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展望1990年后100年世界的发展变化?

发布日期:2016-01-19    浏览次数:2646

  

       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冷战。1990年,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冷战正式落下帷幕,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转变。虽然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但众多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剧增,在冷战时期形成的第三世界也日益发展壮大,相互制约,确保了世界格局的稳定性、和平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开始迅速席卷世界,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从最初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推动整个世界朝前发展。全人类都感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快捷便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起,信息全球化更给我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总体和谐的世界,我们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交流,面对全球问题,我们亦可以共商、共建和共享。在未来的七十多年里,世界又会发生什么样新变化,又将经历怎样的变革,请你来预测,请你来展望!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 未来 发展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梁汉2022-12-20

问:在开篇讲话中,您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小康社会。您能否做些解释?你们是否应该感谢世贸组织?因为中国从中获利达20多年。与此相反,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的中产阶层却越来越贫穷。所以近三四年来欧洲逐步醒悟过来而将中国视作“制度性对手”。您是否认同这种分析? 法国卢沙野大使答:小康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在距今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梦想建立一个人人安康幸福,生活虽不一定富裕,但美满快乐、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在小康社会之后还有大同社会,这是更高境界。 小康社会的目标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最初,我们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定在上世纪末。但当时的小康还不是全面小康,而是基本小康,尚不是很扎实。因此,中国共产党之后确立了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就是2021年。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去年的人均GDP已达到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们同时还有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在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国各领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这个目标的愿景。

(1)

梦露2021-10-09

一切事物发展都有逻辑可循,政党也是如此。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可以解释它的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未来。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未来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中国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海内外中华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奋斗。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龙的传人2020-11-17

2035,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彻底完成羽化,蜕变,扬升,完成这个时代最完美的灵魂飞翔!2035,你我携手一起拭目以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的中华优秀儿女主沉浮,做为龙的传人,我们必然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担当起民族脊梁,让我们的前辈放心,伟大的文明坚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陨落。

(0)

郭芳妤2020-09-11

《共绘网》的思想,穿越历史的时空,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0)

SorCity2020-06-10

李显龙(新加坡总理):1970年代的两件大事将亚洲的“美式和平”带入了一个新阶段: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于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为美中在敌对数十年后,恢复邦交奠定了基础;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起飞。 到1990年代末,经济壁垒逐渐消除,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越战和在柬埔寨的战争结束后,越南和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得以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开始追赶其他亚洲国家。 长期以来,许多亚洲国家一直把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视为主要经济伙伴,但它们现在也越来越抓紧中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中国的贸易和旅游业逐年增长,供应链也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几十年内,中国从在经济上对亚洲其他地区无足轻重的国家,变成本区域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在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也相应增强。尽管如此,“美式和平”依然发挥效用,中国地位的这些根本性变化便是在其框架内发生的。中国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也没有试图这样做。 事实上,它采纳了邓小平的名言“韬光养晦”作为指导思想,将农业、工业和科技的现代化放在军事力量建设之前。 因此,东南亚国家在与中国建立经济关系的同时,也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保持着牢固的联系,从而享有两全其美的好处。它们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并共同努力,为植根于亚细安组织的区域合作建立一个开放式架构。 亚细安在1989年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成立亚细安区域论坛,以及2005年以来每年召开东亚峰会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充分参与了这些进程。每年,中国总理都会到访一个亚细安成员国,会见亚细安各国领导人,准备充分地阐述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看法,并提出加强中国与亚细安成员国合作的建议。 随着中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不断增加,它也推出了自己的倡议,包括“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都有助于加深中国与邻国的合作,当然也提高了其影响力。 但是,由于这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架构,中国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美国仍然是重要的参与者,它通过《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和《善用投资促进发展法》等倡议,巩固区域安全与稳定,并加强其经济参与。 亚细安还与欧盟、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对话机制。亚细安认为,这样的联系网络为合作创造了更强有力的框架,并为在国际上推进其成员国的集体利益提供了更多空间。 至今为止,这个做法行之有效。但“美式和平”的战略基础已发生根本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的经济、技术能力和政治影响力成倍增长,它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0)

