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梳理新中国(1949年10月)前后三十年

发布日期:2015-08-24    浏览次数:7183

   

       第一阶段(1919至1949年),我国一直处于敌我矛盾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此同时日本、美国迅速增加了对华的侵销和资本输出。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反动势力的政治代表主要北洋军阀,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不惜出卖国家权利,从而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伸展。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战胜利后,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第二阶段(1950至1979年),我国一直处在阶级斗争时期。贯穿这三十年的发展有几起重大的政治事件:一是抗美援朝;二是“反右派运动”;三是“反右倾机会主义”;四是“四清运动”;五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三十年里中国固步自封,强调阶级斗争,忽视经济建设,将主要精力放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中。许多政策脱离实际,盲目地制定了一些错误政策,知识分子得不到重视,教育发展迟缓,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但不可否认,在这期间中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1953年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71年10月确立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此同时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我们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十年,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记忆和良知。铭记历史,不重蹈悲剧、不延续仇恨,给后人以启迪。请你轻敲键盘,抒发感想吧!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历史 发展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04)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小盈2017-08-28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才刚刚开始。此时的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仅35岁,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仅为印度的1/8。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在缺乏资源优势的条件下,实现赶超主要是靠推进制度创新、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0)

赵艳林2016-08-19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我今年82岁,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新中国成立时欢天喜地的情景记忆犹新,同时记得,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库空虚,旧中国仅有的一点黄金白银,被蒋介石搜刮运往了台湾,第二年就发生了朝鲜战争,我们被迫卷入了那场战争,更是雪上加霜。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就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和文化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我们就制造出了“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防科技的尖端产品,为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记得,由于当时急着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实践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失误,尤其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但是,我们共产党人还是依靠自身力量,拨乱反正,重回正轨,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率领我们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30多年来,中国确实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扎实前行。

(0)

王晶2016-08-16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工业革命发生后,我们就开始落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但未能顺利持续下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然而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

(0)

黄荣2016-07-21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挨过打也挨过饿,但历史告诉我们,空有一腔悲愤无以救国,只把爱国挂在嘴上难以强国。“爱国”的定义可能有很多种,但“务实”应该是其中的一条。这种“务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国要有行动,还要看效果。爱国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但凡促进国家进步的举动,都是爱国行为。反过来,如果只满足于呈现爱国的姿态,甚至以为只要“爱国”就能为所欲为,置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法律规则于不顾。这样的“爱国行为”,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带来伤害。

(0)

张柏楠2016-07-14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被瓜分亡国的危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当时的时代最强音。在这一背景下,各种社会改革方案被不同的人尝试,同时也引发一次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律方面,传统法律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法律思想和制度开始被迫向近代转型。一些维新思想家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学说,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纲常伦理,从而发生了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当时学者对法律变革进行研究与探索的经验,至今仍值得思考与借鉴。

(0)

王梦恕2016-07-06

发扬民主和加强法治是我们党在国家治理中的一贯诉求,然而,民主和法治却是中国历史传统中比较缺乏的东西。在我们党的执政历史上,国家治理卓有成效的时期,往往是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开展得比较好的时期;国家治理中最沉痛的教训,往往来自民主和法治遭到破坏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成绩斐然,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把提高党领导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0)

黄轩2016-04-13

恕我直言,我简单概括为: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1919—1949),这期间主要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争权夺利而开展生死战争。后三十年(1950—1979)国家基本统一后,上升为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为各种利益而发生权力争斗(阶级斗争),其它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是围绕这两条主线而展开。所以,我总结得出结论,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以及各种主义之争不要再搞了,太虚了,受伤害的是我们老百姓和无辜平民,全人类应该和平相处,携手共同发展经济才是人间正道...... 我的观点不知准不准确,还望各类批评指正。

(0)

董栋2016-03-19

历史记述的是发生在往日的事件和言行,但对现实和未来又有所启示和引导,从而又超越过去的时限,汇入现实生活的浩浩长河。我们的先人就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改造自己、改造社会的。所以,中国历史不是一潭死水,它一代一代被人们重新认识,不断深化和更新历史见解,源源不断地滋养中国人。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们的眼界大大拓宽,需求的信息也日渐多样,但史学因自身性质仍然有其重要时代价值。

(0)

邓泽永2015-12-23

如今我们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社会迅速发展、充满变化,一波波新词急速涌现,旧词被迅速覆盖,如同倒在沙滩上的“前浪”,阒然无声。旧词被覆盖,也就是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史实被覆盖、遮蔽甚至遗忘。比如说,我们这一代,或者甚至我们的前一两代都非常熟悉的“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三转一响带咔嚓”……问过好些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完全不知道。

(0)

胡荣忠2015-12-15

 2001年,俄裔美国哲学家博伊姆所著的《怀旧的未来》面世,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这部著作让读者通过不同的维度,认识到怀旧这种人类最基本情绪的复杂性。从思考个人与集体、家园、历史、政治之间的关系出发,博伊姆将怀旧分成了两种类型:“修复型”和“反思型”。前者强调怀旧中的“旧”,后者强调怀旧中的“怀”。虽然无论从方式方法,还是结果上讲都是截然不同的,但两者却有着一大影响颇深的共同特点——“虚妄的空想”。事实的确如此,十九世纪社会工业化与世俗化,带来了精神空白的恶果; 二十世纪的战争、独裁、贫穷、疾病给人类留下了极其痛苦的记忆,曾经那个纯粹的怀乡之情逐渐失掉了安慰的效用,但“空想的怀旧”却能够弥补这种情感上的缺失。因此,所怀的“旧”是否真实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怀“旧”。 

(0)
1 2 3 4 39条信息
1 2 12条信息
1 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