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200年后,社区将取代国家?

发布日期:2014-01-07    浏览次数:4127

  

         当人类刚开始出现在地球上时,本无国界之分只是后来由于人类私欲和权利的急剧膨胀,领土的纷争才产生现今地球上大大小小146个国家和地区。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不断进步,共绘网(www.gonghuiwang.cn)预测200年后社区将取代国家,由各社区居民自治(自主)管理。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还包括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200年后的社区早已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将具备多重功能,在经济上由社区性机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文化上承担本社区的教育文化事业,此外还将为本市区的治安、秩序等公共事物发挥重要作用每个社区将有一名领导者,维系引领该社区的繁荣发展,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实行民主自治,让每个社区公民获得民主的权利,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你认为会实现吗?存在哪些可预见的障碍,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关链接:何为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20 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 著于1887年)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的流传下来。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近些年,我国的很多社会学家开始对社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对社区的理解和认识诸不相同。例如范国睿认为: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个人或家庭,出于对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目的而形成的特定范围,不同社区间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因此区别开来。刘视湘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为:社区是某一地域里个体和群体的集合,其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和共同认识是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于同一区域的人群。在具体指称某一人群的时候,其共同文化共同地域两个基本属性有时会侧重于其中一点。如和平里社区四方社区是侧重其共同地域属性,而华人社区穆斯林社区客家社区等则侧重其共同文化的属性。不过无论所指侧重哪边,社区一词都是强调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

相关热词搜索:社区 取代国家 自主管理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30)  |  中立(6)  |  反对(4)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莉莉安2023-04-05

生活治理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对私人生活的治理由来已久,这是一种由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耦合形成的治理传统。要把握其核心内涵,就需要说到中国的私人生活有一种面向世俗权力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公私不分和你我不分两种倾向。 内藤湖南在其著名文章《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中指出,唐宋之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削弱了贵族的力量,皇权从间接面对臣民转向直接面向臣民。即使在唐代以前,编户齐民的国家制度已经存在近千年,这与编村齐民的西方或日本传统十分不同。正如黄仁宇所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公元前迄20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此外还直接对每家每户征发徭役,这就意味着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宋代以后,特别是清代,随着赋役制度的改变,农民的人身自由有所扩大。在租佃关系发达的地区,农民和政府的关系更加间接一些。也由于赋役制度的改变,土地制度的实践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土地地权逐渐倾向于私有化。但是,无论如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的最终控制权属于统治者,因此,中国人的生活总体上就有一种公私不分的倾向,私人的权利始终不够明确。在传统的欧洲,乡村中世俗权力被封建势力所垄断,另外还有非世俗性的宗教权力抗衡世俗权威,来自远距离的王权影响力很薄弱。在贵族和市民身上发展出的私人权利的观念十分牢固,然后这种观念逐渐地向大众普及。 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具有公私不分的倾向,也具有你我不分的倾向。如果说公私不分的倾向与私人权利观念的模糊有关,你我不分则可以从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的不同上来理解。李泽厚认为,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的道德是社会性的。中国人的道德是依靠人与人之间连接搭建出来的,表现为一种有历史的习俗,一种基于良知的内心平衡感。和强调宗教信条的宗教性道德不同,这种道德允许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涉,允许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非对错常常是模糊的。在这种社会性道德实践中,人际关系的稳定必须由世俗的权威来维持,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传统乡村社会中,这种世俗的权威具有鲜明的自发性或者社区性。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打倒了各种自发的社区性权威,以国家权威取而代之。如此,也就使得自发权威对于人际关系的调停变成了国家权力参与的治理,生活治理传统略作调整,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

(0)

墨兰亭2023-02-14

工作要求。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结合城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统筹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建设方法、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建设标准,以点带面提升完整社区覆盖率。组织本地区每个城市(区)选取3—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编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目标、试点内容、重点项目、实施时序和保障措施等。汇总各城市上报的试点有关情况,填写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实施计划表(见附件),于2022年11月30日前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自2023年开始,每半年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报送本地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和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结合城市体检评估对完整社区试点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遴选一批完整社区样板,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0)