联国2020-04-08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瘟疫和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以及人类所要作出的应对措施,都非常类似。 从威胁和挑战方面,瘟疫有时候可能要比战争更可怕,因为瘟疫更难以被识别和歼灭(历史上夺走过上亿人性命的鼠疫至今依然有零星爆发)。 人类在应对瘟疫和战争方面,都需要更加的有组织性和纪律性,都会挑战很多社会道德和个人权利,最终都是在考验整个社会的生产、组织、修复和动员能力。 而中国所正在经历的抗击疫情的举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的“战役”。截至目前,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人,已经算得上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了。这里面有一些可能存在基础疾病,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非常年轻的医生也都牺牲了。 这种死亡跟地震等造成的一次性不可抗拒性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在人类跟病毒的对抗当中,动态的牺牲,也就是说,这种牺牲背后,意味着整条战线付出的巨大成本,包括一线治疗团队,以及整个后勤系统,都在以倾国之力支援,可以看成是总体战和目标战的结合,是跟病毒做你死我活的较量,是一种动态的,高强度战争对抗。 中国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其对未来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我这不是在单纯的褒贬,而是由于我们身临其境,要关心太多眼前的事情,纵然坐在历史的车轮上,也没有太大感觉,这使得我们难以判断此次事件所触动的变化。 这场还没有结束的战役,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世界将带来什么变化呢?在世界历史上,一场瘟疫和一场战争,是如何改变欧洲和中国,最后改变世界的?......

(0)

均符合2019-11-22

在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全国人民喜迎所谓“科学的春天”,热情传诵陈景润和科大少年班的事迹,但是以现在的标准看来,当时中国人民对于科技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 其实应该说,那是相~当~的~肤浅。肤浅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例如1977年,邓小平邀请30位科技界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我国半导体学界的灵魂人物王守武说:“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它们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邓小平跟王守武说:“你们一定要把大规模集成电路搞上去。” 好,然后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时间期限。大家来猜一猜,他说的是多长? 邓小平说的是:“你们一定要把大规模集成电路搞上去,一年行吗?” 回忆这样的有些滑稽又有些悲伤的往事,不是为了嘲笑任何人,只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我们当年曾经落后到什么程度,更加珍惜前辈们的筚路蓝缕,现在做出更大的努力。 实际上,当时我们连吃饭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新闻整天在那儿报粮食产量增长了多少,人均粮食达到了多少,作为振奋人心的喜报。 在九十年代之前出生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以前我们有一样宝物,叫做“粮票”!那时买粮食不是有钱就能买,而是必须要有粮票,少年朋友们听着有没有感觉不可思议?不止是粮票,还有肉票、布票、油票等等。这些票证,就是短缺的典型表现。 时光如流水,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这时再也没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了,不过绝大多数观察仅仅集中在经济上。那时还很少有人关心中国的科技水平,如果说有的话,最常见的评论也是:中国全靠山寨! 好嘛,中国科技的代表就是山寨。回头看起来,当时无论是中国媒体还是外国媒体,大都对中国的位置做出了严重的误判。 在很多人把“中国全靠山寨”当成了默认的事实之后,常见的评论还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善意的就是说:中国不能总靠山寨,将来总是要自己研发的。恶意的就是说:中国只会山寨,因为中国人不会创新。 请注意,“中国人不会创新”不只是外国人的说法哦,我亲耳听到过中国人这么说,而且是地位相当高、对社会有很大影响力的中国人。 我后来对科学传播有热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刺激。我当时就在现场反驳了他,后来也不断地在反驳类似的论调。大家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是不是也想反驳这种谬论?我支持你! 2008年左右,很多媒体在转载一篇文章,号称是来自兰德智库的,标题叫做《2020年,中国将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兰德智库确实是在2005年出了一个预测中国前景的报告,这是报告当中的一句话。但这篇文章呢,是把兰德智库的一部分原文和一些人的私货拼贴在了一起,凑成了一篇对中国人的谩骂,结果许多媒体还当真地转来转去。 在差不多的时间,还有许多人在转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出自她的著作《治国方略》。撒切尔夫人说:“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现在我们知道,这些论调都是错误的。实际上不用到现在,当时我就知道这些论调是错误的,因为我知道中国有很多创新。但当时的媒体是怎么做的呢?很多媒体就属于“傻白甜”,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他们直接就认定了中国是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然后以此为前提,反思了一通中国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反思,但你首先应该把事实搞清楚啊! 如果你能想起这些不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你就会注意到,现在你担心的不是吃不饱饭,不是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出口换钱,不是“中国人不会创新”,不是“高铁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人民”,而是“中国的芯片不如美国”,这已经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进步了!

