精神。由此想到许多西方名著,早年的阅读如醉如痴,如今的记忆零零碎碎。 《廿四史》:加上《清史稿》,案头书。我家中一套,办公室一套。前四史最好看,今人重修清史,我还是喜欢《清史稿》的体例。这是一套人类奇书,读一读,如入深潭,如上九天,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没有尽头的精神之旅。 《万历十五年》:近来我经常赞叹黄仁宇,赞叹他的《万历十五年》。为什么?看一看时局变幻,再重读此书,会让你有所感悟。一五八七年——距今很远,还是近在咫尺?(转载:俞晓群《十本书》)

(0)

chrrpa2014-05-07

  据说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转载:赵畅《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0)

姚文嚼字2014-05-05

著名画家韩美林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治愈》” 一本书,就是一个心灵的朋友。多度有益书,使人在文字中滋养得成熟和美丽,就会有心灵的富足,就会有永不言败的斗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所著《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就是我心灵中挚爱的朋友,以它自身的厚重与丰富,充盈滋润着我的心灵。我仰慕、崇敬苏轼的人格魅力。他开拓进取的卓然之气,他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对人生的了然洞察,他那宽厚、仁慈、豁达超逸的精神世界,潜化在我的心里。每次阅读的过程就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我酷爱苏轼的诗词。当读了他写的“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时,感同身受,自然想起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苦难历程。但他身处逆境,并没有陷入痛苦与彷徨的泥沼之中,坚定地从苦难中摆脱心灵的枷锁。他“认为一切不足道,而发一笑”。他豪情满怀地表达:“难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不甘沉沦,人以天下为己任。正如南宋大文学家陆游对他的评价:“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诗。晚年他对祖国的传统医药潜心研究,还收集民间验方,集结为《苏沈良方》,解救民间疾苦。“笑”和“看”就是他精神保健的良方。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笑容是一种魅力,是一种宽容、风度”。苏轼能以“诙谐天真、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一身潇洒”,善于苦中作乐,保持永远快乐的心情,也让众多读者钦慕。 “笑”也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最忠实的。陆游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终生壮志难酬,屡遭投降派的压制打击,难免愤怒抑郁。但它能够做到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力争心情豁达开朗,时时戒怒,以养心怡性,平和对待。他赋诗曰:“怡心无他法,惟使百念空。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飓风孰能止,三日力无穷。” 无论苏轼还是陆游,在遇到挫折时,都会采取“升华”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睿智地前行。苏轼身处当时几乎与世隔绝之城——儋州(今海南省),在物质与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状况下,仍然魅力攻读,勤于著书。据统计,苏轼在海南期间共创作诗174首;散文、赋、颂、铭等156篇。另外他向广州的朋友借了千余卷图书,修订了黄州时所作的《易传》和《论语说》,完成了《书传》13卷,并撰写史学笔记《志林》5卷(《康震评说苏东坡》143页)。 而陆游晚年则是“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并名其室为书巢。他的居室之内,到处都是书籍。虽然年老体衰,仍然手不释卷。 苏轼和陆游等人都有着通达的人生观和独特的养生观。即使是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他们都成长寿老人。苏轼走过了66个春秋,给世人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数加在一起接近8000首(篇)。而陆游85岁的高寿,在当时也是罕见的。他直到84岁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辛勤而持久的创作劳动,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产量最丰的一位诗人。对长寿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他们能够在面对坎坷的人生时,总能乐观处之;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始终能肩负起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他们能淡泊名利,始终坚持匡时救过之雄心,活到老奉献到老。(转载:郎英俊《善读可以治愚》)

(0)