纪铭汀2022-11-17

在目前这个地球上。所有人类所创造的任何事物什么都好,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为人类服务,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所以说《共绘网》所做的一切事物,出发点都是为了人类活得更久,过得更好,生活得更舒服。然后我们反过来来看。不管我们在做哪一个行业做任何产品,都要有大量的人员,大量的人脉,大量的人跟你合作,用你的产品啊,宣传你的产品,你才能才能真真正正的算是为人服务,你才能做成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让多少人知道你和你的产品,10万人、1000万人、还是10亿人知道的人越多你的成功就越大。所以我们出发点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强关系,能跟人类发生强关系的行业,有刚需而且复购率强的,复购率多的,刚需的容易消耗的东西。 习大大在视察社区建设时说:“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人民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区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体现在社区。透过社区这扇窗、迈进社区这扇门,听民声、解民忧,感知百姓的酸甜苦辣,成为检验制定和落实《共绘网》(http://www.gonghuiwang.cn/)商业策划成效的“试金石”。《共绘网》,可以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阶层阶级,只要是这个社区里面的人都需要的思想作品。这才是刚需高复购率。有了思想作品,有了需求,我们要用什么渠道把这个思想作品送到有需求的人的手里,用什么渠道抓出需求《共绘网》思想作品的精准用户。 基于此:互联网+《共绘网》+社区连锁宣传应运而生了......

(1)

秦绍鑫2021-04-02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谈到治理,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无论是由内向外还是由外向内,都离不开社区——社区正是中国社会治理的脉门。在一定意义上,社区治理成败直接决定者国家治理的成效。

(0)

起风了2021-04-01

刘建军:我在研究中国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现以家庭为支点的撬动策略、动员策略不仅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治理能量,而且还释放出了东方社会基层社会治理难以名状的理论美感。于是,我经常扪心自问:从逻辑上来说,充当社会原初单元、第一单元的要素到底是个人还是家庭?现代化理论的“通则”似乎就是唤醒个人意识、彰显个人权利的过程。但我们如果将这一“通则”贯彻到社区治理之中,结果是社群的荣幸还是个体的无奈呢?正是在走进基层、阅读人心的过程中,我对这一“通则”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从中国治理、中国国家建构的第一原理来说,国家不是与社会的完全脱离,也不是与家庭的彻底断绝。恰恰相反,国家与社会、家庭的关联则才是最重要的。我曾经把这个原理称为“关联主义”。《大学》开篇就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生八条目”。“人生八条目”不是简单的生命中的八个环节,它包含着中国独特的“家国”原理。如果说近代西方是在市场与社会的冲突过程以及市场向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中牵引出国家,使得国家不得不成为暴力的垄断者,那么,中国则是在人格完善、道德升华、能量扩展的过程中孕育了独特的“家国”理论。这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形成原理。布罗代尔曾经提出“国家是16世纪最大的企业家”,这一命题暗含着西方国家的宿命。国家与社会、家庭的分离是西方社会的基本要理。甚至“家庭”(familia)这个词本身,在古拉丁文中,常指依附于一个主人、一户人家的全体仆役,只含有仆人的意义,不指任何亲属关系。但是,这样的家庭观在中国社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从个体修身到齐家置业再到国家建构,贯通其中的链条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斩断过。修身是一个人的志业,齐家是一个人的家业,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所要成就的大业。受制于能力不同,一个人可以将其“业”推至不同的边界和范围。但无论是“大业”还是“小业”,它们都是服从于生命价值的积极展开与道德提升这一总体目标的。更为重要的是,从家到国的扩展不是私利的扩大,而是转化为支撑天下的使命。中国人将其称为“家国情怀”。所以,“人生八条目”说明中国社会生成的机理是以个体修养为原点逐渐向外扩展的。这种机理孕育出了一种关联主义的身心结构、知行结构、群己结构与家国结构。这四重结构背后的灵魂与精神就是家国情怀。人不仅要处理行为与心智、个体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处理自我与小家、个体与社群的关系,更要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0)

hhhr2020-11-16

过去一百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亟需超越“市场自由与政府管控世纪钟摆困境”,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提出,让生产回归生活,让生活呈现生态,“以共生权范式替代产权理论”,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自由(跨界资本主义或价值主义)和公共物品最大化的政府管控(国家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二元交逐利的无间地狱中,引入一种类似老子“小国寡民”式的休养生息普惠化的社区经济形態,疫情(毕竟不是常态)之后逐渐形成社区经济、市场经济、政府经济相互作用共襄生长的三位一体新格局。 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国别阵营之争,一切回归到人的身心灵健康,势在必行!(作者:钱 宏)