(0)

咯欧2019-11-15

我们惊险地避开了20世纪末期最危险的一次引诱,我们怎么能不珍惜今天工业化的果实? 那些疯狂掠夺原苏联国家资源的欧美国家,饱餐之后都成功避开了经济危机,英国本来有非常严重的北爱尔兰分裂问题,爱尔兰共和军把79岁的蒙巴顿都给炸死了,吃下了苏联的资源包后,英国大发了一笔国难财,有了增量后提高了国民待遇,人心思定,爱尔兰共和军失去了民众支持,慢慢也不闹了,还进入了议会成了政客(英国经济一差,北爱就必成火药桶)。 1990-1991年美国经济也出现了衰退,老布什就是因为经济问题输给了克林顿,克林顿命好,上台就碰到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挂掉,克林顿手气爆棚,掠夺苏联财产后的美国随后跨入疯狂发展的八年,将政府经营居然都搞得盈利了!又接上了互联网革命新科技的增量,一口气跑到2008年。 随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一波流骚操作将风险分散到全球,将危机又拖了11年,到2019年,再也藏不住风险,全球经济开始衰退。 在摧毁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浪潮里,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冲击是当中最省成本,最有效的内部瓦解机制,用“民主自由”的思想体系,就能干掉那些竞争国家,毁灭他们的工业体系(乌克兰),将他们钉死在底层资源国(俄罗斯),使他们终身不能升级成工业强国,才能雇用他们的廉价男劳动力为自己端茶倒水,并将他们的年轻女性变成性奴供他们享用。 这才是世界的真相啊!

(0)

OPOLGKK2019-11-14

阶层固化、财富增长停滞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出彩的人毕竟少数,更多的是普罗大众,商品/服务量的增加相对容易,而其质的提高却要困难太多:优秀的商品/服务需要优秀的人去研发它,而天才有限产品研发创新的速度就会缓慢。 中国这四十年财富增长本应是缓慢的,是因为二战后三十余年的闭关锁国造成了国内外技术/资金/管理/生产上的巨大差距。 国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一日千里,积累了大量先进的东西,通过对外开放并借助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能引进和模仿现成的东西,根本不用费时费力的研发,拿来即用就好了,因此能很容易的增加商品/服务的数量,财富也就很容易的创造的出来。 现在这种国内外的势能优势消失,海内外越来越在同一水平线,能生产的/能满足的都已基本实现,已无现成模板可供学习了,此时的财富增长就需要自主研发创新来引领世界,而这是很难的——它既需要整体环境和配套体系,也要靠运气(出现类似瓦特/爱因斯坦/乔布斯似的天才)。 是的,现在财富逆袭的机会比过去减少很多,可以肯定是会越来越难。现在钱不好赚、财富增长慢是因为过去太容易了——而过去的四十年在历史千年的长河中是非常态的,不能把这种非常态看成常态和理所当然。也因为中国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存在人力/技术/生产上的势能差,所以中国企业这些年都在把企业往这些地区迁移。 纵向比财富暴增的机会在减少,可此时与其他国家横向比却蕴含着众多的机会。相比西方国家动辄2%上下的GDP增幅,中国6%以上的涨幅已属高的了,并且中国的GDP总额全球第二,绝对增长额也不小,这期间就隐藏着巨大的财富逆袭机会。 中国人口规模优势、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上的世界领先,能让没关系/没施展平台的优秀人才更能靠自己的实力实现财富的逆袭。

(0)

有内容2019-10-06

10年好像并不是很遥远,但是我们站在2018年的6月份回望2008年的6月份,你会发觉很多事情的变化是我们10年前根本难以想象的。10年前没有微信,甚至10年前没有微博,10年前没有天猫,10年前没有小米,10年前没有共享单车,10年前没有今日头条,没有滴滴打车,没有美团大众点评,10年前京东的销售额是10亿人民币,去年1000 亿,10年涨了100 倍,10年前这些东西都没有。10年里面中国发生了特别多的数据变化,经济总量增长2.5倍, 中国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5倍, 外汇储备增长1.5倍, 汽车销量增长3倍, 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占比增长13倍, 世界500强中国公司从33家增加到115家, 高铁里程增长183倍, 城市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北京十亿美元富豪数超过纽约, 深圳房价涨了4.7倍, 阿里和腾讯交替成为亚洲最大市值公司……我们看到的这些变化,有些是线性的,有些是非线性的。但是,每个企业在过去的10年、20年里面,没有一个企业跟这个国家是一帆风顺的。过去的10年里面,一些能够走到今天的伟大企业,都是因为他们不断自我突破和变革。

(0)
1 2 13条信息

王再兴2016-08-04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批国家将工业化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化视为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工业化成了丛林原则下适者生存、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战争加快了整个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催生了实现工业化的各种国家尝试,有的采取计划经济,有的依托市场经济,但结果是有的取得成功,有的归于失败。与工业化相伴相生的其他各种强国要素逐渐得到重视。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美苏两霸争雄的时代,早年的强国并没有淡出世界舞台。它们在迅速恢复工业经济的同时,将利用域外资源作为获取国家利益、恢复国家实力的必要手段。英国和日本通过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分别维系在欧洲和亚洲的特殊地位。而德国则通过将鲁尔区的煤钢产业置于国际共管的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