vanilla2014-04-30

文学创作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对客观的描摹,不是对客观现实镜子般的反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有它自己的特征。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语言的自我生成。当表达一个观念、一种情绪、一个事由的一句话出现以后,某种意义上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个有自我生成能力的实体,它会带动、引导作家向某个方向发展,发展的结果,常常使作家自己也感到惊讶、不可思议,觉得是之前所根本没有想到的。这就是马尔克斯说的“根本不知道此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究竟意味着什么”的含义。这样的结果,不受作家预先构思设计的局限,往往比作家写作前理性的构思设计灵动得多、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所以,作家的写作,是向未来和未知开放的,关键就是:坐下来!给语言一个机会,给它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但是思维有“显意识”,还有“潜意识”。哲学家尼采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意识到的思维当做思维看待,现在我们渐渐领会到了真相,其实我们理性活动的绝大部分结果都在潜意识和无知觉中消失了。”人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太过重视“意识到的思维”也就是显意识,念念不忘地想着规范、准则、构思,而忽略甚至无视潜意识的存在,让规范、准则、设计这些显意识层面的东西遮蔽了阻断了潜意识的灵感和奇思妙想。马尔克斯给朋友写信时说,自己正在写的《百年孤独》就是“不断挑战极限与专断的规范,并让诗意在不经意时突然出现”。所讲的就是突破“显意识”的规范和束缚,让意识向下、向边缘、向潜意识深入和扩展,把显意识过滤掉的东西找回来,显现出来,也就是让平素不经意间深藏在潜意识中模糊的印象、仿佛的情绪、朦胧的感觉浮现出来,连同构思中的人物、主题、故事、语言,所有的一切自己发展,自由发展,信马由缰地不要去限制,“让诗意在不经意时突然出现。”这是给语言一个机会,也是给潜意识中的创造力一个显现的机会。往往,显意识中的东西都是清晰、条理然而平庸,潜意识中才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平均数的天才闪光。 语言的机会!潜意识的机会!道理好像很深奥。其实,细想又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个动作:坐下来!1965年年初的一个早上,马尔克斯在打字机前坐了下来,《百年孤独》就这样出世了。 《百年孤独》独特魔力所引发的巨大影响是值得最后一说的。作家的朋友富恩特斯写信告诉作家说:“一读完你的这本书,我整个人便陷入焦虑的情绪之中,感动到通贯骨髓,双眼被强光闪到无法睁开。”美国学者依兰•斯塔文斯年轻的时候如此痴迷于《百年孤独》,不但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到天亮,然后马上赶去书店,把马尔克斯的其他所有书都买回家来接着读,而且花了10年时间,写出著名的传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早年生活》。在中国,此书自上世纪80年代一经传入便风靡读书界,读书人言谈之中不提一下“魔幻”、“拉美文学”,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作家就更不要说了,著名作家莫言和贾平凹都谈到过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对马尔克斯的评论和研究也不在少数。我读了这些方面的许多论文,发现大的东西、要紧的东西都已经研究过、讨论过了,只剩下“坐下来”一事似乎还没有人谈,于是写了这篇文字,温馨送行为世界文学画卷增添了神魔一笔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摘自:吴先宁《为马尔克斯送行》)

(0)

2014-04-26

 现代教育将读书从一种高贵的文化活动变成了国民素养得以形成的必要环节,而传统的科举制的应试教育体系却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民读书的功利性。在我这一代成长的过程中,所谓的“读闲书”曾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中小学教师在家长会上会点名批评某个学生“经常读课外书”,其言外之意是“放着正经书不去读”。直到现在,每读一本流行小说,我在心中都会多少有些歉疚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抛开教材、习题集和工作所需的功能性读物,究竟每年还能读几本书,恐怕很值得推敲。 走出国门之外,会发现对于很多国家的国民来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学业或职业晋升的手段。在日本的地铁上,几乎人手一张报纸或一本便于携带的口袋书;美国的城市公园的草坪和长椅几乎被读书的人占据;法国的各类二手书店总是人满为患。读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读——读印刷出来的文字,保持阅读的优雅,让自己始终具有平心静气的能力。对老外来说,读书既不是为了安身立命,也不是什么知识分子的职责,而只是一种习惯,让自己保持作为一个“有机”生活的人的习惯。 要真正提升国民的阅读量,恐怕不是一些读书会和读书节所能解决的,而要从基础教育和大众认知入手。唯有打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的这个狭义的“书”,而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阅读观,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国民读书太少的问题。要让年轻人知道,书就是书,没有好书与坏书、忙书与闲书、课内书与课外书之分。只有这样,才能将读书这种最纯粹的文化行为与绝大多数功利性的目的剥离开来。 不过,还是要说,中国国民阅读习惯的总体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已经开始内省和反思。只是,仅靠读书人的自律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政策、教育制度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读书恢复其“多功能”的用途:既是一种素养,又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对于快节奏、虚拟化、轻浅浮躁的当代社会而言,书籍恐怕是我们唯一可能的弥赛亚。(摘自:常江《读书的用途》)

(0)
1 2 3 4 37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