(0)

视觉2020-08-13

在目前这个地球上。所有人类所创造的任何事物什么都好,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为人类服务,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所以说《共绘网》所做的一切事物,出发点都是为了人类活得更久,过得更好,生活得更舒服。然后我们反过来来看。不管我们在做哪一个行业做任何产品,都要有大量的人员,大量的人脉,大量的人跟你合作,用你的产品啊,宣传你的产品,你才能才能真真正正的算是为人服务,你才能做成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让多少人知道你和你的产品,10万人、1000万人、还是10亿人知道的人越多你的成功就越大。所以我们出发点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强关系,能跟人类发生强关系的行业,有刚需而且复购率强的,复购率多的,刚需的容易消耗的东西。 习大大在视察社区建设时说:“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人民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区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体现在社区。透过社区这扇窗、迈进社区这扇门,听民声、解民忧,感知百姓的酸甜苦辣,成为检验制定和落实《共绘网》商业策划成效的“试金石”。《共绘网》,可以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阶层阶级,只要是这个社区里面的人都需要的思想作品。这才是刚需高复购率。有了思想作品,有了需求,我们要用什么渠道把这个思想作品送到有需求的人的手里,用什么渠道抓出需求《共绘网》思想作品的精准用户。 基于此:互联网+《共绘网》+社区连锁宣传应运而生了......

(0)

HJHGR2020-03-31

人类是什么?人类社会是什么?人类怎样在社会环境中生存?这应该是更有用的哲学三问。 人类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哲学中的最高抽象就是存在。存在由秩序对能量的组织化构成。自然环境如此存在,社会环境如此存在,人类自己也如此存在。但社会存在并非自然存在,而要复杂得多。混淆这两种存在,将理解自然存在的科学方法推广与类比到理解社会存在中去,既是人类今天的愚昧,也是人类自古的精神本能。用简单的观念类比复杂的秩序,是人类面对复杂环境秩序时的文化活动基本方式。 存在的形态就是演化的过程。存在的演化来自构成存在的要素间的差异。自然演化的动因如此,社会演化的动因也如此。量子涨落中的差异,是人类理解物理世界自组织的依据。个体精神世界的差异,既是人类自由的依据,也是人类社会环境自组织构成的依据。秩序依据差异而构成。 存在中的差异促生了存在的演化,也构成了存在本身。人类文明的辉煌正是来自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绝对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个体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独特追求的结果。 社会环境是人类文明的特征。社会存在的要素就是多层次嵌套的人类群体。社会关系就是人类活动的自组织过程形成的秩序。社会关系的存在依据就在人类个体精神世界的差异中。这也是人类绝对自由的哲学依据。

(0)

鹤顶红2019-09-19

在中国,社区既非完全的行政单元,也非完全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集“政治、服务(行政)、社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体”。巩固基层政权与提供公共服务是社区复合体的主要面向。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的政治逻辑、治理重心下移的管理(行政)逻辑、选择性参与的生活逻辑”互相交织,共同生产了社区复合体的形式。在社区层面,政治秩序逻辑统领管理逻辑与生活逻辑,居民更多地在个体生活界面活动,个体往往是在生活受损时,才会主张社会、政治权利。总体而言,社区复合体超越了国家社会二元论的解释框架,展现了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逻辑。面向未来,要引入更多健康的社会力量,应对复杂性问题,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

(0)

是通过2019-09-15

中国的社区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它区别于乌托邦式的“社会共同体”内涵,凸显出党组织领导下的“政社复合”(Poli-community)特征。它受政党政权建设与社会建构合一的意志支配,借由层级序列的权力与选择性激励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了以政党为中心的伞状的集合三重功能的“复合体”。 具体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区不断被填充新的内容,这阶段性回应了城市化、市场化与产权制度变化对组织体系的冲击。社区复合体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政党组织对各类新兴组织的整合,产出了“党建政治秩序”的结果,在中国,离开政党这个力量则无法解释治理——政党的介入不但弥补了“权力真空”,发挥了政治整合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还未经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政党“以党建促社会建设”的意志,可以避免社区治理因“从A到B”线性思维导致的社会失序;其二,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压力面前,行政组织在未及准备和谋划的情况下,习惯“路径依赖”,不断加密使用过去的“单位制”经验,并且借助技术的力量强化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与服务;其三,居民对社区的需求处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层面,现有的组织体制将社会力量的参与有选择性地导向生活服务领域,这既利于回应民众需求,又利于降低居民社会政治参与的需求。 从深层次来看,政党组织通过治权统合构建了城市基层的政治秩序,并且在政权建设之外更多切入对居民的生活服务,行政组织通过治理重心下移构建了城市基层的管理秩序;与此同时,社区的生活秩序越来越多地由商业组织建构,社会力量被选择性地导入居民生活界面,居民自身组建的一些草根组织成了公共生活的补充——在大多情况下,只有居民的个体生活需求受到了侵犯,才得以借助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形式来保卫自己的生活空间,政治性和行政性的互动才会得以激活。 用政治性与社会性两个维度将社区治理进行划分,党组织统合了行政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并且较多面向居民提供服务,是城市基层政治秩序的把控者;行政组织及其延伸组织,在维护基层管理秩序、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积极作为,与政治秩序相比,市场与社会力在这一块的参与稍有扩大,但是仍然服务于基层行政管理的“减压”;社会(市场)力量介入最多的是居民个体的生活秩序,前提是居民的个体权利不受到十分严重的侵犯。 经此分析,社区复合体本身既超越了西方国家社会二元论的解释框架,又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利)秩序。目前,社区复合体的结构已基本成型,党组织作为社区政体的核心作用更加稳固,这构成新时期政治社会发展的“过渡条件”。需要反思的是,在这种条件下,如何面向未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同体样态,呼应和推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治理社会化”命题,尚需要进行很好的战略设计。可以预料,要想让社区复合体这把伞既能遮风挡雨,又能在权威、竞争和合作的基础上充满活力,还要在把握政党组织这个主轴的前提下,引入更多健康的社会力量。

(0)
1 2 3 4 32条信息

王泽2022-11-14

我们这里业委会,社区,物业,街道,区房管局就一条利益链。物业就一黑老大,公共收益全归他所有,还说没有收取公共收益。建议居委会自己成立物业委员会

(0)

陈琳2016-02-15

 NGO即非政府组织,在不同情况下也称为非营利组织(NPO)、志愿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这些概念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核心含义是一样的,即具有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会自组织。所谓非政府性,指它们的组织方式特征,有别于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性的组织机制,是公民自发、志愿、多元的自我组织;所谓非营利性,指它们的组织功能特征,有别于以利润或财富为目的的企业,是以某种成员共同的、或者社会公共的利益作为组织存在的目的。简言之,NGO是公民为了彼此互益的目的、或者社会公益目的,志愿结社的产物。有一组数字值得深思:霍布金斯大学进行了大型的国际比较研究,在所选36个国家中,NGO构成的整个社会部门规模达到GDP

(0)

方青2015-11-06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是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和治理机制。公众的参与意识如何培育?笔者认为,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将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治理平台,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培养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调动社会各个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培育模式上,尝试“以社孵社、以社促社、以社助社”的“三社”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社会组织;以社会力量的整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老百姓的需要去培育社会组织,而在培育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社会力量的整合,社会力量包括党和政府的引导力、企事业单位和市场资源、社会组织的参与力

(0)

邱光和2015-11-06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已经面临历史性的新阶段。第一,从具体工作上说,社区建设正在步入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服务、平衡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的新阶段,“服务完善”将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建设要求。实现社区由居民社会事务办理中心向居民社会生活中心、乃至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中心的转变将是此阶段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而针对困难和边缘群体的服务仍然是社区服务的基石,也是完善社区服务的聚焦点;逐步覆盖主干居民群体的需要则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点;激发社会活力,利用社会资源则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要路径。第二,从基本战略上说,在成功运用政府主导路径,重点完成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建章立制、确立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基础设施和条

(0)

都本伟(2015-10-22

一个住宅小区,经过3个多月的运作,刚刚公布选聘新物业服务公司的业主投票结果,该业主委员会代理主任及家人就遭遇私家轿车被泼油漆,楼门口被摆上诅咒、威胁的花圈,家门被砸、被踹等一系列事件,且报案无果。今天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的这一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区霍营街道流星花园小区的事情,颇具典型性。 近些年,类似事件不时上演。不法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使得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益的业主及家人生活在不安之中。小区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小区居民自治受到严重干扰甚至被人为中断。 这种状况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与法治文明的进步背道而驰。 如今,小区居民自治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形式。如何保障小区业主物

(0)

唐玲玲2015-05-19

《千古兴亡》不是时下流行的以现代口语翻译古籍,也不是经常见到的借古喻今,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关于朝代更迭的系统的、全新的观点: 两千年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并不是农民起义、打倒皇帝做皇帝那样一种暴力模式的不断循环,而是表现为两个阶段、三种模式、六种具体方式。 两个阶段以宋朝为拐点。宋以前的君主制度整体上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历代皇朝体制内部程度不一地都可以生成更迭力量,或是单独、或是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了改朝换代;宋以后的君主制度整体上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历代皇朝体制内部再也不能生成更迭力量,全部是被来自体制外部的力量、通过大规模战争武装推翻。 三种模式分别是:共生型更迭模式,以朝

(0)

吴元全2015-05-16

中国人不知道“共和”一词的人不多。从1949年以后,对每个大陆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对那些在1949年以后出生的大陆中国人来说,镶嵌在国名中的“共和”一词,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时常要出现的最重要词汇之一。 中国人知道“共和”一词含义的人也同样不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使是对那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共和”一词,虽是他们在念读国名的全称时经常会触碰到的词汇,但却是他们可能从未细究、也从未明了的词汇。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用“共和”来修饰自己的国名,为什么要以“共和国”的名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当然是因为“共和”在千百年来的人类历史上所具有的无人能拗的正当性;当然是因为早在60多年

(0)

韩佳2014-11-19

目前,中央的决策和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特别是深化改革的决定已经提供一些思路,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社会其他机制的联动作用,对社会组织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引导。 怎么做呢?我认为现代社会形成的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是开放,第二是组织化和再组织化。开放首先是观念领域的开放,经济领域的开放,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开放。现在在经济领域的开放已经做得不错了。政治领域的开放,人民民主的观念已经落实,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了。 现在的意见渠道依然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东西也是有的,比如说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但是是虚化的。组织化能够让我们真正

(0)

陶晓雷2014-10-22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曾经说过:“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之中……但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之中,并不意味着他认同这个社区,将这个社区看作是自己的,对这个社区有感情的投入。所谓认同,是指一种‘我们的’意识的形成,对这个‘我们’有一种感情的投入。” 社区参与,说起来,大多数都是小事,但作用却很微妙。它让大家有凝聚力,让大家都对自己周边的事情有责任感。有了这种感情,看到垃圾就会捡起来,看到践踏草坪就会制止,看到不法行为就会报警。因为,这个社区,是我们自己的;这个社会,是我们大家的。 这是社会的力量,这是人民的力量。当个人愿意把他的权利和选择融入社区生活的起伏之中的时候,我们至少知道,这个社会是

(0)

江兆海2014-09-29

世界上第一家社区基金会诞生于1914年的美国,经过百年发展历程,国外社区基金会现已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方式。它以从事本地公益慈善事业为使命,向本地居民、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与其他基金会筹集资金,由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通过第三方非营利组织开展项目,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并且服务捐赠者,协助他们实现公益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迅速增长,国家财富、社会财富和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相应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持续发力,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正在实现从多年来的“完全包办”到以经

(0)
1 10条信息

张维华2016-02-15

自2010年起,卡梅伦政府所奉行的“大社会”理念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大社会”理念的指引下,2011年7月保守党政府推出《开放公共服务改革》白皮书,其以“开放”为核心词,围绕“放权和公平”构建了一整套公共服务改革的话语体系,以此形成保守党政府针对公共服务改革所特有的改革理念和原则。保守党政府将复杂的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三种类型:“个人服务、邻里服务、委托服务”。“个人服务”主要指公民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技能培训、成人社会护理、儿童护理、住房保障和个人卫生医疗服务;“邻里服务”主要指基于共同群体基础上的,由地方主导提供的公共服务,例如,地方公共空间的维护、娱乐设施设备维护和社区

(0)

hylhlk2014-01-08

人类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的人类是群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食物与安全问题,为了能和大型动物作斗争而不得不团结在一起。就是现在的国际形式,多数国家对国防也是非常重视的,实现了一种动态平衡,朝鲜经济处在发展中,也在拼命搞核武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我相信地球之外依然存在着生命,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外星人就会造访地球,也就是那一天,国家这个单位会合并,地球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单位。总体发展趋势各个国家有合并的可能,而不会分解为社区。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